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114-會計學(含中級會計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我國自2013年起開始採用IFRS,針對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等公開發行公司以上及金管會主管之金融業皆應適用IFRSs作為編製其財務報表之依據;自2015年起,我國國家考試財務會計相關類科試題與答案,均依照「逐號採用」的IFRSs正體中文版規定處理。而公報目前以「原則會計」為導向,而非以往之「細則會計」,故相關規範於中級會計學之教科書中,往往會發生同一題型,但各學者之見解不同,故有不同之做法及答案,使得考生於準備上更為困惑。本書已參考目前公報釋例及各主要學者之做法,將其濃縮至各單元之重點,故考生們可使用本書作為準備考試的方向。
「中級會計學」這門學科往往為考生心中的痛,因為在學期間往往都是以「背」的方式來應付學校考試,但面對外部考試時,在考科眾多且考題活化之下,「背」的方式,已完全無法應付考試,在觀念不熟及常發現演練錯誤,致使考生自然而然的放棄此學科,進而影響到上榜之機會。
筆者多年來之經驗,此門學科,應先瞭解各單元之基本概念後,再演練大量的試題,不僅能提升解題之速度,更能藉由試題中之各式表達,進而使觀念更加強化,以達到理解而不死背。為讓考生有信心面對這門學科,於此著作中,特別將各單元之重點彙整,讓讀者不用再看長篇大論的內容,可利用著作中之表格或比較表,立即瞭解重點之所在。
每個重點下,藉由「練試力」的題型,讓同學理解分錄及計算過程,再引用該些基本概念至筆者精選之「歷屆試題」,藉此瞭解考試的題型常常僅更改數字、說法及年度,但答案解法其實都是一樣的,亦即「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除了重點內容研讀外,並利用演練歷屆試題來瞭解這個考試的出題方向,就能快速的學習並有所突破。
此次改版不僅新增近一年的經典試題,亦修改部分題型之公報作法,如:取得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時,於試車階段將產品出售,應由原先成本減項改列為其他收入;另債務協商中,實質比率應排除支付予第三方之協助成本,使考生對考試的內容更加熟悉及完整。
【目錄】
第0章 會計基本概念及會計程序(請掃QRC)
第一章 現金及銀行存款
第二章 應收款項
第三章 存貨及製造業會計
第四章 營業資產
第五章 無形資產及其他營業資
第六章 投 資
第七章 流動負債與負債準備
第八章 非流動負債
第九章 股東權益及股份基礎給付
第十章 收入之認列
第十一章 租賃會計
第十二章 所得稅會計
第十三章 員工福利
第十四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動及錯誤、報導期間後事項
第十五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十六章 現金流量表
第十七章 財務報表編製及報導期間後事項
立即查看
會計師114-會計學(含中級會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時間是世上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每天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我們可以選擇虛度一天,亦可選擇精彩每一分每一秒。時間既溫情也無情,只要你願意選擇精彩,並輔以合適的工具,那麼你定能實現心中所期望的目標。
「中級會計學」是眾多學生聞之色變、畏之如虎的學科。許多學習者在面對繁複的概念和大量的計算時,往往感到不知所措。然而,柏威老師在課堂上,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學生進入會計的世界,並結合獨創的「柏式解法」,使得學生在面對題目時不再恐懼。透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打通學習的任督二脈,不再害怕會計。
然而,學好會計並沒有捷徑可循。雖然有老師的引導,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唯有反覆練習題目,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雖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但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並結合一本合適的工具書,無疑可以大大縮短學習所需的時間。
本書是經過深入研究近年考試趨勢,並收集歷屆重點題型後,經柏威老師精心挑選和整合而成的。本書不僅涵蓋了最新的考點,還詳細介紹了各類重點題型。使用本書時,建議讀者首先理解每個題型的觀念,並熟悉每一個分錄的由來,然後記憶解題步驟的模組化流程。如此一來,定能在考場上如魚得水,無往不利。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柏威老師的課程輔助下,幫助同學們事半功倍地掌握中級會計學,最終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目錄】
第一章/財務報導觀念架構
第二章/收 入
第三章/現金與應收款項
第四章/存 貨
第五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第六章/資產減損與待出售處分群組
第七章/投資性不動產、生物資產
第八章/無形資產與遞耗資產
第九章/流動負債與或有負債
第十章/金融負債
第十一章/證券投資及其他長期投資
第十二章/衍生性商品與金融資產減損
第十三章/權益─投入資本
第十四章/保留盈餘與每股盈餘
第十五章/租賃會計
第十六章/員工福利會計
第十七章/所得稅會計
第十八章/現金流量表
第十九章/財務報表分析及錯誤更正
立即查看
【簡介】
民國102年是改變臺灣會計發展重要的一年,臺灣開始採用國際會計準則,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優點包括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評比與形象、吸引外資投資國內資本市場,國際會計準則的核心價值是採公允價值會計、原則式會計,也強調管理角度下會計與組成分(組件)會計,這些觀點與我們以前採用美式觀點會計有重大不同,臺灣的會計從業人員、會計的教育與國家考試都將以國際會計準則為依規。
臺灣採用國際會計準則三階段如下:
一、第一階段
上市上櫃公司、興櫃公司及主要金融業,自民國102年起依2010年版國際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民國102、103年國家考試以2010年版為考試範圍。
二、第二階段
自民國104年起依2013年版國際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民國104、105年國家考試以2013年版為考試範圍,非上市上櫃、興櫃之公開發行公司、信用合作社及信用卡公司也開始試用國際會計準則,所有公開發行公司都採國際會計準則。
三、第三階段
自民國106年起,不再區分版本,國際會計準則公報採逐號認可,民國106年(含以後)國家考試以考試年度前一年底經金管會認可的各號國際會計準則為主,如民國108年國家考試以民國107年底經金管會認可為範圍。
筆者講授高等會計學數十年,用過許多相關教材,有些書又過於艱澀,有些又過於簡單,有些則範例不足,有些則未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寫,緣此,而有本書之作,本書撰寫以國際會計準則為範圍,本書內文含許多範例說明,並廣泛收集近年會計師考試、會計研究所與相關國家考試有關國際會計準則之考題,以利讀者參加相關會計考試。
本書之編撰,以會計師考試命題大綱為基準,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寫,設計出下列高等會計學架構:
一、與合併有關之會計
(一)企業合併(IFRS 3):
1.收購法。
2.反向收購。
3.認列衡量例外。
(二)合併財務報表之編製(IFRS 10)。
(三)公司間交易:
1.存貨。
2.PPE。
3.債券。
4.其他。
(四)母公司持股變動、子公司發行特別股。
(五)合併每股盈餘(IAS 33)、合併所得稅(IAS 12)、合併理論。
(六)複雜投資結構(間接或相互持有)、聯合協議(IFRS 11)。
二、獨立單元
(一)衍生工具之會計處理與揭露(IFRS 9):
1.金融工具。
2.衍生工具。
3.避險會計。
(二)外幣會計(IAS 21):
1.外幣交易。
2.外幣財務報表。
(三)部門別(IFRS 8)、期中財務報導(IAS 34)與總分支機構會計。
(四)公司重整、公司破產與非營利事業會計。
【目錄】
第一章:企業合併
第二章:合併財務報表之編製
第三章:公司間交易
第四章:股權變動與特別股
第五章:複雜投資結構與聯合協議
第六章:合併每股盈餘、合併所得稅與合併理論
第七章:衍生工具之會計處理與揭露
第八章:外幣交易與外幣報表轉換
第九章:營運部門、總分公司會計與期中報表
第十章:公司重整、破產與非營利事業會計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透過對審計行為或程序的詳細說明,使同學能對審計人員為何要執行此項審計步驟取得瞭解。
◆採用最新公布審計準則公報,區分章節,使讀者清楚其內涵,爾後再對其背誦,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各章節中,特別加入釋例、提醒、背誦方法及口訣,加深讀者印象,疑惑之處、一點即通。
目 錄
第一章 審計之基本概念
第二章 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與法律責任
第三章 查核財務報表對舞弊及非法行為之考量
第四章 規劃查核工作
第五章 查核證據
第六章 審計工作底稿及會計師事務所之品質控制
第七章 審計抽樣 (SAS No 26;TWSA531A)
第八章 電腦審計
第九章 內部控制制度
第十章 審計具長期重要性之有關資料
第十一章 銷售和收款交易循環
第十二章 採購及付款循環
第十三章 生產交易循環
第十四章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循環
第十五章 薪工循環
第十六章 投資循環及融資循環
第十七章 現金餘額之查核
第十八章 完成查核
第十九章 財務報表之查核報告
第二十章 會計師之其他服務
第二十一章 相關重點補充
立即查看
會計師114-商業會計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商業會計法一般視為商業界之憲法,目前僅有「會計師」及「檢察事務官」及「記帳士」考試列入應考項目,研讀該科首重理解,爾後背誦,因商業會計法係以法律條文之方式將會計觀念具體文字化,所以,同學應具備基本之會計知識後,再自行自修或另覓他處由老師導讀,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書利用會計之基本觀念為架構,以商業會計法之章節為主軸,並輔以練習題及歷屆試題,期同學能以最短的投入,產生最大的效益。
【目錄】
通論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會計憑證
第三章會計帳簿
第四章財務報表
第五章會計事務處理程序
第六章入帳基礎
第七章損益計算
第八章權益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
第九章決算及審核
第十章罰則
第十一章附則
附錄
附錄一商業會計法
附錄二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附錄三商業使用電子方式處理會計資料辦法
附錄四公司決算書表申報暨查核辦法
附錄五商業會計法與內部控制制度的關係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