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著重在考試寫作的示範與教學,以及重要(常考)爭點的分析,在定位上雖然不是憲法的打底書,但在編排上仍非常重視整體架構,希冀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對於憲法體系以及考題走向都能完全掌握。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除了「憲法總論」、「基本權」、「權力分立」等必備章節外,有鑑於「憲法訴訟」在考試上的重要性逐漸提升,特別將其獨立為單一章節,並就相關考題做充分詳盡之說明。
在擬答撰寫方面,強調擬答內容篇幅符合真實考試,以及特別重視依各題情境進行個案涵攝、避免答題內容流於制式之弊,以期讀者能將本書寫作技巧運用於考試上,掌握高分上榜關鍵。在題型收錄上,精選歷年國考、研究所考試中經典與最新112年國考及113年法研所之重要試題,涵蓋諸多最新憲法考點,例如113年總統立委選舉所衍生之相關憲政爭議、憲法法庭關於公然侮辱罪及誹謗罪合憲性之最新見解、跨性別者變更性別登記之權利及社群媒體平台責任等。另鑑於112年憲法訴訟法修正,部分試題亦配合舊題新解。透過以上內容增補,使讀者能掌握最新考題趨勢與建立完整觀念,進而掌握高分上榜關鍵。
為了能讓讀者能夠有完整的學習,本書除了在每節開頭進行簡單觀念整理以及各題的完整擬答外,尚有以下特色:
一、觀念補充
針對題型所涉及的爭點或是該題所衍生出的其他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文字說明,以彌補單純僅有擬答的不足,以期讀者未來遇到類似、相關爭點也能夠迎刃而解。
二、類似考題
在完整擬答後另收錄類似考題,並附簡略的解題提示,讓讀者可立刻檢測自己是否已將相關問題釐清、以及能否運用於考題中。
三、解題寫作說明
法律考試有時不是難在吸收相關專業知識(輸入),反而是難在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所學清楚呈現於考卷上(輸出)。因此對於各章節若有建議的寫作模板,或是該章節在寫作上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另以「解題寫作說明」專欄進行額外說明。
建議搭配作者另一著作《憲法爭點解讀》,及高點雲端影音講解《憲法熱門案例解析》使用,該書將「體系」與「爭點」結合,使讀者們一方面能清楚憲法的思考體系架構、在考場上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將憲法所有最新、經典的爭點一網打盡,讓讀者只藉由一本參考書,就能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在實際考試上能更加得心應手。
【目錄】
第一章 憲法總論與基本國策
第一節 民主國原則
第二節 法治國原則
第三節 基本國策
第二章 基本權總論
第一節 基本權之主體
第二節 基本權之功能
第三節 基本權之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
第四節 基本權之違憲審查架構
第三章 基本權各論
第一節 平等權(原則)
第二節 人身自由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
第四節 言論自由
第五節 宗教自由
第六節 社會權總論與生存權
第七節 工作權
第八節 財產權
第九節 訴訟權
第十節 參政權
第十一節 未列舉權
第十二節 人民之憲法義務
第四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節 權力分立相關理論
第二節 我國政府體制
第五章 權力分立各論
第一節 總統
第二節 行政院
第三節 立法院
第四節 司法院
第五節 監察院與考試院
第六節 地方自治
第六章 憲法訴訟
第一節 憲法訴訟制度概論
第二節 聲請程序
第三節 裁判之類型與效力
第四節 其他爭議研究
立即查看
程樂.于歆行政法體系書【套書(上下冊)】-律師.司法官.司法特考.高考.地特三等(保成)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程樂.于歆行政法體系書》套書
適用對象
1.司法考試族群
2.高考以上各類科
3.大專在校生
使用功效
本課程會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用白話的方式幫你重新灌檔,協助你在作答的時候能夠寫得更深入、更貼近出題者的心證。
改版差異
1.提供學習行政法更完備的體系架構
2.時事分析與提供足夠的論證素材
3.一本兼具體系打底功能與查閱功能的行政法字典
書籍特色
1. 提供學習行政法更完備的體系架構
鑑於司律考試近年廣泛而刁鑽的命題,本次改版將補足前版欠缺之章節,盡可能提供完善的行政法體系結構,並將散落於各章節的爭議,如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地方自治法、損失補償法、行政訴訟法的細節問題、行政程序法的程序規定等,以學說體系的方式逐一介紹,適合無法掌握行政法體系的初學者或擔心自己體系還不熟的進階讀者。
2. 時事分析與提供足夠的論證素材
論證為法律人之技藝,司律二試的答題關鍵之一乃具備細膩的論證,以及對於時事的分析能力。本次改版的重要目標是提供更多足以成為論證文字的爭點內容,並新增諸多時事案例,使讀者可於閱讀時,可以強化對時事的分析能力以及論證文字。
3. 一本兼具體系打底功能與查閱功能的行政法字典
本書提供完整的體系結構與爭點說明,對初學者而言,有助於充分打底後銜接其他解題書。即使已對行政法有初步了解的進階學習者,本書對爭點的深入分析,仍可供讀者遭遇問題時有文本可供查閱。這是一本考試、實務工作均實用的完全攻略。
4.新法、新實務見解、新題目
本書涵納了最新的學說問題和新法相關爭議問題,包括行政程序法修正草案、行政訴訟法新法、國家賠償法新法,以及最新的行政法院判決與決議。
5.適用對象
本書適用於律師、司法官考試,以及司法三、四等、高考以上各級考試。不管是行政法的舊雨或新知,都歡迎你與我一起踏上解題的旅程。
【目錄】
第一章 行政機關應遵守的基本原則/1-1
第一節 法律保留原則/1-3
深度研析:非刑事被告人身自由限制應遵守何種程序規定?/1-12
第二節 比例原則/1-27
第三節 平等原則和行政自我拘束原則/1-31
第四節 信賴保護原則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1-35
深度研析:幾個涉及法律不溯及既往而且你一定得知道的重要大法官解釋/1-48
第五節 不當連結禁止原則/1-54
第六節 適用法律必須正確/1-56
第二章 行政法上人民的權利和義務/2-1
深度研析:基本權可不可以當作保護規範?/2-7
第三章 行政機關的私經濟行政與雙階理論/3-1
深度研析: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法律關係/3-14
第四章 行政處分的爭點/4-1
第一節 行政處分的概念與特徵/4-3
第二節 行政處分的定性爭點/4-10
深度研析:特別權力關係中的行政處分
-兼論其他特別權力關係主體的發展/4-31
深度研析: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與相關爭議/4-44
第三節 行政處分之附款/4-64
深度研析:附條件通過的環境影響評估/4-66
第四節 行政處分的效力相關爭點/4-78
第五節 行政處分的合法性/4-95
深度研析:豁免條款的內容與適用
-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的適用/4-115
第六節 瑕疵行政處分之效力/4-123
第七節 行政處分之廢棄/4-129
深度研析:廢棄行政處分後的公法上不當得利/4-148
第五章 行政契約相關爭點/5-1
第一節 行政契約的定性問題/5-3
第二節 行政契約的種類/5-10
第三節 行政契約的合法性爭點/5-12
第四節 行政契約的履行與進展/5-21
第五節 行政處分與行政契約之關係/5-27
第六章 行政命令/6-1
第一節 法規命令/6-3
深度研析:法規命令在憲政體制上的意義與授權明確性的關聯/6-12
第二節 行政規則/6-15
專題研究:替代法律的行政規則/6-21
第三節 職權命令/6-22
深度研析:行政命令管制框架的變遷與職權命令的明文化-行政程序法修正草案介紹/6-25
第七章 事實行為/7-1
第一節 行政事實行為/7-3
第二節 行政指導/7-12
第八章 行政計畫/8-1
第一節 行政計畫概論/8-3
第二節 計畫確定程序/8-4
第九章 行政程序/9-1
第一節 行政程序之概說/9-3
第二節 行政程序的主體/9-7
第三節 行政調查/9-10
第四節 行政程序法上的人民權利/9-14
第十章 行政罰法/10-1
第一節 行政罰法的基本決定/10-3
深度研析:行政罰法第5條的適用爭議:台鐵黃牛票案/10-9
第二節 行政罰的類型/10-13
第三節 行政罰的處罰對象/10-38
第四節 行政罰之不法性與可非難性/10-42
第五節 行政罰之競合/10-52
深度研析:繼續違法行為的行為數認定:兼論行政專法上「按日(次)連續處罰」的性質/10-61
專題研究:違法廣告是否為持續性行為之爭議/10-68
深度研析:沒收新制與沒入的競合問題/10-77
第六節 行政罰之時效/10-84
第七節 行政罰的裁罰程序/10-85
第十一章 行政執行法重要爭點/11-1
第一節 行政執行的基本概念/11-3
第二節 行政執行法的基本原則/11-5
第三節 行政執行之基本規定/11-6
第四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的強制執行/11-11
專題研究: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新執行方法:兼論行政執行法修正草案/11-17
第五節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強制執行/11-20
第六節 即時強制/11-28
第七節 行政執行之救濟/11-32
第十二章 訴願法/12-1
第一節 訴願的基本概念/12-3
專題研究:訴願(訟)權能、訴願(訟)實施權、本案適格與權利保護的必要性/12-12
第二節 訴願管轄-一般性爭點/12-19
第三節 管轄權移轉的訴願管轄/12-25
第四節 訴願之提起與審議/12-38
深度研析:訴願法第58條和第59條「重新審查」的性質爭議/12-42
深度研析:訴願程序當中原處分機關可不可以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條撤銷原處分?/12-43
第五節 訴願決定/12-48
第十三章 行政訴訟法/13-1
第一節 行政訴訟概論/13-3
第二節 行政訴訟的審判權/13-6
第三節 行政訴訟的類型選擇/13-9
深度研析:若訴願決定撤銷原處分,原處分機關可否以訴願決定為程序標的提起撤銷訴訟?兼論
公立大學對再申訴決定提起撤銷訴訟的可能性/13-15
專題研究:外國籍配偶的簽證核發爭議/13-20
深度研析:撤銷訴訟與課予義務訴訟的常考個案:兼論「行政處分附款的救濟」和「廢棄授益處分
的救濟」/13-28
專題研究:規範制定訴訟/13-36
專題研究:行政契約的救濟問題/13-37
專題研究:預防性不作為訴訟/13-39
專題研究:警察臨檢措施之救濟/13-57
第四節 行政法院的管轄/13-73
第五節 行政訴訟的主體/13-76
深度研析:當訴訟外第三人與原告在撤銷訴訟中「利害相反」,行政法院是否享有「不通知第三人
獨立參加」的裁量權?/13-85
第六節 起訴、訴訟標的、訴之變更追加、反訴與撤回/13-89
專題研究:撤銷訴訟與確認處分無效訴訟之標的與既判力範圍:最高行政法院111年抗字第56號
裁定/13-93
第七節 行政訴訟之審理與其基本原則/13-98
第八節 暫時性權利保護/13-104
第九節 行政法院之審理與裁判/13-118
第十節 上訴審、抗告、再審與重新審理制度/13-130
第十一節 簡易訴訟程序與道路交通裁決事件/13-136
第十二節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13-143
第十四章 國家賠償/14-1
第一節 國家賠償之請求權基礎/14-3
專題研究:公務員怠於行使職務的國賠責任/14-12
深度研析:既成道路的概念與法律關係/14-20
第二節 國家賠償法上的相關程序規定/14-24
第三節 國賠訴訟與行政訴訟之關係/14-26
第十五章 損失補償法/15-1
第一節 損失補償法制與理論基礎/15-3
第二節 公用徵收與補償之要件/15-5
專題研究:土地徵收法律關係與救濟/15-6
第三節 其他類似公用徵收的損失補償類型/15-17
第十六章 行政組織法/16-1
第一節 行政組織法總論/16-3
專題研究:機關法人化與行政法人法/16-12
專題研究:公營造物之概念與組織定位/16-15
第二節 公務員法概說/16-24
深度研析:懲戒制度中的違失行為一體性/16-43
深度研析:多階段行政處分的新類型?公務員對考績不服的救濟程序/16-54
第三節 地方自治法概說/16-57
原價:
1050
售價:
893
現省:
157元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次改版重點】
配合前版至今3年來的修法以及實務上重要的新見解進行修改,同時在部分環節增添些許內容。改動幅度較大者,像是【第二講】關於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架構建議,以及在【第六講】案例演練中所加入的國考案例:《狀似斷腕》。
這是一本犯罪審查體系的完整版使用說明書,主要任務就是解說如何進行完整的犯罪審查,以及怎樣把刑法課堂上所學到的抽象知識、理論,合乎犯罪階層體系地運用在具體案例中。打個比方,本書也就是要教導初學者如何蹲好刑法的馬步、如何打出刑法拳術的完整套路。儘管武林大會上不會有蹲馬步這項競賽,但不表示初學者無需學會並熟練這項基本功。此外,本書也同時整理了法律適用的基本觀念與一般性原則,適合作為法學院新生入門的基礎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講】法律人的養成及考試
壹、本書定位:基本功教學/3
貳、法律人的學習目標與考試制度/6
一、考試目的為何?/6
二、台灣刑法教學的演進/9
【第二講】案例解析方法指引
壹、案例審查者的任務/15
貳、鑑定模式vs. 判決模式/18
參、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20
一、法律語言的精準要求/20
二、法律適用與邏輯三段論法/24
三、涵攝/27
四、法律爭點的處理/33
五、事實不明的處理:罪疑唯輕原則/45
肆、處理刑法實例題的特殊原則/51
一、我國刑法典的適用準則/51
二、以個別犯罪參與者的人別作為單位/52
三、標題的寫法/54
四、個別罪名間的先後審查順序/58
五、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62
六、犯罪審查架構:三階or 二階?/68
七、小結/71
【第三講】犯罪審查體系概說
壹、審查清單的功能/75
貳、體系演進的回顧與展望/78
參、三階層犯罪審查體系的基本架構/80
肆、不法與罪責的區分實益/82
伍、犯罪審查流程圖/84
【第四講】各種犯罪類型的審查架構
壹、故意作為既遂犯/89
一、前審查階層:行為/89
二、構成要件該當性/92
三、違法性/117
四、罪責/128
五、客觀可罰性條件/144
六、限制刑罰事由/148
七、審查流程簡表/152
貳、未遂犯/157
一、未遂理論的意義/157
二、現行法的設計/158
三、所謂的「前審查階層」/159
四、構成要件該當性/165
五、違法性與罪責/173
六、限制刑罰事由/176
參、正犯與共犯/190
一、犯罪參與體系:區分制度/190
二、正犯與共犯的區分爭議/191
三、參與者間審查順序的安排/194
四、正犯/196
五、共犯/202
六、刑法第31條的適用/209
肆、過失犯/219
一、概念釐清/219
二、理論史簡介/221
三、過失作為犯的審查架構/230
四、結果加重犯的審查/237
伍、不作為犯/244
一、純正不作為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244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犯罪結構/245
【第五講】錯誤與競合問題的處理
壹、錯誤問題的處理/263
一、鳥瞰錯誤理論/263
二、關於構成要件該當事實的錯誤/265
三、關於阻卻違法事實的錯誤(容許構成要件錯誤)/275
四、剩餘的事實錯誤類型/283
五、關於行為違法屬性的錯誤(禁止錯誤)/284
貳、競合關係的處理/287
一、概說/287
二、行為單數vs.行為複數/290
三、真正競合vs.不真正競合/293
四、不真正競合(含單一之構成要件實現)/299
五、審查技術提示/304
【第六講】案例演練
使用說明/315
1.雙重揍/317
2.在劫難逃/322
3.真假之姦/328
4.無毒有嘔/335
5.醉無可赦/344
6.刎頸之教/349
7.錯上加錯/356
8.謀財之悼/362
9.血上加雙/370
10.狀似斷腕/379
11.要命的招牌/392
立即查看
證券交易法爭點整理(附考前即時回顧別冊)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特色
看不出來考點在哪嗎?就算看出考點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嗎?別擔心,《爭點整理》系列揉合學者重要文章及實務見解,從答題視角出發重新呈現爭點,讓您考試無往不利!
「證交法就初次接觸的讀者而言,應該是入門門檻較高且具有技術性立法的一科,再加上主管機關對於證券市場頒布「多如牛毛」般的相關子法和行政函令,想要全盤瞭解,確實是一大困難,因此準備證交法考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證交法的脈絡中,一一點出爭點,透過爭點整理,層層剝開證交法的問題,深入淺出瞭解爭點。本書盡可能將證交法爭點網羅並予以白話方式說明,讓考生瞭解爭點的問題核心,並瞭解實務及學者論點所在,理解後反芻於答題上,以達最高投資報酬率的學習及複習。」
【目錄】
Chapter1證券交易法之基本概念
主題概說1-2
Q.01證券交易法之立法目的為何?其規範方式為何?1-3
Q.02證券交易法與公司法之關係為何?非屬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買賣之事項,證券交易法是否優先適用?1-7
Q.03何謂有價證券?證券交易法上之有價證券所指為何?1-10
Q.04證券交易法上有價證券之定義是否能包括投資契約及票券?現行法在規定上有何問題?1-19
考題參照1-24
參考文獻1-28
Chapter2發行市場之管理─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與私募
主題概說2-2
Q.01何謂有價證券「募集」之行為?公司對其股東或員工發行有價證券,是否屬於募集之行為?2-4
Q.02「發行」之定義於證券交易法與公司法中是否相同?證券交易法上發行之定義是否能涵蓋「再次發行」?2-9
Q.03何謂發行人?證券交易法第22條第3項之公開招募者是否屬於證券交易法中第5條之發行人?2-14
Q.04何謂申請核准制與申報生效制?現行規定主管機關對於有價證券之募集與發行採取何種審查原則?2-17
Q.05何謂有價證券之私募?私募有價證券是否構成內線交易?2-21
Q.06私募有價證券之轉售限制規定為何?違反轉售限制之法律效果為何?我國私募制度有何缺失?2-28
Q.07證券交易法第28條之1強制股權分散之規定有何內容?該規定是否妥適?2-36
考題參照2-40
參考文獻2-55
Chapter3流通市場之管理
主題概說3-2
Q.01證券流通市場分為集中交易市場與店頭市場,而何謂集中交易市場?又,店頭市場為何?此一分類有無必要?3-4
Q.02證券交易法第150條規定場外交易之禁止,有無例外規定?其違反場外交易之效果為何?該規定有無刪除之必要?3-8
Q.03有關公開收購有何規範?又,證券交易法有何保障投資人之規定?此外,有何其他重要之規定?3-12
Q.04強制公開收購之立法目的為何?證券交易法上有何具體規範?而現行法上有關公開收購之規定有無檢討之必要?3-23
考題參照3-29
參考文獻3-37
Chapter4資訊公開
主題概說4-2
Q.01公開原則之功能為何?公開原則應具備如何條件,才能發揮其功效?4-4
Q.02公開說明書之目的及應編製公開說明書之情形為何?其編製原則及內容為何?4-9
Q.03何人負有交付公開說明書之義務?至遲應於何時交付?其未交付公開說明書之民事責任為何?而證券交易法第31條第2項之請求權有何值得檢討之處?4-13
Q.04證券交易法第32條規定公開說明書上有虛偽或隱匿之民事責任,其適用範圍為何?而條文中「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應如何認定?4-19
Q.05證券交易法第32條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人為何人?賠償義務人為何人?是否有免責規定?因果關係及損害賠償計算方式為何?4-24
Q.06證券交易法第36條為繼續公開之規定,有關定期財務報告有何要求?即時公開?而財務報告之公開方式是否有特定方式?4-31
Q.07當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有其虛偽、隱匿時,有何請求權可行使?其賠償義務人及責任型態為何?賠償方式為何?4-37
Q.08可依證券交易法第20條之1請求損害賠償者為何人?因果關係應如何證明?而損害賠償金額又如何計算?4-45
考題參照4-57
參考文獻4-96
Chapter5公開發行公司之管理
主題概說5-2
Q.01證券交易法上關於股東會召開有何特別規定?特定議案是否有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之規定?5-4
Q.02證券交易法增訂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規定後,公開發行公司有幾種組織模式?獨立董事規定為何?5-7
Q.03證券交易法上有關審計委員會有何規定?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制度有何檢討之處?薪資報酬委員會,其相關規定為何?5-14
Q.04證券交易法對於董監事持股上有何限制?如未達規定而處以行政罰是否妥適?是否有其缺失?5-26
Q.05證券交易法對於公開發行公司之內部人股權轉讓有何限制?該限制規定有何立法上缺失及建議?5-32
Q.06證券交易法在認股權行使、發行公司債上有何特別規定?以及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及公積轉增資上有何不同於公司法之規定?5-39
Q.07委託書意義及功能為何?取得委託書方式、相關資格及限制,證券交易法上有何規定?5-46
Q.08現行委託書制度有何爭議問題?5-53
Q.09公司買回自己股份(庫藏股)有何規定?其有何爭議問題存在?5-59
考題參照5-67
參考文獻5-90
Chapter6證券市場之公平交易機制
主題概說6-2
Q.01證券交易法對於詐欺行為有何禁止之規定?6-5
Q.02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1款違約不交割應如何認定?本款對於不履行交割以刑事責任加以處罰,是否妥適?6-10
Q.03何謂沖洗買賣?2000年刪除前後,沖洗買賣是否應處罰?現行法已回植於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5款,在適用上有何爭議?6-14
Q.04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3款謂為相對委託,與沖洗買賣有何區別?又有何客觀要件規定?6-18
Q.05有關連續買賣之規定,係以行為人主觀須有抬高或壓低證券價格的意圖,應如何認定?「自行或以他人名義」及「連續以高價買入及低價賣出」所指為何?6-22
Q.06何謂散布流言與不實資料?是否有與其他規定競合之情形?6-31
Q.07操縱行為概括規定為何?與其他各款之操縱行為應如何適用?6-38
Q.08何謂短線交易?其規範之客體為何?行為人之身分應如何認定?6-41
Q.09證券交易法第157條規定「取得」、「賣出」及「買進」之行為應如何認定?其歸入權利益應如何計算?又,何人為行使主體?6-50
Q.10禁止內線交易之立法理由為何?美國法上對於禁止內線交易之理論基礎為何?我國法又採取何種理論?6-60
Q.11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1第1項對於規範客體有何規定?同條項各款之行為人應如何適用?6-66
Q.12何謂「實際知悉」?內線消息應如何認定?6-76
Q.13重大消息是否有成立或確定時點?而重大消息公開的方式有何特殊限制?6-85
Q.14行為人以非自發性買賣或為他人買賣證券可否作為免責抗辯事由?預定的交易計畫可否作為免責抗辯事由?6-91
Q.15內線交易之民事責任賠償義務人及請求權人為何人?如何計算賠償金額?6-98
Q.16何謂非常規交易?證券交易法上背信與侵占的加重類型有何規定?而民事撤銷權又有何問題?實務上主要掏空公司的違法態樣為何?6-104
考題參照6-114
參考文獻6-159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乃針對國考趨勢,自創或改編國考、法研所、轉學考試題,以案例之形式,切入問題爭點,導引學習民法總則基本概念及其應用,配合「學習補充站」、實務見解、「作者的叮嚀」等,釐清讀者重要觀念,提升問題意識。此外各章末附有「爭點地圖」,以心智圖方式呈現本章之體系及相關爭點,在複習時可以再次確認自己對於該爭點的理解程度,經過基本概念之訓練後,再藉由擬答檢視爭點掌握是否完整,強化答題技巧。
近年考試題型雖有變化,但命題主軸多半仍然集中在重要考點上,本書亦增補至113年司法官、律師等相關國家考試及法研所、轉學考重點試題,不僅可讓各位多加練習外,更可供各位比較驗證考點之所在。本書特色如下:
一、精選案例,掌握爭點
以國考、法研所、轉學考試題、自創題或改編題來模擬國考趨勢之案例,條列出問題爭點,並輔以各家學說見解,以條理式循序說明,對於各類實例型考題將可迎刃而解。
二、圖示說明,釐清問題
將較複雜的問題,以活潑的圖示呈現,以圖輔題,清楚掌握問題的爭點所在。
三、實務見解,加強學習
收錄相關實務見解,讓理論與實務可以相輔相成,加強學習與理解的能力。
四、精闢擬答,驗收實力
「實戰演練」之擬答,可讓讀者在前面之觀念研讀完畢後,作一實力的驗收,達到理論與實際充分運用的最佳效果。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民法債編總論》、《民法債編各論》、《民法物權》,讓同學能對財產法建立起完整而全面性的認識,還有《圖解式法典-民法(總則、債、物權)》,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第一章 請求權基礎解題
第二章 民法總則的基本概念:法例與權利之問題
第三章 權利主體(一)自然人
第四章 人格權與身分權之保護
第一節 人格權
第二節 身分權
第五章 權利主體(二)法人
第六章 權利客體(物)
第七章 法律行為(一)法律行為概論及意思表示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意思表示
第八章 法律行為(二)行為能力
第九章 法律行為(三)標的之限制:適法妥當可能確定
第十章 法律行為(四)意思表示不一致
第十一章 法律行為(五)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十二章 法律行為(六)效力:條件期限、無權處分與善意受讓
第一節 效力之限制——附款
第二節 無效之法律行為
第三節 得撤銷之法律行為
第四節 效力未定之法律行為
第十三章 代理(一)有權代理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代理權
第三節 代理之效力
第十四章 代理(二)狹義無權代理及表見代理
第十五章 時間之問題:期日、期間與消滅時效
第一節 期日與期間
第二節 消滅時效
第十六章 權利之行使
立即查看
例解刑事訴訟法Ⅰ:體系釋義版 (1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例解刑事訴訟法Ⅰ:體系釋義版(增訂第十一版)
作者:李東穎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9577633576
內容簡介
國家公權力對人民基本權利之限制與干預,厥於刑事訴訟程序中為甚,司法機關為取得證據並保全被告,乃於偵審程序實施強制處分,對人民之身體、自由、財產、隱私、秘密通訊與遷徙自由等憲法保障之基本權利有所干涉或損害;嗣於有罪判決確定之執行時,更對受判決人之生命、自由與財產予以侵奪,刑事訴訟法即為確保任何人民,一方面於個人權利蒙受他人不法侵害時,有尋求國家救濟之途徑;另一方面,亦在使刑事訴訟程序中,受強制處分之相對人或受法院審判之被告,得獲法治程序之合法對待,以期能發現真實,保障人權,並實現公平正義。
本書體系釋義版為助讀者(法律工作者與學習者)深入融通刑事訴訟法之上開基本價值與實質內涵,建立上位性與架構性之整體概念,以表列體系為首,歸納實務要解與學說思見所均強調之關連性考點,併輔以詳細之焦點說明,深入剖析前揭體系之綱要要義,以為觀念之釐清。至案例解析版則藉由案例研習之相互印證,資為嫺熟相關重要法點之應用,而為因應近年來學說與實務見解之多元化,乃更強化資料蒐集之廣泛與精深,冀盼益能襄助讀者掌握國考之命題趨勢與實務工作之運用。
立即查看
新法學英文攻略—美國最高法院經典案例:刑事訴訟法篇Ⅰ 1版 <新學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新法學英文攻略—美國最高法院經典案例:刑事訴訟法篇Ⅰ
作者:林利芝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2/1/2019
版次:1版
條碼:9789862959404
內容簡介
本書選定「美國刑事訴訟法」作為收錄案例的軸心,挑選美國最高法院歷年來所做影響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判決,以幫助讀者在學習法學英文之同時,也能知悉美國刑事訴訟法的重要法理、原則和標準。本書收錄案例的標準也涵蓋這幾年我國司法制度變革、刑事訴訟法增修和重大社會議題,略作說明如下:第一,本書中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範疇涵蓋證據法則、搜索合法性、律師協助辯護權、正當法律程序、隱私保護、新聞自由和律師倫理等議題,共計三十則案例。第二,本書為了幫助讀者學習,從每則案例精選出重要法學英文生字叢,讓讀者系統性學習,再以生字填空測驗和翻譯測驗加深印象,同時提供測驗解答讓讀者對照以便發現錯誤之處,進而適時改正。
本書每一篇皆從英文原文的案例出發,到最後的測驗複習,每一環節的精心設計都出自於作者自身教學經驗所得。經由這樣的導引,讀者可以逐步攻略法學英文當中的「閱讀技巧」、「搜尋技巧」、「分析技巧」以及「寫作技巧」。這些技巧可以幫助讀者眼明手快地找出法律爭議,自信滿滿地去適用解決爭議的法律或法則,並且能舉一反三地將法律或法則靈活運用在其他的具體事實情況。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累積,讀者便能有條理地分析與應用,進而躋身成為具有十足國際競爭力的法律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利芝
學歷:
美國芝加哥羅耀拉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美國芝加哥約翰馬歇爾法學院智慧財產權法碩士
美國波士頓大學心理學學士
現職:
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專任副教授
美國律師執照:
美國紐約州
美國伊利諾州
目錄
Johnson v. Zerbst, 304 U.S. 458; 58 S.Ct. 1019 (1938).
The Right to Assistance of Counsel
律師協助辯護權(一) 001
Gideon v. Wainwright, 372 U.S. 335; 83 S.Ct. 792 (1963).
The Right to Assistance of Counsel
律師協助辯護權(二) 039
Wong Sun v. United States, 371 U.S. 471; 83 S.Ct. 407 (1963).
The 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Doctrine
毒樹果實理論 073
Escobedo v. Illinois, 378 U.S. 478; 84 S.Ct. 1758 (1964).
Denial of the Right to Assistance of Counsel
剝奪律師協助辯護權(一) 119
Estes v. Texas, 381 U.S. 532; 85 S.Ct. 1628 (1965).
The Conflict between a Free Press and a Fair Trial
新聞自由與公平審判之扞格(一) 147
Schmerber v. California, 384 U.S. 757; 86 S.Ct. 1826 (1966).
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之不自證己罪特權(一) 187
Sheppard v. Maxwell, 384 U.S. 333; 86 S.Ct. 1507 (1966).
The Conflict between a Free Press and a Fair Trial
新聞自由與公平審判之扞格(二) 219
Katz v. United States, 389 U.S. 347; 88 S.Ct. 507 (1967).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電子監聽科技與隱私權 257
Davis v. Mississippi, 394 U.S. 721; 89 S.Ct. 1394 (1969).
Fingerprints Obtained from Illegal Detention
非法拘禁時所採取的指紋證據 281
United States v. Chadwick, 433 U.S. 1; 97 S.Ct. 2476 (1977).
Search without a Warrant
無令狀搜索(一) 301
Brewer v. Williams, 430 U.S. 387; 97 S.Ct. 1232 (1977).
Denial of the Right to Assistance of Counsel
剝奪律師協助辯護權(二) 341
Rhode Island v. Innis, 446 U.S. 291; 100 S.Ct. 1682 (1980).
Custodial Interrogation
羈押偵訊 375
Edwards v. Arizona, 451 U.S. 477; 101 S.Ct. 1880 (1981).
The Right to Have Counsel Present during Custodial Interrogation
律師在場陪訊權(一) 405
Nix v. Williams, 467 U.S. 431; 104 S.Ct. 2501 (1984).
The Inevitable Discovery Doctrine
「證據必然發現」理論──排除適用「毒樹果實理論」的例外情況 433
Segura v. United States, 468 U.S. 796; 104 S.Ct. 3380 (1984).
The Independent Source Doctrine
「獨立消息來源」法則(一)──排除適用「毒樹果實理論」的例外情況 465
立即查看
【簡介】
作者依據多年教授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經歷,強調學習任何科目必須輸入與輸出並重,輸入就是法學知識的建構,輸出就是要學會解題,答題要切中要點。本書即秉持此教學理念撰寫而成,希望能幫助讀者於考前1~2個月快速掌握刑事訴訟法重要命題考點及經典國考出題趨勢。本次改版新增近期較重要之修法(科技偵查法)及113年最新國考試題、憲法法庭判決及大法庭之裁定,以減輕讀者考前徬徨、焦慮、不知所措之心情,讓讀者能非常安心地上戰場。本書特色如下:
一、核心觀念
將刑事訴訟法最重要之考前必備基本觀念,做最有效率、最快速之溫故。
二、命題焦點
分析近十年歷屆試題,由試題歸納出最重要、最熱門之命題考點,補充最新實務見解,以掌握未來命題趨勢;以實務見解為主軸,並輔以學說見解,完整強化應考實力。
三、經典試題
挑選最重要之國考試題,以檢視是否能將所學之考點應用於國考中,每題均附上示範擬答或解題關鍵,幫助讀者完全掌握解題思維與架構,強化解題實力。
四、作者大聲公
猶如貼身家教,提醒重要之基本觀念與容易犯錯之地方,加強讀者的學習印象。
五、講清楚、說明白、分數自然來!!!
針對較艱澀之法學觀念,以更白話、口語化之敘述,化繁為簡,幫助讀者更有體系掌握命題考點及解題思維。
【目錄】
主題0 解題觀念建構
主題1 直接審理原則
主題2 法院之管轄
主題3 迴避
主題4 被告
主題5 辯護人
主題6 強制處分之羈押
主題7 強制處分之搜索與扣押、臨檢
主題8 強制處分之監聽
主題9 國家挑唆犯罪
主題10 科技偵查法(特殊強制處分)
主題11 傳聞法則
主題12 證人
主題13 鑑定人
主題14 私人不法取證
主題15 指認、測謊
主題16 身體檢查
主題17 告訴
主題18 緩起訴、不起訴、再議、准許提自訴
主題19 案件單一性與同一性(起訴對物之效力)
主題20 冒名、頂替(起訴對人之效力)
主題21 自訴
主題22 準備程序、審判程序
主題23 簡式、簡易、協商
主題24 通常救濟程序
主題25 特別救濟程序
主題26 沒收暨被害人訴訟參與
立即查看
刑事法二試全真模擬解題一本通(刑法、刑事訴訟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作者依據自己備考法研所及司法官、律師的應屆上榜成功經驗,深入分析司律二試自106年改制以來的100分題型,在此基礎上挑選尚未在近年考古題出現或重要的考點,搭配近年實務裁判及重要學說論著,再結合全真模擬練習題,以作為考前總複習用書為目標,編寫出本書,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事半功倍的學習。內容架構如下:
一、收錄大量實務見解
本書精選近20則近年裁判內容,以此為基礎劃分16個大主題(刑法、刑訴各半),並於內文收錄截至成書時已公布之113年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之刑事裁判、刑事大法庭裁定,其他與內文相關的裁判,以及憲法法庭判決,以利讀者掌握實務見解最新動向。
二、從實務見解看考點
歸納近年考古題尚未出現或曇花一現的新舊考點,方便讀者直擊未來出題機會較高的爭點。除了收錄實務見解,並依爭點繁雜度整理學說見解,以供完整熟悉,若有涉及解題的重要說明亦隨文一併呈現。
三、全真模擬
本書精選最新的法研所試題改編或自擬題,貼合司律二試題型出題方向,設計6回全真模擬練習題,供讀者熟悉所列的大小爭點及解題架構。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刑法解題書》一起研讀,能帶領讀者迅速掌握刑法重要爭點意識,快速提升答題技巧的實力!
【目錄】
PART 1 考前實務見解節錄
壹 刑法
一、構成要件
(一)客觀歸責理論&相當因果關係
(二)構成要件錯誤的認定
二、違法性
(一)正當防衛的發動要件
(二)刑法第24條的體系定位與強制性緊急避難
(三)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認定與法律效果
三、罪責
(一)原因自由行為的論罪結構
(二)不作為型原因自由行為
四、未遂犯
(一)著手的認定標準
(二)不能未遂「無危險」的判斷
五、多數人參與犯罪
(一)共同正犯的認定
(二)犯意變更與共同正犯逾越
六、財產犯罪
(一)準強盜的檢驗
(二)詐欺罪客觀構成要件解釋
七、侵害社會法益犯罪
(一)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務員登載不實的區辨
(二)交通犯罪體系
(三)現行法第185條之4的適用疑義
(四)其他實務見解
八、侵害國家法益犯罪
(一)收賄罪「職務上之行為」認定
(二)虛偽遷徙戶籍投票罪
(三)侮辱公務員罪
貳 刑事訴訟法
一、法官迴避
(一)迴避的傳統爭議
(二)迴避的其他爭議
二、訴訟客體&上訴不可分
(一)單一性/同一性
(二)上訴不可分
三、上訴第三審&沒收
(一)上訴第三審限制之基本爭議
(二)沒收(參與)程序之基本爭議
(三)第三人沒收&上訴第三審
四、再審目標之認定
(一)利益再審制度
(二)再審目標之選擇—109台抗大1221
(三)再審目標之解釋—112憲判2
五、證據取得&證據使用禁止判斷
(一)(新型態)強制處分取證之合法性審查—以「M化車」為例
(二)傳統強制處分爭點
六、證據能力概念、判斷體系
(一)證據能力概念&判斷體系
(二)自然關聯性之運用—數位證據之驗真
七、對質詰問之衡平補償
(一)對質詰問之衡平補償
(二)傳聞例外爭議速覽
八、其他應留意爭點
(一)被告之重要權利
(二)國民參審程序爭議
(三)鑑定
PART 2 全真模擬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立即查看
這是一本刑事訴訟法(含概要)解題書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收錄大量題目|
精選各國考及法研所重要試題,重複出現的熱門考點也以類題呈現,反覆演練、熟能生巧!
|先分析後解題|
秉持解題書系列一貫的特色,培養審題完即反射出爭點的能力,使後續答題得以對症下藥!
|關鍵句一覽表|
將必考觀念去蕪存菁成關鍵句,節省反應時間讓文字更精煉,集中統整使考前複習更方便!
【目錄】
Chapter0導讀
Topic1 了解刑事訴訟法的流程 0-2
Topic2 要讀的東西那麼多,我到底要怎麼讀? 0-3
Topic3 答題講究的是邏輯與架構 0-4
Chapter1刑事訴訟法之基本構造與概念
Topic1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 1-2
Topic2 刑事訴訟之構造 1-9
Topic3 刑事訴訟之特徵──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1-14
Topic4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1-19
Chapter2訴訟主體(一)──法院
Topic1 審判權與管轄權 2-2
Topic2 法定法官原則──管轄之種類 2-7
Topic3 公平審判原則──法官迴避 2-18
Chapter3訴訟主體(二)──當事人與辯護人
Topic1 當事人能力與訴訟能力 3-2
Topic2 檢察官㈠:檢察官之任務與義務 3-5
Topic3 檢察官㈡:檢察官職務之執行 3-9
Topic4 被告㈠:被告之基礎概念 3-15
Topic5 被告㈡:被告之權利與義務 3-19
Topic6 被告㈢:被告錯誤之處理 3-22
Topic7 辯護人㈠:辯護之種類 3-27
Topic8 辯護人㈡:辯護人之權利義務與實質辯護 3-38
Chapter4訴訟關係、訴訟條件及訴訟行為
Topic1 訴訟關係與訴訟條件 4-2
Topic2 訴訟行為 4-11
Chapter5訴訟客體
Topic1 案件單一性 5-2
Topic2 案件同一性 5-25
Chapter6強制處分
Topic1 強制處分之決定機關與種類 6-2
Topic2 對人之強制處分㈠:傳喚、拘提、逮捕 6-5
Topic3 對人之強制處分㈡:羈押、限制出境出海、暫行安置 6-14
Topic4 對人之強制處分㈢:其他型態 6-38
Topic5 對物之強制處分㈠:搜索與扣押 6-49
Topic6 對物之強制處分㈡:通訊監查、GPS偵查 6-75
Chapter7證據
Topic1 證據法基本概念 7-2
Topic2 供述證據㈠:被告與自白法則、補強法則 7-7
Topic3 供述證據㈡:證人與傳聞法則 7-24
Topic4 非供述證據與證據排除法則 7-48
Topic5 法定證據方法 7-55
Chapter8偵查
Topic1 偵查之開始與進行 8-2
Topic2 告訴 8-5
Topic3 偵查之終結 8-16
Topic4 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 8-33
Chapter9公訴與自訴
Topic1 公訴 9-2
Topic2 自訴 9-9
Topic3 自訴不可分及告訴不可分 9-23
Chapter10通常審判程序
Topic1 準備程序 10-2
Topic2 審判程序 10-13
Chapter11簡易型程序及協商程序
Topic1 簡式審判程序與簡易程序 11-2
Topic2 協商程序 11-15
Chapter12通常救濟程序
Topic1 上訴通則 12-2
Topic2 第二審及第三審程序 12-13
Topic3 抗告、再抗告與準抗告 12-26
Chapter13特別救濟程序
Topic1 再審 13-2
Topic2 非常上訴 13-15
Chapter14執行與刑事訴訟新制
Topic1 執行 14-2
Topic2 沒收特別程序 14-9
Topic3 被害人訴訟參與 14-13
附件 關鍵句一覽表 A-1
索引 Ⅰ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