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大學物理學精要(第6版)
作者:劉宗儒
出版社:偉文
出版日期:2023/07/01
ISBN:9789860673999
原價:
1200
售價:
1068
現省:
132元
立即查看
美國人365天都在用的英文片語 <貝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撐起半片天─美國華人婦女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歷史是人類生活的紀錄,紀錄中曾有過「他」的歷史,也應該有「她」的紀錄,因為女性占人類人口一半的人數,女性的故事也是歷史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無論古今中外,重男輕女的觀念讓人認為,人類歷史就是男人故事的紀錄、努力與奮鬥的歷史,其實不然,在男性背後總有女性力量的支撐造就男性的成功,女性在歷史看不見的模糊處,至於真正女性的角色又該如何,卻沒有被文字記載或受到關注。
華人婦女在1785年到美國,當時人數不多,以華商的太太和女傭為主,在隨後的160餘年裡,這群先驅者在美國寫下令人動容的故事~
她們從傳宗接代的觀念中走出,為爭取成為美國公民的機會走上法庭;
她們無懼地抗爭,為華人女性爭取尊嚴及投票權的機會;
她們在經濟大恐慌時勇敢爭取工作機會;
她們為金援中國母國的抗戰而募款遊行;
她們更在二戰中駕駛飛機參與愛國戰爭;
今日的她們,更在政經、科技、醫學、戲劇、體壇等領域中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本書一反過去只重視菁英階級的研究,以一九六○年代以降,美國歷史學界興起採以「自下往上觀看」的「新社會史研究法」,重視「種族、階級、性別」的分析,並透過口述檔案史料及分散在各處的故事記載、報紙紀錄,結合一個個案例印證、一篇篇口述故事的呈現,還原在美國華人婦女的歷史原貌。期能拋磚引玉,讓海華同好共同關注這一段被忽視的美國華人婦女史。
【目錄】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束縛—早期中國婦女的制約障礙
第一節 中國婦女的社會傳統制約
第二節 美國設置障礙法令
第三節 追求心中的美國夢
第三章 綁腳—十九世紀美國華人移民婦女(1840∼1900)
第一節 華人女奴
第二節 華人婢女
第三節 華人婦女解放的先驅
第四章 解放—第一代美國華人婦女的生活(1900∼1945)
第一節 過境天使島的華婦
第二節 中國城內的華婦
第三節 農漁業中的華婦
第五章 跨越—翻轉中的第二代美國華裔婦女(1920∼1965)
第一節 經濟恐慌下中國城華裔婦女
第二節 抗戰與二戰期間的華裔婦女
第三節 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的心態轉折
第六章 翱翔—當代美國華裔新女性(1965年至今)
第一節 乘風破浪—政商與金融科技
第二節 紙筆縱橫—文學與藝術
第三節 翻轉歷史舞臺—戲劇與執導者
第七章 不再沉默
參考書目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企業、技術與關係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考察近代中國在國家治理上的內外策略,
吳翎君將近代中美關係的政治、經濟、商業團體、
工程技術和國際組織等元素融於一爐,
細膩且全面性的探討,
研究中美關係的必讀之作!
《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企業、技術與關係網》從1870年代開展自強運動不久後的革新中國,對應一個從南北戰爭結束後進行國家重建(Reconstruction Era)的美國,自此歷經20世紀兩次全球大戰的過程中,中美兩國如何在企業、技術及環扣相連的多元網絡中,拉近互惠的利益或各持一執,並向世界展示一個新的自我定位和國際參與的角色。
中美知識產權之爭、美國在華商會、中美工程師協會、石油與太平洋戰爭、1946年中美商約等重大議題,貫穿了大歷史與事件所形成的網絡互動。這些跨越政府與非政府的議題,如何形塑了近代中美兩國的交往歷程,乃至於美國與戰後台灣發展的淵源,吳翎君更著意於兩國雙邊關係中的合作共榮,而非一面強調衝突與競爭。在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時代中,我們更需要從共有歷史(shared history)的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
【目錄】
緒章
一、研究源起
二、從跨國史和國際史視野研究近代中美關係
三、中國與美國──企業、技術與關係網
第一部分 企業活動、國家治理與中美關係
第一章 清末輪船招商局與美商旗昌洋行的交易
前言
一、美商旗昌洋行和招商局的早期歷史
二、清法戰爭時期招商局輪船懸掛美國國旗的買賣
三、宣戰、局外中立與中美關係
四、招商局收回輪船──「正當交易」風波
小結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中美版權之爭
前言
一、清末《中美商約》對涉外版權的首度約定
二、美國控告中國書商與索取版權之案例
(一)《邁爾氏通史》翻印案
(二)《各國老幼書》等書籍案
(三)《韋氏大學字典》案
三、國際版權同盟與上海「萬國出版協會」
小結
第三章 民初江南造船所成功打造美國萬噸巨輪
前言
一、穿越太平洋的中美海運的合作機遇
(一)大戰時期美國太平洋海運船舶的短缺
(二)民初中國發展遠洋航運的動機
二、「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國四艘巨輪案
(一)合作源起
(二)合約議訂──中國如何替美國造船?
小結
第二部分 商人團體、技術組織與關係網
第四章 一種特殊機遇與多元關係網
前言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美經濟關係的轉捩點
二、中美經濟活動中的關係網絡
三、美國政府的作用──1922年《美國對華貿易法案》
小結
第五章 在華商人團體的成立與轉型──「美國亞洲協會」與「中國美國商會」
前言
一、美國在東亞最早的商人團體──美國亞洲協會
(一)成立背景與早期發展
(二)一戰時期的關鍵主張
二、美國在華商會的演變與作用
(一)「中國美國商會」的成立
(二)兩會在華商務活動的合併
(三)對中國參與國際商會和推動中美貿易委員會的作用
三、「美國亞洲協會」的文化轉型
小結
第六章 在華技術組織的成立與演變
──中美工程師協會
前言
一、創立宗旨與會務運作
二、中美工程師群體的關係網
三、聯結中國與國際工程知識的橋梁
(一)倡議工業標準化
(二)借鑑國際經驗──鐵路工程和水利工程之推動
四、國際合作與中國工程師團隊的形成
小結
第三部分 企業、戰爭與外交
第七章 中國抗戰初期美國在華跨國企業的遭逢
前言
一、關閉個案──美國大來青島分行
(一)大來分公司在華北
(二)日本航運政策對大來分公司的遮斷
二、從「觀望」到「合作」個案──英美煙公司在華北
(一)日本排擠英美煙公司的手段
(二)從抗拒到妥協
三、美國政府對日本的經濟制裁及其遠東外交策略
小結
第八章 戰爭與石油──美國與戰時中國石油問題
前言
一、日本在占領區的石油戰略與美國的回應
(一)美國面臨「霍伯森的選擇」
(二)美國石油公司在華經營困境
二、非占領區中國的石油問題與美國的石油戰略
(一)中國各地油田概況與石油輸入途徑
(二)美國參戰後的中美石油策略
小結
第九章 戰後中美新經濟關係的建立──1946年《中美商約》
前言
一、渴望重返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與商約之提出
二、條約平等互惠原則和中美談判交鋒
三、劍拔弩張的輿論戰
四、條約權利、經濟立法與國際化命題的思考
小結
結論
附錄
4-1:中美直接往來貿易統計表,1864-1928
4-2:上海美國大學俱樂部歷屆主席,1912-1935
5-1:美國亞洲協會歷屆主席,1898-1939
5-2:中國美國商會歷屆主席,1915-1940
5-3:第一屆中美貿易委員會委員與職掌,1934-1936
5-4:1935年遠東經濟考察團所錄「美中貿易委員會」和上海「中美貿易委員會」名單
6-1:「中美工程師協會」第一屆會務組織成員,1919-1920
6-2:中美工程師協會會員人數
6-3:1935和1940年「中美工程師協會」會務主要成員
7-1:美國大來公司、英國、日本與中國在青島的木材載運量(ex-yard)及市場銷售百分比,1932-1940
9-1:據《美國對華貿易法案》而成立的美商公司(上海)及其營業項目,1946徵引書目
中英對照表
後記
本書論文發表資訊
立即查看
用美國人的方法學文法【超融入名詞篇】:第一本完全與生活結合的新形態文法書,不必想、不必背、文法直覺自然養成!(附雙版本美式英語會話QR Cod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史上第一本『融入美國人生活』的文法書!
跟著在地美國人的日常對話
讓你的英文文法跟母語人士一樣渾然天成!
為什麼每本文法書,一翻開來就是 SV、SVO、SVC…五大句型?
有沒有辦法不要「水 water 是不可數名詞不能加 s」的死背文法規則?
學文法絕對不能只靠死背硬記!趕快忘掉那些惱人的文法公式,
現在開始用美國人的方式學文法,讓你擁有真正的文法實力!
文法不是死的知識,而是會因情境發生變化的活用觀念,
唯有學會:「Grammar in Use 實際運用下的文法」
和
「Grammar in Context 根據情境使用的文法」
才能讓你回歸文法最純粹的本質
不必想、不必背,只憑直覺就能自然用對、流利表達!
你還在用傳統的方法學英文嗎?只靠死背一道道規則是學不好英文文法的!
從現在開始就用生活情境暢快貫通惱人的文法概念吧!
★ 美國人都是這樣學文法!與生活結合、實際運用才是關鍵!
美國人在學習英語時,是透過生活中的日常來學習新的單字和文法,因此學習是內化與養成英文單字和文法的過程,漸漸將這些概念在大腦中架構出來,自然地表達出正確的句子!
本書解析亞洲學生學習英語的迷思,打破學習英語文法必需從五大句型學習的概念,並從名詞相關的文法開始,讓讀者能夠學習最道地的美式英語文法、會話。作者指出學英語文法不能死記硬背,要從美國母語人士的角度來思考文法規則,強調學習文法是內化與養成(Acquisition)的過程,並透過情境例句、對話加深印象,並根據這些情境來講出「對」的句子,所以學會正確的文法同時也能增進會話力。
‧ 什麼是 Grammar in Use?
Grammar-in-Use 可以解釋為「實際運用下的文法」。與其學會所有與構成主詞或受詞的名詞部分有關的文法,不如只學習實際運用度高的文法就好了。因此,這本書以 Grammar-in-Use 為基礎,只收錄進行會話時會用到的內容,所以不會和市面上的英文文法書一樣,以五大句型為主來進行說明,也不會過度使用專有名詞讓讀者混亂,只會介紹讓讀者能夠用在對話中精準表達所需的重要內容。例如:集合名詞、群集名詞,如果單看這兩個文法術語,會讓很多人覺得「為什麼明明是中文但我怎麼看不懂」,導致越學疑問越多。但如果看實際的運用狀況,就會發現其實很難搞混,請看以下的句子和文法解釋:
‧Our team is going to be the winner! 我們這組會是贏家!(集合名詞)
→ 將 our team 視為一個單位(unit),因此要用單數動詞,這就是集合名詞的用法。
‧Our team are full of energy! 我們這組充滿活力!(群集名詞)
→ 將 our team 視為一群組員(team members),因此要用複數動詞,這就是群集名詞的用法。
在例句中,可以看到第一句的主詞代表一個單位,所以要用集合名詞的用法;第二句的主詞代表一群組員,所以要用群集名詞的用法。透過這兩個例句,我們就可以輕鬆地了解這兩個讓人頭痛的文法專有名詞,不用再被繁複的文法說明所混淆。
‧ 什麼是 Grammar in Contexts?
Grammar-in-Context 的意思,準確來說是「根據情境使用的文法」。也就是透過句子的情境來理解文法。舉例來說,從 love 這個抽象名詞來看,大家提到抽象名詞可能只會想到「不可數名詞」這個文法概念,但其實 love 可以根據情境來決定是否可數,請看以下的例句:
Do you believe in love? 你相信愛的存在嗎?
How many real loves do you think you can find in this lifetime? 你覺得一生中你能找到幾個真愛?
第一個句子的 love 是「抽象名詞」,大家都可以理解這裡指的是「抽象的愛」;然而第二個句子中的 love 卻可以用複數的型態表示,這是因為這裡的 love 是「愛人」的意思,所以是可數名詞。換言之,我們在學習 love 這個單字時,必須要利用例句的情境來理解這個單字真正的意思,而不是把字義背下來卻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個單字。因此在這本書中,會利用可透過句子情境來理解的會話,來讓讀者理解重要的文法點。
★ 本書把重點放在會左右句子整體文法架構的名詞上,實際在運用時,名詞會根據不同情境而改變使用方式,本書透過詳細解說與道地生活會話,帶領學習者在各種情境下實際使用、練習有運用到文法觀念的句子,讓學習者能夠在生活中自然運用正確的文法、建立自己的「文法直覺」!
本書特色
◆ 用美國人的思考觀點,詳細解析英語文法概念
作者透過輕鬆、幽默的敘述講解美國人的思考觀念,帶著讀者一起學習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文法概念,讓讀者能在面對不熟悉的文法概念時,以美國人的價值觀來判斷文法觀念。例如,在判斷名詞是否可數時,不能透過死記硬背,要用生活上的情境、常理來理解為什麼在這個情況下的名詞要用可數、不可數。之後讀者在使用英語時,可以用清晰的思緒來架構所要表達的英語,講出正確的文法。
◆ 用道地的美國日常生活對話,學習文法正確的使用方式
除了詳細的文法解析,本書還收錄多篇道地的英語對話,每篇文法章節根據不同的文法概念設計不同的英語對話,讓讀者在理解文法之後,可以馬上閱讀生活對話中正確的文法使用方式。唯有透過會話、例句的情境,才能徹底了解相關文法,因此,這些句子根據實際情境而寫出來的。這些會話之中蘊含著美國人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達,因此比起單純用來學習文法,這些會話例句具有更深層的意義,作者強調只要文法運用正確,就能流暢地說英文,提升會話能力。
◆ 收錄美國人慣用表達與生活用字,學會最道地的英文表達
對話中也補充許多美國人慣用表達、生活用字,例如:coke-bottle glasses(鏡片很厚的眼鏡)、toss and turn(翻來覆去、睡不著)、take off(離開)等,這些表達都是非常道地的美式英語表達,在平時學習英文的書籍可能不太常見,因此本書讓讀者能夠一邊學習名詞相關的文法,一邊記住學校不會教的英語表達,讓你的會話能力達到美國人都會讚嘆的境界!
◆ 透過「我有問題!」專欄,用簡單、清楚的回答,解決你的學習疑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疑惑,同時這些問題是其他人想知道的。在本書中不時出現的「我有問題!」專欄,收錄了與書中內容有關、也是學習者們最想知道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作者利用多年的教學經驗整理出了最常被學生們問到的問題,在書中會給予最簡單、清楚而且正確的答案。只要好好學習這些內容,各位的英語實力一定會瞬間突飛猛進!
◆ 補充五篇語言學習理論,讓你更理解學習外語的過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以及疑問,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會發生這種情況的背景或理論,就更能輕鬆理解,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樣地,我們一直努力想要流利地對話,但這樣表達真的是正確的嗎?此外,我們碰到某些情況時,應該要怎麼應對才好,這些都會在「語言學習理論」中介紹。語言學習理論並不是主修語言的人才需要學習,這些理論能幫助我們更確切掌握在學習中會碰到的情況,並朝正確的方向學習。
◆ 以QR碼線上線上音檔方式,收錄慢版及自然版會話 MP3,一邊聽、一邊唸,學習更有效
書中的每一段會話旁都附上了 QR 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就能聽到道地美式發音的對話 MP3。特別的是,本書收錄了兩個版本的 MP3,分別是排除了大部分的情感、口音、連音且唸得比平常說話速度更慢的慢版,以及用美國人平常說話時的語速、語調、連音及語感自然對話的自然版。慢版是針對將個別單字準確發音,仔細聆聽會對培養英文聽力很有幫助,而聆聽自然版則是能聽到相當生動的會話。可依照自己當下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音檔,一邊聽、一邊唸,同步提升英文聽力和會話能力。本書亦提供可一次下載全書 MP3 的 QR 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 APP,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 iOS 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 用戶需升級至 iOS 13 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立即查看
老外在用最高頻率英文使用書:2億字資料庫分析,最多美國人選擇的表達方式,照著說安心不出錯!(附QR碼線上音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你學到的英文,真的是美國人使用的說法嗎?
文法上挑不出錯誤的句子,使用在溝通上真的無懈可擊嗎?
用2億單字的會話資料庫,分析最真實的口語表達方式
按照使用頻率排列!安心照用不出錯!
想要安全過關,就選最多人用的那句!
想要與眾不同,就選最少人用的那句!
無論怎麼用,都是最標準,0錯誤的英文!
你是否曾經在會話書裡學過「我羨慕你。=I envy you.」、「你有交往的對象嗎?=Are you dating anyone?」這種句子呢?小心!你學到的可能是「雖然沒有文法錯誤」,但卻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不自然英語」!事實上,美國人最常用來表達羨慕的說法,是不帶負面意味的「That's nice.(真好)」,而「交往」通常會用動詞 see 而不是 date 表達。
為了找出美國人在各種場合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本書利用由作者阿部一開發、多達2億個單字的語料庫,從中挑選出美國人的日常對話內容,並統計各種場合中的語句使用頻率。結果發現,美國人最普遍使用的說法,都是字數最少、用詞最簡單的,只要學習這些道地的表達方式,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開口說!另外,透過真實會話的統計分析,也可以驗證我們在學校或書籍中學到的英語,是否符合母語人士的實際說法,不再擔心說出不自然的「偽英語」。
本書特色
■ 以2億單字的語料庫為基礎,分析美式英語日常會話中「真正用得到的句子」,照用絕不出問題
在英語會話書中學到的句子,如果不是以真正的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就很有可能是憑空想像、實際上沒人在用的說法。本書作者阿部一在40年的研究生涯中,收集了大量的實際英語資料,累積成超過2億單字的語料庫。本書挑選了其中美國母語人士的日常會話,約300萬單字的資料,並且依照「開心、驚訝、同意、拒絕、讚美、加油打氣……」等各種場合與意義分類,分析每種情況下頻率最高的說法,保證絕對是美國人真正用得到的句子。
■ 透過真實的使用頻率分析,破解關於英語表達方式的傳聞與迷思,最具公信力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說法:jealous是「嫉妒」,envy是「羨慕」,所以用envy就沒問題了嗎?事實上,在表達羨慕的情況中,只有2.1%是用 envy 表達。因為envy仍然帶有一點「嫉妒」的負面印象,所以超過6成的說法其實是That’s nice.(真好),這樣才能用輕鬆又正面的語氣表達羨慕。另外,我們可能會學到date=「交往」,但在語料庫中,並沒有Are you dating anyone?(你在跟誰交往嗎?)這樣的句子,而是說Are you seeing anyone?,用see來表達。
另外,也有些主張「美國人不會這樣說」的網路文章,例如「美國人不會用I’m fine.回答How are you?」,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雖然的確沒有人像課本一樣說I’m fine, thank you.,但只說I’m fine.的情況仍然佔6成以上。透過實際分析使用頻率,才能保證提供最正確的英語資訊,不再被沒有根據的說法誤導。
■ 最常用的表達方式,都是最簡單的句子,任何程度的人都能輕鬆學會
分析各種情況的語句使用頻率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母語人士最常用的句子,長度都很短,而且用詞非常簡單。我們常誤以為,要背很多單字、說出很長的句子,才能像母語人士一樣對話,卻不知道有效率的簡短說法才是會話的主要內容。透過本書的整理,讀者可以一次學會這些最簡短、最精準到位的表達方式,而且因為用詞簡單,所以不論程度如何,都能輕鬆開口說,最快速提升溝通能力。
■ 針對每種情況,提供多種不同表達方式,並講解使用情境的差別,讓表達更精準
在每種場合中,雖然有很多說法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隨著場合正式與否、和對象的親密程度、要傳達什麼情緒,使用的說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表達「好吃」,It’s good是一般的說法,Yummy是小孩子或大人帶點童心的說法,It’s delicious則主要使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本書在介紹高頻率表達方式的同時,也解說各種說法之間的細微差別,讓讀者能夠更精準地傳達自己的想法。
■ 提供全書英語朗讀音檔,QR碼隨掃隨聽
在閱讀會話內容的同時,聆聽朗讀音檔,除了能確認發音,也能讓印象更深刻。除了可隨掃隨聽的QR碼以外,也可掃描全書MP3下載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更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打包下載檔案為ZIP壓縮檔,部分智慧型手機需安裝解壓縮程式方可開啟;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正常下載全書壓縮檔並開啟檔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