書名: 紅樓夢與清代女性文化
作者: 嚴明
ISBN: 9789570420845
出版社: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3/06
頁數: 46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人文與社會科學
#歷史
#文學
定價: 450
售價: 40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冊》與《廢藝齋集稿》新證

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冊》與《廢藝齋集稿》新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種芹人曹霑畫冊》及《廢藝齋集稿》因被許多人抨擊成偽作,或認定與曹雪芹無關,幾十年來早已少人聞問,並成為紅學史上的難解公案。但隨著大數據的興起,重新耙梳的結果,不僅揭開曹雪芹大量前所未知的社會網絡,更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他在小說家之外的豐富面相。   《種芹人曹霑畫冊》很可能是曹雪芹現存唯一詩、書、畫、印俱見的真跡,展現作者的歸隱之情以及對田園生活的渴望。   《廢藝齋集稿》雖曾於七十多年前短暫出世,卻又驟然消失。此八冊圖文並貌的工藝書,內容講述的是可讓殘疾人賴以維生的眾多技藝,並讓我們見到一位走在時代前端的實踐派人道主義者。 目錄 上篇:《種芹人曹霑畫冊》 第一章遭漠視的《種芹人曹霑畫冊》………...…….…………...….1 一、《種芹人曹霑畫冊》再現………….....………..........……...….1 二、《種芹人曹霑畫冊》述略………………............…...……...….8 三、小結……….....................................................…………...……....40 第二章曹雪芹與閔大章交遊網絡的重疊………..…...…….....….41 一、論閔大章即閔煥元…………………………………….….....….41 二、宜興閔氏與曹雪芹泛交遊圈的往來……………...….…...….54 三、小結…………………........................................................……...….78 第三章曹雪芹與陳浩、陳本敬父子的互動……........…..…...….79 一、《李穀齋墨山水、陳紫瀾字合冊》的發現...….......…...….79 二、陳浩、陳本敬父子的生平事跡………………….....……...….94 三、陳浩父子與曹雪芹交遊網絡的重疊…………........……...….101 四、陳浩可否於辛巳秋日在北京題跋?………….........……...….108 五、畫冊中的陳本敬跋是否真跡?…………………...……......….120 六、小結…………………........................................................……..126 第四章從曹雪芹的別號「竹堂」論其泛交遊圈………........….127 一、敦誠與弘曉合作的《紅樓夢》圖詠…………….…..…...….128 二、汪蒼霖與弘曉、敦誠間的交遊…………………...…….....….145 三、長期任弘曉幕客的張賓鶴………........…………...…….....….154 四、從詩賦上的相互影響談泛交遊圈………........…………...….166 五、《種芹人曹霑畫冊》證真的理由…...……........................….180 下篇:《廢藝齋集稿》 第五章《廢藝齋集稿》的真偽公案…………………...…...…...….189 一、《廢藝齋集稿》的出世與消失……………………….…...….189 二、《廢藝齋集稿》的內容概要…………………………..…...….195 三、《南鷂北鳶考工誌》的文本……………...…...............…...….211 四、析辨先前對《南鷂北鳶考工誌》的質疑…………...…...….248 五、小結……………………….……………………………......….270 第六章懋齋盛會中重要當事人「惠哥」考辨………………….271 一、「惠哥」究竟是「敦惠」還是「惠敏」?………...…...….274 二、玉牒中的惠敏……………………………………………...….292 三、惠敏與李煦的親緣關係………………………..………...….297 四、小結……………………………………………………......….302 第七章對懋齋盛會中主要參與者的追索…………….………..….303 一、「□舅鈕公」指國舅鈕祜祿氏伊松阿……………...…...….304 二、「過子龢」應即董邦達認識的過秉鈞……………...…...….322 三、曹雪芹著述中的風箏與北京的「風箏于」………….…...….339 四、小結.......................................................................................371 第八章對懋齋盛會中被鑑定畫作的析探...................................385 一、前言.......................................................................................385 二、曹雪芹與《元人如意平安》................................................390 三、商祚所畫的《秋葵彩蝶圖》................................................410 四、小結........................................................................................417 第九章《廢藝齋集稿》等相關文本的證真..............................419 一、方法論:證真vs.造偽.....................................................420 二、餘論:宿命vs.換跑道.....................................................426 三、夢欲成真夢亦真....................................................................433 本書重要人物之生卒..........................................................................441 參考文獻...............................................................................................443

原價: 950 售價: 808 現省: 142元
立即查看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1版)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紅樓夢與戲曲 (1版)

紅樓夢與戲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才調出騷壇的曹雪芹當初原發願要創作一部傳奇,而非小說《紅樓夢》。究竟戲曲為何較小說難寫? 《紅樓夢》中耀人心目的戲曲書寫,遠勝於《金瓶梅》、《儒林外史》 「一自紅樓傳艷曲,不教四夢擅臨川」,紅樓戲的重構有何難度? 本書以文學與戲曲搬演視角,帶您尋繹箇中奧窔。   《紅樓夢》為小說第一異書,曹雪芹當初「立意作傳奇」,只因家族戲曲素養淵厚,其後雖夙志未酬,然作者蓄藏豐贍之戲曲底蘊仍不時體現於《紅樓夢》中。本書探究曹氏烜赫家世如何藉戲曲襯顯豪門風尚與藝術品味,由《紅樓夢》中的演劇文化,一窺明清傳奇搬演之程序與格範,如點戲的作用與特殊禁忌;梨香院的「十二官」,是明清家樂戲班的如實體現;脂硯齋的批語,亦可發現《紅樓夢》中蘊含楔子、副末開場、腳色出場、科諢等諸多「戲場章法」。   一部經典小說,衍成數百部《紅樓》戲曲。紅樓戲的改編蠭出,說明《紅樓夢》至今二百餘載熱潮未減,透顯出從小說到戲曲重構之難度頗高,如從敘事體轉成代言體,韻協、宮調曲牌格律與排場調度皆須講究,「腳色制」更是歷來《紅樓》改編時公認的難題。至於襲人、尤三姐形象為何產生爭議?本書均就曹雪芹原著多方探討,再就清代紅樓戲之鋪排與侷限、近現代劇中人物形象之遷變,考辨其脈絡源委,可為日後紅樓戲之編創與研究提供借鑒。 *   *   *   *   *   *   *   *   *   *   * ~專家推薦~ 北京著名學者周育德教授: 「蔡孟珍先生是有著“升氍毹”的舞臺表演經驗的藝術家,諳熟戲場三昧,研究《紅樓夢》有其獨特的發現與發明。」她對徐扶明先生《紅樓夢與戲曲比較研究》一書商榷有25處之多,「可惜徐先生已仙逝多年,否則必定會和蔡先生把盞品茗於滬上。條分縷析,娓娓商談,那將是多麼動人的學人論道求是的場景!」「《紅樓夢》之學問大矣哉!它是一座文化的高山,吸引著無數的人探險和遊賞。《紅樓夢與戲曲》是蔡孟珍先生攀登和觀賞過程中記錄下的寶貴心得。讀讀此書,治“紅學”者可以別開一種思路,寫紅樓劇者也可獲得有益的借鑒。」 【目錄】 周序 自序 曹氏家族戲曲胎息淵厚 一、呼吸會能通帝座──從龍勛佐的烜赫家世 二、織造、鹽政兼管戲曲 三、親族迷戲──蓄樂、撰劇、爨演以為樂 《紅樓夢》中的演劇文化 一、換新眼目的戲曲書寫 較《儒林外史》尤見曲致/得《金瓶》壼奧而青出於藍 二、藉聆曲演劇妝點風雅與豪門品味 戲臺數量/垂簾看戲/觀劇品味 三、明清戲曲搬演之格範 參場/點戲禁忌/吉祥戲/正場戲/封賞 四、點戲之多重作用──預示結局•襯顯人物•引發情節…… 元妃點的戲/清虛觀三劇/《西遊》/〈山門〉/〈劉二扣當〉/〈男祭〉/續書得失 從脂批看《紅樓夢》中的「戲場章法」 一、《紅樓》筆法諸秘紛呈•雪芹立意作傳奇 二、元雜劇楔子之借用 三、南戲傳奇「副末開場」之活用 四、腳色出場程式之參用 五、化用舞臺時空•調劑排場冷熱 六、戲場科諢之妙用 家樂戲班風華──梨香院的「十二官」 一、明清家樂戲班風尚之體現 享樂夤緣/蘇州買伶/家班形制 二、十二官之丰采與情戀 芳官亮彩/齡薔之戀/假鳳虛凰 三、十二官之藝名風尚與腳色爭議 以「官」為尚/旦角家門/文官腳色 四、遣散之後──女優的結局 從小說到戲曲──《紅樓夢》重構之難 一、小說與戲曲文體之差異 敘事代言/當下藝術/腳色制/音律舞臺 二、《紅樓夢》本身重構為戲曲之難 事繁人眾/愛情主線乏戲劇性/腳色制之扞格 三、紅樓戲之繁興與侷限 清代之興衰/遜色原因/近現代得失 襲人為何是丑角?──從清代紅樓戲談起 一、清代紅樓戲之侷限 腳色配置/「丑」之特質 二、襲人性格之爭議──從小說原著、脂批、續書筆法觀之 命名寓意/告密事件/掣花籤/嫁優 三、近現代紅樓戲中襲人形象之遷變 梅派/荀派/越劇 尤三姐形象之爭議──兼談二尤於紅樓戲中的重構問題 一、小說原著尤三姐形象之爭議 由淫奔女到貞烈女──脂程本比較/改塑之原因與破綻/正邪兩賦 二、清代紅樓戲中尤、柳形象之重構問題 補恨成贅筆/宗教色彩/腳色商榷 三、近現代紅樓戲中二尤形象之遷變 淨化簡化二尤/戲曲教化觀/臉譜化爭議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朱嘉雯經典小說思辨課2】浪漫文學:紅樓夢與四大崑劇 (1版)

【朱嘉雯經典小說思辨課2】浪漫文學:紅樓夢與四大崑劇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20 售價: 27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三版)<三民> (3版)

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三版)<三民>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 售價: 22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