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行動通訊原理<五南>
作者: 裴昌幸GORDON L. STUBER
ISBN: 9789571140902
出版社: 新月
定價: 850
售價: 72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 (1版)

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3GPP New Radio(NR):原理與實務 ISBN13:9789865039400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李大嵩;李明峻;詹士慶;吳昭沁 裝訂/頁數:平裝/468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重量:85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1/09 中國圖書分類:無線電工程 內容簡介   本書主題為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標準3GPP NR系統的原理與實務,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側重與NR相關性較高的行動通訊學理介紹,第二部分側重NR的技術標準實務介紹。   學理部份:首先探討電波傳播物理特性,輔以數學模型解說3GPP所採用的無線傳輸通道(SCM/ SCME)特性,並介紹多天線系統信號模型;其次,針對OFDM系統,從傳收機基本架構、原理及相關的信號檢測與處理演算法進行深入介紹;最後探討多天線信號處理,包括波束成形、多樣、空時碼、MIMO檢測及預編碼等,提供全面性的介紹。   實務部分:首先針對NR系統與技術,介紹R15與R16規格版本的演進過程與主要技術內涵,並詳述系統網路架構、通訊協定、實體傳輸資源,與三維通道模型;其次,介紹NR系統實體層信號處理與運作機制,包括各類參考信號、實體層處理、控制信令、波束管理、毫米波系統、大規模多天線系統、多天線傳輸模式、側行鏈路傳輸,與協調多點傳輸及載波聚合技術;最後探討其他5G進階關鍵技術,介紹極可靠低延遲通訊、裝置對裝置通訊、機器類型通訊與物聯網、車聯網通訊、定位服務與技術、非授權頻譜與頻譜共享技術、垂直應用與專網,以及非地面網路通訊。 本書特色   1.本書著重:詳細的介紹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的學理與實務的關鍵知識。   2.閱讀本書:可經由學理部分掌握5G NR系統實體層所涉及的核心技術與原理,經由實務部分掌握5G NR系統整體架構與協定運作方式。   3.讀完本書:可充分掌握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精髓,有助於提升其學術研究或產品研發的專業能力。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無線通道與信號模型 2-1 概論 2-2 大尺度衰落 2-3 小尺度衰落 2-4 多天線系統信號模型 2-5 空間通道模型 第三章 正交分頻多工 3-1 概論 3-2 OFDM傳收機 3-3 OFDM系統峰均功率比問題與解決方案 3-4 OFDM信號檢測 3-5 OFDM系統通道估計 3-6 基於循環字首的單載波傳輸 3-7 OFDMA/SC-FDMA簡介 第四章 多天線信號處理 4-1 概論 4-2 波束成形技術 4-3 多天線系統原理 4-4 MIMO-OFDM系統模型 4-5 接收多樣 4-6 傳送多樣 4-7 空時碼 4-8 MIMO檢測 4-9 MIMO預編碼 第五章 5G NR系統與技術簡介 5-1 概論 5-2 技術特點與演進 5-3 網路架構與網路切片技術 5-4 通訊協定 5-5 實體傳輸資源 5-6 三維通道模型 第六章 5G NR實體層信號處理 6-1 概論 6-2 NR參考信號 6-3 運輸通道處理 6-4 下行實體層處理 6-5 上行實體層處理 6-6 實體層傳收機架構 第七章 5G NR實體層運作機制 7-1 概論 7-2 控制信令 7-3 波束管理 7-4 毫米波系統與大規模多天線系統 7-5 傳輸模式 7-6 側行鏈路傳輸 7-7 協調多點傳輸/接收 7-8 載波聚合 第八章 5G NR進階關鍵技術 8-1 概論 8-2 極可靠低延遲通訊 8-3 裝置對裝置通訊與鄰域服務 8-4 機器類型通訊與物聯網 8-5 車聯網通訊 8-6 定位服務與技術 8-7 非授權頻譜與頻譜共享技術 8-8 垂直應用與專網 8-9 非地面網路通訊 Appendix A 矩陣代數簡介 Appendix B 最佳化理論簡介 Index 本書索引

原價: 580 售價: 5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用Google玩人工智慧實驗:Google AI Experiments探索 - 含ITC資通訊認證Bas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慧入門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

用Google玩人工智慧實驗:Google AI Experiments探索 - 含ITC資通訊認證Bas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慧入門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 只需開啟瀏覽器即可在手機、平板或電腦操作。   ‧ 圖文說明精彩、操作畫面介紹流暢,實際演練人工智慧的網路應用。   ‧ 從淺到深的人工智慧教學內容,使初學者可以快速上手。 目錄 第1章 認識人工智慧 1-1 人工智慧/的定義與源起 1-2 人工智慧/AI的發展與現況 1-3 Google的AI Experiments介紹 課後習題 第2章人工智慧如何運作 2-1人工智慧運作基礎 2-2機器學習 2-3 類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 2-4 AI Experiments實作 課後習題 第3章人工智慧的影像辨識與應用 3-1AI影像辨識技術 3-2AI影像辨識應用 3-3影像拍攝AI Experiments實作 3-4 繪圖手寫AI Experiments實作 課後習題 第4章人工智慧的聲音、音樂技術與應用 4-1 AI聲音、音樂與語音辨識技術 4-2 AI聲音、音樂與語音識別應用 4-3 AI Experiments實作 課後習題 第5章人工智慧的文字、語言技術與應用 5-1文字、語音技術 5-2文字、語音應用 5-3 AI Experiments實作 課後習題 第6章人工智慧創意應用 6-1AI結合硬體展現各種功能 6-2混合媒體的AI應用 6-3AI Experiments案例 課後習題 第7章未來與展望 7-1「科技奇點」是什麼? 7-2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生時代 7-3給讀者的話 課後習題 課後習題解答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網路概論的十六堂精選課程(第三版):行動通訊 x 物聯網 x 大數據 x 雲端運算 x 人工智慧 (3版)

網路概論的十六堂精選課程(第三版):行動通訊 x 物聯網 x 大數據 x 雲端運算 x 人工智慧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射頻技術在行動通訊的應用2/e (2版)

射頻技術在行動通訊的應用2/e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射頻技術在行動通訊的應用(第2版) 作者:高曜煌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7/09/21 ISBN:9789864636570 商品簡介 1.作者將過去幾年所收集的各大積體電路中,有很多深入的設計資訊作有系統整理呈現,特別是在系統設計的考量方面。 2.本書在射頻模組的撰寫方式上,採用行為模型表示,省略詳細電路設計,特別著重參數的大小及非線性根由,這對使用軟體模擬很有幫助。 3.本書在第一章特別介紹蜂巢式頻率重覆使用概念及無線行動通訊的特點。 4.本書在第四章特別介紹被動元件與寄生效應,且探討寄生效應對組成的LC電路影響。 5.本章再第六章介紹信號產生器、頻譜儀、網路分析儀及雜訊指數儀等構成基本原理,使學者能正確使用量測設備。 ■ 內容簡介 射頻電路的設計及性能表現與通訊理論及製程息息相關,然而傳統的射頻電路設計書籍較少考量數位通訊的需求,造成初學者門檻加大,因此本書的目的是彌補傳統的高頻電路設計與行動通訊需求的落差,使有志於從事射頻技術的讀者能很輕易的進入這個領域。從學生就業觀點而言,學習射頻技術有兩方向,一是射頻積體電路設計工程師,另一是射頻系統工程師,本書目標是針對後者希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書中較強調系統概念。對工程師而言,當然希望將每個規格都做到最好,然而射頻電路的設計常受到多個參數互相影響,射頻元件的寄生對電路性能的影響常需要做折衷,本書著重參數之間設計最佳化的折衷,亦強調傅利葉分析的重要性。各大積體電路有很多深入的設計資訊會發表在IEEE科學文獻中,作者將過去幾年所收集的資料作有系統整理呈現,特別是在射頻系統設計的考量方面。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行動通訊與傳輸網路3/e (3版)

行動通訊與傳輸網路3/e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行動通訊與傳輸網路(第三版) 作者:陳聖詠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7/02/14 ISBN:9789864634293 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描述行動通訊與傳輸網路整體的架構之基本觀念,並詳述行動通信GSM系統與傳輸網路介面之相關聯性,內容包括通訊多工技術、GSM行動通信系統、Wi-Fi、WiMAX架構觀念、光纖相關知識、數據網路相關通訊協定、微波通信概念、基本電源系統、3G/4G/5G網路介紹、傳輸網路規劃基本知識,以及行動通訊未來展望。   本書以重點式的敘述與圖解的方式來編寫,讓讀者能逐步的了解到在整體行動通信領域裡,數據資料如何透過傳輸網路來連結,以實際經驗的角度來描述通訊網路,配合流程圖解方式導引,希望能讓讀者對本書行動通訊及傳輸網路之間的關聯,有快速的理解與構思。 本書特色   1.由淺入深描述行動通訊與傳輸網路整體的架構之基本觀念,並詳述行動通信GSM系統與傳輸網路介面之相關聯性。   2.本書內容包括通訊多工技術、GSM行動通信系統、Wi-Fi、WiMAX架構觀念、光纖相關知識、數據網路相關通訊協定、微波通信概念、基本電源系統、3G/4G/5G網路介紹、傳輸網路規劃基本知識,以及行動通訊未來發展介紹。   3.本書以重點式的敘述與圖解的方式來編寫,讓讀者能逐步的了解到在整體行動通信領域裡,數據資料如何透過傳輸網路來連結。   4.以實際經驗的角度來描述通訊網路,配合流程圖解方式導引,希望能讓讀者對本書行動通訊及傳輸網路之間的關聯,有快速的理解與構思。 目錄 第一章 無線通訊多工技術 1.1 FDMA分頻多重擷取 1.2 TDMA分時多重擷取 1.3 SDMA空間分隔多重擷取 1.4 CDMA分碼多重擷取 1.5 CSMA載波感知多重擷取 1.6 FHMA跳頻多工擷取 1.7 FDD分頻雙工/TDD分時雙工 1.8 OFDM 正交分頻多工 思考題 第二章 行動電話系統(一) 2.1 行動電話系統之發展 2.2 GSM 系統網路架構 2.3 細胞(Cell)區域概念 2.4 行動無線電傳播 2.5 通話交遞(Handover) 2.6 漫遊越區通話觀念 2.7 GSM900/1800 頻帶配置 2.8 GSM 語音信號處理過程 2.9 GSM 頻道觀念 2.10 GSM 手機數位訊號處理 思考題 第三章 行動電話系統(二) 3.1 基地台系統介紹 3.2 CCS7架構介紹 3.3 SIM 用戶識別 3.4 GSM 認證過程 3.5 GSM 空中通話與資料保密 3.6 GSM 通話程序 3.7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3.8 IMT-2000 3.9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3.10 無線通訊分類 3.11 行動網路服務之應用 3.12 4G 淺談 與LTE基本架構 3.13 Wi-Fi 介紹 3.14 WiMAX 存取技術 3.15 5G與行動通訊未來發展 思考題 第四章 微波通信 4.1 電磁波與天線原理 4.2 天線的電場強度與效率 4.3 微波天線原理 4.4 微波天線與導波管 4.5 導波管的截止頻率(cut-off frequency) 4.6 微波收發與饋送裝置 4.7 電磁波的衰減與吸收 - 4.8 微波鏈路計算規劃 4.9 LMDS系統架構及組成 4.10 不可見光導波之應用 4.11 RFID 基本架構與應用 思考題 第五章 光纖基本原理 5.1 光纖通訊簡史 5.2 光纖通訊系統概論 5.3 光纖基礎製造原理 5.4 光的基本特性 5.5 光纖基本原理 5.6 光纖的模態 5.7 光源與雷射光 5.8 光纖的損耗 5.9 光纖網路基本型態 5.10 光纖通訊系統之設計與量測 思考題 第六章 通訊協定 6.1 OSI七層 6.2 監控傳輸網路與SNMP 6.3 X.25 協定 6.4 CRC(週期性循環檢查法) 6.5 Frame Relay訊框中繼 6.6 TCP/IP 與運算 6.7 RS-232 與通信終端設備 6.8 虛擬串列通訊埠應用 6.9 傳輸與路由器 6.10 RS485 /RS232 防雷害突波觀念 思考題 第七章 傳輸網路 7.1 WAN廣域網路的鏈結 7.2 分封交換連線方式(Packet Switched) 7.3 xDSL接取技術 7.4 PDH與SDH 7.5 TDM(分時多工) 與FDM(分頻多工) 7.6 WDM 與DWDM (分波多工) 7.7 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 7.8 ATM 與 Layer 3 Switch 7.9 認識PDH系統M13多工設備 7.10 PDH告警系統AIS與傳輸線碼波形 思考題 第八章 傳輸設備之應用 8.1 何謂傳輸 8.2 PDH 與 SDH 網路方式 8.3 提高網路穩定性的規劃方式 8.4 傳輸電源與電池 8.5 高速電路Time Slot之應用 8.6 GSM傳輸網路規劃 8.7 電源系統介接討論 8.8 通訊設備室外架設防雷害概念 8.9 相關突破元件原理與特性 思考題 附錄 : 1.相關名詞縮寫 2.中英詞彙對照

原價: 400 售價: 35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