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系列名:幼兒課程與教學 ISBN13:9789861919225 出版社:心理 作者:葉郁菁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9/14 中國圖書分類:兒童研究 內容簡介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與幼兒的發展形成緊密的系統。幼兒園教保人員,不僅需要瞭解幼兒成長的環境,更需要和系統中的重要他人建立夥伴關係。 本書的特色為橫跨教育、社會領域,兼採理論與實務運用,納入最新議題的討論。從幼兒教育和社會學的不同視角討論各項重要議題,融入幼兒園的實務和應用。教保人員執行課程時,可以瞭解如何和社區共構在地化課程。本書涵蓋科技產品、少子女化和宅經濟等新興議題對幼兒和家庭的影響,幼兒園與社區資源的橫向整合,以及托幼和幼小銜接。本書豐富又多元的內容,對幼教系、幼保系學生與教保人員,提供兼具微視與鉅視的全觀性專業知能。 目錄 第一章 生態系統的觀點 第一節 生態系統理論 第二節 幼兒、家庭與社區的生態系統觀 第三節 家庭系統理論觀點 第二章 社會學的觀點 第一節 功能論 第二節 衝突論 第三節 社會互動論 第四節 社會交換理論 第五節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的社會學探討 第三章 心理學的觀點 第一節 生物發展 第二節 認知和語言發展 第三節 社會與人格發展 第四章 親職教育與家長參與 第一節 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 親職教育方案的類型 第三節 親職壓力與親職效能 第四節 幼兒園家長參與 第五章 親師溝通策略 第一節 親師溝通的重要性 第二節 家庭關係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親師溝通管道 第四節 幼兒園親師溝通策略 第五節 幼兒園親師刊物編輯 第六節 家庭訪問 第七節 溝通失靈後的申訴 第六章 與多元家庭合作 第一節 特殊與重大疾病幼兒家庭 第二節 多元家庭型態的幼兒家庭 第三節 多元族群型態的幼兒家庭 第四節 具有多元文化觀的教保人員 第七章 社會工作取向的親職方案與教師專業倫理 第一節 親職方案規劃與評估 第二節 社工取向的親職方案 第三節 教師是兒童保護的重要防線 第四節 教保人員倫理 第八章 社區資源 第一節 社區的定義和功能 第二節 社區資源的定義和內涵 第三節 幼兒園可連結的家庭服務資源 第四節 幼兒園社區資源盤點 第九章 幼兒園課程與社區的融合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與社區的關連性 第二節 社區踏查 第三節 運用社區資源豐富化幼兒園主題課程 第四節 社區主題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操作策略 第五節 社區課程操作的困難與解決策略 第十章 家園協作共推健康促進 第一節 健康促進 第二節 幼兒園健康促進計畫推動模式 第三節 幼兒園推動視力保健實例 第四節 家園共同合作推動健康促進 第十一章 幼兒園與社區的橫向整合與垂直銜接 第一節 社區型整合照顧方案 第二節 幼兒園與社區的垂直銜接 第十二章 社會變遷下的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第一節 少子女化世代下的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第二節 網路科技的衝擊和影響 第三節 宅世代的巨浪來襲 第四節 社會變遷下的家庭和社區 表目錄 表3-1 年齡與情緒發展 表10-1 2000年~2016年OECD國家兒童與少年身體健康行為的趨勢 表10-2 幼兒園健康促進架構規劃與細項指標 表11-1 老幼共融方案作息表(示例) 表11-2 老幼共學活動設計表 表11-3 零至六歲幼兒照顧體系比較表 表12-1 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服務費用及育兒津貼補助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四大篇,共16章: 〈理念篇〉第1~3章:從兒童福利的意涵與背景開始,接著討論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的兒少福利服務,再介紹兒少權利的倡導。 〈制度篇〉第4~7章:從兒童福利的政策脈絡談起,再說明法規、行政體制及專業制度。 〈實務篇〉第8~15章:包含托育服務、親職教育、低收入家庭、單親家庭、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虐待、收養、家外安置。 〈願景篇〉第16章:21世紀兒童福利問題與展望。 改版更新: ‧更新數據,參考最新法規政策、政府組織現況整內容並補新知。 ‧適合幼保、社工、社福、社教科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使用。 目錄 第1篇 理念篇 第1章 兒童福利的意涵與歷史發展 第2章 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第3章 兒童及少年權利倡導 第2篇 制度篇 第4章 兒童福利政策脈絡 第5章 兒童福利法規 第6章 兒童福利行政體制 第7章 兒童福利專業制度 第3篇 實務篇 第8章 托育服務 第9章 親職教育與輔導 第10章 低收入家庭與所得維繫 第11章 單親家庭兒童服務 第12章 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福利服務 第13章 兒童虐待與防治 第14章 兒童收養服務 第15章 兒童家外安置服務 第4篇 願景篇 第16章 21世紀之兒童福利問題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