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臺灣考古學奠基者:宋文薰精選集 (1版)
作者: 宋文薰著
版次: 1
ISBN: 9789863509004
出版社: 臺大出版
出版日期: 2024/11
頁數: 360
#人文與社會科學
#文學
定價: 520
售價: 44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宋文薰院士為第一位臺灣在地的考古學家,他一生熱愛考古學與臺灣史前歷史的研究,是臺灣史前文化史知識的奠基者,除了積極推動碳十四定年法在臺灣的運用,更深刻剖析考古學研究方法與其發展。宋院士也是臺灣舊石器時代遺址與文化的發現者,對臺東長濱文化的研究,將臺灣史前歷史的認知往前推到了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而在卑南文化的發掘工作中,亦長年致力於遺址與文物的保存和維護工作,奠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典範。此書藉由收錄其相關的重要著作,期冀引領讀者看見他的這些熱誠、努力與成果,以及其間所蘊含的學術卓見與深睿之處。 【目錄】 「人文大師系列」編輯前言/梅家玲 編輯凡例 導讀─深耕臺灣考古學/陳瑪玲 輯一 先驅與奠基臺灣史前文化史的建構 談談臺灣先史時代的範圍 考古學上的臺灣 由考古學看臺灣 輯二 推動碳十四測年法的運用與年代學方法論的檢視 臺灣的考古遺址 圓山文化的年代 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座談會 臺灣史前貝塚絕對年代之測定 輯三 建置圓山文化與文物系統性研究 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 本系舊藏圓山石器 圓山貝塚的陶器工業 輯四 開啟舊石器時期的發現與長濱文化的研究 長濱文化―臺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簡報) 臺灣八仙洞舊石器文化的發現及意義 臺灣舊石器文化探索的回顧與展望 宋文薰生平與著作年表/陳瑪玲 看更多 序 「人文大師系列」編輯前言 梅家玲(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兼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現代大學」的興起與建制,是教育文化史上劃時代的盛事。它不只引進現代國家的各種觀念與知識,更牽動此後知識體系的重構,教育理念的調整,文學書寫的新變,以及整體文化素養的提升,影響國家社會未來的走向甚鉅。1931年,梅貽琦校長在清華大學的就職演說中曾表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則又清楚地揭示出:能夠開創學風,陶染學子的「大師」,正是「大學」所以形構的重要骨幹。   對於「人文」學科而言,「大師」其實還另有特殊意義。我們的文化傳統素來講求「尊師重道」;所尊之「師」,往往不僅止於傳授知識與技藝的「經師」,更是兼具風範,能以其理念襟抱感召學子的「人師」。特別在風雨如晦的年代裡,有心的知識分子身處艱難,卻仍然戮力於斯文。無論課堂教學、研究著述,抑或是文學書寫,在在體現出各自的時代承擔與文化追求,為社會厚植人文根基,也引領國家未來走向。尊之為「大師」,亦屬實至而名歸。   國立臺灣大學是臺灣第一所現代大學,自成立以來,即有人文學科之設置。1949年以後,更因兼納來自中國大陸與原本在地的學者,成為戰後臺灣高等教育的重鎮,多年以來,深耕於臺灣的人文教育與學術研究,成果斐然。其間,前輩師長們的開拓導引,自是厥功甚偉。飲水思源,在臺大即將迎來百齡校慶之前,爰有「人文大師精選集」系列叢書之編選。   此一「人文大師」系列,係由臺大出版中心與臺大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共同合作進行。2022年間,校方即已啟動百齡校慶的各項活動規劃,其中之一,即是由各學院分別推選若干位「光榮人物」,以供編入臺大「百年榮光」專輯。為此,文學院兩度邀集系所代表召開會議,最後共同推選出二十七位師長。這些師長們的學科領域遍及文學、歷史、哲學、考古人類學,可謂各從不同面向,為近百年來臺灣的人文研究與書寫做出重大貢獻。「人文大師」系列以此為據,精選師長們的個人代表作,彙為專集,選文大致依循以下四項準則:   一、能體現其人學術貢獻或文學成就之篇章;   二、未曾收錄於相關文集中之重要篇章;   三、能呈現其人風骨與時代精神之篇章;   四、具有開啟未來研究潛能之篇章。   此外,各集主編亦為該集撰寫「導讀」,深論全集之要旨。於是,各冊「精選集」便也並不僅止於「精選」各「大師」的著述而已。選集中或蒐羅佚文,或將原本的外文著述譯為中文,實多有學術研究的參考價值。雖然囿於版權及編者等因素,未必能為每位師長編選專集,仍希望藉此彰顯「大師」之成就、貢獻及時代意義,更為後續的相關研究開啟端緒。「人文大師系列」因此是回顧的,它以感念之心,向惠我良多的前輩師長致敬;也是前瞻的,試圖召喚新一代的學子繼往開來,共同迎向下一輪人文發展的盛世。 導讀 深耕臺灣考古學(摘錄) 陳瑪玲(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宋文薰院士為第一位臺灣在地的考古學家,也是第一位取得院士的臺灣考古學家。1954年,與張光直首次提出臺灣中西部文化層序的架構,並推動碳十四定年法在考古學的運用,因而成為臺灣史前文化層序建置的奠基者,也是臺灣考古學早期少有的、關注和討論考古學學科與研究分析方法及其發展的學者。1968-69年,與地質學家林朝棨首度在臺灣東部的八仙洞發現了舊石器時代遺址與文化,將臺灣的史前歷史往前推到了舊石器時代,也因而成為東亞地區著名的舊石器研究專家;1980-89年,從事長達九年艱辛的卑南遺址發掘工作,並致力於提倡考古遺址、遺物與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工作,對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有著傑出貢獻(陳,2015)。他的學術著作與貢獻圍繞這幾個面向發展,此精選集也即以這些面向成果的代表加以選取、收錄與呈現。   一、先驅與奠基臺灣史前文化史的建構   宋文薰自從任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後,輔助李濟與石璋如二位教授進行學系的教學與研究計畫的執行,之後更接任「田野考古方法實習」一課的授課職責,因而足跡踏遍了全臺各地與遺址,造就他成為第一位臺灣在地的考古學家(石,1994)。由於他進入臺大歷史學系後,先後跟隨日籍學者國分直一以及在美國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的李濟二位教授學習考古學,因此秉持著發揮與發展科學性與人類學式考古學的研究理念。他雖有著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個性,但在田野時,往往神色儼然,工作要求嚴格、一絲不苟,讓人感受到他作學問的嚴謹態度;同時,他也總是精力充沛、健步如飛,不是自己就是帶著學生時時在遺址四周滿場跑,為的是要理解或解說遺址的環境概況,使自己與學習者能將遺址放在整體區域的環境框架下加以了解與思考,而不只局限於關注遺址、出土器物或發掘上。   宋先生有別於所師承的第一代考古學家致力於中國安陽殷墟的研究,他終身盡瘁於臺灣考古學的研究工作(謝,2001),不只足跡踏遍全臺,也幾乎參與了臺灣所有重要的考古遺址的發現、發掘與研究,為臺灣的考古學工作與發展奠下基礎。1949年,初次出田野至大馬璘遺址參與發掘(為臺灣中部新石器時代大馬璘文化的代表性遺址,有石板房舍結構、石板棺及其他豐富器物遺留的出土);1950年代,參與圓山遺址發掘與研究其出土遺物(現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1955、57、61、64年從事了大甲鐵砧山番仔園遺址發掘工作(為臺灣中部著名的鐵器時代番仔園文化代表遺址);1964-65年,在臺大與美國耶魯大學的合作計畫下(臺大考古人類學系的第一個國際合作計畫),與張光直共同發掘大坌坑遺址(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列為國定考古遺址)、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具多文化層堆積,是研究臺灣西南部文化史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1967年,推展考古工作至臺灣東部,主持發掘著名的麒麟巨石文化遺址;1968-69年,與林朝棨共同發現八仙洞遺址與長濱文化,1970-71年,從事八仙洞長濱文化的發掘工作(舊石器時代遺址,現列為國定考古遺址);1980-89年,從事卑南遺址搶救發掘工作(臺灣東部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幅員廣大的房舍結構、上千石板棺墓葬與包含玉器在內的豐富器物,現指定為國定考古遺址)(陳,2015)。宋先生對考古學的熱忱與醉心,六十餘年在研究工作上的努力與辛勤,成就了他在臺灣史前文化上的豐碩成果與顯譽地位。   考古學研究強調文化區與文化史建構的議題,基本上來自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美的考古學發展,研究重點在於由物質遺留去理解人群的文化內涵,及其在時間與地理空間上的分布,透過分析一人群文化的特有器物在時空上的分布,辨識出此人群在不同時期的居住地區、遷移路線與這些疊加的歷史,以及與其他人群的互動關係。其背後所奠基的概念為,器物等物質文化是人群日常生活所依,特有的器物往往表徵該人群文化的特質,也反映人類的生活方式、工藝技術與宗教或價值體系等。同時,一些特定的文化特質和要素,或因人群的遷移、互動分享與學習,由其源地向外擴散傳布;而因人群遷移或互動有特定的範圍,故這些特定的文化特質和要素的散布也局限於一定的地理空間,進而形成所謂的文化區或文化圈與文化類型。總之,一地區文化內涵的變動,往往是由於人群的互動學習,或一人群移入與移出一地區的結果。文化,尤其物質與器物的相似和差異,反映著人群間的同源或互動關係;而文化彼此間相似性越高,顯示的是人群間關係與互動的越親近緊密,甚至可能有共同來源。因此,在這樣的學理概念下,考古學家重視物質文化所呈現的特質與風格,以及其間的相似與變異。運用對物質文化尤其器物分類比較的方法,辨識出一系列或一些物質文化的特質、特徵,並進行其時空分布上的辨識與比較,當可勾勒出不同人群與其文化在時間與地理空間上的分布,並排列出其先後次序,描繪出其遷徙路徑,如此即可建立出一地區的文化發展序列與發展史。這種文化史建構的工作,在歐美至1930-40年代,已有了一定的成果,熱潮也開始減退;然而在臺灣,此基礎工作雖於日籍學者在臺時已開啟,但在宋先生的致力下才真正系統性的開展且延續至今。   宋先生與張光直多次合作發現與發掘重要遺址與文化,基於這些成果的累積,二人開始根據地質的層位學(探究地層堆積的狀態與先後次序)、器物的形制和製作技術的分析,嘗試建構臺灣各地區的文化發展史與其內涵。他們是繼日本學者鹿野忠雄與國分直一之後,臺灣考古學者中,首先致力於臺灣史前文化發展史與序列建置的學者。後來,由於張光直長期旅居海外,並且轉而關注中國大陸的考古學工作,宋先生就成了當時唯一專注於臺灣考古學研究的工作者,直到第三代新人的加入為止。因此,宋先生被一些學者譽為本土史前史的拓荒者(謝,2001);而臺灣史前文化層序的架構,也在他的努力下有了相當的雛型與成果,為後續學者的研究奠下基礎與導引方向。   此輯收錄了宋先生三篇著作:〈談談臺灣先史時代的範圍〉、〈考古學上的臺灣〉、〈由考古學看臺灣〉,是從他一進入考古學領域,就致力於探討與推介臺灣史前文化內涵與發展史的成果。這些文章對當時在臺灣尚屬新興學科的考古學及其發展,與如何憑藉這學科的研究對臺灣歷史的認識提出貢獻上,都有著較系統的呈現,也展現了宋先生在這些面向上的關注、熱誠與投入。   二、推動碳十四測年法的運用與年代學方法論的檢視   前一段落提到宋先生與張光直在臺灣考古學發展的早期,合作致力於科學性的考古學發掘與人類學方法的材料分析,以建置臺灣的史前文化史;二人也首先致力將碳十四測年法運用在臺灣的考古學材料分析上,開啟了臺灣和中國考古學碳十四測年法的運用先例,也因此將臺灣文化層序的建構,推入了另一個更明確和更具鞏固基礎的階段,臺灣的史前文化層序與發展史架構也就更精進與清晰(陳,2015)。   二人對碳十四測年法的運用,以圓山遺址貝塚與大坌坑遺址圓山文化層出土的碳與貝為初啼嘗試,之後陸續運用在番仔園與營埔等遺址出土文物的年代測定。宋先生為推介此劃時代的科學技術,陸續撰寫、發表了幾篇測年報告與技術說明文章,致力推動此方法在臺灣考古學研究上的認識與運用。不僅如此,其間尚說明與檢視臺灣所使用的相對測年法,讓讀者不只對新的技術有所知曉,更是對臺灣考古學所運用的測年法有整體的認識,並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與優缺點。     此輯收錄宋先生四篇文章:〈臺灣的考古遺址〉、〈圓山文化的年代〉、〈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臺灣史前貝塚絕對年代之測定〉,都是當時頗具劃時代性意義的碳十四測年成果與方法的推介與說明文章。   三、建置圓山文化與文物系統性研究   圓山考古遺址是臺灣最早發現,也是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最早正式進行科學與系統性發掘的遺址之一,同時也是宋先生任職考古人類學系後,初期參與發掘與研究的遺址之一,或可說是他正式以專業學者身分對遺址、遺物與文化分析研究的最早對象。其間可見宋先生與臺灣考古學對臺灣史前時期之遺址、遺物與文化,嘗試建立科學、學術性分析與研究方法的開端與努力。   此輯收錄了宋先生三篇著作:〈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本系舊藏圓山石器〉、〈圓山貝塚的陶器工業〉,是他致力於圓山遺址與文化的研究,不只嘗試建立臺灣史前文化的內涵,也是他試圖展現自身考古學研究上的學習與專業能力及成果;同時也為臺灣考古學對臺灣史前時期的研究,尤其是對出土文物的整理與分析,建立起系統性的分析研究架構與方法。這些成果為臺灣史前歷史內涵的建置奠下基礎,並展現了考古學研究對臺灣歷史的史前階段所作的努力與貢獻。   四、開啟舊石器時期的發現與長濱文化的研究   宋先生的學術生涯有二次大高潮(陳,2015),一即為八仙洞長濱文化的發現,此將其學術成就帶到了一個高峰,同時讓他不只在學術界也在一般公眾上備受矚目,成為家喻戶曉的考古學家。   臺大地質學系林朝棨在調查東海岸地質時,觀察到東部海岸山脈北端面向太平洋的一側有許多的海蝕洞穴,推測應當極適合史前人群的居住,或許能在這些地方找到史前人群的遺跡與文化遺留,因此特別留意這些洞穴的調查,並在1968年發現了疑似器物遺留的物件。宋先生對林朝棨的推測看法頗為認同,認為值得在此地區進一步地進行考古學的調查與發掘工作,以確認他的看法與發現,故而在1968年底與林朝棨共同組隊,在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又名八仙洞),對這些洞穴進行考古試掘工作。終如二人的期待,在其中的潮音、乾元、海雷、拱辰、崑崙、朝陽、永安等洞,發掘出了屬舊石器與先陶時代文化的遺留,如打製的石器、骨角器等。這發現不只證明了二人的先見,也為臺灣考古學帶來重大的發現,並在史前史研究發展上賦予了深遠的意義。在此之前,考古學的資料對人類在臺灣島上的出現與活動,最早顯示約只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此一發現,不只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在臺灣的首度發現,同時將臺灣的史前歷史由新石器時代拉到了舊石器時期;並且,其年代後來經碳十四的測定,最早可至距今一萬五千年(近年的資料甚至拉到三萬多年)前。此不但將臺灣的人類歷史拉長了將近三倍,並且使臺灣作為一島嶼,不論是在地質或考古學的研究上,都從一孤立小島的區域地位提升到一大陸區域或陸島相連的空間框架,拓廣了區域研究的地位。   此輯收錄了宋先生三篇文章:〈長濱文化―臺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簡報)〉、〈臺灣八仙洞舊石器文化的發現及意義〉、〈臺灣舊石器文化探索的回顧與展望〉,都是宋先生面對學術界與公眾對於長濱文化發掘與研究成果的熱切關注和期盼,所進行的推介與說明的文章,也是臺灣首次論述舊石器時期遺址發掘成果及文化內涵的著作。

為您推薦

大學轉學考2024試題大補帖【經濟學】(109~112年試題)[適用臺大、政大、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北大、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高大、輔仁轉學考考試] (1版)

大學轉學考2024試題大補帖【經濟學】(109~112年試題)[適用臺大、政大、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北大、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高大、輔仁轉學考考試]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書本內容 【試題大補帖系列熱賣中!】 不容錯過的上榜必備好書在這裡! 精選多間名校歷屆試題,讓你省去到處尋找考古題的煩惱! 試題按照年度排列,迅速掌握出題方向 每道題目提供完整解析,測驗、複習一把罩   本書收錄國內各重點大學轉學考【經濟學】109~112年的試題詳解,幫助您一次準備全面應戰、熟悉題型順利上榜。   本書收錄學校: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臺北大學、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高雄大學、輔仁大學 本書特色   1.補班名師解題,不用三顧茅廬立即獲得大師精準考題解析。   2.多年度試題一次收錄,輕鬆練習歷屆試題。   3.一題搭配一詳解,演練有錯立即修正,加深印象 【目錄】 112 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農業經濟學系、工商管理學系 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經濟學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經濟學系三年級 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土地管理組、土地資源規劃組二年級)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A2 臺北大學 財政學系日間學士班三年級 臺北大學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經濟學系日間學士班二年級 臺北大學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日間學士班三年級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共同考科 111 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農業經濟學系、工商管理學系 政治大學 商學院共同科 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經濟學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經濟學系三年級 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土地管理組、土地資源規劃組二年級)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A2 臺北大學 財政學系日間學士班二年級 臺北大學 財政學系日間學士班三年級 臺北大學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經濟學系日間學士班二年級 臺北大學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日間學士班二、三年級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共同考科 輔仁大學 經濟學系二年級 輔仁大學 經濟學系三年級 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二年級 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二年級 109 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農業經濟學系、工商管理學系 政治大學 國貿系、金融系、會計系、企管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二年級 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土地管理組、土地資源規劃組二年級) 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三年級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A2 臺北大學 財政學系日間學士班三年級 臺北大學 經濟學系、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二年級 臺北大學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二、三年級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E0021 高雄大學 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工業管理組、企業管理組) 輔仁大學 統計資訊學系二年級 輔仁大學 經濟學系二年級 輔仁大學 經濟學系三年級 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二年級 輔仁大學 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二年級

原價: 580 售價: 493 現省: 87元
立即查看
研究所2024試題大補帖【電子學臺大】(103~112年試題)[適用臺灣大學研究所考試] (1版)

研究所2024試題大補帖【電子學臺大】(103~112年試題)[適用臺灣大學研究所考試]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研究所2024試題大補帖【電子學臺大】(103~112年試題)[適用臺灣大學研究所考試](CD2120) 作者 : 大碩研究所師資群 ISBN : 9786263276888 版本 : 初版 出版日期 : 2023-08-07 規格 : 平裝 / 352頁 / 17.0 x 23.0 x 1.4 cm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試題大補帖系列熱賣中!】  不容錯過的上榜必備好書在這裡!  精選臺灣大學研究所【電子學】歷屆考題, 讓你省去到處尋找考古題的煩惱!  試題按照年度排列,迅速掌握出題方向  每道題目提供完整解析,測驗、複習一把罩 本書專為考臺灣大學研究所考生準備,收錄臺灣大學研究所103~112年【電子學】等多年度試題含解析。 本書試題收錄臺灣大學研究所系所有: 1.生物機電工程學研究所(甲組) 2.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3.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丙組) 4.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5.電信工程研究所(甲組) 6.電子工程研究所(甲、乙組/丙組) 7.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丙組) 8.森林環境暨資源研究所(丙組) 9.工業工程所(乙組) 本書特色: 1.補班名師解題,不用三顧茅廬立即獲得大師精準考題解析。 2.多年度試題一次收錄,輕鬆練習歷屆試題。 3.一題搭配一詳解,演練有錯立即修正,加深印象。 目錄 112 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研究所(甲組) 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甲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111 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110 臺灣大學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甲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甲、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109 臺灣大學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森林環境暨資源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甲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甲組)、電子工程研究所(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108 臺灣大學 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信工程研究所(甲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甲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甲組) 107 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機所(甲組)、電信所(甲組)、電子所(乙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資所 106 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機所(甲組)、電信所(甲組)、電子所(乙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資所 105 臺灣大學 電機所(甲組)、電信所(甲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工業工程所(乙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甲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資所 104 臺灣大學 電機所(甲組)、電信所(甲組)、工業工程所(科技管理與策略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甲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資所所(甲組) 103 臺灣大學 電機所(甲組)、電信所(甲組)、工業工程所(乙組)、醫學工程研究所(丙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甲組) 臺灣大學 電子所(乙組) 臺灣大學 生醫電資所(甲組)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郵政考試享唸【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適用郵政考試] (1版)

郵政考試享唸【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適用郵政考試]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因為想唸,所以「享唸」。 享唸系列書籍,結合考試重點與試題演練的「混合型考試用書」。 「享唸」幫您抓重點,祝您精準念,每天都好想念~ 享唸系列書籍的3大特色: ★「書籍架構」 章節架構層次分明,內文設計簡約,提升閱讀舒適度。 ★「內文重點」 濃縮精華,觀念剖析,完整呈現,加強專業知識能力。 ★「精選試題」 增強重點記憶,掌握考點,即時演練,提高複習效率。 享唸一本在手,學習一點就通,國考上榜不是夢。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郵政考試的初學者 ☆ 須加強觀念的考生 ☆ 在重點概要的基礎上,配合各章節精選試題,有助於想要一本重點講義書作為考前重點複習的考生 ☆ 從事郵政外勤工作、希望快速理解與工作相關之地理學知識者 你值得優質的書籍 這本書陪你一起成長! ■本書特色 1.最精簡的學習內容 本書系統性地統整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之重要概念,濃縮郵政考試「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考科重點,期盼達到減輕考生之學習負擔,有效提升學習效率、答題準確率,協助學生輕鬆應試。 2.最精準的考題彙編 本書內含110年~112年之指標性考題,以單元題庫編輯模式,讓讀者系統化的了解各單元的命題焦點,並使讀者效率化地掌握命題脈絡。 3.最精確的試題解析 本書詳實介紹各項地理專業知識,並著重焦點於臺灣本地之地理、人文環境,協助郵政考生將地理知識投入實際郵務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品質。 【目錄】 第一章 | 臺灣的疆域與地圖 一、位置與時區 二、疆域與行政區劃 三、地圖學基本知識 第二章 | 臺灣的地形與海岸 一、地形營力與地形作用 二、地形的表示方式與基本地形 三、海岸與島嶼 第三章 | 臺灣的氣候與水文 一、天氣與氣候 二、臺灣的氣候特色 三、臺灣的水資源與河川 四、臺灣的環境災害防治 第四章 | 臺灣的人口與族群 一、人口成長與人口組成 二、人口遷徙與人口分布 三、臺灣的多元族群文化 第五章 | 臺灣的產業發展 一、產業結構與變遷 二、臺灣農業經營的特色 三、產業分布與區位選擇 四、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球關連 第六章 | 臺灣的交通與都市 一、交通與運輸 二、聚落系統 三、交通對聚落發展的影響 第七章 | 臺灣的區域特色與資源保育 一、五大區域特色 二、空間發展政策 第八章 | 臺灣的地名 一、地名的意義 二、地名與自然景觀 三、地名與人文活動 附 錄 | 歷屆試題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12 年職階人員甄試試題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11 年職階人員甄試試題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10 年職階人員甄試試題 附 件 | 一、各縣市移工人數分布 二、台電發電情形分布 三、國道服務區列表 四、補充快速道路列表 五、自然保留區列表 六、自然保護區列表 七、地質公園(依公告成立日期排序) 八、臺灣的觀光活動列表

原價: 220 售價: 187 現省: 33元
立即查看
郵局考試114-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 (1版)

郵局考試114-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enlightened Pro 圖解難學難背 掌握重點 解題最 in ☆最新試題 精準納入章節並逐題詳解,掌握最新考向。 ☆重點突破 最精實的重點,佐以相對應地圖,建立完整學習。 ☆圖表簡化 透過圖表整理、比較,架構學習綱要。 ☆模擬試題 增列考前試題演練,題題詳解,有效提升應試力。 本書特色 本書為編者特別針對郵政外勤變革新編,內容符合考試公布命題範圍,以高中臺灣地理(包括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為原則,全書設計完整,分成三大單:第一單元:臺灣自然地理;第二單元:臺灣人文地理:第三單元:郵局考試模擬試題。 一、精要重點+精選試題  各章內容以重點彙整,簡要陳述,章後並延伸出精選試題,附有詳細解析,讓學習更完整,以最快的方式幫您記憶。 二、簡化地圖與表格  透過圖表之整理與比較,架起學習綱要,讓您一目瞭然,烙印腦中! 三、郵局考試模擬試題  「單題」以及「題組」式的題型設計,面對新型考試能熟稔,題題並附有詳細解析,有效練習,勢如破竹! 四、最新試題收錄  特將新考科變革以來郵政相關考試試題分類至各章節,完全掌握最新命題方向。 【目錄】 第壹單元 臺灣自然地理 1-1 第一章 臺灣的地理環境 1-1 臺灣的頂點位置 1-2 臺灣的位置特徵與影響 1-3 臺灣的形成與地貌特徵 1-4 臺灣的經緯度與應用 第二章 臺灣的地形 2-1 臺灣主要地形分布情形與特徵 2-2 河流 2-3 海岸 第三章 臺灣的氣候與水文 3-1 氣候 3-2 水文 第四章 臺灣的生物 4-1 臺灣生物多樣性原因 4-2 臺灣物種分界特色 4-3 臺灣樹種分布情形 4-4 臺灣常見候鳥 第五章 臺灣的災害 5-1 洪患 5-2 崩塌與土石流 5-3 颱風:熱帶性低氣壓(氣旋) 5-4 地震 第六章 臺灣環境保育 6-1 臺灣的國家公園 6-2 臺灣的自然保留區 6-3 臺灣的國家風景區 6-4 臺灣的地質公園 6-5 臺灣的森林遊樂區 6-6 臺灣野生動物保護區 6-7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6-8 臺灣自然保護區 第貳單元 臺灣人文地理 2-1 第一章 臺灣的人口族群 1-1 原住民族 1-2 漢人來臺 1-3 曾經占領或影響臺灣地區的族群 第二章 臺灣人口現況與人口問題 2-1 臺灣人口演變 2-2 臺灣人口分布情況 2-3 臺灣城鄉移動(移入人數-移出人數) 2-4 臺灣的人口問題整理 第三章 臺灣的都市發展 3-1 都市演變過程參考圖 3-2 都市化歷程參考圖 3-3 都市機能 3-4 都市土地利用 3-5 都市內部結構 3-6 都市規模類型 第四章 臺灣的農業發展與歷程 4-1 主食 4-2 其他食物變化 4-3 農業特徵 4-4 農業問題 4-5 農業問題的方案 第五章 臺灣的工業發展與歷程 5-1 臺灣與周邊國家歷年來平均月收入變化圖 5-2 臺灣主要產業別歷年經濟成長率變化圖 第六章 臺灣的國際貿易 6-1 大航海時代(17世紀上半葉) 6-2 明末清領時期(17世紀下半葉) 6-3 臺灣開港~日治時期(1860~1895) 6-4 日治時期的臺灣貿易發展(1895~1945) 6-5 1950年代後臺灣的貿易 6-6 工商零售業常用策略之名詞介紹 第七章 臺灣的交通與運輸 7-1 陸運 7-2 水運 7-3 空運 第八章 臺灣的區域 8-1 臺灣的區域分布與特徵 8-2 臺灣史前遺址 8-3 臺灣分區節慶活動 8-4 臺灣各鄉鎮特色 第參單元 郵局考試模擬試題 3-1

原價: 520 售價: 416 現省: 104元
立即查看
郵局考試114-中華郵政外勤人員考前速成大攻略(國文、郵政法規大意、交通安全常識、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 (1版)

郵局考試114-中華郵政外勤人員考前速成大攻略(國文、郵政法規大意、交通安全常識、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內容完整: 整合郵政外勤人員考試主要考科,指引各科命題趨勢,匯集常考重點,以考前快速吸收、強化記憶為目的,務求考生能以一書在手,融會貫通全部考科應試關鍵。 .例題豐富: 各科大量彙編相關試題,題題精選,旨在使讀者充分自我練習過程間,熟練作答手感之餘,並能增進對各主題的應答觀念。 .最新法規: 根據相關法規修法,做最新內容修訂,讓讀者得以第一時間掌握最新修法內容,以萬全準備因應變革。 【目錄】 第一單元.國文 第二單元.郵政法規大意 第三單元.交通安全常識 第四單元.臺灣自然及人文地理

原價: 700 售價: 553 現省: 14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