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
書名 : 生物統計學新論
作者 : 楊志良
出版社 : 藝軒
ISBN : 9789576166105
商品簡介
1.本書特別著重於介紹變項的種類及測量,並強調在統計及處理不同的變項資料時,應選用適當的統計方法
2.統計學的基本目的,除在於敘述資料以外,係以樣本的統計值來推論母全體的母數,故對統計檢定的假設,樣本統計值及母全體母數間的關係特別著重
3.常態分布有許多層次,如原來每個個體的測量值得分布,樣本平均值的分布,二個樣本平均值差別的分布等,這是初學者最易混淆而難於了解之處,此書在這方面特別多做介紹。
立即查看
安全駕駛與交通法規含汽車駕照、機車駕照與職業大型車機械常識筆試題庫-(第二版)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擴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本書詳細介紹新的安全駕駛、公路法規及道路交通管理等主要交通法規,目的是幫助讀者理解並正確遵守這些規定。
2.提供豐富的線上筆試題庫,包含汽車駕照、機車駕照及職業大型車機械常識,支持無限次練習,為考取駕照的理想工具。
3.詳解各種駕駛情境下的安全操作及事故預防策略,包括防衛駕駛與事故處理,確保駕駛者在各種道路狀況下維持安全。
目錄
第一章 新安全駕駛
1-1 基本駕駛
1-2 防衛駕駛
1-3 安全駕駛的操作程序
1-4 追擦撞預防
1-5 肇事預防
1-6 肇事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1-7 駕駛道德
第二章 公路法
2-1 總則
2-2 公路修建與養護
2-3 公路運輸
2-4 安全管理
2-5 獎勵與處罰
2-6 附則
第三章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3-1 總則
3-2 汽車牌照
3-3 汽車駕駛人與技工執照登記及考驗
3-4 汽車裝載行駛
3-5 慢車
3-6 行人
3-7 道路障礙
3-8 附則
第四章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4-1 總則 150
4-2 汽車 156
4-3 慢車 188
4-4 行人 194
4-5 道路障礙 195
4-6 附則
第五章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
5-1 總則
5-2 權責劃分
5-3 稽查及民眾檢舉
5-4 移送
5-5 受理
5-6 裁決
5-7 自動繳納罰鍰
5-8 分期繳納罰鍰
5-9 不服裁決之處理
5-10 執行
5-11 回復及催辦
5-12 附則
第六章 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
6-1 總則
第七章 鐵路法
7-1 總則
7-2 建築
7-3 管理
7-4 監督
7-5 運送
7-6 安全
7-7 罰則
7-8 附則
第八章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
8-1 總則
8-2 標誌
8-3 標線
8-4 號誌
8-5 附則
立即查看
新一代 科大四技動力機械群應用力學升學寶典 - 2025年(第四版) - 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詳解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 重點整理有條理:對課程重點掌握精確,研讀本書可以重點不遺漏,研讀有效率。
2. 歷屆試題最齊全:試題收集相當完整,重要的歷屆試題不錯過。
3. 解題最正確:作者對應用力學教學經驗豐富,對試題的解析不僅正確無誤,且按部就班、條理分明,易於了解。
4. 火紅素養題型:精準分析素養題型結構,掌握「測驗主題」與「核心素養」,面對跨域素養題型也能游刃有餘!
5. 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搭配書籍內容使用,掃描QR code可連接到本書線上相關內容:評量、詳解等功能,隨時測驗複習不間斷。
(1)評量:可在線上反覆練習書內各種題目;亦可連結至「歷屆試題」、「名師分享」(試題與影音)練習其他試題。
(2)詳解:在線上即時練習書內題目後,可立即核對答案,查閱詳細解析。
6. 歷屆試題答對率與難易度:自107 年度起,測驗中心公告每一選擇題的考生答對率,並依據答對率來判別難易度(答對率小於40% 表示困難,大於等於40%、小於70% 表示中等,大於等於70% 表示容易)。
目錄
第一章 力的特性之認識
1-1 力學的種類
1-2 力的觀念
1-3 向量與純量
1-4 力的單位
1-5 力系
1-6 質點與剛體
1-7 力的可傳性
第二章 同平面力系
2-1 力的分解與合成
2-2 自由體圖
2-3 力矩與力矩原理
2-4 力偶
2-5 同平面各種力系之合成及平衡
第三章 摩擦
3-1 摩擦的種類
3-2 摩擦定律
3-3 摩擦角與靜止角
3-4 滑動摩擦
3-5 摩擦在機械上的運用
3-6 煞車來令片之摩擦
3-7 離合器片之摩擦
3-8 皮帶輪(撓性皮帶)之傳輸力
第四章 直線運動
4-1 運動的種類
4-2 速度與加速度
4-3 自由落體
4-4 垂直拋體
4-5 相對運動
第五章 曲線運動
5-1 角位移與角速度
5-2 角加速度
5-3 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
5-4 拋體運動
第六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及應用
6-1 牛頓運動定律
6-2 滑輪
6-3 向心力與離心力
第七章 功與能
7-1 功與能
7-2 動能與位能
7-3 功率與應用
7-4 能量不滅定律
7-5 能的損失與機械效率
附錄 最新統測試題與解析
考前衝刺
立即查看
書名:精密機械加工原理
作者:唐文聰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04/12/00
ISBN:9789572146347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切割、研磨、研光、拋光、能量束加工的基本精密加工技術及各種加工法的作用原理,為什麼採用該加工法的加工原則,進一步,能加工到何種程度的加工技術水準,儘可能避免細部專門論,或公式展開。基本上,敘述易懂的基本重點,是編集的宗旨在。如果利用本書而可以體驗到精密加工技術真髓的話,則在面對加工技術現場時,對於了解各個專門技術,應該可以很順利的展開。本書可做為欲學到精密加工技術之人員的參考書,更可做為機械工程學系之大學及研究所教科用書。
本書特色
1.本書為目前政府推動高科技尖端工業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2.本書內容涵蓋現今所有高科技領域,包含切割、研磨、研光、拋 光、能量束加工等基本精密加工技術,並以深入淺出及豐富的圖表圖片來闡述超精密加工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
3.本書適合大學、科大機械科系及相關產業之技術人員使用。
目錄
第1章 產生精密度原理
1.1機械加工的歷史與精密度的變遷
1.2機械加工的種類與特徵
1.3產生精密度的基本原理
1.3.1與工作物有關的原理
1.3.2與刀具有關的原理
1.3.3工作母機原理
1.3.4與力、熱有關的原理
1.3.5整體化原理
1.4精密機械加工的量測、評價
1.4.1量測尺寸精度
1.4.2量測形狀精度
1.4.3觀察表面微細形狀
1.4.4量測表面粗糙度
1.4.5量測表面狀態
1.4.6量測加工變質層
第2章 切削加工原理
2.1切削加工的特徵
2.2切削加工用工作母機與刀具
2.2.1車床
2.2.2搪床
2.2.3牛頭鉋床、龍門鉋床
2.2.4銑床
2.2.5鑽床
2.2.6其他切削加工用工作母機及刀具
2.2.7自動化工作母機
2.2.8複合化、彈性化工作母機
2.3切削刀具用材質
2.4切削加工的準備工作
2.4.1選擇切削刀具
2.4.2夾持工作物的方法
2.4.3切削液
2.5切削加工原理
2.5.1二維切削與實際切削(三維切削)
2.5.2切屑形態
2.5.3影響切屑形態的因素
2.6切削機構(產生切屑的原理)
2.6.1二維切削的剪斷角與剪斷變形
2.6.2二維切削的切削阻力
2.6.3三維切削(一般切削)的切削阻力
2.6.4剪斷角的理論與實際
2.7切削加工產生的各種現象
2.7.1切削熱與切削溫度
2.7.2刀具的磨耗、損傷與壽命
2.7.3刀瘤
2.7.4切削造成的振動
2.7.5加工變質層
2.7.6毛邊與微崩
2.8切削加工表面的造形原理
2.9影響切削加工表面精密度的因素
2.9.1工作母機的運動精度
2.9.2工作物及刀具的夾持狀態
2.9.3切削阻力造成的變形及振動
2.9.4熱變形及變位
2.9.5刀具磨損
2.9.6刀瘤
2.9.7殘留應力造成的工作物變形
2.10各種工作母機的精密機械加工原理
2.10.1車削加工
2.10.2搪孔加工
2.10.3銑削加工
2.10.4鑽孔加工
第3章 研磨加工原理
3.1磨粒加工與磨粒
3.1.1磨粒加工的特徵
3.1.2磨粒的種類
3.1.3磨粒的大小(粒度)與破脆性
3.2研磨加工的特徵
3.3磨輪
3.4研磨加工用工作母機
3.4.1平面磨床
3.4.2圓筒磨床
3.4.3內孔磨床
3.4.4無心磨床
3.4.5限制加工目的的磨床
3.5研磨加工原理
3.5.1研磨加工的準備
3.5.2磨輪切刃的去除作用
3.5.3研磨幾何學(研磨加工面的造形原理)
3.5.4研磨阻力與比研磨能量
3.5.5研磨熱與熱損傷(研磨燒焦、熱膨脹)
3.6磨輪損耗(磨粒脫落、磨粒不脫落、填塞)與壽命
3.6.1研磨進行中,研磨工作面的變化
3.6.2影響刀刃再生作用的因素
3.6.3研磨比( ratio)
3.6.4磨輪的壽命(修整壽命)
3.7影響研磨加工面精密度的因素
3.7.1磨床的剛性與運動精度
3.7.2磨輪及工作物的夾持狀態
3.7.3磨輪工作面的狀態
3.7.4研磨阻力造成的彈性變位
3.7.5熱造成的變形與變位
3.7.6殘留應力造成的工作物變形
3.8各種磨床的精密機械加工原理
3.8.1平面磨床
3.8.2圓筒研磨
3.8.3內孔研磨
3.8.4無心研磨
第4章 研光原理
4.1切削、研磨加工與研光、拋光加工的不同
4.2研光加工原理與加工方式
4.2.1研光加工原理
4.2.2研光用磨粒、工具、加工設備
4.3金屬材料的研光
4.4非金屬材料(硬脆材料)的研光
4.4.1加工機構
4.4.2加工特性
第5章 拋光原理
5.1拋光加工原理
5.1.1拋光機構概要
5.1.2決定拋光加工效率的因素
5.2拋光加工方式概要
5.2.1游離磨粒方式
5.2.2固定磨粒方式
5.2.3無磨粒方式
5.3金屬材料的拋光
5.3.1利用固定磨粒方式的拋光
5.3.2利用游離磨粒方式的拋光
5.4非金屬材料的拋光
5.4.1利用超精密研磨的鏡面加工
5.4.2利用游離磨粒方式的拋光
5.4.3利用無磨粒方式的拋光
5.5最近的超精密拋光
5.5.1超精密拋光的特徵與需求
5.5.2機械式拋光
5.5.3機械式、化學式拋光
5.5.4化機式拋光
5.5.5機化式拋光
5.5.6化學式拋光
5.5.7拋光的化學反應特異性
第6章 高能量束加工原理
6.1高能量束加工的分類與特徵
6.2雷射加工
6.2.1雷射振盪原理
6.2.2雷射加工原理
6.2.3雷射加工實例
6.3電子束加工
6.3.1電子束加工原理與特徵
6.3.2電子束加工設備
6.3.3電子束加工實例
6.4離子束加工
6.4.1離子束加工原理與特徵
6.4.2離子源
6.4.3離子束加工實例
6.5放電加工
6.5.1放電加工原理與特徵
6.5.2彫刻形狀放電加工
6.5.3線切割放電加工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