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內容簡介 兩千餘年來,凡吾國識字之人,幾無人不讀《詩經》,其在文學上之價值,固不待言……故治文史之學者,必當熟讀。──屈萬里教授 《詩經》,是中國人心目中地位極高的「五經」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包含民國紀元前2500年到3000年左右,四、五百年間的民間歌謠、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神的頌辭。 《詩經》一共311篇,有目無辭者6篇若不計,則為305篇。〈國風〉160篇,二〈雅〉105篇,三〈頌〉40篇,每篇都以「註解」與「說明」的行文體例,將各篇的文字與主題做最簡約的解釋。 自漢至今,研讀《詩經》的學者無可避免地都得面對《詩序》存在的事實,本書尊重《序》說,但絕非無條件地支持;於反《序》派學者的某些高見,當然也不吝惜給予掌聲。 本書雖力求簡約,但本著「詩無達詁」之故,各條注釋未必只取一說,各篇主題因顧及《詩經》本具經學與文學雙重性質與價值,而採取先據詩尋義,後列詩序之說,再做整體說明的方式,希望能讓讀者明白。 目錄 凡例 緒論 【國風】(共一百六十篇) 周南(十一篇) 召南(十四篇) 邶風(十九篇) 鄘風(十篇) 衛風(十篇) 王風(十篇) 鄭風(二十一篇) 齊風(十一篇) 魏風(七篇) 唐風(十二篇) 秦風(十篇) 陳風(十篇) 檜風(四篇) 曹風(四篇) 豳風(七篇) 【小雅】(共七十四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辭) 鹿鳴之什(十篇,另有三篇有目無辭) 南有嘉魚之什(十篇,另有三篇有目無辭) 鴻鴈之什(十篇) 節南山之什(十篇) 谷風之什(十篇) 甫田之什(十篇) 魚藻之什(十四篇) 【大雅】(共三十一篇) 文王之什(十篇) 生民之什(十篇) 蕩之什(十一篇) 【周頌】(共三十一篇) 清廟之什(十篇) 臣工之什(十篇) 閔予小子之什(十一篇) 【魯頌】(共四篇) 【商頌】(共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