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醫養生學 (2版)
作者: 陳麒方
版次: 2
ISBN: 9786263666160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10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12
重量: 0.40 Kg
頁數: 22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醫學
#中醫學
#健康科學
定價: 450
售價: 38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以「辨別證候的陰陽病勢」為核心,全書內容涵蓋中醫藥概述、節氣時令、東亞(中、日、韓、台)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動功、靜功、鍼、灸、脈道、藥典處方、茶、中醫疫情診治等。適用對象包括:中醫養生學教科書、國家中醫師執照考試教材、科學史領域延伸讀物、通識暨博雅課程用書、企業員工健康管理、個人保健參考。是為台灣本土首本在地學術中醫養生專書。 作者介紹 陳麒方 醫師 雲林人,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現任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十屆)理事長、台北天心中醫主治醫師,並為孩子的爸。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醫學士、碩士、博士 京都大學訪問學人 日本東洋醫學會會員 東洋醫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社團法人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九屆)監事長 財團法人中醫藥研發基金會叢刊執行編輯 醫策會「教學醫院評鑑認定期刊」總編輯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開科總醫師、中醫部主治醫師、肺癌醫療團隊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考選部中醫典試命審題委員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iii 推薦序三 v 推薦序四 vii 專家學者推薦文 ix 第一章 中醫養生緒論 一、概說 二、中醫養生 三、小結 第二章 節氣時令 一、廿四節氣 二、四時四季 三、小結 第三章 養生撮要 一、本於陰陽 二、陰陽自和、陰陽平衡 三、小結 第四章 東亞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從漢到唐帝國時期 一、醫藥養生文獻 二、漢、唐醫學 三、漢:《內經》與《傷寒》雙璧 四、唐:《千金方》和《醫心方》 五、小結 第五章 東亞醫藥養生發展與流傳:自中世紀迄清初期 一、醫門之分 二、宋:校正醫書局醫書 三、明:《本草綱目》、《遵生八箋》及其遺緒 四、小結 第六章 漢方醫學養生演變 一、前言 二、華夏傳統醫學在日本 三、腹診 四、小結 第七章 近現代台灣的醫藥養生演變 一、前言 二、明治維新後之漢方醫學演變與台灣概況 三、小結 第八章 鍼刺與脈道 一、前言 二、鍼刺之術 三、孔穴 四、經脈脈道 五、小結 第九章 藥典記錄之藥方 一、前言 二、藥典的藥方 三、用藥五字訣 四、草藥 五、小結 附一:《傷寒論》基本方藥 附二:《傷寒論》康治本全條文 第十章 水與火:陰陽水火平衡,談內服的茶(水)與外治的灸(火) 一、茶 二、灸 第十一章 嚴重特殊傳染病肺炎(COVID-19)疫情對治 一、基本概況 二、中醫對COVID-19的理解 三、案例 四、小結 跋 附錄一 中醫藥機關團體一覽表 附錄二 《台灣中醫藥發展法》全文 附錄三 「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品項」清單 附錄四 台灣中藥基準方200方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為您推薦

中醫養生學概論

中醫養生學概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看圖說故事學養生-畫說中醫 (1版)

看圖說故事學養生-畫說中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看圖說故事學養生-畫說中醫 作者:王惟恆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635 簡介: 本書結合文字與插畫,解說中醫養生觀點,帶領讀者輕鬆認識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和運作,以及如何防預防與治療相關臟器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疾病。書中針對身體各部位,提供300道養生藥方及208個穴位按摩指引,透過趣味的漫畫,引導讀者學習傳統的中藥、按摩、點穴、艾灸、拔罐、捏脊、食療等藏腑調理的養生之道;作者還整理了感冒、偏頭痛、胃痛、便秘等小病自我治療的養生法,讓你從中醫精髓中,找到防病、祛病的妙方,有如居家生活的保健醫師。 序言: 作者的話/畫:你的隨身中醫 中醫雖然神奇,但學起來並不難,執行也並不複雜……午後發熱,睡著了就出汗,原來是陰虛;臉色發白,手腳冰涼,那就是陽虛……中醫不僅在診病開方時才用得到,生活中不經意間經常會用到中醫知識:如貧血了多吃點豬肝可以補血;陽痿或腰膝酸痛的人吃點豬腰子,就是中醫「以臟補臟」的學問。再如乾咳不止,煮點梨水;體虛了,泡點枸杞……中醫哪有那麽遙遠,其實就在身邊。 閱讀本書,你可以瞭解—— 中醫在養生保健、防治疾病方面的優勢; 中醫對人體、對疾病的認識和獨特的診治方法; 中醫臟腑調理的養生保健知識; 傳統的中藥、按摩、點穴、艾灸、拔罐、捏脊、食療之法; 常見病的中醫診療和康復養生知識…… 方法實用,易學易通,一冊通曉。 通過本書,你可以—— 輕鬆快樂地學習中醫, 找到貼身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醫生。 目錄: 第1章 幫你認識中醫/ 1 中醫重視養生與「治未病」/ 2 「治未病」蘊涵著養生、預防與治療/ 3 中醫講究用整體觀來看待預防養生/ 4 中醫調理身體的多種自然療法/ 5 中醫是適合群防群治的實用醫學/ 6 第2章 中醫爲你揭示人體奧秘/ 7 一、人體是個小宇宙/ 8 陰陽與我們的身體/ 9 五行與我們的身體/ 11 二、五臟六腑都是「官」/ 13 心爲「君主之官」/ 13 肺爲「相傅之官」/ 15 肝爲「將軍之官」/ 17 腎爲「作強之官」/ 19 脾胃爲「倉廩之官」/ 21 膽爲「中正之官」/ 23 小腸爲「受盛之官」/ 24 大腸爲「傳導之官」/ 25 膀胱爲「州都之官」/ 26 三焦爲「決瀆之官」/ 27 奇恒之腑爲何「奇」/ 28 三、「官官相護」的臟腑關係 / 29 五臟之間的功能聯繫 / 29 六腑之間的功能聯繫 / 30 臟與腑之間的聯繫 / 31 四、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精、津液 / 32 「神奇莫測」的氣 / 32 營養身體的血 / 36 濡養人體的津液 / 39 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 / 42 氣血精津液互生互用 / 44 第3章 中醫對疾病的認識 / 45 使人生病的內外因素 / 46 「六淫」——致病的六種邪氣 / 47 防「疫癘之氣」侵襲,抵禦傳染病的發生 / 50 七情——心理因素與疾病 / 51 解說痰飲與瘀血 / 53 正邪相爭與疾病 / 55 陰陽失調與疾病 / 56 第4章 中醫如何看病 / 57 一、 診斷疾病的四種方法:望聞問切 /58 望而知之——用肉眼觀察疾病 /59 察顔觀色斷疾病 /59 望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60 舌頭——人體的鏡子 /61 診小兒病與望食指絡脈 /62 聞而知之——用耳朵和鼻子辨病 /63 聽聲音辨疾病 /63 嗅氣味辨疾病 /64 問而知之——用問答的形式瞭解病情 /66 切而知之——用三個指頭摸脈與觸按肌膚 /67 用手觸摸察病法——按診 /68 二、中醫最常用辨證方法——八綱辨證 / 69 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總綱 / 69 表裏辨證反映病位深淺 / 70 寒熱辨證明確病證的性質 / 71 虛實辨證可辨別正邪的盛衰 / 72 第5章 中醫養生與治法 / 73 一、中醫的治病方法 / 74 「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75 治病必求於本 / 76 扶正氣與祛邪氣 / 77 「三因制宜」與治法 / 78 二、學好中醫適養生 / 79 (一)做自己的「中藥師」/ 79 中藥療法——安全有效是中藥的最大優勢 / 79 用中藥要掌握藥物性能 / 80 中藥配方與君臣佐使 / 81 話說「藥引」/ 82 要想治好病,必須煎好藥 / 83 某些中藥須掌握特殊煎藥法 / 84 服中藥的方法很有考究 / 85 用中藥莫犯禁忌 / 86 服中藥講究「忌口」/ 87 (二)做按摩點穴「高手」/ 88 疏通經絡防治百病 /88 養生保健的實用療法——按摩 /89 教你如何點穴 /92 點穴手法及其要領 /93 (三)拔罐、艾灸、捏脊與養生保健 / 99 拔火罐是最簡便的保健療法 / 99 艾灸——醫聖的「香火」/ 100 人人都能學會的艾灸保健法 / 101 捏脊療法最宜於兒童保健 / 102 (四)做自己的「食療專家」/ 103 認識食物的性味與功能 / 103 食養要順應時令季節 / 105 食療最講宜忌 / 107 第6章 小病自療與康復養生 / 109 一、幾種常見病證的自療與康復 / 110 流行性感冒/110 慢性支氣管炎/114 偏頭痛/119 心悸/121 失眠/125 出汗異常/130 眩暈/133 胃痛/138 嘔吐/143 腹瀉/147 便秘/152 小便異常/157 腰痛/162 二、爲女性朋友消除煩惱 / 164 痛經/164 月經不調/168 帶下病/173 胎位不正/177 妊娠嘔吐/178 產後缺乳/180 三、解決男人的「男」言之隱 / 182 陽痿/182 早泄/185 遺精/188 四、爲您的寶寶除疾消憂./ 193 鵝口瘡/193 嬰幼兒腹瀉/194 小兒夜啼/195 小兒厭食/197 小兒夏季熱/198 小兒遺尿/199

原價: 360 售價: 342 現省: 18元
立即查看
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精裝】

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精裝】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十週年暢銷精裝版】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十週年暢銷精裝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中醫與養生

中醫與養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10 售價: 264 現省: 46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