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19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入門、對話式的邏輯學書。 攻習任何科學,相當的牛角尖是一定要鑽的。如其不然,我們將永遠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階段。在鑽過牛角尖以後,如果我們增益了相當的智能,那麼我們就到達了進步之起點。──殷海光 這是一本用對話體寫成的邏輯著作。 本書是作者以自身從事邏輯教學經驗之大成。全書由兩位學生王蘊理、周文璞與從事邏輯教學與研究的吳教授等共20次對話構成。透過對話的過程中將邏輯概念一一分析、探討,並舉實例來做演練。 全書包括英美基本邏輯教程中非形式邏輯的大部份題材,作者以五大條件為撰寫權衡的依據,包括: 1.著重應用 2.著重純邏輯的訓練 3.介紹新的說法 4.修正傳統邏輯的錯誤 5.在必要的時候提出作者新的貢獻 循序漸進、逐步引導讀者進入純正的科學方法之中。 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跟著大師級老師的講述,深入了解邏輯的推論、論證,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目錄】 前語 第一次 邏輯底用處 第二次 真假與對錯 第三次 推論是什麼? 第四次 選取推論 第五次 條件推論 第六次 二難式 第七次 語句和類 第八次 位換和質換 第九次 對待關係 第十次 三段式 第十一次 續三段式 第十二次 變式 第十三次 關係 第十四次 關於思想三律 第十五次 語意界說 第十六次 分類與歸類 第十七次 詭論 第十八次 科學方法 第十九次 種種謬誤 第二十次 餘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自 序 記得當初在政大研究所求學期間,當時所長鄭丁旺博士在其講授的所有課程均極為重視並強調會計是依賴理論與觀念發展出來的社會科學,任何規定均存在其邏輯推理,授課內容也都以理論與觀念與邏輯推理為中心,學生(當然包括作者) 均深受他的影響,畢業後作者繼續以理論與觀念與邏輯推理為中心作為教學內容的主體,回想真是萬分感激鄭所長的教導與影響。 因此作者在教學生涯中格外重視會計學的理論與觀念與邏輯推理,在會計學各項處理方式與準則規定均講解其理論與觀念與邏輯推理,也就是將會計學為何存在各項處理方式與準則規定的原因,長期經由蒐集資料與邏輯推理找出「為什麼」的答案,作為各會計相關學科的教學核心,內容雖然不敢說絕對完美正確,至少讓各節存在探討與說明理論與觀念與邏輯推理的理由,作者於退休後經五年多的時間,將一生教學心得逐字予以完成。 前述本書均以「為什麼」為核心作為各章節探討與說明內容,例如最基本又簡單的會計記錄為何規定資產增加應記在借方而非貸方,以及如果將會計記錄規定資產增加改為記在貸方而非借方,是否使會計資料就無法順利完成其記錄與處理,甚至無法順利完成財務報表的編製。至於各章各節的會計處理規定或準則,例如期末存貨期末計價 (評價) 的商品流程選擇,為何個別認定法是有條件的優先選擇方法等,本書均將依序詳細探討與說明。 至於複雜又繁瑣的壞帳費用、折舊費用,在現金流量表間接法與直接法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會計基礎轉換過程中,壞帳費用與折舊費用雖然均為現金流量無關的費用項目,但存在不同的處理方式,使得大部分教科書內容均未有詳細的「為什麼」探討與說明,甚至連練習或習題幾乎的避開對該兩者的處理。本書將一一分別予以同時比較、討論與說明。 探討與說明「為什麼」也是作者一生經年累月堆積的教學方式與內容,目的在努力讓學生可自始至終完全擺脫背誦而以邏輯與推理完成會計學的學習,同時也期待能提供諸位老師先進作為教學的參考,當然其中的邏輯推理不敢保證完美或可接受任何正確性挑戰,不過本書勇敢提出淺見接受挑戰,就是期待對不適宜或不妥之處請先進或讀者給予指正與賜教,謹此致上最高謝意與感激。 本書完成雖然經過甚多波折,也受到親人的鼓勵與協助,謹此致上謝意,不另予以詳述,不過最後的校對由於個人眼疾只好完全請往日學校同事溫淑英老師協助完成,僅此致上無限感激。再者本書得以印刷出版更感激昔日傑出學生許武利會計師在財務上的全力協助,謹此致上由衷感謝。 本書特色 本書係以邏輯推理為探討與說明的核心,致使本書具備下列六大特色: 指引讀者學好會計學的正確途徑:本書將讓讀者認識會計學是一門以邏輯推理為核心的社會科學,會計學沒有任何處理與規定需要依賴背誦或死記,均可經由邏輯推理探討與說明其原因,引導讀者遵循邏輯推理學好會計學。 培養與訓練讀者邏輯推理的習慣與能力:本書各章節均透過邏輯推理探討與說明各項會計事項應如何處理的原因,使得讀者在閱讀本書過程中自然而然養成邏輯推理的習慣並訓練其邏輯推理的能力。 補充一般會計學書籍內容的不足:一般會計學書籍對會計事項應如何處理均有詳細的探討與說明,但對為何應如此處理的原因則幾乎缺乏,本書將經由邏輯推理將該原因予以探討與說明,以補充一般會計學書籍內容的不足。 輔助老師完成教學的備課與進度:老師在校方安排的授課時間內,若要同時兼顧探討與說明各項會計處理或規定的內容與原因,往往無法順利將會計學如期完成教學進度,因此本書特將繁瑣又費時的各項會計處理或規定原因,獨立探討與說明其邏輯推理部分,可協助教師較能安排教學進度及備課參考。 迎合讀者自我學習或預習的需要:會計學對各會計事項均有其不同或相同的會計處理或規定內容與原因,其中原因部分是最困難詳細說明與瞭解的地方,本書特將此部分經由邏輯推理,再透過文字予以探討與說明,讀者可重複再重複去思考文字敘述的意涵或與他人共同探討,更能幫助讀者自我學習或預習的需要。 各章均有首頁的開胃菜及結尾均有回顧:每章首頁均列有與該章相關的重要觀點,經由邏輯推理引導讀者加速進入該章將探討的主要內容並予以融會貫通。每章結尾均增列「本章回顧」一節,對該章所探討的各項會計處理規定或準則,依據邏輯推理提出不同的另類思考觀點或挑戰,該節內容雖然未必絕對正確,但可引導讀者作另類思考,甚至對現有會計處理規定或準則提出挑戰的勇氣。 【目錄】 第一章 決策與會計資訊 第二章 記錄與報導活動 (一) —— 平時處理程序 第三章 記錄與報導活動 (二) —— 期末處理程序 第四章 現金與約當現金 第五章 買賣業的會計處理 第六章 存 貨 第七章 應收款項 第八章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第九章 遞耗與無形資產 第十章 負 債 第十一章 權 益 第十二章 投 資 第十三章 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