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新說:古典短篇小說選讀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研究歌德必讀書
-----------------------------------------------
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福,是德國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戲劇、詩歌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也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
《歌德談話錄》是德國作家約翰·彼得·愛克曼作品,記錄歌德晚年有關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論和活動,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文藝方面,記錄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學術界將《歌德談話錄》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讀書目;有些專家甚至把這《歌德談話錄》當做歌德自己的作品。
《歌德談話錄》出版時,遭到德國社會的冷落和疏遠。1848年,德國革命失敗之後,該書才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重視,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學術界宣佈該書為研究歌德必讀科目,絕大部分專家和讀者都認可愛克曼的這本書,並且認為它裡面沒有捏造和虛構。
【目錄】
導讀:
一代文學巨匠歌德的學思簡述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教授 張炳陽
■ 一八二三年
六月十日 (初次會見)
六月十九日 (給愛克曼寫介紹信到耶拿)
九月十八日 (對青年詩人的忠告)
十月二十九日 (論藝術難關在掌握個別具體事物及其特徵)
十一月三日 (關於歌德的遊記;論題材對文藝的重要性)
十一月十四日 (論席勒醉心於抽象哲學的理念使他的詩受到損害)
十一月十五日 (《華倫斯坦》上演)
■ 一八二四年
一月二日 (莎士比亞的偉大;《維特》與時代無關)
一月四日 (歌德的宗教觀點和政治觀點)
一月二十七日 (談自傳續編)
二月二十二日 (談模仿普尚的近代畫)
二月二十四日 (學習應從實踐出發;古今寶石雕刻的對比)
二月二十五日 (詩的形式可能影響內容;歌德的政治觀點)
二月二十六日 (藝術鑑賞和創作經驗)
二月二十八日 (藝術家應認真研究對象,不應貪圖報酬臨時草草應差)
三月三十日 ( 體裁不同的戲劇應在不同的舞臺上演;思想深度的重要性)
四月十四日 (德國愛好哲學思辨的詩人往往艱深晦澀;歌德的四類反對者;歌德和席勒的對比)
五月二日 (談社交、繪畫、宗教與詩;歌德的黃昏思想)
十一月九日 (克洛普斯托克和赫德)
十一月二十四日 (古希臘羅馬史;德國文學和法國文學的對比)
十二月三日 (但丁像;勸愛克曼專心研究英國文學)
■ 一八二五年
一月十日 (談學習外語)
一月十八日 (談母題;反對注詩牽強附會;回憶席勒)
二月二十四日 (歌德對拜倫的評價)
三月二十二日 (威瑪劇院失火;歌德談他如何培養演員)
三月二十七日 (籌建新劇院;解決經濟困難的辦法;談排練和演員分配)
四月十四日 (挑選演員的標準)
四月二十日 (學習先於創作;集中精力搞專業)
四月二十七日 (歌德埋怨澤爾特說他不是「人民之友」)
五月一日 (歌德為劇院賺錢辯護;談希臘悲劇的衰亡)
五月十二日 (歌德談他所受的影響,特別提到莫里哀)
六月十一日 (詩人在特殊中表現一般;英、法對比)
十月十五日 (近代文學界的弊病,根源在於作家和批評家們缺乏高尚的人格)
十二月二十五日 (贊莎士比亞;拜倫的詩是「被扣壓的議會發言」)
■ 一八二六年
一月二十九日 (衰亡時代的藝術重主觀;健康的藝術必然是客觀的)
七月二十六日 (上演的劇本不同於只供閱讀的劇本;備演劇目)
十二月十三日 (繪畫才能不是天生的,必須認真學習 )
■ 一八二七年
一月四日 (談雨果和貝朗瑞的詩以及近代德國畫家;復古與反古)
一月十五日 (宮廷應酬和詩創作的矛盾)
一月十八日 (仔細觀察自然是藝術的基礎;席勒的弱點:自由理想害了他)
一月二十九日 (談貝朗瑞的詩)
一月三十一日 (中國傳奇和貝朗瑞的詩對比;「世界文學」;曼佐尼過分強調史實)
二月一日 (歌德的《顏色學》以及他對其他自然科學的研究)
三月二十一日 (黑格爾門徒亨利克斯的希臘悲劇論)
三月二十八日 (評黑格爾派對希臘悲劇的看法;對莫里哀的讚揚;評施萊格爾)
四月一日 (談道德美;戲劇對民族精神的影響;學習偉大作品的作用)
四月十一日 (魯本斯的風景畫妙肖自然而非模仿自然;評萊辛和康德)
四月十八日 (就魯本斯的風景畫泛論美;藝術既服從自然,又超越自然)
五月三日 (民族文化對作家的作用;德國作家處境不利;德國和法、英兩國的比較)
五月四日 (談貝朗瑞的政治詩)
五月六日 (《威廉.泰爾》的起源;歌德重申自己作詩不從觀念出發)
七月五日 (拜倫的《唐璜》;歌德的《海倫后》;知解力和想像的區別)
七月二十五日 (歌德接到華特.史考特的信)
十月七日 (訪耶拿;談弗斯和席勒;談夢和預感;歌德少年時代一段戀愛故事)
十月十八日 (歌德和黑格爾談辯證法)
■ 一八二八年
三月十一日 (論天才和創造力的關係;天才多半表現於青年時代)
三月十二日 (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輕一代受摧殘;理論和實踐脫節)
十月十七日 (翻譯語言;古典的和浪漫的)
十月二十日 (藝術家憑偉大人格去勝過自然)
十月二十三日 (德國應統一,但文化中心要多元化,不應限於國都)
十二月十六日 (歌德與席勒合作的情況;歌德的文化教養來源)
■ 一八二九年
二月四日 (常識比哲學可靠;奧斯塔德的畫;閱讀的劇本與上演的劇本)
二月十二日 (歌德的建築學知識;藝術忌軟弱)
二月十三日 (自然永遠正確,錯誤都是人犯的;知解力和理性的區別)
二月十七日 (哲學派別和發展時期;德國哲學還要做的兩件大事)
三月二十三日 (建築是僵化的音樂;歌德和席勒的互助和分歧)
四月 二日 (戰士才有能力掌握最高政權;「古典的」與「浪漫的」之區別;評貝朗瑞入獄)
四月三日 (愛爾蘭解放運動;天主教僧侶的陰謀詭計 )
四月六日 (日耳曼民族個人自由思想的利弊 )
四月七日 (拿破崙擺布世界像彈鋼琴;他對《少年維特》的重視 )
四月十日 (洛蘭的畫達到外在世界與內心世界的統一;歌德學畫的經驗 )
四月十二日 (錯誤的志向對藝術有弊也有利)
九月一日 (靈魂不朽的意義;英國人在販賣黑奴問題上言行不一致)
十二月六日 (《浮士德》下卷第二幕第一景)
■ 一八三○年
一月三日 (《浮士德》上卷的法譯本;回憶伏爾泰的影響 )
一月二十七日 (自然科學家須有想像力 )
一月三十一日 (歌德的手稿、書法和素描 )
同日 (談彌爾頓的《參孫》 )
二月三日 (回憶童年的莫札特)
同日 (歌德譏誚邊沁老年時還變成過激派,說他自己屬改良派 )
三月十四日 (談創作經驗;文學革命的利弊;就貝朗瑞談政治詩,並為自己在普法戰爭中不寫政治詩辯護)
三月十七日 (再次反對邊沁過激,主張改良;對英國主教罵《維特》不道德的反擊;現實生活比書本的教育影響更大)
三月二十一日 (「古典的」和「浪漫的」:這個區別的起源和意義)
八月二日 (歌德對法國七月革命很冷淡,而更關心一次科學辯論:科學上分析法與綜合法的對立)
十月二十日 (歌德同聖西門相反,主張社會集體幸福應該以個人幸福為前提)
■ 一八三一年
一月十七日 (評《紅與黑》)
二月十三日 (《浮士德》下卷寫作過程;文藝須顯出偉大人格和魄力,近代文藝通病在纖弱)
二月十四日 (天才的體質基礎;天才最早出現於音樂)
二月十七日 (作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看事物的角度不同,須如實反映;《浮士德》下卷的進度和程序以及與上卷的基本區別)
二月二十日 (歌德主張在自然科學領域裡排除目的論)
三月二日 (Daemon﹝精靈﹞的意義 )
三月八日 (再談「精靈」 )
三月二十一日 (法國青年政治運動;法國文學發展與伏爾泰的影響)
三月二十七日 (劇本在頂點前須有介紹情節的預備階段 )
五月二日 (歌德反對文藝為黨派服務,讚揚貝朗瑞的「獨立」品格)
五月十五日 (歌德立遺囑,指定愛克曼編輯遺著)
五月二十五日 (歌德對席勒的《華倫斯坦》的協助)
六月六日 (《浮士德》下卷脫稿;歌德說明借助宗教觀念的理由)
六月二十日 (論傳統的語言不足以表達新生事物和新的思想認識)
六月二十七日 (反對雨果在小說中寫醜惡和恐怖 )
十二月一日 (評雨果的多產和粗製濫造)
■ 一八三二年
二月十七日 (歌德以米拉波和他自己為例,說明偉大人物的卓越成就都不是靠天才而是靠群眾)
三月十一日 (歌德對《聖經》和基督教會的批判)
幾天 以後 (歌德談近代以政治代替了希臘人的命運觀;他竭力反對詩人過問政治)
附錄一 愛克曼的自我介紹
附錄二 第一、第二兩部的作者原序 (摘譯)
附錄三 第三部的作者原序 (摘譯)
譯後記
人名索引
歌德年表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安徽大學教授宛小平為臺灣版寫序
「美到底是什麼」和「美從哪裡來」?
美學家以書信方式為青年寫的美學入門書
本書是作者寫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說明審美的方法及人心如何免俗及領略免俗的趣味、說明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美感經驗與移情的關係、美感與快感有何分別、自然美與藝術美何者更優等問題層層展開,文字簡明曉暢,為讀者指引認識美學的思路,是具有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備的經典之作。
全書除了朱自清的序之外,另特別邀請專研美學的宛小平教授寫序及附錄作者以白話文寫的第一篇美學文章〈無言之美〉及作者年表。
朱光潛先生說:
寫作有「仰視、俯視、平視」。「仰視」難免阿諛逢迎;「俯視」則「如果他把自己高舉在講臺上,把台下人都看成蒙昧無知,盛氣淩人地呵責他們,譏笑他們,教訓他們,像教蒙童似的解釋這樣那樣,俯視就成為對於讀者的侮辱。」此兩種方式在祖父看來都有缺陷,因此他說:「我贊成平視,因為這是人與人中間所應有的友誼的態度。……這種心靈感通之中不容有驕矜,也不容有虛偽的謙遜,彼此須平面相視,赤心相對,不裝腔作勢,也不吞吐含混,這樣人與人可以結成真摯的友誼,作者與讀者可以成立最理想的默契」。
---- 宛小平〈推薦序〉節錄
【目錄】
學識之法門‧智慧之淵藪----序五南「大家講堂」/曾永義
推薦序/ 宛小平
序 / 朱自清
開場話
第一章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第二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第三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第四章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第五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第六章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第七章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與自然
第八章 依樣畫葫蘆
—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第九章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與遊戲
第十章 空中樓閣
—創造的想像
第十一章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創造與情感
第十二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
—創造與格律
第十三章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創造與模仿
第十四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天才與靈感
第十五章 慢慢走,欣賞啊!
—人生的藝術化
後記
附錄
無言之美
朱光潛年表
立即查看
談文學
系列名:大家講堂
ISBN13:978986522431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朱光潛
裝訂/頁數:平裝/168頁
規格:21cm*14.8cm*1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05/28
中國圖書分類:文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朱光潛說:
學文學第一件事是要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練習寫作,如此才能親自嚐出其中甘苦,逐漸養成一種純正的文學趣味,學得一副文學家體驗人情物態的眼光和同情。到了這一步,文學的修養就大體算成功了。如果不在這上面下功夫,即使讀完任何討論文學的書籍也無濟於事。
這本書說淺一點不能算是文學入門,說深一點不能算是文學理論。主要是我學習文學的甘苦談。
文學是我的第一個嗜好,這二十多年以來很少有日子我不看到它、想到它。這些短文就是隨時看和隨時想所得到的一點收穫。
在寫它們的時候,我一不敢憑空亂講,二不敢道聽途說,我想努力做到「切實」二字。在這一點上,我希望這本書和坊間一般文學入門之類的書有所不同。我願與肯用心的、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彼此印證經驗。
目錄
序
文學與人生
資稟與修養
文學的趣味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上):關於作品內容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下):關於作者態度
寫作練習
作文與運思
選擇與安排
咬文嚼字
散文的聲音節奏
文學與語文(上):內容、形式與表現
文學與語文(中):體裁與風格
文學與語文(下):文言、白話與歐化
作者與讀者
具體與抽象
情與辭
想象與寫實
精進的程序
談翻譯
立即查看
論愛美與哲學修養─柏拉圖《會飲篇》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柏拉圖哲學和美學的最佳入門篇章
--------------------------------------------------------
《會飲》這篇對話錄完整的表現了柏拉圖理型論的整體系統哲學,在哲學的形式和內容都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這篇對話錄從形式上看可以稱之為「愛之辯證」,而從實質內容看卻是貫穿真、善、美、聖的最高的善的追求。在對話錄中,除了蘇格拉底之外,本篇中對愛情發表高見的有斐德羅(Phaedrus)、泡賽尼阿斯(Pausanias)、厄里什馬克(Eryximachus)、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阿伽通(Agathon)和第俄提瑪(Diotima),前後的發言者的觀點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斐德羅的觀點最膚淺,而第俄提瑪的觀點最深刻,後者實際上是代表柏拉圖對愛情的觀點。------( 摘自張炳陽撰〈柏拉圖美學思想與愛之辯證〉 )
【目錄】
題解
會飲篇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