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既是一個古老的現象,又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它的內容牽涉廣泛,它的發展瞬息萬變。它看似與常人的生活距離遙遠,卻又與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如何對領域這麼廣闊卻又關係重大的議題提供嚴謹、有系統,且兼顧政策遠見的理解和說明,始終是人類知識的一大挑戰。古往今來,有識者雄辯滔滔,構成了仁智互見的國關理論各大學派。它們相互激盪、相互爭論,不僅開拓了人類的知識視野,也使政治家和社會大眾面對事關「存亡」的「國之大事」,有了更明智可靠的依據。本書邀集臺灣優秀年輕學者,兼顧理論傳統、新銳議題和在地關懷,簡明並批判性地介紹了學科最新的發展趨勢,是深入掌握理論精華的入門書,也是理解世局的新指南。
目錄
導 論 .........................................包宗和
第一章 現實主義...................... 唐欣偉、張廖年仲
第二章 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盧業中
第三章 建構主義.................................莫大華
第四章 地緣政治學:地理角度的國際關係研究.......王俊評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 曾怡仁
第六章 女性主義與後實證主義.....................周嘉辰
第七章 國際關係規範理論.........................林炫向
第八章 環境理論................................ 蔡育岱
第九章 全球化與區域化 楊昊
第十章 國別學派與非西方國際關係論.............. 張登及
立即查看
商用微積分
作 / 譯 者 : 林光賢,陳天進,劉明郎
I S B N - 13 : 9789860674446
I S B N -
類 別: 微積分
版 次: 4 版
年 份: 2021
規 格: 391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此書乃作者們多年來於商學院、管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教授微積分及數學課程所累積心得之大成。採直觀漸進的方式,以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建立微積分的基礎。全書捨棄繁瑣的數學定義,使初學者能夠迅速掌握微積分的核心意義。
本書特色:
一、架構完整:章節規劃以教師實際教學現況為中心架構,特別針對商學院、管理學院與社會科學院二至四學分微積分課程中所需授課的內容,精選適合主題。
二、內容精簡:語法簡潔,直搗觀念核心;內容淺顯易懂,讓學生更易於吸收微積分的精髓。
三、本土實例豐富:各主題結合當今商業與經濟議題、多元實例,供讀者與書中個案交互驗證;且每章末均附有與主題相關之習題,隨書光碟更提供部分習題解答,為實務與理論兼具的中文微積分教科書。
四、配件豐富:PowerPoint製作詳盡,除每章觀念與定義完整介紹外,書中例題皆附完整解題過程說明,另附完整習題解答供教師授課使用。
目錄
第1章 函數與極限
第2章 導數
第3章 導數的應用
第4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第5章 積分
第6章 積分方法
第7章 多變數微積分
第8章 數列與級數
立即查看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
系列名:政大東亞所系列叢書
ISBN13:978626343358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鍾延麟;蔡文軒;張執中;曾偉峯;張弘遠;王韻;林雅鈴;張登及;黃瓊萩-著;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
裝訂/頁數:平裝/37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重量:66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10/10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習近平從2012年掌權迄今十週年,「二十大」後也將打破慣例繼續其第三任期。過去十年,中國不論在內政發展或對外關係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此皆與習近平的執政脫離不了關係。習近平透過反腐打貪、成立「頂層設計機構」、進行機構改革以「制度化集權」,也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下通過多項法律以「依法治國」。而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任何變化均動見觀瞻,不僅對中國本身,也對全世界造成影響,故不論從學術或現實的意義來看,實有必要對習近平執政十週年進行評估。針對此,本書邀集了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從中共體制與最高領導、黨和政府關係、國家與市場及社會關係、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等四大面向、共計十二章,檢視習近平時期中國的各項政策。平實而論,對於中國的發展,在台灣的我們最有資格、也最有必要總結出我們的觀察,這也是本書出版的主要目的。
目錄
第一章 習近平現象/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分析框架
二、探討習近平現象:理論視角與四個經驗面向
三、結論
第一部分 理論框架
第二章 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吳玉山
一、比較共產主義的出現與演化
二、比較共產主義的危機
三、中國研究與比較威權主義
四、喚回比較共產主義
五、結論
第二部分 經驗面向之一:成因
第三章 政治領袖眼中的政治:習近平和他的中國/寇健文
一、前言
二、簡儉樸實、厭惡腐敗
三、隱忍堅持、高度自信
四、念舊重情、除惡必盡
五、崇尚強勢領導、不墨守成規
六、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
七、民族復興與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感
八、結語
第三部分 經驗面向之二:集權
第四章 「社會主義習近平化」:對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內容分析/鍾延麟
一、習近平對中共意識形態/黨史的別具重視
二、習近平對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全權主導
三、對中共社會主義發展進程的定位評判
四、對中共社會主義歷史實踐的選擇性解釋和表述
五、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當前實踐和未來擘劃
六、為中國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國際推銷
七、結論
第五章 「黨政融合」與習近平中國的集權化領導/蔡文軒
一、前言
二、集權化與官方脈絡下的「融合」
三、黨政融合的兩個類型:吸納與並列
四、吸納模式的三種形態
五、並列模式的兩種形態
六、兩種模式的潛在問題
七、結論:黨政融合的未來前景
第六章 找回「初心」:習近平時期黨紀處分與政治秩序的重建/張執中
一、前言
二、代理困境與整黨
三、中共《紀律條例》的修訂
四、對中共《紀律條例》懲處的實證分析
五、結論
第七章 個人集權與地方分權並存:習近平時期之央地管控/曾偉峯
一、前言
二、中共的中央地方「集權—分權」循環
三、習時期中央集權:從制度收權向個人集權
四、習時期地方分權:從省級治理到基層擴權
五、收放並行策略的影響
六、結論
第四部分 經驗面向之三:國內擴張
第八章 習近平時期的經濟治理:「以黨領政」下的管制型市場社會主義/張弘遠
一、前言
二、習近平執政期間的經濟難題與治理典範的轉移
三、習近平政府面對中國經濟衰退的對策
四、習近平經濟管理與階級政治
五、結論:雙重危機下的習近平經濟治理特色
第九章 習近平十年:「頂端優勢」邏輯下的政社關係變化/王韻
一、前言:習時期的「明確」
二、誰優先?習式治國策略的頂端優勢邏輯
三、從紅色資本家到「根正苗紅」
四、清零邏輯下的社會文化「整風」
五、宗教整風?宗教中國化的困境
六、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對付分離主義
七、小結:當個人主義碰上習主義
第五部分 經驗面向之四:外部擴張
第十章 化被動為主動:操之在習的中國對外經貿治略/林雅鈴
一、前言
二、從被動走向主動的政策轉向
三、助力「中國夢」的「一帶一路」政策
四、RCEP作為主導亞太區域經貿的敲門磚
五、結論
第十一章 新時代、新秩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概念、發展與前景/張登及
一、緒論:大國、理論與國際秩序
二、定位的轉折:新時代下體系與身分的辯證
三、雙攻勢的僵局:邁向「寒戰」的中美關係
四、走近新秩序舞台的中央?
五、結論
第十二章 從關係平衡理論分析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式多邊主義/黃瓊萩
一、緒論
二、中國式的多邊機制:FOCAC、SCO和+
三、從關係平衡理論的角度理解中國式的多邊主義
四、 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多邊機制經營與帶路倡議之設計
五、結論
第十三章 鑲嵌在中國兩個大局的兩岸關係: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解析/王信賢
一、前言
二、權力集中與兩個大局
三、習近平涉台講話分析
四、頂層設計:「兩制」台灣方案與「總體方略」
五、習近平時期中共對台政策
六、結語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的發展史、意識形態、共黨組織、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外交、對台政策等各領域的發展情形,以概述的方式及較為宏觀的角度探討中國的各項情形。雖僅為概論,但是讀者在讀畢此書之後,必能對中國有一定的瞭解,並在腦中形成一幅有關中國的大圖像。
本書參酌國內外有關中國的相關重要著作,汲取該等著作的精華並加以濃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本書協助讀者以最精簡及快速的方式瞭解中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本書不但是一本瞭解中國的入門書,也是研究中國的一塊「敲門磚」,可作為初次接觸中國事務的學生參考,以及作為正在辛苦準備相關考試學子的基本讀物。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如何閱讀本書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發展史
第一節 中共革命時期(1921-1949年)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及動亂時期(1949-1976年)
第三節 中國改革開放時期(1978-2012年)
第四節 建設「中國夢」時期(2013年迄今)
第二章 共產黨及中共的意識形態
第一節 共產黨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中共的意識形態
第三章 中共的組織
第一節 中共的重要機構
第二節 中共與政府及軍隊的關係
第三節 中共領導人的更替
第四節 中共的派系
第五節 中共的決策模式
第六節 中共的貪腐問題
第四章 中國的政治發展
第一節 中國的重要政治機構
第二節 中國的政治運作
第三節 中國的政治改革
第五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改革開放前的經濟情況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
第三節 國有企業的發展
第六章 中國的軍事發展
第一節 軍事發展情形
第二節 解放軍的軍事改革
第三節 解放軍的貪腐問題
第七章 中國的社會問題
第一節 人口問題及所衍生的問題
第二節 其他重大的社會問題
第八章 中國的外交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的外交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的外交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的外交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的外交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的外交
第六節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第七節 中國與印度的關係
第九章 中國的對台政策及台灣的應對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
第五節 習近平時期
第六節 「台海中線」與台海的安全
第七節 兩岸統合的問題
第八節 美、中、台三邊關係
第十章 香港問題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反送中」運動
第三節 中國的反應
第四節 「反送中」運動的影響
第十一章 中共政權穩定的爭辯
第一節 中共崩潰論
第二節 中共穩定論
第十二章 對習近平地位的研析
第一節 對習近平地位穩固與否的爭辯
第二節 分析習近平地位的途徑
第三節 結語
立即查看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11-140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面對現今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局勢,銀行除了要從宏觀總體經濟角度判斷授信風險外,更需要總結過去的案例經驗,才能從中找尋銀行降低業務風險的手段,而這也正是富拉凱在過去幾年裡,堅持為台資銀行整理出版大陸法院有關債權確保判例的緣由,期望透過真實的債權確保案例,達到為台資銀行降低大陸授信業務風險的目的。
《台資銀行中國大陸債權確保實務:法院判例111-140》延續過去傳統,在借款合同、擔保合同、跨境擔保、票據糾紛、保函糾紛、信用證糾紛、保理合同、債權人撤銷權、破產撤銷糾紛、債權轉讓糾紛、侵權糾紛、訴訟程序、執行程序、銀行卡糾紛到其他糾紛的十五篇中,精挑出三十個最值得台資銀行參考與研究的大陸法院判例,相信能為已派駐大陸,或人在台灣、但從事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台資銀行從業人員,提供更多更實務的大陸授信經驗,為日後控管中國大陸授信風險打下紮實的基礎。
【目錄】
導讀
第一篇 借款合同
【案例111】 被告僅須承擔原告為實現債權已實際支付的律師費
【案例112】 廠商銀業務模式中銀行的權利義務及管理重點
【案例113】 夫妻一方借款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條件
【案例114】 連帶責任保證中向部分保證人主張權利效力及於其他保證人
第二篇 擔保合同
【案例115】 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對外擔保無效
【案例116】 夫妻一方擅自以共有財產為他人設定的抵押無效
【案例117】 審查代理許可權必要性分析
第三篇 跨境擔保
【案例118】 跨境擔保業務涉及的法律風險
第四篇 票據糾紛
【案例119】 空白背書票據糾紛的法律分析
【案例120】 以承兌匯票背書轉讓方式償還借款行為的法律分析
第五篇 保函糾紛
【案例121】 基礎合同對保函效力的影響
【案例122】 獨立性是區分獨立保函與保證擔保的重要依據
第六篇 信用證糾紛
【案例123】 票據質權人的票據權利法律分析
【案例124】 第三人明知的隱名代理對受託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七篇 保理合同
【案例125】 基礎合同的真實性對保理合同效力的影響
【案例126】 銀行取得債務人確認應收帳款真實無瑕疵的重要性
【案例127】 債務人向債權人擅自付款,對保理銀行不發生法律效力
第八篇 債權人撤銷權
【案例128】 債權人不能對撤銷權要件事實尚未成立的資產交易行使撤銷權
第九篇 破產撤銷糾紛
【案例129】《破產法》第三十一條「債務」範圍
【案例130】 以「扣款抵債」方式對個別債權人清償的行為可被撤銷
第十篇 債權轉讓糾紛
【案例131】 信託受益權回購屬債權轉讓行為
第十一篇 侵權糾紛
【案例132】 擔保責任解除後銀行應及時消除擔保紀錄
第十二篇 訴訟程序
【案例133】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定構成要件
第十三篇 執行程序
【案例134】 未繳納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案例135】 實際出資人沒有排除法院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
【案例136】 執行異議之訴中當事人應就其對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篇 銀行卡糾紛
【案例137】 信用卡逾期還款滯納金與違約金
第十五篇 其他糾紛
【案例138】 債權人代位權與不安抗辯權的法定要件
【案例139】中標人應承擔競標違約責任
【案例140】 商業交易習慣對交易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
立即查看
習近平時代的中國大陸研究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由多位具有兩岸事務專業背景與實務經驗的優秀學者共同編撰,從多元視角與專業深度,全面解析習近平時期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為臺灣面對中共挑戰與威脅提供了關鍵參考,是青年學子識讀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的一本入門佳作,不僅能成為學界與政策圈進一步探討兩岸互動的基石,更為臺灣未來的戰略選擇與政策制訂提供寶貴的啟示。
全書共12章,針對習近平主政時代的中國大陸各領域發展進行系統性研析,範疇從中共內部的權力運作到對外政策,從經濟發展到社會變遷,不僅勾勒出中國大陸的最新發展現狀,更為臺灣在兩岸互動中提供了實用的參考依據。
本書在編撰上有兩大特點:其一,是特別聚焦在習近平時代下中國大陸各領域的變化,希望在「延續性」與「差異性」的比較下理解習近平新時代的「特殊性」。其二,本書所邀集的作者大多是年輕一代且擁有豐富交流實務經驗的學人,希冀從中國大陸發展現況出發,引領閱讀者進入一個更立體、活潑的學習空間,開創中國大陸研究的新視角。
【目錄】
Chapter 01 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興衰的政治因素—尋租體制與習近平思想/編著者:陳明祺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尋租體制
第二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式社會主義思想初探
第三節 結論
Chapter 02 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編著者:曾偉峯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國大陸中央地方關係的制度特徵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的中央地方關係
第四節 習近平時期的中央地方關係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03 中共意識形態與媒體宣傳/編著者:王智盛、林展暉
第一節 中共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中國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媒體發展
第三節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時期的意識形態發展與媒體宣傳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04中國經濟發展與全球化/編著者:王國臣
第一節 中國經濟發展簡史
第二節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第三節 中國經濟問題對策
第四節 中國經濟治理機制
第五節 中國經濟政策成效
第六節 中國經濟前景評估
第七節 結論
Chapter 05 中國的外交與一帶一路/編著者:馬準威
第一節 中共歷代領導人主導下的中國外交政策
第二節 從中共近三次黨代表大會報告剖析習近平外交戰略主軸
第三節 習近平時期涉外戰略核心—「一帶一路」倡議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06 中國軍事發展與國防現代化歷程/編著者:林穎佑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冷戰前的軍事衝突對解放軍的刺激與影響
第三節 冷戰後的軍事衝突對解放軍的刺激與影響
第四節 習近平軍改的變化與影響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07 中國大陸的社會變遷/編著者:王占璽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口結構與人口問題
第三節 民族構成與民族問題
第四節 戶口制度
第五節 社會階層
第六節 收入不平等與貧窮問題
第七節 教育、醫療與住房問題
第八節 社會保障
第九節 中國的性別不平等
第十節 結論
Chapter 08 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發展/編著者:吳瑟致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中國大陸城鎮化發展概況與趨勢
第三節 城鎮化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及問題
第四節 「新型城鎮化」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五節 結論:「新型城鎮化」發展前景評議
Chapter 09 中國的教育制度與政策/編著者:林威志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共的義務教育
第三節 中共的高等教育
第四節 中共的思想教育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0 一國兩制與港澳特區發展/編著者:蕭督圜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十八大以前的港澳特區發展
第三節 十八大以來的港澳特區發展
第四節 習近平時代下的一國兩制與港澳管治政策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1 習近平時期的中共對臺政策/編著者:林瑞華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共歷任領導人的對臺政策
第三節 習近平時期的中共對臺政策:融合發展
第四節 習時期對臺政策與過往的差別
第五節 結論
Chapter 12 習近平與當代中國—權力鞏固的危機/編著者:董立文
第一節 關於習近平與當代中國的問題
第二節 本書各章回顧
第三節 關於習近平的權力鞏固與權力繼承問題
第四節 結論
延伸閱讀
立即查看
21世紀新中國: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戰略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本書將綜合解析中國大陸如何透過「人才戰略」、「互聯網+」、「五年規劃」、「中國製造2025」、「自由貿易試驗區(FTZ)」、「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扶貧與鄉村振興」、「一帶一路戰略」、「國際產能與裝備製造合作」、「自由貿易協定(FTA)」、「人民幣國際化」等,政府主導對內及對外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形成其經濟全球化的戰略布局。並歸納分析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路徑與實踐方法及探討中國大陸是否有機會挑戰美國經濟霸權,以供讀者參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