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2)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財團法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深感我國大專院校之鋼筋混凝土學教育無一適合之本土化教材,導致我國工程師的養成倍極艱辛,學生在學校所學與畢業後之實務應用間,總存在許多整合性的問題。混凝土工程委員會故特依據我國使用規範編撰適合國內環境之「鋼筋混凝土學」教科書,以國內混凝土教學需求為依歸,全書採用中文編寫,為初學者之最佳教材,另與國家規範同步發展,更可與工程設計實務契合,為值得推薦給全國大專院校土木相關科系師生的好書。
委員會按新版國家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草案修改教科書相關內容,於111年發行第三版(土木406-111),新增耐震設計章節及附錄設計參考圖說,以強化耐震安全之重要性與協助莘莘學子銜接工程實務,本版(土木406-112)則是配合最新規範之公布修訂而成。
本書乃配合未來新規範「(土木401-112)」為藍本,而同步修訂出「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2)」,希望對國內鋼筋混凝土結構之教育與技術推廣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章 設計基本概念
1.1 前言 / 1-1
1.2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與預力混凝土 / 1-1
1.3 載重 / 1-3
1.4 使用性與耐久性、強度與結構安全度 / 1-4
1.5 設計基本方法 / 1-6
1.6 設計規範 / 1-7
1.7 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之安全規定 / 1-8
1.8 鋼筋混凝土行為之基本假設 / 1-10
1.9 本書的內容 1-11
第二章 混凝土與鋼筋材料性質
2.1 前言 / 2-1
2.2 膠結材料 / 2-1
2.3 粒料 / 2-3
2.4 化學摻料 / 2-4
2.5 混凝土配比與拌和 2-5
2.6 輸送、澆置、搗實與養護 / 2-8
2.7 混凝土品質管制 / 2-9
2.8 抗壓特性 2-12
2.9 抗拉特性 2-18
2.10 組合應力下之強度 / 2-20
2.11 乾縮與溫度效應 2-21
2.12 高強度混凝土 2-23
2.13 混凝土耐久性 2-24
2.14 混凝土之加強鋼材 / 2-27
2.15 鋼筋 2-29
2.16 鋼筋耐久性 / 2-40
2.17 銲接鋼線網 / 2-44
2.18 預力鋼筋 / 2-44
第三章 梁受撓曲之分析與設計
3.1 前言 / 3-1
3.2 受撓均質梁 / 3-1
3.3 鋼筋混凝土梁之行為 3-2
3.4 矩形單筋梁設計 / 3-10
3.5 梁設計實務考量 / 3-19
3.6 含壓力與拉力筋矩形梁 3-22
3.7 T形梁(有翼板梁) / 3-32
第四章 梁受剪力之分析與設計
4.1 前言 / 4-1
4.2 鋼筋混凝土梁之剪力開裂原理 / 4-1
4.3 無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4
4.4 有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7
4.5 設計規範中有關剪力設計之規定 / 4-9
4.6 梁之剪力設計步驟 / 4-14
4.7 剪力摩擦 / 4-20
4.8 設計規範對深梁之規定 / 4-27
第五章 鋼筋之伸展與續接
5.1 撓曲握裹之基本原理 / 5-1
5.2 握裹強度與伸展長度 / 5-4
5.3 拉力鋼筋伸展之規範規定 / 5-9
5.4 受拉鋼筋之彎鉤錨定 / 5-13
5.5 受拉擴頭竹節鋼筋 / 5-20
5.6 肋筋之伸展 / 5-26
5.7 銲接鋼線網之伸展 / 5-28
5.8 受壓竹節鋼筋之伸展 / 5-29
5.9 成束鋼筋之伸展 / 5-30
5.10 梁受撓鋼筋之截斷與彎起 / 5-30
5.11 梁之整合設計例 / 5-36
5.12 鋼筋之續接 / 5-40
第六章 受撓構材之裂紋與撓度控制
6.1 前言 / 6-1
6.2 受撓構材之開裂 / 6-1
6.3 設計規範對裂紋控制之規定 / 6-3
6.4 撓度控制 / 6-8
6.5 即時撓度 / 6-9
6.6 長期載重之撓度 / 6-12
6.7 設計規範對撓度控制之規定 / 6-13
6.8 乾縮與溫度變化所引致之撓度 / 6-23
6.9 鋼筋混凝土斷面之彎矩與曲率關係 / 6-25
第七章 受軸力及撓曲構材之分析與設計
7.1 前言 / 7-1
7.2 軸向載重構材之行為 / 7-2
7.3 橫箍筋及螺箍筋 / 7-4
7.4 矩形柱之軸壓和彎矩 / 7-10
7.5 應變諧合分析和互制圖 / 7-10
7.6 平衡破壞 7-12
7.7 具中間鋼筋的斷面 / 7-16
7.8 非對稱鋼筋配置 / 7-18
7.9 圓柱 / 7-19
7.10 柱設計之規範規定 / 7-19
7.11 設計輔助圖法 / 7-24
7.12 雙軸彎矩 / 7-26
7.13 載重等高線法 / 7-27
7.14 載重倒數法 / 7-28
7.15 計算機程式之應用 / 7-29
第八章 細長柱
8.1 細長柱行為 / 8-1
8.2 柱長細效應之建議設計流程 / 8-3
第九章 樓板設計
9.1 樓板種類 / 9-1
9.2 單向板 / 9-1
9.3 收縮與溫度鋼筋 / 9-4
9.4 單向板設計 / 9-4
9.5 雙向板直接係數法分析與設計 / 9-6
9.6 雙向板之鋼筋配置 / 9-18
第十章 耐震設計
10.1 前言 / 10-1
10.2 結構反應 / 10-3
10.3 地震力規範 / 10-7
10.4 耐震結構物原則 / 10-15
10.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規定 / 10-18
10.6 特殊結構牆、連接梁、橫膈板與桁架 / 10-37
附錄A 設計輔助圖表-柱軸力與彎矩強度關係圖
A.1 柱軸力與彎矩計算強度關係圖 / A-1
A.2 柱軸力與彎矩設計強度關係圖 / A-17
附錄B 設計參考圖說
B.1 前言 / B-1
B.2 設計圖編碼 / B-1
B.3 標準圖 / B-2
立即查看
(實力AA45) 111年土木結構高考試題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111年土木結構高考技師試題解析
系列名:試題解析系列叢書
ISBN13:9786269645176
出版社:實力圖書
作者:實力土木編輯委員會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3/05/01
中文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本書特色
蒐集當年度土木、結構技師高考、公務高普特考等相關考題,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
特別增加其他國家考試土木類相關試題以供參考。
編排方式為:先分科目,各科目再細分考試類別,讓您能快速找到您要的題目和解答。
由實力名師詳細解題,再為您作剖析及探討。
立即查看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12)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
本版規範(土木401-112)係依據以美國ACI 318-19規範為基礎,另參酌國內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實務,以及考量擬納入下版ACI 318規範(ACI 318-25)之重要內容修訂而成。本版規範與新版國家「建築物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內容一致,同步發行。
與前版規範(土木401-110),本版規範除整合前版規範迄今之勘誤修訂外,另有針對特殊結構牆、彎鉤與擴頭鋼筋受拉伸展長度、以及混凝土剪力強度尺寸效應之重大修訂。在特殊結構牆方面,簡化設計剪力計算方法 (第18.7.3節),因所計得之剪力一般較前版規範為低,因此將撓曲主控結構牆之強度折減因數由0.85改回0.75,意即將第21.2.4.4節內容恢復同ACI 318-19之內容;放寬特殊邊界構材配置區域之配筋細節,允許同為特殊抗彎矩構架柱之特殊邊界構材區域之繫筋採一端為135度、另一端為90度彎鉤之配置,另對於較無側向不穩定疑慮之邊界構材,允許其閉合箍筋長寬比可超過2.0(第18.7.6.4節(f))。在彎鉤鋼筋受拉伸展長度方面,允許混凝土抗壓強
度不超過某限定值(與鋼筋號數有關)時,可沿用前版國家規範(同土木401-110) 計算伸展長度之方法(第25.4.3.5節);在擴頭鋼筋受拉伸展長度方面,用於特殊抗彎矩構架接頭時,其受拉伸展長度修訂為同錨定於接頭之彎鉤鋼筋受拉伸展長度(第18.5.5.2節),惟需注意擴頭鋼筋間中心距應至少3db,鋼筋淨保護層應至少2db(第25.4.4.1節),若錨定於接頭或圍束區時,擴頭鋼筋間最小中心距允許降低至2.5db,柱鋼筋最小淨保護層允許降低至1.5db(第18.5.5.2節)。在混凝土剪力強度尺寸效應方面,允許透過直接
承壓受土壤連續支撐之淺基礎以及具較大寬厚比之擋土牆之混凝土剪力強度計算,可不考慮尺寸效應(第13.2.6.2 節與第13.3.6.1.1節)。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 1
1.1 依據 / 1
1.2 範圍 / 1
1.3 通則 / 1
1.4 目的 / 2
1.5 適用範圍 / 2
1.6 解釋 / 4
1.7 設計圖說與設計紀錄 / 4
1.8 試驗與檢驗 / 4
1.9 特殊設計、施工或替代施工材料系統之認可 / 4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 5
2.1 範圍 / 5
2.2 符號 / 5
2.3 名詞定義 / 19
第三章 參考標準 / 39
3.1 範圍 / 39
3.2 參考標準 / 39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 43
4.1 範圍 / 43
4.2 材料 / 43
4.3 設計載重 / 43
4.4 結構系統與載重傳力路徑 / 44
4.5 結構分析 / 46
4.7 使用性 / 47
4.8 耐久性 / 47
4.9 永續性 / 47
4.10 結構整體性 / 48
4.11 防火 / 48
4.12 特定施工類型之要求 / 48
4.13 施工及檢驗 / 50
4.14 既有結構物之評估 / 50
第五章 載重 / 51
5.1 範圍 / 51
5.2 通則 / 51
5.3 載重因數及其組合 / 51
第六章 結構分析 / 55
6.1 範圍 / 55
6.2 通則 / 55
6.3 分析模型假設 / 58
6.4 活載重之分布 / 60
6.5 非預力連續梁及單向板之簡易分析方法 / 60
6.6 線彈性一階分析 / 61
6.7 線彈性二階分析 / 70
6.8 非彈性分析 / 71
6.9 有限元素分析可接受 / 71
第七章 單向板 / 73
7.1 範圍 / 73
7.2 通則 / 73
7.3 設計限制 / 73
7.4 需求 / 74
7.5 設計 / 75
7.6 鋼筋限制 / 75
7.7 鋼筋細則 / 78
第八章 雙向板 / 81
8.1 範圍 / 81
8.2 通則 / 81
8.3 設計限制 / 82
8.4 需求 / 85
8.5 設計 / 90
8.6 鋼筋限制 / 91
8.7 鋼筋細則 / 94
8.8 非預力雙向格柵小梁系統 / 103
8.9 昇板構造 / 104
第九章 梁 / 105
9.1 範圍 / 105
9.2 通則 / 105
9.3 設計限制 / 106
9.4 需求 / 108
9.5 設計 / 110
9.6 鋼筋限制 / 112
9.7 鋼筋細則. / 115
9.8 非預力單向格柵小梁系統 / 126
9.9 深梁 / 126
第十章 柱 .. / 129
10.1 範圍 / 129
10.2 通則. / 129
10.3 設計限制 / 129
10.4 需求 / 130
10.5 設計 / 130
10.6 鋼筋限制 / 131
10.7 鋼筋細則 / 132
第十一章 牆 / 139
11.1 範圍 / 139
11.2 通則. / 139
11.3 設計限制 / 140
11.4 需求 / 140
11.5 設計 / 141
11.6 鋼筋限制 / 144
11.7 鋼筋細則 / 145
11.8 面外長細牆分析替代方法 / 145
第十二章 橫隔板 / 149
12.1 範圍 / 149
12.2 通則. / 149
12.3 設計限制 / 151
12.4 需求 / 151
12.5 設計 / 154
12.6 鋼筋規定 / 161
12.7 鋼筋細則 / 161
第十三章 基礎 / 163
13.1 範圍 / 163
13.2 通則. / 165
13.3 淺基礎 / 168
13.4 深基礎 / 170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 175
14.1 範圍 / 175
14.2 通則 / 176
14.3 設計限制 / 176
14.4 需求 / 177
14.5 設計 / 179
14.6 鋼筋細則. / 182
第十五章 梁柱與板柱接頭 / 183
15.1 範圍 / 183
15.2 通則. / 183
15.3 接頭細部設計 / 184
15.4 梁柱接頭 要求 / 185
15.5 傳遞柱軸力通過樓板系統 / 186
第十六章 構材間之接合部 / 187
16.1 範圍 / 187
16.2 預鑄混凝土構材接合部 / 187
16.3 基礎接合部 / 193
16.4 合成混凝土撓曲構材水平剪力傳遞 / 196
16.5 托架及梁托 / 198
第十七章 混凝土結構用錯桂 / 205
17.1 範圍 / 205
17.2 一般需求 / 206
17.3 設計限制 / 208
17.4 需求 / 209
17.5 設計 / 209
17.6 拉力 / 218
17.7 剪力 / 231
17.8 拉力和剪力互制作用 / 240
17.9 避兔劈裂破壞之邊臣、間臣和厚 需求 / 241
17.10 錯桂耐震設計需求 / 243
17.11 具剪力樟之基板 / 248
第十八章 耐震結構物 / 255
18.1 範圍 / 255
18.2 通則. / 255
18.3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梁 / 260
18.4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柱 / 266
18.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接頭 / 271
18.6 預鑄特殊抗彎矩構架 / 275
18.7 特殊結構牆 / 278
18.8 預鑄特殊結構牆 / 300
18.9 橫隔板與相架 / 300
18.10 基礎 / 306
18.11 非抵抗地震力系統之構材 / 312
第十九章 混凝土:設計與耐久性要求 / 317
19.1 範圍 / 317
19.2 混凝土設計性質 / 317
19.3 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 320
19.4 灌漿材料之耐久性要求 / 329
第二十章 鋼筋性質、耐久性及埋置物 / 331
20.1 範圍 / 331
20.2 非預力鋼筋及鋼線 / 331
20.3 預力鋼絞線、鋼線、鋼棒 / 335
20.4 合成柱用結構鋼、鋼管及鋼筒 / 341
20.5 鋼筋之耐久性規定 / 342
20.6 埋置物 / 347
第二十一章 折減因數 / 349
21.1 範圍 / 349
21.2 結構混凝土構材及接頭之折減因數 / 349
第二十二章 斷面 / 355
22.1 範圍 / 355
22.2 彎矩與軸力之設計假設 / 355
22.3 撓曲 / 357
22.4 軸力或撓曲與軸力組合 / 358
22.5 單向剪力 / 359
22.6 雙向剪力 / 369
22.7 扭力 / 376
22.8 支承 / 386
22.9 剪力摩擦 / 388
第二十三章 壓拉桿方法 / 393
23.1 範圍 / 393
23.2 通則 / 394
23.3 設計 / 399
23.4 壓桿 / 399
23.5 最少分布鋼筋 / 401
23.6 壓桿鋼筋細則 / 402
23.7 拉桿 / 403
23.8 拉桿鋼筋細則 / 403
23.9 節點區 / 404
23.10 彎曲鋼筋節點 / 405
23.11 採壓拉桿方法之耐震設計 / 408
第二十四章 使用性要求 / 411
24.1 範圍 / 411
24.2 使用等級重力載重引致之撓 / 411
24.3 單向板及梁中撓曲鋼筋之分布 / 416
24.4 收縮與溫 鋼筋 / 419
24.5 預力混凝土受撓構材之容許應力 / 420
第二十五章/鋼筋細節 425
25.1 範圍 / 425
25.2 鋼筋最小間臣 / 425
25.3 標準彎甜、耐震彎甜、繫筋及最小彎曲內直徑 / 427
25.4 鋼筋之伸展 / 429
25.5 鋼筋續接 / 449
25.6 束筋 / 455
25.7 橫向鋼筋 / 456
25.8 後拉預力之錯定器與續接器 / 466
25.9 後拉預力鋼腿錯定區 / 466
第二十六章 設計圖說及檢驗 / 477
26.1 範圍 / 477
26.2 設計標準/ 478
26.3 構材資料/ 478
26.4 混凝土材料及拌成物要求/ 479
26.5 混凝土生產與施工/ 489
26.6 鋼筋材料和施工要求/ 495
26.7 混凝土錯定/ 504
26.8 埋置物/ 505
26.9 預鑄混凝土附加要求/ 506
26.10 預力混凝土附加要求/ 507
26.11 模板 / 508
26.12 硬固混凝土評估與驗收/ 510
26.13 檢驗 / 515
第二十七章 既有結構物 評估 / 517
27.1 範圍 / 517
27.2 通則 / 517
27.3 分析法評估 / 518
27.4 載重試驗法評估 / 519
27.5 單向載重試驗程序 / 521
27.6 往復載重試驗程序 / 523
解說之參考文獻 / 525
附篇A 使用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進行設計驗證 / 561
A.1 符號與專有名詞/ 561
A.2 範圍 / 561
A.3 總則 / 562
A.4 地震歷時 / 562
A.5 載重因數與組合 / 563
A.6 建模與分析/ 563
A.7 行為分類與臨界狀態/ 563
A.8 有效勁/ 564
A.9 預期材料/ 567
A.10 位移控制行為之接受準則 / 567
A.11 控制行為之預期/ 569
A.12 加強之細部配置要求/ 570
A.13 特殊結構審查/ 571
原價:
1000
售價:
900
現省:
100元
立即查看
基礎工程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9/E) (SI版)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基礎工程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9/E) (SI版)
作(編/譯)者 :黃安斌 譯出版年份 :2023ISBN :9786269595358書號 :ITP781幾色 :1規格 :16K發行公司 :CENGAGE/高立版權日期 :2023/02/01頁數 :544分別 :授權書
內容簡介
本書由理論至實務、由淺入深的編排方式,加以圖文並列且輔以例題解說、課後練習的方式,可讓不同需求程度之讀者,有效地解決其所面臨的基礎工程問題。同時因應華人乃至於亞洲地區近來在大地/基礎工程學術研究與施工方面傲人的成就,譯者也儘量或適當的加入台灣以及其他亞洲地區相關的發展。
本書內容精簡且條理分明、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土本工程相關科系之學生,做為進入基礎工程領域之入門教材;且對於土木及大地等相關職業工程師而言,亦不失為一本相當有用之參考書籍及輔助工具書。
目錄
第1章 槪 述
第2章 天然土壤與地層探勘
第3章 淺基礎:極限承載值
第4章 淺基礎之沉陷
第5章 樁基礎
第6章 鑽掘監井基礎
第7章 橫向土壓力
第8章 擋土牆
第9章 板樁牆
第10章 開挖支撐
立即查看
大地工程學(一)土壤力學篇
ISBN13:9789574383375
出版社:文笙
作者:施國欽-編
裝訂/頁數:平裝/688頁
出版日:2020/12/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簡介
自1925年Terzaghi提出單向度壓密理論及有效應立觀念後,大地工程開始蓬勃發展;國內的大地工程也再近十多年內及起直追,期能迎頭趕上。但自民國83年6月12日,新的著作權法正式生效之後,無授權之翻譯本禁售,有關大地工程學的中文書籍銳減,此一現象,對於初學者實在是一大打擊。
再者,多數大地工程師,甫自專科、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即使學得紮實的理論基礎,卻在實際工作中挫折連連,直到工作多年後方能漸入佳境,乃肇因於缺乏實務經驗所致。
環關現局,工程的調查、分析、設計及施工,需有技師簽證方可進行,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取得技師資格將是所有土木人必須面臨的考驗。
有鑑於上述三點,編者謹將個人從事顧問工作及教學多年之心得,形諸文字,並於書中收錄歷屆二技、研究所入學考及土木、結構、大地技師考試,選取較具有代表性之考題,做為例題,且討論題目所隱含之重要觀念,期能提供學生、工程界及應考人員題目演練,並可了解考試趨勢及答題要領。附錄中包含名詞解釋、土壤力學重要公式整理及單位換算,提供讀者考前總複習之用。
大地工程學(二)基礎工程篇
ISBN13:9789574386772
出版社:施國欽
作者:施國欽-編
裝訂/頁數:平裝/684頁
規格:24cm*17cm*3.6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簡介
本書特色:
•內附二技、台大土研和技師考試精選試題及詳解,使讀者有效地掌握命題趨勢及答題要領。
•精選歷屆典型試題當例題,並討論隱含之觀念,期使讀者觸類旁通。
•結合理論、考試及實務之精華,深入淺出,適合學生、考生及工程人員閱讀。
•附錄包含名詞解釋及重要公式整理,是考前總複習最佳利器。
大地工程學(三)工程地質篇
ISBN13:9789574311026
出版社:施國欽
作者:施國欽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版次:5
出版日:2014/01/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簡介
內附土木技師、大地技師和應用地質技師支考題,使讀者掌握命題支趨勢。
結合理論、考試及實務之精華,深入淺出,適合學生、考生和工程人員閱讀。
重要名詞解釋彙整編入附錄中,是考前總複習的最佳利器。
大地工程學(四)岩石力學
ISBN13:9789574116669
出版社:文笙經銷
作者:施國欽
裝訂:平裝
規格:23.1cm*17.1cm*2.7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4/02/01
簡介
內附大地技師、應用地質技師和土木技師之考題,使讀者掌握命題之趨勢。
結合理論、考試及實務之精華,深入淺出,適合學生,考生和工程人員閱讀。
重要名詞解釋匯整。
立即查看
結構學重點暨題型解析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前坊間有關於結構學的書籍很多,有的偏重於理論的探討,有的只提供題目的解答,卻忽略重點觀念的說明,導致讀者內容看得似懂非懂。有鑑於此,本書之編寫乃針對題目及重要觀念作衍伸性的探討,進而讓讀者了解基本理論之應用,以掌握各種題型之解題要領。
本書是一本專為應試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及土木類公務人員高普考、三等特考及進修學習所編撰的參考用書。係作者依多年補教經驗,集結近年高普考、三等特考與技師考試具代表性之經典題型,並配合圖形分析說明,引導讀者掌握解題技巧,迅速作答。適合作為觀念導正、提升解題技巧及最後衝刺階段模擬訓練使用。
作者也在此次的改版中將近年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試題納入,而為了讓讀者讀起來更加輕鬆,也刪減了一些重複性題型,希望這次再版能幫助更多的讀者一舉高上。
【目錄】
Chapter 1 緒 論
1-1 結構及結構學
1-2 結構分析原則與方法
1-3 結構的種類
1-4 平面力系之平衡
Chapter 2 結構穩定分析
2-1 穩定結構及判斷流程
2-2 靜穩定分析公式
2-3 綜合題型
2-4 其他判別方式
Chapter 3 靜定樑分析
3-1 載重、剪力、彎矩間之關係
3-2 利用面積法求特定點之剪力及彎矩
3-3 剪力、彎矩圖之凹凸性
Chapter 4 靜定剛架分析
4-1 求軸力、剪力、彎矩
4-2 靜定剛架之軸力圖、剪力圖及彎矩圖之繪製
Chapter 5 靜定桁架分析
5-1 桁架之構造形式
5-2 零桿件
5-3 節點法
5-4 剖面法
5-5 k桁架之內力分析
5-6 複合及複雜桁架分析
Chapter 6 靜定結構變位分析
6-1 共軛樑法
6-2 卡氏定理
6-3 最小功法
6-4 單位虛載重法
Chapter 7 靜定結構影響線
7-1 基本概念
7-2 慕勒定理與直接載重樑之影響線
7-3 間接載重樑之影響線
7-4 靜定桁架之影響線
7-5 影響線之應用
Chapter 8 諧合變形法
8-1 諧合變形原理(配合公式法)
8-2 諧合變形原理(配合單位力法)
Chapter 9 傾角撓度法
9-1 原理說明
9-2 修正公式
9-3 有側位移之靜不定結構
9-4 有彈簧支承時之傾角變位法
9-5 一般對稱結構
9-6 一般反對稱結構
9-7 偏對稱結構
9-8 支承變位或溫度變化時之傾角變位法
9-9 具有EA=∞或EI=∞桿件的靜不定結構
Chapter 10 彎矩分配法
10-1 勁度、傳遞與分配之觀念
10-2 彎矩分配法原理
10-3 他端為簡支端時之修正
10-4 節點有側位移時之分析
10-5 對稱結構之彎矩分配法
10-6 反對稱結構之彎矩分配法
Chapter 11 綜合彎矩分配法
11-1 有側向位移之綜合彎矩分配法
Chapter 12 靜不定結構影響線
12-1 馬克斯威爾互易定理
12-2 慕勒定理
Chapter 13 結構矩陣
13-1 矩陣位法
13-2 直接勁度法
13-3 直接勁度法各矩陣之說明
13-4 矩陣力法
Chapter 14 靜不定結構之近似分析
14-1 構架承受垂直荷重之近似解
14-2 門架法(Portal method)
14-3 懸臂法
立即查看
管線設計與安裝
ISBN13:978626366235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溫順華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5.7cm*19cm*2.2cm (高/寬/厚)
重量:880克
版次:3
出版日:2023/07/10
內容簡介
每棟建築物完成時都需要配水管、瓦斯管及汙水排放管,且任何工廠蓋廠之初期,原料之輸送、過程之反應、成品之送出等都需要管線,配管之重要性並不亞於任何一門理工學院的學科專業。惟目前實務上均仍是以師徒傳承的方式,並無較有系統化的教學。本書即提供所有想進入配管領域的工程師最好的參考學習用書,讓大學工學院或職業學校畢業之學生,藉由此書做為基礎入門,並可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
目錄
第一章 管線設計概論
1.1 管線系統
1.2 管線設計之流程
1.3 管道與管件產品
1.4 安全操作之工程設計應注意事項
第二章 管與管件
2.1 鋼管的規格
2.2 抽製管的規格
2.3 管的材料
2.4 管件接合法
2.5 管件的分類及其功能
2.6 管的連接法
2.7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90°,45°彎頭
2.8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90°,45°彎頭
2.9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180°彎頭
2.10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180°彎頭
2.11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同徑三通
2.12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同徑三通
2.13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4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5 一般配管用鋼製特殊厚度溶接式異徑三通
2.16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
2.17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18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19 一般配管用鋼製標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20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
2.21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大小頭(續)
2.22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式管帽
2.23 一般配管用鋼特殊準厚度溶接式管帽
2.24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Y型三通
2.25 一般配管用鋼標準厚度溶接Y型同徑三通
2.26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90°,45°彎頭
2.27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三通
2.28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29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30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異徑三通
2.31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2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3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大小頭
2.34 一般配管用不鏽鋼標準厚度溶接管帽
2.35 90° Mitres Bend二段式
2.36 90° Mitres Bend三段式
2.37 45° Mitres Bend一段式
2.38 45° Mitres Bend二段式
第三章 閥門與法蘭
3.1 重要的閥門
3.2 法蘭
3.3 法蘭連接種類與規範
3.4 閥門之連結
3.5 閥門之外型尺寸圖
第四章 管線細部設計步驟
4.1 管線設計相關之規範和標準
4.2 管線設計相關之管材規範和標準
4.3 管線流程圖(P & ID)(範例)
4.4 管線編號方法(範例)
4.5 設備總表(範例)
4.6 繪製設備位置平面圖(範例)
4.7 設備位置立面圖(範例)
4.8 管線吊架間距及管線重量表
4.9 管線號碼表(流水號)(範例)
4.10 管線平面、立面圖之表示法
4.11 管線平面圖法蘭連結之表示法
4.12 管線與閥門尺寸標示法
4.13 等角立體單線圖
4.14 管段圖之畫法
4.15 平面配置圖實例
4.16 依上圖之平面配置圖所繪製之等角立體單線圖實例
4.17 管件及閥門在平面圖之標示法
4.18 管路保溫
4.19 配管平面圖設計
4.20 管線分歧表
4.21 焊接的定義與分類
4.22 焊接符號之標註位置
4.23 焊接符號補充說明
4.24 配管安裝方法與要求
4.25 管線支撐之製作及安裝要點
4.26 管線支撐在安裝後,試壓前之檢查事項
4.27 管線支撐在試壓後之檢查事項
4.28 機械式防震器之檢查項目
4.29 剛性吊架及拘束支撐
第五章 管道支撐架及吊架
5.1 支撐位置之確定
5.2 支撐架固定方式
5.3 吊管架及支架間距(參考)
5.4 管支撐架荷重計算
5.5 配管注意事項
5.6 各項支撐種類
第六章 管線系統的應力分析
6.1 管線應符合下列條件
6.2 管線之膨脹環
6.3 在分析中,計算了系統荷載作用下的回應
6.4 伸縮接頭及防震接頭之品管要求
6.5 應力強度極限和材料疲勞(以矩形截面四方管為例)
6.6 管線產生應力之各種情況及原因
6.7 簡單的溫度膨脹應力分析法(懸臂樑法則)
6.8 管線90°彎曲時產生之力矩及應力情況
6.9 計算管道線路容許熱膨脹
6.10 管道應力分析和柔性設計
6.11 管道應力分析專業的職責
6.12 管線壁厚計算
6.13 管線二固定點間臨界長度之計算公式
6.14 管道支架設計
6.15 確定管道支架位置的要點
第七章 泵浦
7.1 管線口徑之選取
7.2 泵浦進出口配管標準圖
7.3 配件說明
7.4 泵浦入口比速率問題
7.5 泵浦之有效吸入口揚程
7.6 泵浦的種類
7.7 泵浦最小流量(Min Flow)要求基準
7.8 泵浦配管時應注意事項
7.9 一般配管設計應注意事項
7.10 SINGLE PHASE LINE PRESSURE DROP CALCUATION(單相線流壓力降計算)
第八章 熱交換器
8.1 管子熱傳
8.2 盤管與夾套式熱交換器
8.3 殼管熱交換器
8.4 管程與殼程
8.5 管束的排列方式
8.6 熱交換器設計計算書(參考)
8.7 管嘴、槽體及端板之補強(參考)
8.8 熱交換器之流體流動型態
8.9 熱交換器選擇考量因素
8.10 鰭管熱交換器
8.11 板式熱交換器
8.12 夾層與盤管熱交換器
8.13 管箱蓋
8.14 熱交換器強度計算例(參考)
第九章 建築給排水衛生設備工程
9.1 材料設備規範相關法規
9.2 材料設備規範
9.3 相關施工法規(節錄)
9.4 施工要領
9.5 品質管理標準
立即查看
【簡介】
專為考試編寫,砍掉原文書裡不考的部份。
例題與習題取材最新,扣緊近年考試脈動。
用詞淺白易懂,自修即可獲得高分數。
圖片豐富,減輕沒有工地經驗的壓力。
喜好思考的最佳典藏。
書後有公式彙整,利於應付考試。
附有考取經驗談,他山之石以攻錯。
【目錄】
立即查看
基礎結構動力習題解答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基礎結構動力習題解答
作者:林永盛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06/02/00
ISBN:9789574389384
內容簡介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上下兩冊)包含
1. 全國各大學土木、建築系期中、期末考較具觀念性的考試試題。
2. 近五年日本土木技師考試試題。
3. 歷年土木、建築高考、特考、二技等入學考試題。
4. 結構學”重要觀念”的剖析。
【目錄】
立即查看
通用結構學(第一部)
ISBN13:9789578490857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頁數:平裝/372頁
規格:23.1cm*17cm*1.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6/03/01
中國圖書分類:土木工程
本書為大專通用之結構學教科書,故定名為「通用結構學」。全書析為二部:第一部份約占3/5,屬於普通結構學教材,應為大專土木水利建築等系所必修;第二部份約占2/5,屬於加強之材料,是土木水利主修結構之學生所應讀,而為大專有關科系學生之參考。
第一部份大體依照拙著結構基本理論編述,第二部份大多採自拙著結構學新編,融匯而成一書。然十餘年來,結構學重點已有變化,故除對兩書去蕪存菁外,亦多修訂,俾更適於今日之教學。至於原有明白曉暢之特點,則一仍舊貫。
本書所用度量衡制,不拘於一種,英制、米制,以及國際制,分別穿插於例題與習題中。英制雖應淘汰,然工業先進之美國,尚無決心作全面之更張,故本書仍予保留。
通用結構學(第二部)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867227515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06/03/01
謝元裕教授畢生致力於結構學之研究,奉獻犧牲,不遺餘力,並將其所研究之精華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讓讀者對結構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結構之隱定與可定
第三章 靜定梁
第四章 靜定桁架
第五章 靜定剛架與合成結構
…
通用結構學複習指導提要及題解
ISBN13:9789570318210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0/06/01
謝元裕教授所編著之書,乃配合「通用結構學」中各章的習題做詳細之解答,俾使讀者自行做完習題後,能有確之解答以供參考,而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立即查看
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
ISBN13:9789869398381
出版社:科技圖書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 混凝土工程委員會-編
裝訂/頁數:平裝/440頁
規格:26cm*19cm*2.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2/09/15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深感我國大專院校之鋼筋混凝土學教育無一適合之本土化教材,導致我國工程師的養成倍極艱辛,學生在學校所學與畢業後之實務應用間,總存在許多整合性的問題。因此,混凝土工程委員會特依據我國使用規範編撰適合國內環境之「鋼筋混凝土學」教科書,以國內混凝土教學需求為依歸,全書採用中文編寫,為初學者之最佳教材,另與國家規範同步發展,更可與工程設計實務契合,為值得推薦給全國大專院校土木相關科系師生的好書。
本書特色
本書乃配合未來新規範「(土木401-110)」為藍本,而同步修訂出「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教科書,希望對國內鋼筋混凝土結構之教育與技術推廣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章 設計基本概念
1.1 前言 / 1-1
1.2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與預力混凝土 / 1-1
1.3 載重 / 1-3
1.4 使用性與耐久性、強度與結構安全度 / 1-4
1.5 設計基本方法 / 1-6
1.6 設計規範 / 1-7
1.7 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之安全規定 / 1-8
1.8 鋼筋混凝土行為之基本假設 / 1-10
1.9 本書的內容 / 1-11
第二章 混凝土與鋼筋材料性質
2.1 前言 / 2-1
2.2 膠結材料 / 2-1
2.3 粒料 / 2-3
2.4 化學摻料 / 2-4
2.5 混凝土配比與拌和 / 2-5
2.6 輸送、澆置、搗實與養護 / 2-8
2.7 混凝土品質管制 / 2-9
2.8 抗壓特性 / 2-12
2.9 抗拉特性 / 2-18
2.10 組合應力下之強度 / 2-20
2.11 乾縮與溫度效應 / 2-21
2.12 高強度混凝土 / 2-23
2.13 混凝土耐久性 / 2-24
2.14 混凝土之加強鋼材 / 2-27
2.15 鋼筋 / 2-29
2.16 鋼筋耐久性 / 2-40
2.17 銲接鋼線網 / 2-44
2.18 預力鋼筋 / 2-44
第三章 梁受撓曲之分析與設計
3.1 前言 / 3-1
3.2 受撓均質梁 / 3-1
3.3 鋼筋混凝土梁之行為 / 3-2
3.4 矩形單筋梁設計 / 3-10
3.5 梁設計實務考量 / 3-20
3.6 含壓力與拉力筋矩形梁 / 3-22
3.7 T形梁(有翼版梁) / 3-32
第四章 梁受剪力之分析與設計
4.1 前言 / 4-1
4.2 鋼筋混凝土梁之剪力開裂原理 / 4-1
4.3 無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4
4.4 有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7
4.5 設計規範中有關剪力設計之規定 / 4-9
4.6 梁之剪力設計步驟 / 4-14
4.7 剪力摩擦 / 4-20
4.8 設計規範對深梁之規定 / 4-27
第五章 鋼筋之伸展與續接
5.1 撓曲握裹之基本原理 / 5-1
5.2 握裹強度與伸展長度 / 5-4
5.3 拉力鋼筋伸展之規範規定 / 5-9
5.4 受拉鋼筋之彎鉤錨定 / 5-13
5.5 受拉擴頭竹節鋼筋 / 5-18
5.6 肋筋之伸展 / 5-24
5.7 銲接鋼線網之伸展 / 5-25
5.8 受壓竹節鋼筋之伸展 /5-26
5.9 成束鋼筋之伸展 / 5-27
5.10 梁受撓鋼筋之截斷與彎起 / 5-28
5.11 梁之整合設計例 / 5-33
5.12 鋼筋之續接 /5-37
第六章 受撓構材之裂紋與撓度控制
6.1 前言 / 6-1
6.2 受撓構材之開裂 / 6-1
6.3 設計規範對裂紋控制之規定 / 6-3
6.4 撓度控制 / 6-8
6.5 即時撓度 / 6-9
6.6 長期載重之撓度 / 6-12
6.7 設計規範對撓度控制之規定 / 6-13
6.8 乾縮與溫度變化所引致之撓度 / 6-23
6.9 鋼筋混凝土斷面之彎矩與曲率關係 / 6-25
第七章 受軸力及撓曲構材之分析與設計
7.1 前言/ 7-1
7.2 軸向載重構材之行為 / 7-2
7.3 橫箍筋及螺箍筋 / 7-4
7.4 矩形柱之軸壓和彎矩 / 7-10
7.5 應變諧合分析和互制圖 / 7-10
7.6 平衡破壞 / 7-12
7.7 具中間鋼筋的斷面 / 7-16
7.8 非對稱鋼筋配置 / 7-18
7.9 圓柱 / 7-19
7.10 柱設計之規範規定 / 7-19
7.11 設計輔助圖法 / 7-24
7.12 雙軸彎矩 / 7-26
7.13 載重等高線法 / 7-27
7.14 載重倒數法 / 7-28
7.15 計算機程式之應用 / 7-29
第八章 細長柱
8.1 細長柱行為 / 8-1
8.2 柱長細效應之建議設計流程 / 8-3
第九章 樓版設計
9.1 樓版種類 / 9-1
9.2 單向版 / 9-1
9.3 收縮與溫度鋼筋 / 9-4
9.4 單向版設計 / 9-4
9.5 雙向版直接係數法分析與設計 / 9-6
9.6 雙向版之鋼筋配置 / 9-18
第十章 耐震設計
10.1 前言 / 10-1
10.2 結構反應 / 10-3
10.3 地震力規範 / 10-7
10.4 耐震結構物原則 / 10-15
10.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規定 / 10-19
10.6 特殊結構牆、連接梁、橫膈版與桁架 / 10-39
附錄A設計輔助圖表-柱軸力與彎矩強度關係圖
A.1 柱軸力與彎矩計算強度關係圖 / A-1
A.2 柱軸力與彎矩設計強度關係圖 / A-17
附錄B設計參考圖說
B.1 前言 / B-1
B.2 設計圖編碼 / B-1
B.3 標準圖 / B-2
立即查看
100~105鋼筋混凝土學(題型整理+解題剖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考試用書】
書名:100~105鋼筋混凝土學(題型整理+解題剖析)
作者:九華土木文教機構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17/05/00
ISBN:9789868939370
立即查看
鋼筋混凝土學(附分析設計軟體光碟片)(修訂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鋼筋混凝土學《系統剖析》(實力GA01)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鋼筋混凝土學(第4版)
作者:黃建綸、蔡修毓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23/02/01
ISBN:9786269645145
■ 本書特色
◎ 根據最新「401-110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草案」撰寫而成,並附上新舊規範對照,讓學習舊規範的讀者能直接藉由比對新舊規範條文,了解規範新變革。
◎ 本書為市面上RC書籍中,計算示範例過程寫得最為詳盡的一本書籍。幫助初學與需要熟悉新規範的你,理解最新最進步的鋼筋混凝土分析設計邏輯。
◎ 收錄近年高考、特考、技師等代表性試題,有利參加考試的讀者熟悉準備方向與練習作答,有效提升應考實力及臨場表現。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