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倫理與實務(含法律)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集合多位在護理、醫學及醫護相關法學方面具備深厚學養及豐富實務與教學經驗的專家學者編寫而成,內容豐富充實,兼顧理論與實務,深獲醫學倫理權威蔡甫昌教授的肯定並撰文推薦,是學習護理專業倫理的絕佳教材。
全書共13章,分為三大部份:前3章是第一部份,闡述護理倫理及其概念、原則、規範和倫理決策;第4章到第10章為第二部份,分別探討生殖科技、兒科、精神科、長期照護、瀕死與死亡、人體試驗及器官移植與捐贈、愛滋個案等護理倫理議題,啟發讀者從這些倫理議題的探討中,提升倫理素養、道德敏感度、批判性思考及倫理思辨力,並應用於護理照護實務中,落實促進全人健康的理念;第11章到第13章為第三部份,探討護理執業相關的法律議題,包括醫療糾紛的預防及處理與病歷相關的法律問題。
護理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常因角色關係、價值觀差異等因素,面臨難以抉擇的情境,而形成倫理困境,如何在合乎倫理原則並維護整體人員身、心需求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抉擇,是醫護人員必定要修習的課題。因此,護理倫理教育不能停留在背誦教條與規範,應著重在內化成為護理人員面對相關情況下的直覺反應,做出最適合的倫理決策。
本書一大特色即是減少理論的闡述與論說,而使用許多影片及案例,來引導讀者討論與思考護理倫理相關議題。
如此設計,不僅適合做為課程教材,也十分適合醫療、養護院所做為同仁讀書會的指定讀物以及電影欣賞會的指引,可依據不同科別,一起觀賞書中提示的影片,觀影後相互討論,深入探討各科常面臨到的倫理議題,凝聚共識,做為院所內護理及醫事人員評估、決策、執行以及檢討倫理相關問題的依據。此外,每章皆附有問題討論區,以方便讀者在咀嚼消化每章內容後,藉由問題討論來做反思,引導讀者思索倫理與法律相關問題。書中的討論題均為開放討論的問題,並無標準答案,不提供解答。
第四版主要更新精神衛生法與倫理相關法規並加以探討,以及在地善終專法的進展,另延伸討論人體試驗的風險議題。盼讀者能與時俱進,將獲得的見解實踐至臨床與生活。
【目錄】
Part I 緒論
第一章 護理的價值觀
1-1 護理的定義
1-2 護理的價值與價值觀
1-3 倫理與道德
1-4 討論與分析
第二章 醫護倫理概念
2-1 醫護倫理學簡介
2-2 醫護倫理歷史沿革
2-3 倫理理論
2-4 生命醫學倫理原則
2-5 倫理規則
第三章 護理倫理規範與倫理決策
3-1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
3-2 護理倫理規範
3-3 護理倫理決策過程
3-4 醫護團隊合作倫理
Part II護理倫理議題分析
第四章 生殖科技倫理議題
4-1 基因遺傳工程倫理議題
4-2 人工協助生殖的議題
4-3 代理孕母
4-4 墮胎的議題
第五章 兒科的倫理議題
5-1 兒童之人權
5-2 最佳利益準則
5-3 新生兒與嬰兒健康照護的議題
5-4 兒童與青少年醫療照護之倫理議題
5-5 兒科倫理委員會
第六章 精神科的倫理議題
6-1 成人與精神科倫理概論
6-2 思覺失調症之倫理議題
6-3 強制醫療之倫理議題
6-4 資源分配之倫理議題
第七章 長期照護的倫理議題評估
7-1 長期照護的倫理
7-2 身體約束的議題
7-3 老人受虐的議題
第八章 瀕死與死亡的倫理議題
8-1 與死亡相關的倫理議題
8-2 自然死、自殺、安樂死與安寧療護之定義
8-3安樂死、自殺、自然死與安寧療護的關係
第九章 人體試驗的倫理議題
9-1 人體試驗概論
9-2 新藥試驗的議題
9-3 基因治療的議題
9-4 護理人員在人體試驗的角色擴展
第十章 其他特殊倫理議題
10-1 器官移植與器官捐贈議題
10-2 HIV感染個案醫學倫理的議題
Part III 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問題
第十一章 護理人員執業相關法律規定
11-1 護理助產人員的資格與業務
11-2 護理人員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11-3 設置護理機構的法律規定
第十二章 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
12-1 醫療糾紛簡介
12-2 常見的醫療糾紛
12-3 醫療糾紛的預防及處理
第十三章 病歷相關的法律問題
13-1 關於病歷的法律規定
13-2 電子病歷的隱私保護原則
13-3 偽造與竄改病歷的法律問題
13-4 「個人資料保護法」對個人隱私資料的規範
附錄
附錄一 護理人員法
附錄二 紐倫堡宣言(The Nuremberg Code)
附錄三 2013年赫爾辛基宣言
附錄四 病人自主權利法
附錄五 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
附錄六 人工生殖法
附錄七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附錄八 人體研究法
附錄九 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
附錄十 倫理審查委員會得簡易程序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10)微生物及免疫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依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配合學校平時考、期中考之舉行,可收循序漸進之復習成效。
以專技高考、二技等考試為依據,使學生熟悉各類考題,難題附解析說明,可在各種大小考試中攻無不克。
【目錄】
第1回 緒論、細菌解剖學、細菌生理學
第2回 細菌的遺傳、滅菌與化學治療、寄生物與宿主之關係
第3回 免疫學(一)
第4回 免疫學(二)
第5回 化膿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與分枝桿菌屬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革蘭氏陽性帶芽孢桿菌
第8回 腸內桿菌與其他腸內致病菌
第9回 革蘭氏陰性桿菌與其他致病菌
第10回 螺旋菌與放線菌、黴漿菌與L型細菌、立克次菌屬與披衣菌屬
第11回 黴菌學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噬菌體與病毒之特性
第14回 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與肝炎病毒
第15回 正黏液與副黏液病毒、德國麻疹病毒與冠狀病毒、小RNA病毒
第16回 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節肢動物媒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及腫瘤病毒
第17回 寄生蟲學
第18回 第13~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立即查看
實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ISBN13:9789861941721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閻啟泰;蘇慶華;商惠芳;楊定一
裝訂/頁數:平裝/700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1/01/01
中國圖書分類:微生物學
內容簡介
1.係依據教育部最新公布之課程標準編著,適合醫護、食品、營養等相關科系學生及臨床人員使用。
2.內容詳盡,包括總論、免疫學、臨床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及寄生蟲學六大範疇;並以現代醫學的角度,探討重要生物技術及其應用,例如:在健康食品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腸內益生菌;另增加人類新興疾病的最新資訊,如全抗藥性靜止桿菌(PDRAB)、G型肝炎病毒等。
3.內容深淺適中,力求理論與實際應用並重,輔以大量圖片、表格,重點以粗體字呈現,並於每章章末整理摘要及課後復習,書末附有彩色微生物照片,使讀者易於學習。
4.附有中-英、英-中索引,便於讀者迅速查閱。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微生物概論
第二節 微生物學的發展史
第三節 微生物的重要性
第四節 研究方法
CHAPTER 2 細菌解剖學
第一節 細菌的形態及其大小
第二節 細菌細胞的構造
CHAPTER 3 細菌生理學
第一節 細菌的生長與繁殖
第二節 細菌生長的條件
第三節 細菌的代謝
CHAPTER 4 細菌遺傳學
第一節 遺傳物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細菌性狀的變異
第三節 遺傳工程
CHAPTER 5 滅菌與消毒
第一節 滅菌的原理及方法
第二節 化學治療
第二篇 免疫學
CHAPTER 6 微生物的感染與疾病
第一節 感染與共生
第二節 微生物致病的因素
第三節 宿主對微生物之抵抗
CHAPTER 7 免疫
第一節 免疫系統
第二節 免疫反應的種類
CHAPTER 8 抗原與抗體
第一節 抗原
第二節 抗體
第三節 補體
第四節 抗原-抗體反應
CHAPTER 9 過敏反應與其他免疫反應
第一節 過敏反應
第二節 自體免疫反應
第三節 移植免疫
第四節 腫瘤免疫
第三篇 臨床細菌學
CHAPTER 10 化膿性球菌
第一節 鏈球菌屬
第二節 葡萄球菌屬
第三節 奈瑟氏球菌屬
CHAPTER 11 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一節 白喉棒狀桿菌
第二節 需氧性帶芽孢桿菌
第三節 李斯特菌屬
第四節 分枝桿菌屬
CHAPTER 12 腸內桿菌
第一節 腸內桿菌總論
第二節 沙門氏桿菌
第三節 志賀氏桿菌
第四節 大腸桿菌
第五節 克雷白氏桿菌
第六節 變形桿菌
第七節 弧菌
第八節 曲狀桿菌
第九節 螺狀桿菌
第十節 腸內益生菌
CHAPTER 13 革蘭氏陰性桿菌
第一節 非葡萄糖發酵性桿菌
第二節 挑剔性革蘭氏陰性桿菌
CHAPTER 14 厭氧性桿菌
第一節 厭氧性革蘭氏陽性桿菌
第二節 厭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
CHAPTER 15 其他病原菌
第一節 人畜共同病原菌
第二節 螺旋體(菌)
第三節 放線菌
第四節 介於細菌和病毒間的病原體
第四篇 真菌學
CHAPTER 16 醫用真菌學
第一節 真菌的特性與分類
第二節 各種致病真菌
第三節 抗真菌化學治療劑
第四節 真菌之利用
第五篇 病毒學
CHAPTER 17 病毒的性質
第一節 病毒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噬菌體
CHAPTER 18 RNA病毒群
第一節 小RNA病毒科
第二節 冠狀病毒科
第三節 正、副黏液病毒科和德國麻疹病毒
第四節 桿狀病毒科
第五節 節肢動物與囓齒類動物媒介病毒
第六節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
第七節 反錄病毒科
CHAPTER 19 DNA病毒群
第一節 痘病毒科
第二節 疹病毒科
第三節 腺病毒科
第四節 肝炎病毒群
第五節 腫瘤病毒
第六節 非典型的病毒
第六篇 寄生蟲學
CHAPTER 20 寄生蟲概論
第一節 寄生蟲的分類
第二節 寄生蟲的感染及致病性
第三節 寄生蟲的流行
第四節 寄生蟲在我國的分布狀況
CHAPTER 21 原蟲
第一節 變形蟲綱
第二節 鞭毛蟲綱
第三節 纖毛蟲綱
第四節 孢子蟲綱
CHAPTER 22 線蠕蟲
第一節 腸道線蟲
第二節 血液及組織線蟲
CHAPTER 23 扁蠕蟲
第一節 吸 蟲
第二節 絛 蟲
CHAPTER 24 病媒節肢動物
第一節 昆蟲綱
第二節 蜘蛛綱
第三節 多足綱
第四節 其他病媒節肢動物
APPENDICES 附錄
附錄1 法定傳染病
附錄2 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附錄3 依據傳染途徑的病毒分類
INDEX 索引
中英索引
英中索引
彩圖
立即查看
快速複習微生物學及免疫學(1CD)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快速複習微生物學及免疫學(附光碟)(Rapid Review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16214-001C/9789861264837
ISBN
9789861264837
作者/出版社
羅瑋瑜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8/1
頁數:376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黑白
圖:172
表:55
簡介:
本書是協助讀者快速複習微生物及免疫學的一本工具書,具備提綱挈領分點條列方式的重點整理和易於記憶的圖表,讓讀者可以立即掌握重點,以達成複習增加記憶的效果。書末附錄的測驗題組,以問題的設計以及解答的邏輯性分析,是有別於國內傳統教育強記硬背的方式,相當適用於生命科學及醫學相關科系學生,為課後複習或凖備考試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序:
在複習書中最重要的元件是有效率地總覽所有題材,提示如何去學習這些題材、牢記它們的方法,更重要是能夠練習最貼切的實質性問題。快速複習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用清晰易理解的格式提綱挈領,協助您領悟和牢記這些概念;重點強調關鍵詞、流行詞語和觸動詞以建立認知和記憶;提供全面性的總結表、病例情節說明和“微生物”的臨床特徵以協助您依循美國醫學執照第一階段測驗的措詞思考;仿效美國醫學執照第一階段測驗中的問題謹慎地撰寫、檢閱和編輯出500個問題。利用CD-ROM光碟軟體測驗以“微生物”、系統或隨機選擇的方法進行復習。因為答案及其他錯誤的選項都有清楚且有幫助的討論,所以每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良機。祝考試順利成功!Ken S. Rosenthal, PhD
James S. Tan, MD
目錄:
第一部分 免疫學 1
1 免疫系統之組成 3
2 T細胞於免疫系統之角色 17
3 免疫球蛋白及其於B細胞的產生過程 28
4 正常及異常免疫反應 41
第二部分 細菌學 57
5 細菌結構 59
6 細菌的生長、遺傳及毒性 69
7 細菌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 80
8 格蘭氏陽性球菌 89
9 格蘭氏陽性產毒素桿菌 97
10 腸內桿菌科 105
11 格蘭氏陰性球菌及球桿菌 112
12 格蘭氏陰性,氧化陽性,移動性桿菌 119
13 黴漿菌,絲狀細菌及擬桿菌 124
14 螺旋體 129
15 分枝桿菌 135
16 披衣菌及人畜共通傳染性細胞內細菌 141
第三部分 細菌學總論列表 149
第四部分 病毒學 161
17 病毒結構,分類及複製 163
18 病毒病理學 173
19 病毒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 181
20 無包膜(裸露)DNA病毒 186
21 包膜DNA病毒 190
22 無包膜(裸露)RNA病毒 198
23 大型包膜RNA病毒 203
24 小型及中型包膜RNA病毒 211
25 反轉錄病毒 217
26 肝炎病毒 225
第五部分 病毒學總論列表 233
第六部分 黴菌學 241
27 黴菌 243
第七部分 寄生蟲學 255
28 寄生蟲 257
第八部分 感染性疾病 267
29 感染性疾病:臨床相關性 269
常見實驗室檢測值 278
測驗題組1
問題 281
答案及討論 291測驗題組2
問題 315
答案及討論 325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寶典:08微生物與免疫學(實力評量)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收集近五年護理師專技高考試題,掌握出題方向及內容。
‧重要內容及考題出處及考試類別皆以黑體字標示。
‧為繼續升學、高考最佳選擇。
相關產品
‧ 新編微生物學(六版)
‧ 新編免疫學
‧ 新護理師寶典(八)微生物與免疫學
立即查看
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第四版)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去蕪存菁,所有內容皆採重點式敘述,並輔以圖表,讓讀者立即吸收重要資訊。
全書於第一章緒論之後,分為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等五大篇。本書將免疫學編為最後一篇,因免疫學與感染症的發生有關,讓讀者研讀完各類微生物之後,再進入免疫學的領域,教師與學生均能事半功倍,提升教與學的效果。
書中專有名詞與國考重點皆以粗體字標示,並羅列常見微生物發音音標,輔助誦讀。各章節所介紹的微生物均附有精心繪製的外型圖,讓讀者透過圖像加深學習印象。
坊間許多微生物學、免疫學教材,或者各自一本,對於技職院校「微生物及免疫學」課程來說太過龐雜而難以適用;或者雖然合成一本「微生物及免疫學」,但是篇幅很大,內容很多,在有限的上課時數中無法讓學生完整學習。作者有鑑於此,依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心得,以及對學生學習需求的了解,依每週2~3學分的課程研擬章節架構,編寫本書,是一本好教、易讀的微生物及免疫學教材。
各章章末評量均列入近5年來的相關國考題庫,不僅可及時檢視學習成效,亦可做為證照考試前複習之用。解答列於書中,方便自學讀者研讀;無論是讓教學授課者或是自行學習者,都能經由本書輕鬆掌握目前相關考科的出題脈絡。
第四版因應時事加入凱米颱風相關的類鼻疽、寶來茶室粿條的邦克列酸、從非洲向各處擴散的M痘、新冠併發重症的預防與治療等必須強烈關注的焦點,並將原第4章<革蘭氏陽性桿菌>的分枝桿菌移入第7章<螺旋體與分枝桿菌>,修改後可以降低閱讀時的疑惑。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1-1 微生物的分類
1-2 微生物與疾病
1-3 微生物的清除
Part 1 細菌學
Chapter 2 概說細菌
2-1 細菌解剖學
2-2 細菌生理學
2-3 細菌病理學
Chapter 3 革蘭氏陽性球菌與陰性球菌
3-1 葡萄球菌屬
3-2 鏈球菌屬
3-3 奈瑟氏雙球菌屬
3-4 腸球菌屬
Chapter 4 革蘭氏陽性桿菌
4-1 桿菌屬
4-2 梭狀芽孢桿菌屬
4-3 李斯特桿菌屬
4-4 棒狀桿菌屬
4-5 分枝桿菌屬
4-6 放線菌屬
4-7 奴卡氏菌屬
Chapter 5 革蘭氏陰性桿菌(一)
5-1 假單胞桿菌屬
5-2伯克氏桿菌屬
5-3 嗜血桿菌屬
5-4 博德氏桿菌屬
5-5 退伍軍人桿菌屬
5-6 人畜共同病原菌
Chapter 6 革蘭氏陰性桿菌(二)
6-1 腸道細菌科
6-2 弧菌屬
6-3 螺旋桿菌屬
6-4 曲狀桿菌屬
Chapter 7 螺旋體與分枝桿菌
7-1 螺旋菌
7-2 分枝桿菌
Chapter 8 黴漿菌、立克次體與披衣菌
8-1 黴漿菌屬
8-2 尿漿菌屬
8-3 立克次體屬
8-4 披衣菌屬
Part 2 真菌學
Chapter 9 概說真菌
9-1 特性與構造
9-2 外形
9-3 對人類的影響
9-4 真菌病
9-5 真菌病的實驗室診斷
9-6 治療
Part 3 病毒學
Chapter 10 概說病毒
10-1 病毒的構造
10-2 病毒的分類
10-3 病毒的傳染途徑
10-4 病毒的繁殖
Chapter 11 DNA 病毒
11-1 腺病毒科
11-2 疱疹病毒科
11-3 乳突瘤病毒科與多瘤病毒科
11-4 痘病毒科
11-5 小DNA 病毒科
Chapter 12 RNA 病毒(一)
12-1 正黏液病毒科
12-2 副黏液病毒科
12-3 微小RNA 病毒科
12-4 反轉錄病毒科
12-5 冠狀病毒科
12-6 桿狀病毒科
12-7 絲狀病毒科
12-8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
Chapter 13 RNA 病毒(二)—節肢動物媒介病毒
13-1 黃病毒科
13-2 套膜病毒科
13-3 布尼亞病毒科
Chapter 14 肝炎病毒
14-1 概述
14-2 各論
Chapter 15 感染性蛋白質與類病毒
15-1 感染性蛋白質
15-2 類病毒
Part 4 寄生蟲學
Chapter 16 原蟲
16-1 阿米巴
16-2 瘧原蟲
16-3 鞭毛蟲
16-4 錐蟲
16-5 利什曼原蟲
16-6 岡地弓蟲
16-7 大腸纖毛蟲
16-8 微隱孢子蟲
Chapter 17 蠕蟲(一)─線蟲
17-1 蛔蟲
17-2 鉤蟲
17-3 蟯蟲
17-4 豬旋毛蟲
17-5 絲蟲
17-6 廣東住血線蟲
17-7 麥地那線蟲
17-8 糞小桿線蟲
17-9 棘顎口線蟲
17-10 海獸胃線蟲
17-11 犬蛔蟲
17-12 鞭蟲
Chapter 18 蠕蟲(二)─吸蟲
18-1 血吸蟲
18-2 肝吸蟲
18-3 肺吸蟲
18-4 腸吸蟲
Chapter 19 蠕蟲(三)─絛蟲
19-1 有鉤絛蟲(豬肉絛蟲)
19-2 無鉤絛蟲(牛肉絛蟲)
19-3 廣節裂頭絛蟲(魚肉絛蟲)
19-4 包囊絛蟲
19-5 微小絛蟲
19-6 縮小絛蟲
19-7 犬複孔絛蟲
Part 5 免疫學
Chapter 20 免疫系統
20-1 先天性免疫
20-2 後天性免疫
Chapter 21 體液性免疫與補體系統
21-1 B細胞、漿細胞與記憶細胞
21-2 抗體
21-3 補體系統
21-4 體液性免疫反應
21-5 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
21-6 體液性免疫與微生物
Chapter 22 細胞性免疫與細胞激素
22-1 T細胞
22-2 抗原辨識
22-3 細胞性免疫反應
22-4 細胞激素
22-5 細胞性免疫與微生物
Chapter 23 免疫疾病
23-1 過敏
23-2 自體免疫疾病
參考資料
索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