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轉學考2025試題大補帖【英文】(111~113年試題)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版)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版)是在前五版奠定的基礎上,根據最新國際情勢更新改版的國際關係基礎讀本。本版次除邀請台灣知名公私立大學國際關係領域學有專精、教學與研究成績出眾的作者們,依照各自專長區分主題撰寫專章,並有優秀新銳學者加入此次團隊,撰寫國關研究知識論與方法論議題。新版深入淺出,雅俗共賞,適合大學與研究所師生教學與研究參考運用。
新版內容遍及國際關係領域各主要議題,分為十七章。除了第一章以「理解國際關係」作為導論外,也包括了國際關係理論(第二至第六章)、傳統國際關係研究主要議題(第七至第十一章),以及全球化時代的各項新興議題(第十三至第十六章)等三大部分,最後仍以評估展望當今「國際秩序」的變遷,做為全書總結。各章按照慣例仍提供了中外文獻與延伸問題,便於有興趣的讀者深入追蹤、思考和討論,誠為一本高水準的國際關係學教科書。
目錄
六版序 i
Chapter 1 理解國際關係/張亞中、唐欣偉 1
一、國際關係的研究領域 2
二、國際關係的行為者 4
三、國際關係分析層次 8
四、中華文明的朝貢體系 11
五、國際體系的演進 14
六、中華文化可以對西方思維的貢獻 30
Chapter 2 現實主義/廖舜右 37
一、現實主義典範的緣起與內涵 39
二、古典現實主義與結構現實主義 45
三、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崛起 50
四、現實主義典範的次級架構 58
Chapter 3 新自由主義/盧業中 73
一、以集體安全維護和平的理想主義 75
二、新自由主義的提出 77
三、民主、政體與和平論 78
四、貿易、互賴與和平 80
五、國際制度與和平 82
六、國際建制與和平 88
七、自由國際秩序面臨之衝擊與調適 94
Chapter 4 後實證主義、社會建構主義與英國學派/廖小娟 105
一、比較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 107
二、後實證主義學派 109
三、社會建構主義 116
四、英國學派 131
Chapter 5 國際關係的規範論述/林炫向 145
一、現實主義的規範論述 148
二、自由主義的規範論述 151
三、英國學派的規範論述 154
四、批判理論的規範論述 157
五、其他「反思主義」的規範論述 160
六、中國大陸學界的規範論述 164
七、結語 168
Chapter 6 國際關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郭銘傑 175
一、國際關係研究的知識論類型學 176
二、國際關係的規範研究方法論 180
三、國際關係的政策研究方法論 183
四、國際關係的理論研究方法論 186
五、國際關係的實證研究方法論 188
六、邁向國際關係研究的方法論綜合 191
Chapter 7 外交與決策分析/黃奎博 199
一、外交概論 200
二、外交決策分析 213
三、進一步瞭解外交決策分析221
四、近期發展:以人工智慧為例 227
Chapter 8 國際衝突、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李大中 235
一、國際衝突概論 236
二、傳統安全:軍備競賽與大規模毀滅武器發展 245
三、傳統安全:武器管制與相關國際建制 250
四、非傳統安全與國際衝突 260
Chapter 9 民族主義與恐怖主義/方天賜 273
一、民族、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274
二、民族主義的發展 278
三、國際政治的民族主義因素 281
四、恐怖主義的基本內涵 287
五、恐怖主義發展趨勢及國際因應作為 291
Chapter 10 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周志杰 301
一、國際組織的概述 302
二、聯合國的起源、職能與改革 316
三、國際公法的概述 320
四、國際組織、國際公法與主權國家的互動 325
五、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發展的挑戰與展望 331
Chapter 11 國際貿易與金融/吳文欽 341
一、國際貿易理論 342
二、國際貿易與保護主義 346
三、國際貿易體系的變遷 348
四、國際金融理論 352
五、布列敦森林體系 357
六、中國崛起對於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新挑戰 360
七、世界經濟危機 365
八、後新冠肺炎時期的國際貿易與金融 367
Chapter 12 全球不平等發展及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詮釋/賴昀辰 373
一、不平等概念概述 374
二、全球不平等發展 378
三、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與不平等發展 391
四、全球不平等問題的未來挑戰 408
Chapter 13 理解全球化/蔡育岱 417
一、全球化論述的爭辯 419
二、當代全球化的形成 425
三、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衝擊 430
四、全球化與全球治理 432
五、全球化與全球經濟 436
六、全球化與人口流動 439
七、全球化與人工智慧(AI)的關係 441
八、反思與展望 442
Chapter 14 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陳蔚芳 449
一、名詞的界定 450
二、區域整合的研究途徑 453
三、區域主義的發展:新區域主義 459
四、歐洲的經驗及其發展 463
五、北美的經驗及其發展 472
六、亞洲區域主義的發展 476
七、結語 482
Chapter 15 全球環境政治/譚偉恩 489
一、前言 490
二、GEP的研究發展歷程 492
三、關於GEP的文獻分類 497
四、代表性個案暨台灣現況 504
五、結論 518
Chapter 16 認知作戰、網路平台與國際傳播/賴祥蔚 527
一、國際傳播的發端 529
二、國際傳播的研究 532
三、國際傳播的理論 536
四、國際傳播的未來 540
Chapter 17 國際秩序的未來/張登及 547
一、國際秩序的定義與構成因素 550
二、近代國際秩序的歷史發展 555
三、文明衝突與國際秩序:21世紀國際政治的新趨勢? 564
四、重新回到無政府狀態? 568
立即查看
政治學 (POLITICS 5/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政治學
ISBN13:9789579096898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Andrew Heywood
譯者:盛盈仙;曾馨婷;盧國益;蘇若萍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簡介
本書內容融合對政治論題及議題之反思與當代發展的分析,為政治學研究提供了全面性的介紹。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至六章)藉由關鍵概念與理論議題的探討提供理解政治學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七至十二章)以政治與經濟、文化與社會的關係檢視政治互動的動態性,並透過社會壓力所帶來的政治表達之方式來檢驗機制;第三部分(十三至十六章)透過公共政策的規劃與執行的過程來考量政府不同的機制;第四部分(十七至十九章)著重突顯國內領域與國際領域重疊處的各項議題,特別關注全球政治日漸增加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二十章)透過探討傳統政治所呈現的各種缺失及其解決方式,匯整前述章節中的各項論題。
特色:
提供最新政治學研究主題: 本書即時更新如民粹主義、非自由民主制與歐盟危機等主題。
政治學領域最好的入門教材: 以清晰明確的方式探討政治學科中的各項主要論題,並精心揀選詳細案例說明,增進讀者理解。
提供諸多能激發課堂討論的觀點: 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而言,皆是相當豐富且極其有用的資源。
適用課程︰政治學、政治學概論、政治學導論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及技職學校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院、通識中心等相關科系學生。
目錄
第01章 何謂政治(盛盈仙)
界定政治
研究政治
在全球世代的政治
第02章 政治思想與意識形態(蘇若萍)
何謂政治意識形態?
古典意識形態傳統思想
其他意識形態傳統思想
第03章 政治與國家(曾馨婷)
界定國家
辯論國家
國家黯然失色
第04章 民主與正當性(盧國益)
正當性與政治穩定
民主
第05章 現代世界政體(盛盈仙)
傳統的政體制度分類
當代政治統治的制度
第06章 民族與民族主義(盛盈仙)
何謂民族
民族主義的種類
民族主義的未來
第07章 政治經濟學與全球化(曾馨婷)
政治經濟學
全球化
第08章 政治、社會與認同(蘇若萍)
政治與社會
認同政治
第09章 政治文化與媒體(蘇若萍)
政治文化
媒體與政治
後真相政治
第10章 代議制度、選舉與投票(曾馨婷)
代議制度
選舉
投票行為
第11章 政黨與政黨制度(盧國益)
政黨政治
政黨制度
政黨政治的危機
第12章 團體、利益及社會運動(盛盈仙)
團體政治
社會運動
第13章 憲法、法律與法官(曾馨婷)
憲法
法律
司法部門
第14章 政治行政部門及領導(盛盈仙)
行政部門的角色
行政部門的權力:由誰領導
領導者及領導能力
第15章 國會(盧國益)
國會的角色
國會的結構
國會的表現
第16章 公共政策與官僚組織(蘇若萍)
政策過程
官僚組織的角色
官僚權力:不受控制
第17章 多層次政治(曾馨婷)
政治、領土與多層次治理
次國家政治
跨國區域主義
第18章 安全:國內及國際(盛盈仙)
安全已超了疆界
國內安全
國際安全
第19章 世界秩序與全球治理(蘇若萍)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秩序
全球治理
第20章 政治崩解了嗎(盛盈仙)
「反政治」的危機
為何我們仇視政治
修補政治
立即查看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
書名: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14/E GE
作者:Michael G. Roskin / Robert L. Cord / James A. Medeiros / Walter S. Jones
出版社:PEARSON
出版日期:2016/08/04
ISBN:9781292156248
Table of Contents
PART I: THE BASES OF POLITICS
1. Polit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 Political Ideologies
3. States
4. Constitutions and Rights
5. Regimes
PART II: POLITICAL ATTITUDES
6. Political Culture
7. Public Opinion
PART III: POLITICAL INTERACTIONS
8.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9. Interest Groups
10. Parties
11. Elections
PART IV: POLITICAL INSTITUTIONS
12. Legislatures
13. Executives and Bureaucracies
14. Judiciaries
PART V: WHAT POLITICAL SYSTEMS DO
15. Political Economy
16. Violence and Revolution
17.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原價:
1200
售價:
11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政治學 (Political Science 14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政治學(第二版)
原文書名:Political Science 14/E
編譯:林承正/林政楠/陳柔潔/張家維(黃秀端/審閱)
作者:Roskin、Cord、Medeiros、Jones
出版日期 : 2017/08/31
出版社:雙葉書廊
ISBN:9789865668976
內容簡介
本本書以中立的立場來介紹各種不同的政治學理論與概念架構,拓寬讀者的視野。除了美國的例子外,本書用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例子,提高讀者之接受度。例如:談到從威權政體轉型為民主國家時,臺灣、南韓、智利和巴西皆列入說明的例子;談到少數族群的政治次級文化時,美國、加拿大、英國蘇格蘭、印度、斯里蘭卡、科索沃等國家之例子皆入列。
其次,每章都有「研究方法」,將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的相關概念,灌輸給初次接觸政治學的讀者,引導讓他們學習如何分析事實。
在編排上,每章開始的「學習目標」可讓讀者進一步思考相關問題。各章藉由「核心概念」、「個案研究」、「經典作品」等專欄,提示該章重要的政治學概念與各國實際案例,幫助讀者理解。
最後,本書適用的對象為對政治學感興趣、剛入門的學生。它提供一個廣泛的理論基礎以及各國的實際案例,讓理論與實例結合,幫助讀者更易進入政治學的領域。
目錄
第一篇 政治的基礎
第01章 政治與政治學
何謂政治
何謂政治學
政治學中的理論
政治理論與政治學理論
第02章 政治意識型態
何謂意識型態
自由主義
保守主義
社會主義
民族主義
當今的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終結了嗎
第03章 國家
制度化的權力
有效運作國家、弱國家及失敗國家
單一制或聯邦制
選舉制度
國家和經濟
第04章 憲法與權利
憲法
國家的最高法律
憲法能確保權利嗎
美國憲法的適應性
美國的言論自由
第05章 政體
代議式民主
民主的實踐:菁英主義或多元主義
極權主義
威權主義
威權主義政權的民主化
第二篇 政治態度
第06章 政治文化
什麼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衰微
菁英與大眾次文化
少數民族的次文化
政治社會化
第07章 民意
什麼是民意?什麼不是民意
民意的形成
民意調查
美國民意
第三篇 政治互動
第08章 政治傳播
大眾媒體與政治
社群媒體
媒體巨人:電視
媒體的不服務夠好嗎
競爭對手:媒體與政府
第09章 利益團體
無處不在的利益團體
利益團體與政府
有效的利益團體
利益團體的策略
對利益團體的評估
第10章 政黨
政黨的功能
民主政體中的政黨
政黨的分類
政黨體系
政黨的未來
第11章 選舉
人們為何投票
誰來投票
人們該怎麼投票
選舉重組
贏得選舉的因素
第四篇 政治制度
第12章 立法機構
國會的起源
總統制和議會內閣制
兩院制或一院制
國會議員的職責
國會的衰微
第13章 行政首長與官僚
總統與首相
行政首長的領導風格
內閣
官僚體制
官僚體制的麻煩
第14章 司法
法律的類型
法院、法官與律師
法院的比較
法院的角色
最高法院的政治角色
第五篇 政治體系的作用
第15章 政治經濟學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
政府與經濟
何謂貧窮
社會福利的成本
政府該管到什麼程度
第16章 暴力與革命
系統崩潰
暴力的類型
恐怖主義
革命
革命之後
第17章 國際關係
何謂國際關係
權力與國家利益
經濟的重要性
為何發生戰爭
維持和平
超越主權
美國外交政策:干涉或孤立
立即查看
政治學與臺灣政治
ISBN13:9789865492014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王業立;蘇子喬;沈有忠;胡全威;鄭任汶;劉嘉薇;王啟明-合著;王業立-主編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4/01
中國圖書分類:政治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各章內容除了涵蓋理論、制度與行為面的討論之外,並特別增加了全球化、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等新興且重要的議題,以期能讓讀者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網路時代中,可以接觸到政治學中最新發展的議題與趨勢。
近年來臺灣與國外政治情況變化很大,本書亦增加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於國內政治和全球化議題的相關影響,而臺灣最近的修憲、政黨政治的變化、社群媒體、小編治國,以及最新的大選結果等議題,也都納入了本書修訂中。
本書特色
加入大量的「臺灣」元素示例:針對臺灣各大專院校不同科系的需求,在各章內容上,儘量使用與臺灣有闋的例子或資料,以期讀者能透過本書,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並且能夠對於這塊土地上的政治事務有更多的認識,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更關心自己的國家與社會 。
多元化的圖、表與照片呈現:讀者在閱讀之後,能夠對於政治學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並且更廣泛的了解政治學上重要的概念與理論。
各種單元設計幫助學習:以學習目標、政治觀察站、前言、政治停看聽、名詞解釋、課後習題等單元設計,引導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與重點。
目錄
第01章 政治與政治學/王業立
1.1 政治與生活
1.2 政治學的定義
1.3 政治學研究的次領域
1.4 政治學是科學嗎?
1.5 本書的特色
第02章 政治學研究途徑/胡全威、蘇子喬、沈有忠
2.1 古典政治學研究途徑
2.2 近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2.3 當代的政治學研究途徑
第03章 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胡全威
3.1 什麼是政治哲學?
3.2 公共爭議與三種價值取向
3.3 意識形態
第04章 國家與民族/胡全威
4.1 國家
4.2 民族
4.3 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
第05章 憲法與人權/沈有忠
5.1 當代憲法的起源與類型
5.2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5.3 我國憲法保障基本人權的內容
第06章 民主與獨裁/蘇子喬
6.1 民主政治的意涵
6.2 民主政治的類型
6.3 民主政治的理論
6.4 民主政治的實際
6.5 獨裁政治
第07章 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蘇子喬
7.1 政治發展
7.2 政治衰敗
7.3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7.4 民主化理論與民主鞏固
第08章 政府類型/沈有忠
8.1 憲政研究的內容與研究途徑
8.2 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
8.3 半總統制與臺灣的憲政運作
第09章 行政部門/蘇子喬
9.1 行政部門的意涵
9.2 行政權擴張的原因與控制方式
9.3 官僚體制
9.4 臺灣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
第10章 立法部門/蘇子喬
10.1 立法部門的意涵
10.2 立法部門的類型
10.3 立法部門的組織與立法程序
10.4 臺灣立法部門的介紹
第11章 司法部門/蘇子喬
11.1 司法部門的意涵
11.2 司法審查制度
11.3 臺灣司法體制的介紹
第12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沈有忠
12.1 政黨的源起與功能
12.2 政黨組織與類型
12.3 政黨體系
第13章 利益團體/鄭任汶
13.1 利益團體的定義與分類
13.2 利益團體的理論
13.3 利益團體的評價
13.4 遊說法
第14章 選舉制度與公民投票/沈有忠
14.1 選舉的功能與制度的分類
14.2 臺灣採用的選舉制度與影響
14.3 公民投票與罷免
第15章 民意、投票行為與政治參與/劉嘉薇
15.1 民意的意義、來源與效果
15.2 民意趨勢在臺灣
15.3 投票行為的成因
15.4 重要選舉結果在臺灣
15.5 政治參與的意義與成因
15.6 政治參與在臺灣
第16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傳播/劉嘉薇
16.1 政治文化的意義與類型
16.2 臺灣政治文化的影響
16.3 政治社會化的意義
16.4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16.5 政治傳播的意義與特徵、要素、面向
16.6 政治傳播在臺灣
第17章 網路民主與新媒體政治/胡全威
17.1 網路的興盛與衝擊
17.2 電子化政府、競選與線上會議
17.3 網路政治的特性
第18章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王啟明
18.1 國際政治的研究主體
18.2 分析層次
18.3 全球化的概念
18.4 外交決策與工具產出
立即查看
政治學(概要)解題完全制霸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關於國家考試政治學的題庫書,市面上已有針對申論題與選擇題之書籍,甚至選擇題已建立於某些網路題庫中。惟,本書係含括「政治學的申論題與選擇題」,收錄高普考、身心特考、調查局調工組、原民特考、國安局特考與地方特考之考題。申論題的部分已排除背多分題型與過於偏狹題型,選擇題則是全部收錄。
由於申論題挑選較有難度及需要邏輯之題目,作者會於解題時「先審題分析題目問題核心意識」,再「建立答題邏輯」,使作答內容均能圍繞前兩者而建構,不致於發散成為漫談。本書的申論題作答側重「思考」與「邏輯」,此重點使讀者可以自行思考建構答案,在考場上才不會與其他考生寫出一模一樣的「制式答案」。選擇題則是依據普考/四等的命題大綱進行分類,並且將相似題型以「叢集」(cluster)的方式聚集排列,使讀者能理解相同考點如何變化成不同題型,同時理解那些命題大綱是出題熱區,更重要的是,題目的解析皆係依據學者課本或文獻進行說明,以確保分析的正確性。
【目錄】
第一章 政治的意涵與基本概念
申論題篇
一、政治、權力、權威和正當性
二、政治學的發展與研究取向
三、政治體系
四、民族、國家與主權
五、民主、威權與極權
六、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測驗題篇
一、政治、權力、權威和正當性
二、政治學的發展與研究取向
三、政治體系
四、民族、國家與主權
五、民主、威權與極權
第二章 政治意識形態與政治理論
申論題篇
一、意識形態
二、人權、民權與公民意識
三、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四、政治經濟
五、政治發展與民主鞏固
六、暴力與革命
測驗題篇
一、意識形態
二、人權與民權
三、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四、政治發展與民主鞏固
第三章 政治制度
申論題篇
一、憲法與憲政體制
二、政府體制
三、立法機關
四、行政機關
五、司法機關與法院
六、文官制度
測驗題篇
一、憲法與憲政體制
二、政府體制
三、立法機關
四、行政機關
五、司法機關與法院
六、文官制度
第四章 政治行為與互動
申論題篇
一、選舉與投票行為
二、政治參與
三、民意
四、政治傳播與政治溝通
五、利益團體
六、政黨與政黨體系
測驗題篇
一、選舉與投票行為
二、政治參與
三、民意
四、政治傳播與政治溝通
五、利益團體
六、政黨與政黨體系
第五章 國際關係
申論題篇
一、全球化與國際政治
二、國際組織與區域安全
三、國際非政府組織
附錄 最新試題
申論題篇
一、政治的意涵與基本概念
二、政治意識形態與政治理論
三、政治制度
四、政治行為與互動
五、國際關係
立即查看
政治學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選擇題的高分要訣在於抗拒誘答。要順利上榜,廿五題選擇題中容錯的題數在一到兩題間,檢討歷年來許多考生在選擇題上慘遭「滑鐵盧」原因主要有二:無法掌握出自特定教科書的特定觀點答案;以及政治學基礎概念不紮實,難以應付難度提升的考題。本書正是為克服公職路上這兩大「絆腳石」而編寫。本書特色如下:
一、落實試題全覆蓋
本書向上增加外交特考比較政治深度題,向下涵蓋初等考試公民生活題,幫助考生紮實基礎,增強實力。 二、真正達到「知之為知之」
創新填空自我測驗,讓考生從被動應答到主動思考,在戰場上能戰無不勝。
此書也是作者「國考政治學三書」的姊妹作。另外兩本分別為《政治學(概要)》以及《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分別針對基礎概念、申論題型以及選擇題型編寫,三本一套是攻克政治學的考試利器,搭配使用學習效果倍增。
【目錄】
第一章 政治、權力、權威和正當性
第二章 政治學的發展與研究取向
第三章 意識型態
第四章 民主、威權與極權
第五章 憲法、人權與憲政體制
第六章 行政機關與文官體系
第七章 立法機關
第八章 司法機關與法院
第九章 政府體制
第十章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
第十一章 利益團體
第十二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
第十三章 民意、政治傳播與政治參與
第十四章 選舉與投票行為
第十五章 政治發展與政治經濟學
第十六章 國際政治與全球政治
立即查看
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作者編輯國考政治學三書的姊妹作。其他兩本分別是《政治學(概要)》以及《政治學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分別針對基礎概念、申論題型以及選擇題型編寫,三本一套是攻克國考政治學的考試利器,在運用上作者提出三點小提醒協助讀者能夠更快上手。
一、堅持奉行「一本書主義」
本書的〈參考解答〉95%以上內容都來自《政治學(概要)》一書,可以協助讀者在建立正確基礎概念的同時即能掌握申論出題的答案內容,真正達到「讀一套、寫同樣一套」,應用在考場上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符合得分要求的試卷答題。
二、純熟掌握答題布局
完整申論題的答題架構包括:破題、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本書除詳述這三部分的技巧原則外也實際運用在答題上,每一個解題都搭配常見的〈誤區〉以及〈解題指引〉,只要多練習依樣畫葫蘆融會貫通後自然下筆有如神助。
三、考情研析是考海指南
作者分析歷年試題,歸納出連動性與不連續出題兩大應考原則,協助考生掌握出題趨勢;書中特闢〈概念補充〉一欄可以擴增答題的深度,讓考生不只是考上還能高分考取;而在最新一版中,除原有的〈重點提示〉單元外,還增設〈要點解析〉,可以協助考生掌握考古題的出題脈絡。
近幾年,國考政治學有逐漸時事化的趨勢。即使如此,答題的內容其實仍然是基礎概念,尤其是行為主義政治學是一門科學,是奠立在經驗性、實證的基礎上,許多考生面對這種出題動輒提出自己的「創見」,卻忽略這些個人的意見並不是政治學研究的學術共識。針對這一部分,作者在揀選試題時也將這些見解題納入,同時提供符合學術要求的解題參考,請讀者務必多加揣摩體會。
【目錄】
第1章 政治、權力、權威和正當性
第2章 政治學的發展與研究取向
第3章 意識型態
第4章 民主、威權與極權
第5章 憲法、人權與憲政體制
第6章 行政機關與文官體系
第7章 立法機關
第8章 司法機關與法院
第9章 政府體制
第10章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
第11章 利益團體
第12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
第13章 民意、政治傳播與政治參與
第14章 選舉與投票行為
第15章 政治發展與政治經濟學
第16章 國際政治與全球政治
立即查看
財政學(概要)解題完全制霸 (1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依據歷年國考財政學(含括部分公共經濟學及租稅各論)題目,幫讀者去蕪存菁地精心挑選出熱門的測驗題與申論題型,迅速掌握國家考試要點,做最有效之衝刺。本書特色如下:
一、大量最新的題目
收錄截至112年近10年之高、普考、各類特考歷屆試題中具代表性之申論題及測驗題。透過大量作題目,提升測驗題的破題能力及申論題的答題功力,從過去的考題中吸收養分,快速滋長。
二、分門別類的彙總
本書先以「章」為單位,再將性質相近之理論彙總為同一「主題」,有助於飽覽該主題之各種題目的姿態及變化、釐清似是而非的觀念及原理,並協助您提綱挈領的吸收及複習。
三、清楚詳盡的解說
本書的每個題目(包含測驗題及申論題)皆有解析及擬答,徹底解決您的徬徨及困惑,一網打盡您的疑難及雜症。
另搭配作者所著之《財政學(概要)》研讀,建構財政學之理論基礎、觀念,厚植應試實力,必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目錄】
第一章 財政學概要與財政學派
主題一 財政學基本概念
主題二 財政目標
主題三 財政學派
第二章 福利經濟學
主題一 柏拉圖效率
主題二 福利的測度工具
主題三 社會福利函數
第三章 外部性理論
主題一 外部性
主題二 外部成本的修正策略
主題三 共有資源
第四章 公共財理論
主題一 公共財概論
主題二 純公共財模型
主題三 準財貨
第五章 公共選擇與公共支出成長理論
主題一 投票理論
主題二 中位數投票者理論及多數決的矛盾
主題三 公共選擇相關理論
主題四 公共支出成長理論
第六章 成本效益分析
主題一 成本與效益之估計
主題二 成本效益評估準則
主題三 成本效益分析之相關議題
主題四 影子價格
第七章 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制度
主題一 社會安全機制
主題二 全民健康保險
主題三 國民年金等社會保險
主題四 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
第八章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主題一 市場失靈
主題二 政府失靈
第九章 租稅概念、公平與效率
主題一 租稅名詞與概念
主題二 租稅公平
主題三 租稅效率
第十章 租稅的轉嫁與歸宿
主題一 租稅歸宿
主題二 租稅轉嫁型態與影響因素
主題三 從價稅、從量稅之轉嫁效果及獨占市場之租稅轉嫁
主題四 公司所得稅
第十一章 租稅的經濟效
主題一 超額負擔的衡量
主題二 租稅對工作意願的影響
主題三 租稅對消費與儲蓄的影響
第十二章 所得稅理論
主題一 所得稅理論
主題二 資本增益
主題三 稅式支出
主題四 我國所得稅制
第十三章 消費稅理論
主題一 消費稅概論
主題二 加值型營業稅
主題三 特種消費稅
第十四章 財產稅理論
主題一 財產稅概論
主題二 財產稅歸宿
主題三 財產稅相關重點
第十五章 自然獨占與公營事業定價法則
主題一 政府收入概論
主題二 公營事業定價
主題三 公營事業福利
主題四 規費及BOT
第十六章 地方財政理論
主題一 我國地方財政及各級政府移轉支付
主題二 地方財政理論
主題三 補助金制度
第十七章 預算制度與赤字
主題一 各種預算制度
主題二 我國的預算制度與赤字
第十八章 公債理論與管理
主題一 公債概論
主題二 公債的經濟效果
主題三 我國公債現況
第十九章 財政政策
主題一 乘數理論
主題二 財政政策
主題三 預算政策
立即查看
地方政府與政治(含地方自治概要)解題完全制霸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地方政府與政治一直是一門難以掌握的考科,即便已有學者出版教科書,但各自有不同的出發點,例如從法律、政治或公行,皆有不同的研究途徑呈現出不同的內容,亦使本科的內容趨向多元化與複雜化,尤其近年來「治理」途徑的研究使得本科的內容與主流社會科學研究途徑大相逕庭。
本書收錄至113年高普考、身心特考、原民特考、升官等與地方特考試題,並且依據命題大綱分類,據以分析出題趨勢,結合各種途徑的觀點作答,意即地方政府與政治是門「科際整合」的科目,必須擁有各種途徑研究內容整合,方能寫出具有全局性的答案。另外,作者的書籍強調「寫作」一事,換言之,申論題除了考科本身的知識應用,如何正確回答問題、架構答案以及展現答題邏輯,都屬於寫作的一環,這些都是傳統補習班教學未重視的,但卻會影響考生的思考邏輯與作答方式。因此,本書從強調「寫作邏輯」與「答題邏輯」兩個層面探討申論題,並且結合作者實務經驗,提供讀者更為全面的申論題答案。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
申論題篇
一、地方自治的意涵
二、地方政府的意涵
三、地方自治理論
四、地方民主與治理
五、自治監督
測驗題篇
一、地方政府意涵
二、地方自治意涵
三、地方自治體系
四、地方自治權與公民權
第二章 府際關係與跨域治理
申論題篇
一、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
二、府際關係模型與理論
三、府際網絡治理與管理
四、府際財政關係
五、跨區域與跨部門治理
六、都會區治理
測驗題篇
一、自治團體
二、自治法令體系
三、自治團體權利與自治事項
四、自治團體責任與自治監督
五、人民權利義務
六、地方罷免與選舉
第三章 地方自治組織與功能
申論題篇
一、地方政府行政機關組織與功能
二、地方立法機關組織與功能
三、地方文官制度
四、原住民自治制度
五、各國地方政府與制度
測驗題篇
一、地方行政機關
二、地方立法機關
三、府會關係與府際關係
四、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四章 地方政府管理與治理
申論題篇
一、地方治理方法
二、行政區劃
三、社區總體營造
四、地方財政
五、地方政府績效評估
六、地方產業及經濟發展
測驗題篇
一、地方治理基本概念
二、行政區劃
三、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
四、地方政府透明度能力提升
五、社區總體營造
第五章 地方政治與自治
申論題篇
一、地方選舉
二、地方派系政治
三、地方府會關係
四、地方民主與公民參與
測驗題篇
一、自治財政與地方公共產業
二、府際關係
三、公民參與
四、地方自治發展潮流
五、原住民自治
附錄 最新試題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