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思想史精要:先秦至南北朝 (1版)
作者: 李宗定
版次: 1
ISBN: 9786263664807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9
#人文與社會科學
#哲學
定價: 900
售價: 81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析論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兼顧歷時性與共時性,選取重要思想家與著作,依時序分章論述,著重文獻,深入各個哲人的心靈。先秦諸子面對禮壞樂崩,各自提出相應的論述,試圖使社會回復秩序。本書不以「家」稱之,還原諸子的思想樣貌,呈現爭論的內容。漢初盛行黃老思想,為道法合流,西漢董仲舒將儒學陰陽化,東漢王充則批判天人感應。兩漢流行陰陽五行與氣化論,深入經、緯之學,是漢人的世界觀與生命論。魏晉盛行玄學,王弼以「本/末」建立儒道會通的架構,嵇康、阮籍探究生命的自然之道,郭象則以獨化玄冥之論,消解儒道差異。魏晉南北朝為佛教與道教興起時期,兩教各有教義,相互影響。佛教在傳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思想碰撞交融,道教也在發展中吸收儒佛思想,建立獨特教法,兩教皆成為中國思想的重要內容。從先秦至南北朝,各個思想螺旋交錯,動態發展,涓滴匯為中國思想史長流。 目錄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二、「中國哲學史」課程與專著 三、「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第二節 中國思想史的分期 第三節 中國思想史的起源 一、軸心突破 二、天人合一 三、儒、道思想源頭 小結 先秦 第二章 仁禮合一 ──孔子 第一節 仁 一、性相近 二、推己及人 三、為仁由己 第二節 禮 一、禮之本 二、因革損益 三、禮法之別 第三節 道德政治 小結 第三章 由仁義行──孟子 第一節 性善 一、性 二、心 三、知言養氣 第二節 孟學三辨 第三節 仁政 一、仁者無敵 二、民貴君輕 小結 第四章 性惡善偽──荀子 第一節 人之性惡 一、性惡 二、化性起偽 第二節 知道之心 第三節 天人之分 第四節 仁義之政 一、尊君隆禮 二、從道不從君 三、王霸之別 小結 第五章 道法自然──老子 第一節 有無相生 第二節 有生於無 第三節 道法自然 第四節 無為而無不為 第五節 小國寡民 小結 第六章 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 第一節 得意忘言 第二節 無所逃於天地 第三節 道通為一 第四節 物我兩忘 一、心齋 二、坐忘 第五節 死生一體 第六節 逍遙乎無為之業 小結 第七章兼愛交利──墨子 第一節 三表法 第二節 兼以易別:兼愛與非攻 第三節 天之欲義:天志與明鬼 第四節 上下齊同:尚同與尚賢 第五節 興天下之利:節用、節葬與非樂 小結 第八章 正名實以化天下──惠施與公孫龍 第一節 惠施:合同異 一、天地一體 二、方生方死 三、天與地卑 四、至大至小 第二節 公孫龍:離堅白 一、白馬非馬 二、離堅白 三、指非指 第三節 墨辯 小結 第九章 因道全法──韓非子 第一節 因道全法 第二節 人性「好利惡害」 第三節 重「法」、「術」以立「勢」 一、法 二、術 三、勢 第四節 明主「不道仁義」 小結 兩漢 第十章 秦漢之際思想趨勢 第一節 「定於一」的期望 第二節 諸子思想合流 一、《呂氏春秋》 二、《淮南子》 第三節 諸子思想興衰 一、儒家──陸賈、賈誼 二、道家(黃老道家) 三、陰陽家以及「陰陽」觀念的起源與變化 小結 第十一章 黃老學──《黃帝四經》 第一節 「黃老」釋義 一、黃老思想文獻 二、黃老思想與稷下學宮 第二節 治身與治國合一 第三節 道體法用 第四節 審其形名 第五節 陽德陰刑 第六節 「因天」與「尊君」 小結 第十二章 陰陽儒學──董仲舒 第一節 天人相應(人副天數) 一、天數 二、陰陽 三、五行(四時) 第二節 天正王政 一、災異遣告 二、陽德陰刑 第三節 三綱五紀 第四節 仁貪兩性 小結 第十三章 經學、讖緯與孝道 第一節 兩漢博士與經學 一、「博士」淵源與含意 二、兩漢博士設置與經學關係 第二節 今古文經學之別 一、五經傳承 二、今古文經之別 第三節 讖緯學 一、讖 二、緯 三、讖緯之興衰 四、讖緯與術數 第四節 《孝經》之「事君」同「事父」 小結 第十四章 辨偽疾虛之學──王充 第一節 疾虛妄 第二節 證驗實然 一、實核事理 二、推類驗之 三、推此以論 第三節 天道自然 一、福禍無應 二、祥瑞無徵 三、天不言(譴告、寒溫、卜筮) 第四節 生死與鬼神 第五節 性成命定 一、命定不移 二、性分三品 三、國命在數 小結 第十五章  兩漢死亡觀、鬼神信仰與神仙方術 第一節 兩漢死亡觀 第二節 鬼神信仰 一、「鬼」、「神」釋義 二、鬼神形象 第三節 長生成仙 一、不死願望 二、仙人形象 三、元氣始生 四、成仙方術 小結 魏晉南北朝 第十六章 魏晉玄學釋義與分期 第一節 玄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孝心與孝行 二、人物品評 第二節 魏晉玄學的分期 第三節 魏晉玄學的論題 小結 第十七章 以無為本的崇本息末之學──王弼 第一節 詮釋方法──「崇本息末」 一、以無為本 二、崇本息末 第二節 得意忘言 第三節 仁義本於自然 一、《老子道德經注》 二、《周易注》 三、《論語釋疑》 小結 第十八章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竹林玄風──嵇康、阮籍 第一節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觀 第二節 音聲論 第三節 養生論 小結 第十九章 適性逍遙的玄冥之境──郭象 第一節 自生獨化 第二節 性各有分 第三節 適性逍遙 第四節 迹冥圓融 一、任性忘迹 二、外內相冥 小結 附論:裴頠〈崇有論〉 第二十章 道教興起、傳播與清整 第一節 道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成仙理論與方術 一、成仙的可能 二、成仙的方法 第三節 道教戒律:出世與入世的辨證 第四節 道佛交涉 一、夷夏之爭 二、承負報應 小結 第二十一章 佛教東傳與中國化 第一節 原始佛教發展與概念 一、佛教傳法歷程 二、佛教基本教義──「緣起性空」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一、格義佛教 二、六家七宗 三、佛性論 第三節 佛教傳法中國的挑戰 一、孝道 二、輪迴報應 三、形盡神不滅 小結:佛教與儒道的交流與會通 引用文獻

為您推薦

改變世界(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 (2版)

改變世界(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50 售價: 51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 (1版)

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中國思想史講授篇<鼎茂>

中國思想史講授篇<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0 售價: 2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2版)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王汎森新作《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包括兩部分文章,一部分是與近代中國思想中「主義時代的來臨」這個主題相關的文字,另外一部分則是闡明「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個研究的方向與態度。 後者主張思想史亦應探討「思想的生活性」及「生活的思想性」,而因為本書中與「主義時代的來臨」有關的幾篇論文也刻意從廣義的「思想與生活」這個主軸出發,略有別於從政治角度去處理「主義」的問題。 作者王汎森教授並不主張將思想化約為生活,也不是在宣揚一種唯與生活發生關係的思想才有價值的想法,更不是認為重要的、具有原創性的思想不値得用心研究。但誠如克羅齊所說的:「思想作為行動才是積極的」、「思想既不是對實在的模仿也不是裝實在的容器」,同時他也強調「思想不在生活之外,甚至就是生活職能」。那麼如果想了解思想在歷史發展中實際的樣態,則不能忽略「思想的生活性」與「生活的思想性」的問題。所以,一方面是「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是「生活是思想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思想的生活性」、「生活的思想性」,以及這兩者之間往復交織,宛如「風」般來回有趣。此處所謂的「生活」,包括的範圍比較寬,包括有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 【目錄】 序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兼論思想史的層次 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 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 「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 「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 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 如果把概念想像成一個結構──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 「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層」──對「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 人的消失?!──兼論二十世紀史學中「非個人性歷史力量」 附錄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中國政治思想史(三版)(上、下) (3版)

中國政治思想史(三版)(上、下)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500 售價: 1350 現省: 15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