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統計小組教師彙整與編撰,主要目的在於建立讀者農業科技研究之基礎,有助於未來從事農業科技活動之進展。
考量農學院不同領域之參與,書中以多樣化方式呈現。農業的範圍涵蓋農、林、漁、牧各有其特色的知識與技術,但在綜合整理及分析資訊上的原理是共通的,在編撰原則上,藉由各領域中對生物統計應用熟悉之教師共同彙整,編輯農學院通用之生物統計教材,以資源共享並提昇教學效果。
本書自第一版起即以減少公式推演、簡要說明及多樣化例題應用為主要特色,希望藉此建立同學信心與實力。書中集結眾多生物相關案例,以不同的統計方法進行計算,透過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得到一具有普遍且正確性高的推論結果,這在實驗與生活應用上有相當大的幫助。
第六版內容除針對各章節內容的修正更新之外,尚依據教學需求,進行第九章兩個族群比例檢定的內容增修,希望能讓使用者對於生物統計之應用與操作有更多的認識。
本書專為大專院校生物統計學課程設計編寫,做為教科書用,書中不提供解答,解答僅提供給採用本書做為課程指定教科書的授課教師。自學讀者選購前請自行斟酌,我們無法個別提供解答給自學讀者。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Chapter 02 族群與樣本
Chapter 03 敘述統計
Chapter 04 機率及機率分布
Chapter 05 間斷型機率分布
Chapter 06 常態分布
Chapter 07 區間估計
Chapter 08 假設檢定
Chapter 09 族群均值比較
Chapter 10 卡方分布
Chapter 11 F分布及變異數分析
Chapter 12 簡單直線回歸及相關
Chapter 13 無母數統計檢定法
附錄
索引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依據教育部最新公布「微生物學」課程標準及考選部國考命題大綱
編著,包括總論、免疫學、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寄生蟲學等
六單元,共計二十六章。適合護理、藥學、公共衛生、生物、食品
農學院…等科系學生及臨床人員使用,為參加國家考試必備的教科
書。
.因應時事納入最新的各類致病菌,免疫學方面全面重整與補充最新
資料,如淋巴激素的種類與效用(包括介白素、干擾素、腫瘤壞死
因子)、補體的生物效應與活化路徑…等;細菌方面新增鮑氏不動
桿菌、陰道加特納菌、類鼻疽桿菌、阪崎氏腸內桿菌…等;黴菌病
方面新增皮膚黴菌病、白黴菌病、卡氏肺囊蟲病…等;病毒方面新
增抗病毒藥物、抗病毒疫苗、H1N1及H7N9流感病毒、諾羅病毒、茲
卡病毒、馬堡病毒、裂谷熱病毒、新型庫賈氏病、乳突瘤病毒科、
多瘤病毒科、小病毒科…等,寄生蟲方面新增屈公病、西尼羅熱;
並整理出過去40年來全世界受人矚目的各類新興傳染疾病。
.每一章包括以下五大部分:
1.學習目標:列舉學習重點及讀完本章後應達到的目標。
2.綱要表解:可對內容有一完整的藍圖,輕鬆瞭解各種微生物的關
係與特點。
3.主文:重要專有名詞及重要考題,均以黑體字標示,輔以流程圖
或表格以簡化文字敘述,穿插圖片說明,內容深入淺出、充實。
4.本章摘要:歸納本章重點,協助讀者加強記憶。
5.學後測驗:羅列歷屆國家考試的重要題型,使讀者能輕易掌握重
點,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10)微生物及免疫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依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配合學校平時考、期中考之舉行,可收循序漸進之復習成效。
以專技高考、二技等考試為依據,使學生熟悉各類考題,難題附解析說明,可在各種大小考試中攻無不克。
【目錄】
第1回 緒論、細菌解剖學、細菌生理學
第2回 細菌的遺傳、滅菌與化學治療、寄生物與宿主之關係
第3回 免疫學(一)
第4回 免疫學(二)
第5回 化膿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與分枝桿菌屬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革蘭氏陽性帶芽孢桿菌
第8回 腸內桿菌與其他腸內致病菌
第9回 革蘭氏陰性桿菌與其他致病菌
第10回 螺旋菌與放線菌、黴漿菌與L型細菌、立克次菌屬與披衣菌屬
第11回 黴菌學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噬菌體與病毒之特性
第14回 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與肝炎病毒
第15回 正黏液與副黏液病毒、德國麻疹病毒與冠狀病毒、小RNA病毒
第16回 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節肢動物媒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及腫瘤病毒
第17回 寄生蟲學
第18回 第13~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立即查看
新時代丙級門市服務學術科通關寶典: 使用微創POS系統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新編生物技術
2095-002C/9789861264448
ISBN
9789861264448
作者/出版社
姚富洲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7/1
頁數:706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雙色
圖:385
表:57
簡介:
近代生物技術的日趨興盛,引發各種產業爭相利用藉此拓展業務。
為因應大環境的需求,本書作者遂將實驗室常用及重要的生化技術彙整編纂。全書共有120個單元,每單元介紹一種技術,以簡潔的文字輔以大量圖表說明,讓讀者容易解讀整個技術的原理、方法及應用。
無論要充實生物技術面知識的人、參加考試的學生,或是作為教材使用等,本書皆非常適合。
序:
根據《時代雜誌》的報導,至2020年,生物科技必將成為世界主流,未來生技業也將結合資訊科技,創造出以生物科技為核心的生物經濟形態,為人類未來的生活、健康和環境品質帶來重大變革。因此,生物科技產業勢將對人類的生活型態與經濟體系帶來重大改變,並成為國際經濟主流。因此在台灣,無論是產、官或學界均大力提倡生物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十大新興產業中,屬於生化領域的便有醫療保健業、製藥業與污染防治業等三項,就業市場對於生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大學於是紛紛成立生命科學相關科系,以培育生科專業人才。因此,近幾年來,生化與生科相關院所,也緊追在醫學系之後,成為學子選擇時相當熱門的科系。
筆者有感於莘莘學子在準備生化或相關科目考試時,對於生物技術方面參考書籍的欠缺,坊間生物技術的參考書並不多,大多也只是針對幾個重點技術作說明,就準備考試而言,稍嫌不足,尤其是非本科系同學連進實驗室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親自操作實驗的機會,因此筆者編纂了本書,將一些實驗室常用或研讀生物化學時有提到的技術彙整在一起。
本書共有120個單元,每一單元介紹一個技術,除了文字說明外,還輔以大量圖表,希望能讓讀者從中瞭解整個技術的原理、方法及應用。讀者不管是要充實自己在生物技術方面相關的知識,或是參加考試,將本書作為應試時的參考用書皆相當適合,唯遺珠之憾及遺誤之處在所難免,為使本書達更完美境地,也希望先進賢達不吝指教,以造福更多學子。
姚富洲
目錄:
1 溶液濃度的表示法 1
2 氧化還原的計算 9
3 緩衝溶液 (Buffer) 15
4 顯微鏡 (Microscope) 21
5 螢光顯微鏡 (Fluorescent microscope) 29
6 滅菌法 (Sterilization) 35
7 細胞培養 (Cell culture) 39
8 細胞融合 (Cell fusion) 47
9 細胞融合 (Cell fusion) 51
10 革蘭氏染色 59
11 冷凍剝離及冷凍蝕刻法 63
12 冷凍乾燥法 (Lyophilization) 67
13 脂微粒 (Liposome) 71
14 薄層色層層析法 75
15 脂質的萃取 (Lipid extraction) 79
16 離心法 (Centrifugation) 83
17 超高速離心 (Ultracentrifugation) 95
18 蛋白質的脫鹽 99
19 透析法 (Dialysis) 101
20 氣相層析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109
21 高效能液相色層分析法 (HPLC) 115
22 電泳 (Electrophoresis) 119
23 等焦電泳法 (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133
24 SDS-PAGE蛋白質電泳分離技術 137
25 二維電泳法 141
26 免疫染色法 145
27 鹽析 (Salting out) 149
28 免疫電泳法 (Immunoelectrophoresis, IEP) 153
29 免疫沉澱 (Immunoprecipitation) 157
30 Mobility shift assay 161
31 光譜 (Spectroscopy) 167
32 分光光譜分析法 179
33 濾紙色層分析法 183
34 離子交換色層分析法 187
35 膠體過濾法 (Gel filtration) 193
36 親和性色層分析法 201
37 核磁共振 209
38 X光繞射法 (X-ray diffraction) 215
39 糖類的分析 (Analysis of carbohydrate) 221
40 病毒的純化 (The purification of virus) 225
41 脂蛋白的分離 229
42 由電泳膠中取出蛋白質 233
43 細胞胞器的分離 235
44 膜片箝制術 (Patch-clamping) 239
45 水性圖 (Hydropathy plot) 245
46 蛋白質沉澱法 (Protein precipitation) 251
47 蛋白質的酵素水解 255
48 蛋白質的定量 259
49 蛋白質的相關測定 269
50 蛋白質的定序 277
51 蛋白質的固相合成法 289
52 蛋白質組學與後基因組時代 295
53 蛋白質晶片 (Protein chip) 305
54 生物資訊學 (Bioinformatics) 311
55 生物反應器及固定化酵素 319
56 酵素的分離純化 325
57 酵素活性的測定 331
58 人造酵素 (Artificial enzyme) 337
59 單株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y) 339
60 抗原抗體的製備 345
61 Radioimmunoassay (RIA) 351
62 酵素結合免疫吸附法 357
63 寡核A酸鏈的合成 363
64 寡核A酸的純化 369
65 DNA的定序 (DNA sequencing) 373
66 散彈槍定序 (Shotgun sequencing) 383
67 染色體游走 (Chromosome walking) 387
68 染色體的染色 393
69 複製培養 (Replica) 399
70 研究基因的方法 403
71 雜合反應 (Hybridization) 405
72 南方雜合反應 (Southern hybridization) 413
73 北方墨點法 (Northern blotting) 421
74 西方墨點法 (Western blotting) 427
75 螢光原位雜合反應 433
76 溶菌斑雜合法 (Plaque hybridization) 437
77 探針製備的方法 441
78 生物素標定 (Biotinylation) 447
79 同位素 (Isotope) 451
80 聚合連鎖反應 459
81 PCR-ELISA 471
82 單核A酸多型性 475
83 限制斷片長度多型性 481
84 DNA的鑑定 489
85 DNA的分離與純化 493
86 阿姆氏測試法 (Ames test) 501
87 洋菜膠的製作及應用 505
88 將DNA從洋菜膠中萃取出來 511
89 遺傳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517
...
原價:
1250
售價:
118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