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刑事法新世紀脈動: 何賴傑教授六秩晉五榮退祝賀論文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025年欣逢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何賴傑榮退,為感謝何教授多年來對刑事訴訟法教學與研究的奉獻,政大法學院刑事法中心成立「何賴傑教授榮退論文集籌備委員會」,邀集國內刑事法界博學鴻儒共襄盛舉,撰文祝賀,集結成本書。全書收錄43篇著作,共50萬餘字,涵蓋當代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及刑事比較法熱門議題,以響應何教授長年之學術耕耘與研究貢獻,共同見證臺灣刑事法的新世紀脈動。
【目錄】
許序 i
郭序 v
編輯序 vii
刑事程序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民法官案件的新聞報導與公平審判 王正嘉 003
「設備端通訊監察」法案芻議 王士帆 021
最高法院分案連身條款的合憲性問題──評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4號判決 李佳玟 041
Time to Say Goodbye !? 簡析自訴的存廢 李榮耕 057
一部上訴之闡明與辯護人之代理上訴權──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561號刑事判決 林鈺雄 075
國民法官與證明程度 林裕順 087
國民參審案件中被告之程序選擇權──以國民法官法第6條第1項第4款為中心 林永瀚 107
國民法官法下被告子女兒童最佳利益之調查必要性──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2年度國審交訴字第1號刑事裁定 林慈偉 125
虛擬資產之扣押、剝奪及執行程序競合 施育傑 143
搜索扣押律師事務所的界限──以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為中心 洪兆承 159
論國民法官與備位國民法官之資格 張明偉 177
繼續羈押之適用範圍──以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951號裁定出發 許戎沂 193
主導審理程序的聲請調查權 許澤天 209
重新檢討被害人影響陳述制度 許恒達 227
我國量刑程序之架構──以我國新修訂刑事訴訟法第288條第4項之規範為中心 溫祖德 253
調取基地臺儲存資訊(cell tower dumps)之授權基礎 劉耀明 281
照片、錄影證據之驗真與文書原本法則 蔡蕙芳 299
交付審判法官之迴避──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大字第1924號刑事裁定 薛智仁 327
監視接見交流內容之界限──兼評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抗字第1347號裁定 顏榕 347
區塊鏈證據的法理與司法運用 蘇凱平 367
刑事實體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臺灣營業秘密法之法律制度、現況與發展 王皇玉 393
預立醫療決定與客觀結果歸責 古承宗 411
因果歷程錯誤的刑法評價 李聖傑 427
論環境法益概念 周漾沂 443
銀行法特別背信罪──評析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金上重更一字第13號判決 林錦村 455
2024年國會改革法之違憲疑慮──以調查權與藐視國會為評析核心 林志潔、李宇雙 473
論故意概念的社會化──簡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40號刑事判決 陳俊偉 497
可歸責於國家的犯罪挑唆──可罰的教唆抽象危險犯? 馮聖晏 513
跟蹤騷擾行為的「心生畏怖」要件 黃士軒 539
刑之為刑──淺論刑法系統與其他部門法系統的區分 廖宜寧 555
刑事比較法(依姓氏筆畫排序)
起訴裁量權於德國與我國之運用現狀與比較 吳梓榕 577
從即時權利保護之必要性談辯護人在場權、筆記權限制之救濟──以德國法做比較 林麗瑩 611
論法國曝險未成年人保護制度 林士欽 637
量刑程序適用證據法之研究──以美國法為借鏡 金孟華 659
重定執行刑的可能性與限制──以日本法為借鏡 張永宏 675
談司法院釋字第805號解釋之被害人陳述意見權──從歐盟被害人聽審權保障之角度出發 連孟琦 693
最高法院統一法律見解任務之法制貫徹──借鏡德國法之刑事法律審上訴(Revision)改革芻議 陳重言 711
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交錯與挑戰──初探美國國家安全資訊法制架構 陳柏良、力維佑 727
親屬間拒絕證言權暨其證據使用禁止之發展與評析──從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近期觀點的翻轉談起 惲純良 749
受刑人的生命自主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在保安處分執行之收容人施加強制治療案」 楊雲驊 769
監獄作業是否為自由刑的刑罰內容──從日本刑法修正談起 謝如媛 789
檢察官最後論告之倫理規範與界線──以美國陪審程序結案辯論為鑒 簡士淳 805
論洗錢犯罪的搜索──兼論德國之「雙重初步懷疑」要件 魏國晉 827
何賴傑教授簡歷 843
何賴傑教授學術活動 847
指導博士、碩士論文學生名冊 857
本書作者群 863
立即查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強調「自動好」,由「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延伸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在此理念下,我們希望初學者能從實際「做」中「學」到電子技術,先引起學習興趣與自學、互學動機;並將所學反思、應用於改善自己身處的環境,以此增進學習效率與效果,是寫作此書的原則。
目錄
單元1 手工具介紹與三角錐銲接
單元2 銲接與拆銲
單元3 電源連接線製作
單元4 電阻串並聯電路
單元5 LED 圖案設計
單元6 直流電源供應器製作
單元7 光控開關
單元8 砲彈轟炸聲
附錄Circuit Scribe 導電銀墨水筆
立即查看
桃園市政府自96年即持續辦理績優企業卓越獎表揚活動,從桃園豐富的產業聚落中,選出各項領域中的佼佼者,迄今已表揚超過上百家優質企業。除肯定企業與員工努力打拚的精神與成果,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邁向卓越永續發展外,亦透過專書出版分享得獎企業背後成功經驗,讓社會大眾認識桃園市內令人欽佩的企業故事及桃園產業發展過程。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立即查看
台灣國家的進化與正常化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十七世紀是大航海的時期,1624年荷蘭憑藉著強大的海上艦隊佔領台灣,台灣是東亞航運的中心點,荷蘭利用台灣的地理優勢,作為與日本、明朝、南洋與歐洲發展貿易的中繼站或轉運地,將台灣帶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文明體系。在荷蘭之後,台灣雖然經歷不同外來政權的統治,但是我們的祖先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付出血汗、犧牲打拚,一代傳一代,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乃有今日。台灣的民主自由,得來不易,需要大家珍惜!維護!
四百年後的今日,台灣處於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台灣人民是否能夠依循祖先們的腳步,開創民主光明的台灣?2024年1月13日的總統大選,是一場決定台灣國家的前途與後代子子孫孫生存發展的聖戰。我們要以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精神促成台灣人民的大團結;以能忍能動、能屈能伸的精神破除悲觀的宿命感;用以島為點、以海為面的遠闊視野,消除島國傳統的狹隘;以征服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精神,建設充滿生機活力、民主自由、尊重人權、繁榮幸福的國家。爭取命運的自主是我們共同的信心與決心。建立正常化的台灣國家,需要氣質、性格、智慧、勇氣與毅力。
大洋精神是台灣人追求國家正常化的精神武器。我們要激發大洋精神、鴻展大洋精神,選出一位誠實有操守、有完整的政治歷練、有改革魄力、有擔當遠見,又能堅持民主、自由與人權普世價值,有保衛台灣主權與尊嚴決心的政治領袖,使台灣永續生存發展,代代不息,在國際社會積極參與,促進人性尊嚴與人類安全的進步與發展。
目錄
新世紀智庫叢書總序 vii
第二版序言 xi
推薦序 xxv
第壹編 國家進化論
第壹章 引言—回顧與前瞻 1
第貳章 台灣的地理與歷史脈絡 19
第一節 台灣的地理戰略環境 19
第二節 台灣自古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21
第三節 台灣原住民是台灣最早的主人 21
第四節 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清帝國等
外來政權統治時期(1624~1895) 24
第五節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45) 27
第六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影響近代台灣的
重要事件(1945~2024) 27
第參章 台灣國家法律地位的不同觀點 65
第一節 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論調 67
第二節 自《舊金山對日和約》後台灣的地位一直未定 74
第三節 台灣屬於美國 75
第四節 台灣已經達成事實上的獨立,但還不是法律上
的獨立 77
第五節 由未定到已定:台灣由被軍事占領地已經進化
為一個國家 78
第肆章 台灣國家進化論 81
第一節 當代國際法領土變遷歸屬的原則 81
第二節 國家的概念、構成要件與國家承認 83
第三節 台灣根據國際法進化為國家的四個階段 89
第四節 台灣人民的有效自決 96
第貳編 台灣國家的正常化
第伍章 台灣為什麼還不是一個正常化的國家 103
第一節 錯亂與虛假的「中華民國」招牌 104
第二節 造成國家認同的混淆 109
第三節 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早已失去存在性、
合法性與正當性 110
第四節 台灣不等於是中華民國 114
第陸章 國家正常化的困難與挑戰 121
第一節 「一個中國原則」與「一個中國政策」不同 121
第二節 「一個中國原則」對台灣國內的壓迫威脅 130
第三節 台灣人民是解決錯亂招牌的關鍵 160
第柒章 台灣未來可能的發展 163
第一節 台灣未來可能發展的幾種建議 164
第二節 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174
第三節 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 185
第捌章 台灣如何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 189
第一節 為台灣全面正名 189
第二節 制定台灣憲法 190
第三節 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及其體系下國際組織
作為會員國 196
第四節 培養正常化國家國民的意識、涵養與氣度 204
第參編 國際法、現實國際政治與台灣
第玖章 解決台灣未來的政策考慮與國際法大原則 217
第一節 亞太和平穩定的新世界秩序 219
第二節 人民自決的大原則 223
第三節 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普世價值 225
第四節 法治的世界秩序 228
第五節 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國際合作 231
第六節 國際法原則與有效權力的考慮互動 235
第拾章 西方寄望中國和平演變美夢的破滅 239
第一節 韜光養晦的國家戰略 240
第二節 港版《國安法》通過摧毀「一國兩制」招牌 241
第三節 中國銳實力的國際滲透與擴張 246
第四節 偉大復興中國夢隱藏的野心 251
第拾壹章 台美中關係的變化與轉折 255
第一節 冷戰時期:聯中制蘇的戰略思維
(1949~1991) 255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擴大交往的合作關係
(1991~2017) 261
第三節 後疫情時代:互別苗頭的競爭關係
(2017~2024) 268
第四節 美國對台灣戰略由模糊逐漸走向清晰 273
第肆編 台灣是世界的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第拾貳章 在國際強權互動中台灣的角色 277
第一節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民主聯盟圍堵中國態勢
逐漸形成 278
第二節 台灣是全球民主自由同盟對抗專制獨裁政權
的最前線 280
第三節 台灣是人類經濟發展、科技文明進步的結晶 282
第四節 台灣是阻絕中國霸權擴張的戰略要角 285
第拾參章 中國以認知戰要瓦解台灣的對抗意志 291
第一節 疑美論背後的陰謀 292
第二節 有堅強的防禦實力才能避免戰爭 295
第三節 「融合促統」是併吞台灣的工具 297
第四節 高度的警覺與明智勇敢的選擇 298
第拾肆章 台灣的將來由台灣人民以公民投票來決定 301
第一節 公民投票是民主國家主權在民的落實 302
第二節 建立健全的公民投票制度 310
第三節 台灣前途公投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316
第四節 設立台灣前途公投特別委員會 321
第五節 台灣前途公投的國內面 334
第六節 台灣前途公投的國際面 338
第七節 台灣前途公投選擇的命題 341
第八節 結論: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343
第拾伍章 鴻展大洋精神,建設正常化的台灣國 347
第一節 台灣人民的價值選擇 349
第二節 自助、人助、天助 352
第三節 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成功 356
第四節 發揚大洋精神,建立正常化的台灣國 357
附錄
陳教授隆志博士著作目錄 361
參考書目 375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