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對抗通膨怪獸,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有些企業的經營受到很大的影響,持有龐大美債或固定收益證券的金融機構所受影響最大,美國許多中小銀行因流動性問題宣告倒閉,國內壽險也爆發淨值危機,受因金管會允許其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才讓危機解除。因應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發布,我國將分階段推動編製永續資訊。以上案例在本書「財務分析專欄」將會有詳細的說明。而本書最大特色是以台積電最新合併財務報表為分析對象貫穿全書,搭配「釋例」說明,方便讀者從實務面的角度瞭解財務報表分析的原理。每章習題中均會加入最新證券商業務員資格測驗有關「財務分析」的歷屆試題,在內容上涵蓋9成以上試題範圍,因此本書可作為證券商業務員資格測驗的備考用書。此外本書也提供充足的周邊教材,以減少教師在準備工作上的負擔。這些周邊教材包括教學投影片、習題解答及題庫,以期在教學工作上達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錄】
ch01 財務報表分析導論
ch02 認識資產負債表與綜合損益表
ch03 認識現金流量表與權益變動表
ch04 財務報表分析的技術
ch05 流動性分析
ch06 現金流量分析
ch07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ch08 資源運用效率分析
ch09 投入資本報酬分析
ch10 獲利能力分析
ch11 財務報表的窗飾與舞弊
ch12 風險分析
ch13 盈餘預測與評價
ch14 公司併購與金控公司之財報分析
ch15 跨國企業之財務分析
立即查看
國際企業:環境與管理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 國際企業:環境與管理 四版
作者:于卓民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3/06/25
ISBN:9789576099151
立即查看
貨幣銀行學原理
作 / 譯 者 :黃昱程
I S B N - 13 :9786269602360
I S B N - 10 :626960236X
類 別:貨幣銀行/貨幣理論及政策
版 次:7 版
年 份:2022
規 格:431 頁
出 版 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有系統、完整地闡述貨幣銀行學的學理,用深入淺出的手法說明各種概念、制度及理論,第六版除全面更新統計資料外,亦配合金融市場、銀行管理、貨幣政策理論與實務的新發展,適合稍有經濟學基礎的人,了解貨幣、銀行與金融體系的運作,並掌握最新趨勢,一窺貨幣銀行學的堂奧。
本書特色:
一、新觀念
除統計資料、圖表全面更新外,本書對於貨幣銀行學已形成或發展中的新觀念、新思維,亦加以闡述。例如,虛擬貨幣、央行數位貨幣(CBDC)、影子銀行、純網路銀行、Bank 4.0、BaselⅢ、扭轉操作、量化寬鬆政策、負利率政策等。
二、架構化
有組織地從介紹貨幣基本概念、金融體系運作、銀行管理、央行與貨幣政策執行,到貨幣理論的探討,並輔以許多簡單易懂的圖表,讓讀者清楚了解貨幣銀行學的全貌。
三、本土素材
書內各種統計資料,儘量以我國為主,並以國內的實際現況來說明並解釋各種制度及理論。
四、國際視野
為提高國際視野,並期使理論與實務能配合,本書採取以下作法:
(1) 內文在闡述貨銀理論時,儘量以國際數據或案例予以說明,如Box 1.4「比特幣(Bitcoin)是不是貨幣?」、Box 4.1「美國1981.1.15及1997.5.3的殖利率曲線」、Box 4.2「負斜率殖利率曲線的經濟意涵」、Box 9.1 「Fed的『扭轉操作』有效嗎?」、Box 9.4探討「負利率政策」等。
(2) 精選許多「國際瞭望」專欄,例如,Box 2.2「點心債及寶島債」、Box 9.2「美國次級房貸及新冠肺炎危機之量化寬縮政策」、Box 13.2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次投機泡沫」、Box 14.1「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貨幣?」等。
目錄
第一篇 貨幣與金融市場的基本觀念
第1章 貨幣的重要性
第2章 金融體系概論
第3章 金融中介
第4章 利率的行為
第二篇 銀行學的基本知識
第5章 銀行的種類、結構與整合
第6章 商業銀行的業務與風險
第三篇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的執行
第7章 存款貨幣的創造
第8章 中央銀行及貨幣供給額的決定
第9章 貨幣政策工具與操作
第10章 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執行
第四篇 貨幣與總體經濟活動
第11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12章 IS/LM模型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第13章 貨幣與通貨膨脹
第五篇 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
第14章 外匯市場與貨幣政策
立即查看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4e covers the four roles for accountants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rs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rs of users of technology, designer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valuator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ccountants must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how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generate information important to management. The focu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4e is on the accountant's role as a business analyst in solving business problems by database modeling, database design, and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Unlike other texts that provide a broad survey of AIS related topics, this text concentrates on developing practical business analysis skills through real-world examples, problems, and projects. Whether you are developing a new course for AIS or incorporating AIS materials into your existing curriculu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4e will help your students develop the technological skills they need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Ch 1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Firm Value
Ch 2 Data Analytics: Addressing Accounting Questions with Data
Ch 3 Data Analytics: Data Visualizations
Ch 4 Accountants as Business Analysts
Ch 5 Data Modeling
Ch 6 Relational Databases and Enterprise Systems
Ch 7 Sales and Collections Business Process
Ch 8 Purchases and Payments Business Process
Ch 9 Conversion Business Process
Ch10 Integrated Project
Ch11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ternal Controls
Ch12 Cybersecurity and Computer Fraud
Ch13 Monitoring and Auditing AIS
Ch14 Reporting Processes and 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XBRL)
Ch15 Emerging Technologies: Blockchain and AI Automation
Ch1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usiness Model Canvas, and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17 Justifying and Planning IT Initiatives Us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iques"
原價:
1680
售價:
1596
現省:
84元
立即查看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介紹了食品衛生與安全的各個議題。前半部分介紹了食品中毒微生物、天然毒素、黴菌毒素、環境污染物、農業化學物質、食物過敏、包裝及添加物安全性、安全評估等傳統食品衛生與安全重要問題。後半部分介紹了食品管理制度及國際食品規範、食品品質及安全認証制度、風險分析、基因改造食品、履歷追蹤制度、新穎性食品科技;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與食品防護、食品詐欺和食品安全文化、及巨量資料應用於食品科技等新興食品安全議題。本書邀請國內各大學院校的食品科學及營養相關科系的教師和實務專家共同編撰而成,內容豐富、編排清晰且容易理解,適合不同程度的讀者以獲取最新的食品衛生與安全知識。
目次
第1章 現代食品的安全問題/顏國欽
一、前言
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三、食品污染
四、食因性疾病
五、基因改造食品的問題
六、生物恐怖(Bioterrorism)及食品保全(Food security)
七、食品營養的問題
八、食品供應鏈面臨的問題
九、從農場至餐桌(From Farm to Table)的食品安全概念
十、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食品產業之影響
十一、全球食品安全面臨之挑戰
十二、結語
練習題
第2章 食品中毒微生物/陳錦樹、黃文哲
一、食物傳染病與食因性疾病
二、食品中毒的定義
三、食品中毒之致病原因
四、細菌性食品中毒
五、食因性病毒(Foodborne viruses)
六、食因性寄生蟲感染(Foodborne parasitic infection)
七、結語
練習題
第3章 植物性及動物性食品天然毒素/蔡永祥
一、前言
二、植物性天然毒素
三、動物性天然毒素
四、結語
練習題
第4章 黴菌毒素/杜平悳
一、前言
二、黴菌毒素歷史與背景
三、黴菌生長條件
四、黴菌毒素生成之影響因素及防止方法
五、容易產生黴菌毒素之食物種類
六、黴菌毒素與其相關之黴菌種類
七、黴菌毒素之化學結構
八、黴菌毒素毒性作用力之分類
九、對黴菌毒素監管對策
十、毒性最強之黴菌毒素—黃麴毒素
十一、結語
練習題
第5章 食品中之硝酸鹽、亞硝酸鹽及亞硝基化合物/顏國欽
一、前言
二、亞硝基化合物之分類
三、亞硝酸鹽之反應式
四、亞硝化反應之動力式
五、亞硝化劑及亞硝化胺類化合物之來源
六、亞硝基化合物形成之催化劑及抑制劑
七、亞硝基化合物之體內(in vivo)生合成
八、胺基酸及蛋白質之亞硝化反應
九、亞硝基化合物之分析
十、食品中亞硝胺之分布情形
十一、亞硝基化合物之毒物學
十二、風險與利益應重新評估
十三、結語
練習題
第6章 食品加工衍生之有害物質/謝秋蘭
一、前言
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三、丙烯醯胺(Acrylamide)
四、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
五、單氯丙二醇(3-Mono Chloro Propane-1,2-Diol,3-MCPD)
六、異環胺類化合物(Heterocyclic Amines,HAs)
七、離胺丙胺酸(Lysinoalanine)羊毛胺酸(Lanthionin)
八、脂質過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s)
九、縮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s,GE)
十、結語
練習題
第7章 食品中之環境污染物/徐慶琳
一、前言
二、環境荷爾蒙
三、有害金屬
四、其他食品之污染物
五、結語
練習題
第8章 食品中之農業化學物質/廖俊旺、周濟眾
第一部分:農藥
一、前言
二、農藥之毒性及影響因素
三、農藥之毒性分類
四、農藥之禁用
五、食品及農產品農藥殘留安全容許量
六、結語
第二部分:動物用藥及抗生素
七、前言
八、動物用藥種類
九、抗生素在產食動物之使用
十、毒性及安全評估
十一、殘留容許量及停藥期
十二、各國對動物用藥品之管理與監測
十三、結語
練習題
第9章 食物過敏/林金源
一、前言
二、食物過敏通論(General remarks on food allergy)
三、食物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s to food)的分類與命名
四、食物過敏的定義(Definition of food allergy)
五、致敏(Sensitization)與過敏(Allergy)
六、食物過敏症發生的免疫學機制(Mechanisms of food allergy)
七、哪些食物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八、食物過敏的臨床表徵(Clinical presentation)
九、診斷食物過敏症的體內試驗測試
十、特異性IgE抗體分析(Assays for specific IgE antibodies)
十一、食品過敏原標示規範
十二、結語
練習題
第10章 食品包裝安全性/徐錫樑
一、食品包裝材質之安全性
二、塑膠製品中添加劑的安全性
三、塑膠材質中單體及添加物移行至食品的情形
四、環境荷爾蒙與食品包裝安全性之簡介
五、結語
練習題
第11章 食品添加物之安全性/王苑春
一、食品添加物定義
二、食品添加物使用目的
三、食品添加物使用原則及安全準則
四、食品添加物種類
五、食品添加物對健康影響
六、食品添加物安全評估
七、國際重要組織及國家對食品添加物管理
八、近年再評估之食品添加物
九、結語
練習題
第12章 食品安全評估/廖俊旺
一、前言
二、食品中化學物質之劑量與反應相關性(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三、安全性評估之試驗法
四、安全性評估系統
五、安全性之認可標準
六、結語
練習題
第13章 食品品質及安全認證制度/陳健人、鄭揚凱
一、前言
二、食品第二級品管認驗證制度
三、台灣優良農產品CAS
四、台灣優良食品驗證方案(TQF)
五、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
六、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1:2015
七、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2015
八、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與查證ISO 14064:2018
九、產品碳足跡驗證ISO14067:2018
十、碳標籤
十一、食品安全管理系統ISO 22000:2018/FSSC22000
十二、食品安全全球標準驗證BRCGS(BRCGS Food Safety Global Standard)
十三、全球安全質量標準IFS(International Featured Standard)
十四、食品安全品質標準SQF
十五、全球良好農業規範國際組織Global GAP
十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ISO45001:2018
十七、結語
練習題
第14章 食品法規、管理制度及國際食品規範/林信堂
一、食品管控 FAO與WHO的重要工作
二、我國食品安全管理之發展及國際潮流
三、從「食品衛生管理法」到「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四、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
五、WTO與食品貿易有關的SPS與TBT協定
六、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之實施及對我國之影響
七、國際食品安全議題之發展及因應
八、結語
練習題
第15章 風險分析在食品安全之應用/林信堂
一、前言
二、食品風險分析之國際規範與我國法規
三、風險分析之基本要素
四、如何進行食品污染物之風險評估工作
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之應有認知
六、食品安全風險分析之運作模式
七、「零風險」之不存在與「可接受風險」之觀念建立
八、風險評估工作之獨立運作
九、結語
練習題
第16章 基因改造食品/林信堂
一、「基因改造」的基本定義
二、從傳統育種到現代生物技術
三、基因改造科技之發展、爭議與衝擊
四、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與各國管理原則
五、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評估
六、消費者權益與產品標示
七、基因改造食品之檢驗
八、結語
練習題
第17章 國際上爭議之食品安全議題-牛海綿狀腦病與牛肉安全/林信堂
一、前言
二、牛海綿狀腦病之形成
三、牛海綿狀腦病與新型庫賈氏病
四、如何確保食用牛肉之安全性
五、牛肉安全風險評估
六、結語
練習題
第18章 食品追溯/許輔
一、食品追溯系統的起源與目的
二、食品追溯的基礎概念與元素
三、內部追溯、外部追溯與資訊工具
四、我國法律規範的食品追溯
五、各國實施食品追溯的範例
六、願景
練習題
第19章 新穎性食品科技之安全性/周志輝
一、輻射技術
二、奈米技術
三、結語
練習題
第20章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FSMA)與食品防護/謝昌衛
一、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FSMA對我國的重要性
二、FSMA歷史沿革
三、FSMA的規範與查核
四、符合FSMA要求的企業準則
五、結語
練習題
第21章 食品詐欺和食品安全文化/羅之綱
第一節 食品詐欺(Food Fraud)
一、前言
二、食品詐欺(Food Fraud)的定義
三、食品詐欺行為的主要類別
四、食品詐欺對全球食品產業的衝擊
五、食品詐欺的主要對象和重要案例
六、食品詐欺之預防和管理
七、小結
第二節 食品安全文化
一、前言
二、推動食品安全文化的組織
三、食品安全文化在企業產業經營中的意義和定位
四、食品安全文化的五大要素
五、食品企業如何推動與實施食品安全文化
六、小結
七、結語
練習題
第22章 食品安全與品質成本管理/羅之綱
一、前言
二、品質成本
三、食安成本
四、結語
練習題
第23章 餐飲衛生管理/賴坤明
一、前言
二、從業人員
三、作業場所
四、設施與設備衛生管理
五、品保制度
六、結語
練習題
第24章 巨量資料應用於食品科技/顧皓翔
一、巨量資料簡介
二、資料蒐集與物聯網
三、人工智慧
四、機器學習
五、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六、結論
練習題
索引
立即查看
審計學 第三版
作者:李建然
ISBN:9786267130223
版次:3
年份:2022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760頁/平裝雙色
簡介
三版序
本書第二版自 2019 年 8 月改版以來,承蒙許多師長採用作為上課的教材,期間許多師生對本書的疏漏提供指正及建議,後學不勝感荷,在此先致上萬分的謝意。 雖然從上次改版至今尚未滿三年,然而台灣這一、兩年來審計準則卻有相當大的變化,使後學不得對本書做較廣泛性的改寫。最大的變化主要來自於 2021 年 12 月我國審 計準則委員對原先的審計準則公報,參考國際審計及確信準則委員會 (IAASB) 所發布準 則的分類及編碼進行重大變革。此外,另一個較重要的改變則來自 2021 年至 2022 年間 審計準則委員會修訂 ( 或正在修訂 ) 數號重要的審計準則,該等準則主要有審計準則 315 號「辨認並評估重大不實表達風險」、審計準則 240 號「查核財務報表對舞弊之責任」、 審計準則 540 號「會計估計與相關揭露之查核」及品質管理準則 1 號「會計師事務所品 質管理」( 以新的分類及編碼命名 )。其中又以審計準則 315 號的修訂影響最為廣泛,因 為審計準則 315 號涉及風險基礎查核方法論的規範,其修改也連帶影響了許多審計準則 的修訂。最後,本次改版亦將其他新發布的審計準則一併納入。具體而言,本次改版納 入下列新修訂 ( 或正在修訂 ) 之準則及總綱:
審計準則委員會所發布規範會計師服務案件準則總綱
品質管理準則 1 號「會計師事務所品質管理」
審計準則 240 號「查核財務報表對舞弊之責任」
審計準則 315 號「辨認並評估重大不實表達風險」
審計準則 540 號「會計估計與相關揭露之查核」
審計準則 610 號「採用內部稽核人員之工作」
目 錄
第一章 審計學緒論
第二章 專業準則
第三章 財務報表審計之查核報告
第四章 會計師法律責任與職業道德
第五章 查核證據的蒐集及評估
第六章 財務報表查核委託前之評估及查核規劃概論
第七章 重大性及財務報表重大不實表達風險之考量及因應
第八章 查核財務報表對舞弊、會計估計、關係人交易及集團財務報表之查核考量
第九章 控制測試抽樣——屬性抽樣
第十章 科目餘額證實程序的抽樣方法——變量抽樣
第十一章 資訊科技對查核工作的影響
第十二章 銷貨收入與收款循環的查核
第十三章 採購與付款循環的查核
第十四章 生產與加工循環的查核
第十五章 人事與薪工循環的查核
第十六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查核
第十七章 現金的查核
第十八章 完成查核工作
第十九章 其他確信服務及財務資訊代編服務
名詞索引
立即查看
審計新論(全一冊)
作 / 譯 者 : 審定 幸世間,李宗黎,林蕙真
I S B N - 13 : 9789869907798
I S B N -
類 別: 審計學
版 次: 11 版
年 份: 2022
規 格: 1051 頁
出 版 商: 証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一、設計課程結構
1.第一部分介紹審計學專業及審計學理論之核心觀念,使學生熟悉審計決策之邏輯推理、舉證法則。其次引導其熟悉主要作業流程、建立系統觀念,俾理解內部控制原理,進而對風險控管與審計規畫均能掌握重點。在各章中循序漸進,以綜合釋例配合解說查核程序,以利進入第二部分之學習。
2.第二部分循審計工作自然進展之順序,將第一部分之原理應用於各項查核工作,並將我國審計準則公報之精華重點融入其中。
第十二章起探討進階專題,及審計專業與理論之最新發展,提供更大之教學彈性。教師可視學分數、上課時數及基礎學習之成效適度採用之。
二、因應學考用合一之趨勢,調整內容比重
1.各章篇幅配置比重符合學理上之重要性及重大考試配分比重之標準,並力求簡明,以利教學。
2.第九、十、十一章為交易循環之查核詳解,以第一部分之原理應用為基礎,深入探討考試及就業應用可能遭遇之重大要項。
3.第二章探討審計驗證原理,建立最完整之理論與應用架構,使學生理解國外教科書各家差異之根源,去除偏而不全之病。
4.第四章內部控制原理,就抽象之學理及新COSO公報作最詳盡易解之說明。
5.第六章就ISA及我國新公報深入淺出解析風險評估及審計規劃之方法。
6.第五章總結前各章原理,具體解析查核程序,承先啟後,以利學習第一章起之審計流程。
三、加強我國審計準則公報之解析
1.針對我國公報較重要但深奧複雜部分,加強解說,及歸納統整,以利掌握學習要領,並有助實用及應考之需。
2.將我國已頒布之公報充分融入各章節之中,以發揮同步學生功效,較細節之規定則擇其重要者列入附錄,供進階教學之用。
3.就ISA公報我國正進行修訂中之新公報,擇要納入課文,以因應未來趨勢。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1章 審計之基本觀念
第2章 審計驗證原理
第3章 證實查核
第4章 內部控制原理
第5章 內部控制之查核
第6章 風險評估與審計規劃
第7章 審計工作之開始與完成
第8章 查核報告
第二篇 應用篇
第9章 採購循環及存貨
第10章 薪工費用及生產循環
第11章 投資及融資循環之查核
第12章 電腦審計
第13章 審計抽樣原理
第14章 統計抽樣之應用
第15章 其他審計服務
第16章 內部稽核與舞弊之查核
第17章 法律責任與職業道德
課本習題詳解
本書各章與審計準則公報對照表
立即查看
【簡介】
精選100~113年的重要考古題,並將申論題、選擇題皆作詳盡的解析,且盡可能的「小題大作」重現題目所涉交易的原貌,希望能藉此讓考生理解每題的解題脈絡,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本書的編寫重點如下:
一、精選考點彙整
本書參考坊間準備高會最重要的兩本教科書之架構-林蕙真老師的高等會計學新論及鄧淑珠老師的高等會計學,將與會計師考試相關的重要章節抽出來重新編排,並將各個章節依會計師考試的題型切割成不同的小考點,考生在複習各個考點時,即能以最快的速度將100~113年涉及該考點的題目重新演練過一遍。
二、解析答題提示
解任何會計題目最重要的就是資訊的整理,尤其學到了高會,已經越來越難見到一望即知答案的題型,題目往往會直接給你「一坨」資訊,此時必須先整理攸關解題的重要資訊,本書的解題幾乎都有「答題準備」的設計,將作者認為在看到該題第一步需先設法整理的資訊列出,之後才進入「解析」區塊。
三、重要觀念補充
收錄的題目若涉及(上考場不可忘記的)重要觀念,作者會在解題前就附上「觀念掃描」區塊,考生就算時間緊迫也務必研讀;另外部分試題的「補充」區塊,則是作者認為可以延伸思考的地方,讓考生可提升應試深度。
【目錄】
第一章 企業合併之基本概念
考點一 被收購者之可辨認淨資產
考點二 被收購者之非控制權益
考點三 衡量期間之調整
考點四 收購相關成本
考點五 或有對價
考點六 無移轉對價之合併
考點七 既存關係之結清
考點八 認列商譽
考點九 認列廉價購買利益
第二章 企業合併之特殊議題
考點一 反向收購之辨認與移轉對價
考點二 反向收購之合併財務狀況表
考點三 反向收購下之每股盈餘
考點四 或有負債
考點五 補償性資產
考點六 再取回權利
考點七 股份基礎給付交易
第三章 合併財務報表
考點一 母子關係之形成
考點二 各種財務報表
考點三 母子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
考點四 未攤銷差額
考點五 合併財務狀況表
考點六 合併綜合損益表
考點七 合併現金流量表
第四章 公司間交易
考點一 與存貨有關之公司間交易
考點二 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有關之公司間交易
考點三 與公司債有關之公司間交易
考點四 與租賃有關之公司間交易
考點五 公司間交易綜合考題
第五章 股權變動之財務報表合併程序
考點一 控制→控制-子公司發行新股
考點二 控制→控制-子公司買回庫藏股
考點三 控制→控制-母公司分批取得
考點四 控制→控制-母公司出售持股
考點五 控制→具重大影響
考點六 控制→不具重大影響
考點七 具重大影響→控制
考點八 不具重大影響→控制
第六章 間接持股與相互持股
考點一 間接持股-父子孫型
考點二 間接持股-連結型
考點三 母子公司相互持股
考點四 特殊題型-子孫先父子後之間接持股
第七章 子公司有特別股
考點一 收購日特別股權益之衡量
考點二 母公司取得子公司之特別股
考點三 子公司之淨利分配
考點四 子公司發行特別股綜合考題
第八章 合併每股盈餘
考點一 合併每股盈餘之定義
考點二 子公司發行可轉換為子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考點三 子公司發行可轉換為母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考點四 母公司發行可轉換為子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考點五 合併每股盈餘綜合考題
第九章 合併所得稅
考點一 未分配盈餘所得稅之處理
考點二 未攤銷差額所得稅之處理
考點三 公司間交易所得稅之處理
考點四 課稅損失遞轉後期
考點五 合併所得稅綜合考題
第十章 合併理論與聯合協議
考點一 聯合協議之類型與辨認
考點二 聯合營運之相關會計處理
考點三 合資之相關會計處理
考點四 合併理論
第十一章 總分支機構會計
考點一 總分公司間商品之移轉
考點二 總分公司間運費之處理
考點三 總分公司間帳戶之調節
考點四 總分公司合併與沖銷分錄
考點五 綜合考題
第十二章 衍生工具與避險會計
考點一 衍生工具
考點二 避險會計之基本概念
考點三 公允價值避險
考點四 現金流量避險
第十三章 外幣交易之會計處理與避險
考點一 非避險之外幣交易
考點二 外幣交易之公允價值避險
考點三 外幣交易之現金流量避險
第十四章 財務報表換算
考點一 財務報表換算之基本概念
考點二 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之換算
考點三 國外營運淨投資之避險
考點四 特殊考題-財務報表換算之現金流量表
第十五章 其他重要議題
考點一 期中財務報導
考點二 營運部門之相關資訊
考點三 非營利機構會計
考點四 公司之重整會計
考點五 公司之破產會計
立即查看
【簡介】
民國102年是改變臺灣會計發展重要的一年,臺灣開始採用國際會計準則,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優點包括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評比與形象、吸引外資投資國內資本市場,國際會計準則的核心價值是採公允價值會計、原則式會計,也強調管理角度下會計與組成分(組件)會計,這些觀點與我們以前採用美式觀點會計有重大不同,臺灣的會計從業人員、會計的教育與國家考試都將以國際會計準則為依規。
臺灣採用國際會計準則三階段如下:
一、第一階段
上市上櫃公司、興櫃公司及主要金融業,自民國102年起依2010年版國際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民國102、103年國家考試以2010年版為考試範圍。
二、第二階段
自民國104年起依2013年版國際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民國104、105年國家考試以2013年版為考試範圍,非上市上櫃、興櫃之公開發行公司、信用合作社及信用卡公司也開始試用國際會計準則,所有公開發行公司都採國際會計準則。
三、第三階段
自民國106年起,不再區分版本,國際會計準則公報採逐號認可,民國106年(含以後)國家考試以考試年度前一年底經金管會認可的各號國際會計準則為主,如民國108年國家考試以民國107年底經金管會認可為範圍。
筆者講授高等會計學數十年,用過許多相關教材,有些書又過於艱澀,有些又過於簡單,有些則範例不足,有些則未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寫,緣此,而有本書之作,本書撰寫以國際會計準則為範圍,本書內文含許多範例說明,並廣泛收集近年會計師考試、會計研究所與相關國家考試有關國際會計準則之考題,以利讀者參加相關會計考試。
本書之編撰,以會計師考試命題大綱為基準,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寫,設計出下列高等會計學架構:
一、與合併有關之會計
(一)企業合併(IFRS 3):
1.收購法。
2.反向收購。
3.認列衡量例外。
(二)合併財務報表之編製(IFRS 10)。
(三)公司間交易:
1.存貨。
2.PPE。
3.債券。
4.其他。
(四)母公司持股變動、子公司發行特別股。
(五)合併每股盈餘(IAS 33)、合併所得稅(IAS 12)、合併理論。
(六)複雜投資結構(間接或相互持有)、聯合協議(IFRS 11)。
二、獨立單元
(一)衍生工具之會計處理與揭露(IFRS 9):
1.金融工具。
2.衍生工具。
3.避險會計。
(二)外幣會計(IAS 21):
1.外幣交易。
2.外幣財務報表。
(三)部門別(IFRS 8)、期中財務報導(IAS 34)與總分支機構會計。
(四)公司重整、公司破產與非營利事業會計。
【目錄】
第一章:企業合併
第二章:合併財務報表之編製
第三章:公司間交易
第四章:股權變動與特別股
第五章:複雜投資結構與聯合協議
第六章:合併每股盈餘、合併所得稅與合併理論
第七章:衍生工具之會計處理與揭露
第八章:外幣交易與外幣報表轉換
第九章:營運部門、總分公司會計與期中報表
第十章:公司重整、破產與非營利事業會計
立即查看
《系列》高等會計學(上冊)&(下冊) IFRS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300
售價:
2162
現省:
138元
立即查看
《系列》高等會計學新論(上冊 )、(下冊)9/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600
售價:
1504
現省:
96元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高等會計學係我國會計師考試中最有挑戰的科目之一,每年及格人數皆偏低,且近年題型千變萬化,相當強調觀念理解與應用,考生若只死記教科書或考古題解答之作法,對於應付此考試是遠遠不足的。
有鑑於此,作者係依高會教科書之章節編寫本書,將歷年會計師試題分析歸納出各章重要考點,提供重點觀念與計算方式,並以考古題即時印證;若為會計準則之考題,解析也會列出相關條文供讀者參考。
各章節前提供簡要之重點整理,使讀者於考前可先快速複習該章節之重要觀念,再練習相關之考古題,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書中完整收錄101年至112年之會計師試題,及教科書重要例題,並對所有選擇題及申論題作詳細解析。作者亦將歷年不符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之題目舊題新解,使讀者能夠掌握最正確的觀念。
惟本書之定位為快速複習並練習考古題之「考前重點整理」,便於讀者於正式考試前使用,較不適合零基礎或對高會觀念較為薄弱之考生,建議先以教科書(如林蕙真老師之高等會計學新論)進行完整之學習,方能打下紮實之基礎。
【目錄】
第一章 企業合併之會計處理及特殊議題
一、被收購者之可辨認淨資產
二、或有對價
三、收購相關成本
四、認列商譽或廉價購買利益
五、衡量期間之調整
六、無移轉對價之合併
七、既存關係之結清
八、認列與衡量原則之例外
九、反向收購
第二章 母公司之會計處理及合併財務報表
一、合併報表之編製規定
二、母公司之會計處理、合併財務報表
第三章 集團內個體間交易
一、存貨
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三、應付公司債
四、融資租賃
五、綜合題型
第四章 股權比例變動之合併程序
一、不影響控制
二、取得控制
三、喪失控制
四、綜合題型
第五章 間接持股與相互持股
一、父-子-孫型間接持股
二、連結型間接持股
三、母子公司相互持股
第六章 子公司發行特別股
一、母公司未持有子公司特別股
二、母公司取得子公司特別股
三、子公司淨利之分配
四、綜合題型
第七章 合併每股盈餘
一、合併每股盈餘之定義
二、子公司發行可轉換為子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三、子公司發行可轉換母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四、母公司發行可轉換為子公司普通股之潛在普通股
五、綜合題型
第八章 合併所得稅
一、企業合併未攤銷差額之遞延所得稅
二、課稅損失遞轉後期
三、投資子公司之遞延所得稅
四、集團內個體交易之未實現損益
五、綜合題型
第九章 衍生工具及避險會計
一、衍生工具
二、避險會計之基本概念
三、公允價值避險
四、現金流量避險
第十章 外幣交易之會計處理
一、非避險之外幣交易
二、外幣交易之公允價值避險
三、外幣交易之現金流量避險
第十一章 財務報表換算
一、現時匯率法之財務報表換算
二、時點法之財務報表換算
三、國外營運機構淨投資避險、處分國外營運機構
第十二章 其他特殊議題
一、總分支機構會計
二、聯合協議
三、營運部門資訊
四、期中財務報導
五、公司之重整與破產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