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依《人性論》第三卷「論道德」改寫,除保留原書的基本問題和結論之外,在思想觀點和文字表達上都做了重大改進。休謨更自稱該書是自己「所有不論歷史的、哲學的或文學的著作中無與倫比地最優秀的著作」。 相較於《人性論》中的「論道德」,改寫後的《道德原則研究》,在思想上更穩健和成熟、論證上更簡潔而嚴密、整體結構安排上也更細膩,體現出休謨力圖將道德思想嚴密體系化的意圖,包括: 1.透過闡明個人價值的構成,從理論上解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在利益和幸福上的關係,從而揭示精神科學的實踐部分,其自身的特徵或特性。 2.以「仁愛論」取代了「自愛論」,從道德概念來說明道德自身得以建立的根據,主張「人道」是道德的原始動機或原則。 3.休謨將立足點從個人移向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道德動機上從自愛論轉向仁愛論。因此,「同情」取代了「比較」,而變成人們道德情感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發生方式。 4.對宗教採取更加鮮明和嚴厲的批判態度,以道德的四個本源和原則為根據,對僧侶道德進行了澈底的批判。 【目錄】 譯者導言 第一章 論道德的一般原則 第二章 論仁愛 第三章 論正義 第四章 論政治社會 第五章 效用為什麼使人快樂 第六章 論對我們自己有用的特質 第七章 論直接令我們自己愉快的特質 第八章 論直接令他人愉快的特質 第九章 結 論 附錄一 關於道德情感 附錄二 論自愛 附錄三 對正義的進一步思考 附錄四 論某些言辭爭論 一篇對話 譯後記 重訂又記 休謨年表(一七一一 ─ 一七七六) 主要術語對照表及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