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法學方法、憲法原理實踐(二) (1版)
作者: 魏大喨
版次: 1
ISBN: 9789865264772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5
書籍開數、尺寸: 18開
頁數: 510
#法律
#憲法
#法學理論
#法學研究方法
定價: 600
售價: 570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民事審判實務在實踐法律,無論尋法或規範詮釋,或法之續造,須合於法學方法論,並受憲法原理拘束。本書繼2017年《法學方法、憲法原理實踐》(論文集)出書後之第二集,以新興民事具體案例為題材,運用相同方法,就曾參與之裁判作自我檢視,或選取可供研究之他案,評析證立法律見解之當否。 【目錄】 序言 i 第一章 民事法規範解釋合法性與妥適性之證立 1 壹、研究主題及法學方法之確立 1 貳、從哈特與德沃金世紀論辯談起 5 參、文義解釋作為法條詮釋之起點 10 肆、跨法域定義性規範作為法律概念邊緣之補充 17 伍、法律概念建構與規範解釋方法 21 陸、慣習命題與建構式詮釋之證立方法 33 柒、規範體系解釋一致性與「妥適性」追求 42 捌、結論─規則是框架、審判是經驗、妥適是良知 50 第二章 受讓地上權建築物第三人之損失補償請求權 ──從概念法學到正義衡平 53 壹、序 言 53 貳、地上權土地上建築物補償權之比較法觀點 55 參、補償權之性質探究與法學方法運用 62 肆、建築物補償權之損失填補 80 伍、平等原則(誠信原則)與前理解 89 陸、利益衡量論之引入 95 柒、個案正義衡平之追求 105 捌、「第三人損害補償」制度法理運用 110 玖、結論─正義、衡平造法 122 第三章 不動產借名登記法律關係之內部與外部效力 ──契約自由界限與風險分配 127 壹、借名登記之亂 127 貳、不動產借名登記之定義及性質 129 參、從「事物本質」探討借名登記內部關係 133 肆、借名登記契約之契約自由與界限 138 伍、借名登記契約之內部效力 142 陸、借名登記契約之外部效力 150 柒、風險分配原理之運用 156 捌、代結論──防杜借名登記之不公義 161 第四章 原住民族保留地承載著原民文化永續發展 163 壹、從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1636號民事大法庭裁定談起 163 貳、原住民族保留地設置與移轉限制 167 參、原住民族權益法規之憲法授權 172 肆、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公政公約、我國法規範 對於原住民族文化權之保障 176 伍、集體權性格之原住民族文化權 181 陸、原住民族保留地與環境權之聯結 187 柒、原住民族保留地維護人人有責─管制利用 191 捌、從憲法視線看民法第71條之效力規定 195 玖、結論 198 第五章 適足住房權作為房屋使用利益喪失求償之規範依據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293號民事判決評析 199 壹、案例事實、裁判見解與問題提出 199 貳、物之使用利益喪失之損害賠償 202 參、抽象物之使用利益損害之財產化 211 肆、適足住房權之最低生存權保障內涵 219 伍、適足住房權在侵權行為法之作用 230 陸、結論 232 第六章 全部損害賠償主義之「第三人損害求償」途徑 235 壹、本文研究路徑說明 235 貳、「第三人損害求償」與全部損害賠償主義之關連 238 參、日本法之損害賠償原理為「第三人損害求償」之前理解 245 肆、我國損害賠償法構造與「第三人損害求償」之途徑 253 伍、法官造法 265 陸、結論 268 第七章 連帶債務之責任分擔 271 壹、連帶債務概述及探討之必要性 271 貳、我國民法第272條連帶債務之探討 272 參、自法制史面觀察連帶債務 281 肆、求償途徑之不同(權利讓與型) 288 伍、共同侵權行為之內部責任 289 陸、結論 293 第八章 未定清償期消費借貸返還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起算日 295 壹、 問題提出 295 貳、清償期與時效期間 297 參、未定清償期消費借貸之定期催告返還 301 肆、 必要條件成就與期限利益 310 伍、結論 312 第九章 有責配偶請求離婚之民事審判實務與問題 ──兼評析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及其影響 313 壹、我國法定離婚原因之法制變革 313 貳、民法第1052條於1985年修法前、後之審判實務態度 314 參、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定屬性之學說見解 320 肆、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之評析 321 伍、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對審判實務發展影響之評估 338 陸、結論 344 第十章 兒童權利公約在我國家事事件審理程序之實踐 ──以兒童意願表明權為中心 347 壹、從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談起 347 貳、兒童權利公約之最佳利益 354 參、作為程序主體之意願表明權 357 肆、作為最佳利益判準之意願表明權 361 伍、最佳利益應審酌之因子 365 陸、意願表明權在家事審判實務之實踐 375 柒、結論 378 第十一章 程序法規範解釋與法續造之界限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大字第33號民事大法庭裁定(終止收養事件之定性)之評析 381 壹、程序法詮釋之法學方法運用 381 貳、法學方法視線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大字第33號 民事大法庭裁定之評析 395 參、結論 407 第十二章 高齡生存配偶就婚姻住宅法定居住權之研議 409 壹、遺產分割審判實務之常見問題 409 貳、「配偶居住權」法制創設之正當性及權利本質 413 參、「配偶居住權」之特殊居住人役權性質 426 肆、高齡生存配偶法定居住權在民法典位置之規劃 434 伍、相關法規內容及法政策面之整合 442 陸、債權物權化與配偶居住權 450 柒、「配偶居住權」具體內容之研議─日本法經驗之參酌 456 捌、結論 469 第十三章 我國高齡配偶繼承地位之現況與未來 ──以強化高齡者之居住權為中心 473 壹、保障高齡者照護權之立法政策 473 貳、憲法及兩公約對高齡者權益保護 475 參、日本關於高齡者繼承權之修正意見 479 肆、我國高齡配偶居住權保護尚待法制化 483 伍、結論 487

為您推薦

憲法學的新視野(一)憲法理論與法學方法 (1版)

憲法學的新視野(一)憲法理論與法學方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法學研究方法論:憲法編 (1版)

法學研究方法論:憲法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6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法學方法論 (5版)

法學方法論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法律問題,原則上乃邏輯學中「是非對錯判斷」的問題。 本書認為,要探討一個法律問題,須先有問題層次的概念,否則容易失去解決問題的邏輯性及客觀性,蓋不同層次的問題,有不同的重點及處理方式。所有法律問題,概可劃歸下列四個層次其中之一:(1)法本質論、(2)立法論、(3)法解釋論及(4)法適用論。 首先,所擬解決的問題,必須是「法律問題」,若屬「政治問題」,則無法透過法學方法解決。故縱使是高度「政治性的法律問題」,仍然可以透過法學方法論解決;但「法律性的政治問題」,則不適宜由法學方法解決。其次,既屬法律問題,則必須再探討其屬何一個層次的問題,才用那一個層次的方法尋求解決。本書選輯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以平易近人的說理,解明深奧的法律問題。 【目錄】 翁序 1 第五版序 3 初版自序 5 本書引用簡語 11 本書導讀1 17 本書導讀2 25 本書導讀3 39 第一章 形式法論 1 第一節 法規範的意義 3  第二節 法規範制定權 11  第三節 法之構成 15 第二章 實質法論──法律命題論 27  第一節 法律內涵的構成因素 30  第二節 法律命題的成立 94  第三節 法律命題的選擇 109  第四節 經典性法律命題 110 第三章 法效力論 113  第一節 法效力來源之理論 115  第二節 法規範實效性的內涵 117  第三節 法規範生效之要件 122  第四節 法律效力的內容 131 第四章 法政策論 143  第一節 立法政策應考量的要素 145  第二節 立法規制的基礎 153  第三節 立法政策的抉擇舉隅 155  第四節 實現立法政策的法律手段 159  第五節 立法裁量 164  第六節 立法規制的必要性 167  第七節 立法行為的界限 174  第八節 法安定性與正義的衡量──以知悉身世基本權為例 198 第五章 法體系論 203  第一節 立法體系的概念 205  第二節 法律體系之建構 206  第三節 體系正義論 211  第四節 立法技術之選擇 219 第六章 違憲審查論 243  第一節 違憲審查制度之歷史發展 245  第二節 違憲審查的類型 245  第三節 規範審查在法理上之困境及排除 248  第四節 違憲審查的本質 253  第五節 聲請釋憲的程序 257  第六節 違憲審查的基準 265  第七節 違憲審查的標準 266  第八節 違憲審查標的及重要關聯性理論 279  第九節 憲法法庭裁判的效力 283 第七章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 285  第一節 法律之適用 287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目標 297  第三節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之步驟 306 第八章 不確定法律概念論 349  第一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的基本性質 350  第二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類型 357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判斷程序 360  第四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餘地之類型 366  第五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之司法審查 373 第九章 法律漏洞論 377  第一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漏洞填補的區別 378  第二節 法律漏洞的概念 378  第三節 法院填補法律漏洞的理論基礎 381  第四節 法律漏洞的種類 382  第五節 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之續造 392  第六節 法律漏洞填補的界限 408 第十章 證據法論 411  第一節 證據法則 413  第二節 證據種類 417  第三節 證據能力 421  第四節 證據證明力 432  第五節 調查證據程序 442  第六節 證據移用 443  第七節 舉證責任之分配 444  第八節 不同法域證據制度之比較 452 第十一章 因果關係論 455  第一節 因果關係的本質 456  第二節 因果關係種類 458  第三節 因果關係的證明方法 467  第四節 因果關係論對實體法的影響 470 第十二章 法律裁量論 473  第一節 法律上裁量的概念 474  第二節 法律裁量的種類 474  第三節 裁量行為之審查 490 中文基本參考文獻 495 案名索引 497 關鍵字索引 499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索引 507 古語、法諺索引 511 圖3-1 釋字第620號解釋所涉及的個案事實圖示 134 圖4-1 國家管制手段介入圖 173 表2-1 銓敘部有關公職與黨職之退休年資之歷來解釋 41 表2-2 刑法第239條通姦罪命題探索 104 表2-3 醫師法第12條之1命題探索 106 表4-1 國家對危險及風險的管理義務 173 表10-1 各法域證據證明力量化表 442 表10-2 民、刑事及行政訴訟及程序證據法則的比較 453

原價: 760 售價: 72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 (2版)

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簡介   法律人的技藝,就是論證。學會論證說理的方法,可讓自己在面對從未思考過的問題時,不至於毫無頭緒。本書作者在德國刑法學界享有盛名,這本書是其集自己數十年的研教功力,為法律人撰寫的一本思維導引手冊,重在各種方法於具體事例中的實際操演,可讓讀者在短時間內瞭解各種不同方法的運用。 目錄 作者簡介/前3 譯者簡介/前4 原著五版序/前5 原著四版序/前7 原著三版序/前8 原著二版序/前10 原著一版序/前11 譯者說明(中譯本二版)/前16 譯者說明(中譯本一版)/前20 縮語表/前31 第一課 法律中的概念  第一章 法律人為什麼要爭執概念?/3  第二章 法律概念的意義/12   一、描述性概念/12   二、模糊概念/15   三、制度性事實與制度性概念/20   四、評價性概念/24   五、論斷式概念/36  第三章 概念形式/49   一、分類概念/49 作者簡介 Ingeborg Puppe 現 職 .德國波昂大學法學院退休教授 譯者簡介 蔡聖偉 現 職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比較法資料中心主任 學 歷 .德國福萊堡(Freiburg)大學法學博士 經 歷 .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及副教授(2005/8~2012/7) .德國宏博基金會(Humboldt-Stiftung)訪問學者(2010~2011) .國家考試命題暨閱卷委員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民事大法庭裁定選評: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九冊 (1版)

民事大法庭裁定選評: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九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