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檢視區域經濟整合的效益: 德國、法國、英國的歐盟經驗 (1版)
作者: 羅至美著
版次: 1
ISBN: 9789571173924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12
重量: 0.46 Kg
#人文與社會科學
#政治
#國際關係
#國家經濟
定價: 350
售價: 315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

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台灣的海洋安全戰略:從海洋的視角檢視台灣的國家安全 (1版)

台灣的海洋安全戰略:從海洋的視角檢視台灣的國家安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針對台灣需求的海權與海洋戰略論述專書,立定發展海上武力之理論基礎 ․最全面研討:從事實面、影響面、發展面、戰略面及執行面,剖析台灣海洋安全戰略的內外在環境因素與國家安全的選擇,將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整合。 ․符合時勢需要:綜覽台灣地緣環境,詳述美中戰略東亞海權競逐,與日本的釣魚台列嶼主權爭端之際,台灣基於海洋地緣戰略下的安身立命之道。 ․高度參考性:提供處理與研究海洋事務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大學研究生運用與思考國家海洋問題的工具書,亦可作為台灣海上商貿、政經發展之理論基礎。 【運用「整合戰略與國際關係理論」研究途徑,將海權思想具體化】 【建構台灣的海洋安全戰略思考途徑與執行計畫】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所有的威脅皆來自海洋,面對中國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權力平衡對抗,台灣的海洋安全戰略目標應建構成為中、美權力平衡的砝碼,以獲取國家的自主權。 本書從海洋的視角檢視台灣當前所面臨的安全困境,並運用整合國際關係與戰略理論研究途徑,從事實面、影響面、發展面、戰略面及執行面5個思考面向,解析海洋對台灣的影響、影響台灣海洋安全戰略的內外在環境因素及台灣國家安全的選擇。提供政府與私人企業各領域決策者,了解台灣國家安全的困境與建構安全戰略的思考方向。 【目錄】 第一章 海洋意識與國家安全 第一節 海洋意識與國土關係 第二節 台灣海洋事務推動的歷程 第三節 台灣海洋國家安全理論建構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整合運用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理論 第一節 國際關係理論運用 第二節 戰略研究理論運用 第三節 整合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理論架構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海洋對台灣的影響 第一節 台灣的地緣環境 第二節 台灣對國家安全的認知 第三節 台灣對海洋的態度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影響台灣海洋安全的外在環境 第一節 美國的海洋安全戰略 第二節 日本的海洋安全戰略 第三節 中國的海洋安全戰略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台灣的海洋安全戰略 第一節 解析與建構台灣的國家戰略體系 第二節 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思考 第三節 台灣海洋安全戰略之建構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台灣的海洋安全政策 第一節 台灣海洋安全事務執行現況與檢討 第二節 台灣海洋安全政策之建構 第三節 海上武力之建構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台灣海洋安全與國家安全再檢視 第二節 海洋事務的戰略思考與其機制 第三節 未來台灣海洋安全挑戰與芻議 參考文獻

原價: 520 售價: 44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1版)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系列名:政大東亞所系列叢書 ISBN13:978626343358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鍾延麟;蔡文軒;張執中;曾偉峯;張弘遠;王韻;林雅鈴;張登及;黃瓊萩-著;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重量:66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10/10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習近平從2012年掌權迄今十週年,「二十大」後也將打破慣例繼續其第三任期。過去十年,中國不論在內政發展或對外關係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此皆與習近平的執政脫離不了關係。習近平透過反腐打貪、成立「頂層設計機構」、進行機構改革以「制度化集權」,也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下通過多項法律以「依法治國」。而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任何變化均動見觀瞻,不僅對中國本身,也對全世界造成影響,故不論從學術或現實的意義來看,實有必要對習近平執政十週年進行評估。針對此,本書邀集了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從中共體制與最高領導、黨和政府關係、國家與市場及社會關係、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等四大面向、共計十二章,檢視習近平時期中國的各項政策。平實而論,對於中國的發展,在台灣的我們最有資格、也最有必要總結出我們的觀察,這也是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 目錄 第一章 習近平現象/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分析框架  二、探討習近平現象:理論視角與四個經驗面向  三、結論    第一部分 理論框架  第二章 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出現與演化  二、比較共產主義的危機  三、中國研究與比較威權主義  四、喚回比較共產主義  五、結論    第二部分 經驗面向之一:成因  第三章 政治領袖眼中的政治:習近平和他的中國/寇健文  一、前言  二、簡儉樸實、厭惡腐敗  三、隱忍堅持、高度自信  四、念舊重情、除惡必盡  五、崇尚強勢領導、不墨守成規  六、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  七、民族復興與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感  八、結語    第三部分 經驗面向之二:集權  第四章 「社會主義習近平化」:對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內容分析/鍾延麟  一、習近平對中共意識形態/黨史的別具重視  二、習近平對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全權主導  三、對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定位評判  四、對中共社會主義歷史實踐的選擇性解釋和表述  五、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當前實踐和未來擘劃  六、為中國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國際推銷  七、結論    第五章 「黨政融合」與習近平中國的集權化領導/蔡文軒 一、前言  二、集權化與官方脈絡下的「融合」  三、黨政融合的兩個類型:吸納與並列  四、吸納模式的三種形態  五、並列模式的兩種形態  六、兩種模式的潛在問題  七、結論:黨政融合的未來前景    第六章 找回「初心」:習近平時期黨紀處分與政治秩序的重建/張執中  一、前言  二、代理困境與整黨  三、中共《紀律條例》的修訂  四、對中共《紀律條例》懲處的實證分析  五、結論    第七章 個人集權與地方分權並存:習近平時期之央地管控/曾偉峯  一、前言  二、中共的中央地方「集權—分權」循環  三、習時期中央集權:從制度收權向個人集權  四、習時期地方分權:從省級治理到基層擴權  五、收放並行策略的影響  六、結論    第四部分  經驗面向之三:國內擴張  第八章 習近平時期的經濟治理:「以黨領政」下的管制型市場社會主義/張弘遠  一、前言  二、習近平執政期間的經濟難題與治理典範的轉移  三、習近平政府面對中國經濟衰退的對策  四、習近平經濟管理與階級政治  五、結論:雙重危機下的習近平經濟治理特色    第九章 習近平十年:「頂端優勢」邏輯下的政社關係變化/王韻  一、前言:習時期的「明確」  二、誰優先?習式治國策略的頂端優勢邏輯  三、從紅色資本家到「根正苗紅」  四、清零邏輯下的社會文化「整風」  五、宗教整風?宗教中國化的困境  六、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對付分離主義  七、小結:當個人主義碰上習主義    第五部分 經驗面向之四:外部擴張  第十章 化被動為主動:操之在習的中國對外經貿治略/林雅鈴  一、前言  二、從被動走向主動的政策轉向  三、助力「中國夢」的「一帶一路」政策  四、RCEP作為主導亞太區域經貿的敲門磚  五、結論    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秩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概念、發展與前景/張登及  一、緒論:大國、理論與國際秩序  二、定位的轉折:新時代下體系與身分的辯證  三、雙攻勢的僵局:邁向「寒戰」的中美關係  四、走近新秩序舞台的中央?  五、結論    第十二章 從關係平衡理論分析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式多邊主義/黃瓊萩  一、緒論  二、中國式的多邊機制:FOCAC、SCO和+  三、從關係平衡理論的角度理解中國式的多邊主義  四、 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多邊機制經營與帶路倡議之設計  五、結論    第十三章 鑲嵌在中國兩個大局的兩岸關係: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解析/王信賢  一、前言  二、權力集中與兩個大局  三、習近平涉台講話分析  四、頂層設計:「兩制」台灣方案與「總體方略」  五、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  六、結語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2021 <學富文化>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2021 <學富文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90 售價: 441 現省: 49元
立即查看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臺灣經驗之檢視 (1版)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臺灣經驗之檢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臺灣經驗之檢視 ISBN13:9789865260521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林雅容 裝訂/頁數:平裝/265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5/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早期療育服務中,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內涵。全書以三個主軸呈現,共有十一章。第一篇為基礎篇,提供早期療育基本介紹,以及臺灣早期療育服務及發展,從中呈現社會工作者在早期療育服務中的工作角色及職責,進而說明家庭支持服務及社區療育服務。第二篇為家庭服務,探討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常面臨的議題,包括多重需求家庭及兒童保護、兒童權益等,也討論家庭需求評估及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第三篇關注服務協調與評量。每一章兼顧理論與實務,也提供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於規劃或提供服務時的注意事項。對於早期療育服務有興趣的社會工作者、相關專業人員,乃至早期療育家庭,值得一窺究竟。每一章對於臺灣早期療育服務的現況有許多分析及討論,也透過案例說明社會工作者的工作要領。本書適合當成社會工作者進行家庭處遇、提供社區服務,以及與相關專業人員合作的參考書籍。 目錄 推薦序/李美玲 Ⅰ 推薦序/侯禎塘 Ⅲ 序 Ⅴ 01◆基礎篇 01早期療育基本介紹 前 言 4 第一節 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 5 一、發展遲緩之定義與常用的篩檢量表 5 二、早期療育之定義與服務模式 10 第二節 兒童發展與家庭間的互動影響 12 一、生態系統理論 12 二、兒童發展問題對於家庭的影響 15 第三節 早期療育專業團隊運作與實務概況 18 一、早期療育專業人員之服務內容 18 二、專業團隊運作模式 19 三、臺灣之專業團隊運作情形 21 案例討論 22 參考書目 24 02臺灣的早期療育服務 前 言 30 第一節 臺灣早期療育服務內容與相關法令 31 一、發現與篩檢 32 二、通報轉介及個案管理 33 三、聯合評估 34 四、療育與服務 34 第二節 臺灣通報轉介與個案管理服務流程與內涵 38 一、通報轉介中心進行開案評估 38 二、轉介至個案管理中心 39 三、個案管理中心進行家庭需求評估 39 四、個案管理中心依據個案分級提供服務 40 五、服務成效評估 41 六、結案準備 42 七、正式結案 42 第三節 他山之石:美國早期療育服務介紹 44 一、《身心障礙者教育法案》之早期療育重要概念 45 二、美國早期療育服務流程及內涵 46 三、借鏡美國經驗,檢視臺灣早期療育服務情況 50 案例討論 53 參考書目 55 03早期療育服務領域的社會工作者 前 言 58 第一節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之相關規範 59 一、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與其工作範疇 59 二、早期療育機構設置及設施設備 60 三、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聘用 61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於早期療育服務之角色與職責 62 一、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職責 62 二、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職責 65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落實早期療育服務之角色與職責的挑戰與因應方式 68 一、依據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內涵及負荷量,落實直接服務的角色與職責 68 二、透過資源整合平臺,及時掌握相關訊息,落實間接服務的角色與職責 69 三、規劃完整之早期療育在職訓練課程,促使社會工作者能落實各項角色與職責 70 四、相關單位需掌握社會工作者之服務紀錄撰寫情形,使其勝任各項角色與職責 71 案例討論 73 參考書目 76 04早期療育家庭支持服務 前 言 80 第一節 臺灣早期療育家庭支持服務之發展與施行 81 一、早期療育家庭支持服務之相關政策發展 81 二、家庭支持服務施行概況 82 第二節 以家庭為中心之概念與應用 85 一、「以家庭為中心」的內涵 85 二、以家庭系統觀點作為「以家庭為中心」的處遇引導 89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提供家庭支持服務之注意要項 92 一、社會工作者在關切兒童發展情形時,也需顧及家庭對於兒童發展問題的接納情形 92 二、社會工作者在顧及兒童療育安置時,也要能彈性地調整服務提供情形 93 三、社會工作者在和家長共同討論及面對問題時,除了從旁激勵家長外,也要給予適當的協助 93 四、社會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務要能夠符合需求,並能夠合理地回應需求 94 案例討論 97 參考書目 100 05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 前 言 106 第一節 臺灣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實施情形 107 一、社區療育服務的預期目標及服務對象 107 二、社區療育服務之發展 107 三、社區療育服務辦理情形 113 第二節 以社區為基礎之概念與討論 116 一、以社區為基礎之概念 116 二、以社區為基礎之相關討論 118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提供社區療育服務之策略 120 一、社會工作者應確認人口聚集的區域,掌握社區環境及特質 120 二、社會工作者確實掌握社區人口特質及需求,將有助於規劃活動內容 121 三、社會工作者應理解社區療育服務是支持兒童、家庭及社區的服務 121 四、社會工作者應清楚告知服務用意,促使家長明瞭自身於社區療育服務的職責 122 五、社會工作者於鼓勵家長參與時,應關注家庭生活作息 122 案例討論 123 參考書目 126 02◆家庭處遇 06多重需求家庭與兒童保護議題 前 言 132 第一節 多重需求家庭的定義與線上求助平臺之使用 133 一、多重需求家庭之定義 133 二、線上求助平臺之使用注意要項 135 第二節 美、英二國之促進兒童發展與家庭功能的服務方案 143 一、美國:啟蒙/學前啟蒙方案 143 二、美國:均等起始家庭識字方案 145 三、英國:安穩起步方案 145 第三節 臺灣之促進兒童發展與家庭功能的服務方案 146 一、兒童及少年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 146 二、脆弱家庭育兒指導服務方案 147 三、周產期高風險孕產婦(兒)追蹤關懷計畫 147 四、展臂閱讀計畫 148 案例討論 152 參考書目 155 07常見身心障礙兒童權益議題的討論 前 言 158 第一節 療育議題:協助家長認識與找尋早療服務 159 一、療育補助的相關規範 159 二、社會工作者於協助家長認識與找尋服務的工作要項 160 第二節 照顧議題:寄養、出養與收養服務 162 一、什麼是寄養、出養與收養服務? 162 二、寄養、出養及收養的相關規範 163 三、社會工作者面對寄養、出養及收養服務議題的工作要項 165 第三節 教育議題:轉銜服務與暫緩入學 168 一、轉銜服務 168 二、暫緩入學 171 案例討論 174 參考書目 177 08早期療育家庭需求評估 前 言 180 第一節 認識早期療育家庭需求 181 一、認識早期療育家庭需求 181 二、需求評估的影響要素 184 第二節 從家庭生活作息評估家庭需求 187 一、如何透過家庭生活作息,與家庭討論需求? 187 二、如何透過家庭生活作息,呈現家庭參與和需求? 188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評估早期療育家庭需求之注意要項 190 一、家庭需求會隨著家庭生命週期而有所改變 190 二、家庭需求會隨著相關政策而有所改變 190 ...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