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1953-2018)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柬埔寨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享有「富貴真臘」美名的吳哥王朝,為後世留下舉世聞名的吳哥窟。法國博物學家兼探險家穆奧(Henri Mouhot, 1826-1861)曾讚嘆:「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然而,曾極盛一時的偉大帝國卻遭逢來自暹羅、越南等鄰國的嚴峻挑戰,甚至成為殖民強權擴張的目標,最終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在施亞努親王的領導下,柬埔寨雖然成功脫離法國殖民統治而獨立,卻隨即捲入冷戰的地緣政治競賽中,不僅要面臨來自國際強權的干涉,也要防禦來自周邊鄰國的侵略。
動盪的外部環境深刻地左右著柬埔寨內部政治與經濟的發展方向。在波布統治時期,柬埔寨更成為英國編劇羅賓森(Bruce Robinson)筆下的「殺戮戰場」。隨著冷戰終結,柬埔寨在國際社會的協助下,終於邁向重建之路。外資的大量投入帶動柬埔寨的快速發展,讓柬埔寨被世界銀行喻為下一個「亞洲之虎」。
同時期,柬埔寨在洪森的強勢領導下,雖然定期舉行競爭性的選舉,實質的政治發展卻是走向獨裁統治。2017年底,洪森下令解散最大的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此後已無任何政治勢力能夠挑戰洪森的政治霸權。
未來,穆奧曾經讚嘆的這個強大民族,境遇究竟會如何發展呢?
【目錄】
縮寫對照
柬埔寨地名翻譯對照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與強國為鄰:柬埔寨的政治地理及其影響
第三節 「神聖化身」:統治的傳統技藝
第四節 章節安排第二章 施亞努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1953-1969)
第一節 「佛教社會主義」的政治實踐
第二節 外國援助下的「經濟奇蹟」
第三節 擺盪在東、西陣營之間的中立政策第三章 從「和平綠洲」淪為「殺戮戰場」(1970-1978)
第一節 龍諾政權與施亞努流亡政府的內戰
第二節 波布政權恐怖統治的黑暗時代
第三節 柬、越衝突與柬埔寨的分裂
第四章 柬埔寨衝突的國際化與解決歷程(1979-1992)
第一節 中國、東協與越南對柬埔寨問題的外交攻防
第二節 從雙邊到多邊的政治談判
第三節 邁向和平的最後階段:UNTAC的治理
第五章 後衝突時期的政治與經濟重建(1993-2003)
第一節 赤柬問題:民族和解的主要障礙
第二節 拉納烈與洪森的政治鬥爭
第三節 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經濟秩序的恢復與重建第六章 強人政治的時代(2004-2018)
第一節 洪森的政治權力壟斷與鞏固
第二節 反對黨的逆襲:洪森的選舉失利與回應
第三節 經濟起飛:亞洲「經濟新虎」的誕生第七章 結語參考書目表目次
表2-1:兩年計畫的預算概要(1956-1958)
表2-2:美國對柬埔寨的經濟與軍事援助(1955-1960)
表2-3:第一個五年計畫的預算概要(1960-1964)
表2-4:第一個五年計畫的財政來源(1960-1964)
表2-5:柬埔寨的工業投資(1957-1968)
表2-6:工業部門的產值與附加價值(1962-1966)
表3-1:龍諾時期的農業生產與對外貿易(1969-1974)
表5-1:柬埔寨中央政府的收入結構(1996-2003)
表5-2:柬埔寨的主要外援捐贈機構(1992-2004)
表5-3:柬埔寨FDI的來源(1994-2003)
表5-4:柬埔寨的經濟成長表現(1993-2003)
表5-5:柬埔寨紡織工業的成長(1995-2003)
表5-6:柬埔寨旅遊業的相關統計(1993-2003)
表6-1:柬埔寨稻米的產量與出口(2003-2017)
表6-2:營建項目的成本與數量(2005-2017)
表6-3:旅遊業相關之統計(2003-2016)
表6-4:旅遊業對GDP的貢獻(2013-2016)
表6-5:主要出口市場的金額統計(2010-2016)
表6-6:柬埔寨核准投資金額(2004-2017)
表6-7:柬埔寨外援的構成(2004-2015)
表6-8:中國對柬援助的部門分布(2013-2015)
表6-9:日本對柬埔寨的ODA(2004-2015)圖目次
圖1-1:本書的分析架構圖
圖2-1:美國對柬經濟與技術援助的構成(1955-1960)
圖2-2:柬埔寨的GDP及其成長率(1953-1969)
圖2-3:東南亞各國的GNP平均年成長率(1956-1963)
圖2-4:柬埔寨各產業占GDP比重之變化(1953-1969)
圖2-5:各產業對GDP成長率的貢獻度
圖2-6:稻米的耕作面積及產量(1950-1969)
圖2-7:天然橡膠的種植面積、產量與出口(1954-1968)
圖2-8:玉米的種植面積與產量(1956-1969)
圖2-9:商業部門占GDP之比重及其成長率
圖3-1:越、柬共控制區與FANK的防禦戰略概念(1970-1971)
圖3-2:柬埔寨的人口轉移(1975.04)
圖3-3:民主柬埔寨的稻米產量與耕種面積(1975-1978)
圖3-4:柬埔寨與越南的邊境衝突(1975-1978)
圖4-1:柬埔寨衝突的主要行為者
圖5-1:柬埔寨的外援類型(1992-2004)
圖5-2:柬埔寨外援的部門分布(1992-2004)
圖5-3:柬埔寨的FDI統計(1994-2003)
圖5-4:柬埔寨FDI的產業分布(1994-2003)
圖5-5:柬埔寨人均國內成產總值及其成長率(1993-2003)
圖5-6:柬埔寨的GDP產業結構(1994-2004)
圖5-7:柬埔寨農業部門雇用人數(1993-2003)
圖5-8:柬埔寨工業部門產值的構成(1993-2003)
圖5-9:柬埔寨工業部門雇用人數(1993-2003)
圖5-10:柬埔寨紡織業產值及其占GDP與製造業的比重(1993-2003)
圖5-11:柬埔寨核准對旅遊業的投資金額(1995-2003)
圖6-1:洪森的權力網絡
圖6-2:洪森的家族網絡及裙帶關係
圖6-3:洪森政府的四角戰略
圖6-4:柬埔寨GDP成長率(2003-2016)
圖6-5:柬埔寨農業部門的產業結構(2003-2016)
圖6-6:柬埔寨製造業及成衣與製鞋業的成長率(2003-2016)
圖6-7:柬埔寨成衣與製鞋業的出口統計(2000-2016)
圖6-8:營建業的成長率及其對GDP成長率的貢獻度(2004-2015)
圖6-9:服務業部門的產業結構(2004-2016)
圖6-10:外國旅客主要來源國的人數變化(2004-2017)
圖6-11:柬埔寨的對外貿易變化(2001-2016)
圖6-12:出口貿易的商品結構變化(2004-2016)
圖6-13:主要出口市場的結構變化(2000-2016)
圖6-14:柬埔寨主要進口產品的結構變化(2004-2016)
圖6-15:主要進口來源的結構變化(2004-2016)
圖6-16:柬埔寨核准投資金額的主要部門分布(2004-2016)
圖6-17:柬埔寨外資的主要來源(2004-2016)
圖6-18:ODA的部門分布(2004-2016)
圖6-19:日本對柬埔寨ODA的部門分布(2013-2015)
圖6-20:美國對柬埔寨的援助(2013-2015)
圖7-1:柬埔寨與東協國家的經濟成長率(1997-2016)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