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新聞筆譯: 編譯實務技巧與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新聞翻譯」一直是英語或新聞系所的熱門課程,連帶的也讓新聞編譯這工作,成為許多學生心所嚮往的理想職業。但可惜的是,這個行業所需要的編譯技巧,跟大部分翻譯課堂上所學相去甚遠!
主要原因在於課堂教授的新聞翻譯,著重於提升學生的基礎中英轉換技能,偏重信達雅的翻譯要求。但新聞職場上的編譯要求,強調的卻是譯者的「編譯」功力,除了最基本的中英文轉換能力,更需要譯者對原文摘要刪減,將來源不同的新聞稿,整合成一篇國內讀者容易理解的中文新聞。「這需要靠譯者的慧心巧思,按新聞事件訊息的重要性與邏輯重新排列組合,難度遠比單篇全文翻譯更高,但學生卻很少接受編譯的訓練。」
為了幫助有志於此的讀者培養所需技能,也為了讓國內翻譯教學的教材更臻完整,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帶領各界翻譯好手,由新聞編譯的實務角度,從英文新聞最小的單位詞彙翻譯開始,再依次介紹句型、標題、導言、引述等新聞翻譯的重點,透過10大新聞類別實際操作,完整示範新聞編譯的技巧應用。不論面對的是傳統媒體或新興網媒,譯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應有的翻譯理論及實務技巧,完整建立起一位出色的新聞編譯所需要的基本功。
本書特色
█ 從新聞業界實務編譯的角度出發,介紹國內媒體中譯外電新聞時的作法及翻譯考量。
█ 從詞彙到句型,從標題、導言到引述,由淺入深一一解析英文新聞翻譯的所有面向。
█ 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政治、財經、科技、社會、災難、娛樂、運動、社論、專題報導以及藝文評論等10大新聞類別。
適用對象
█ 教授新聞及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及教學機構
█ 欲報考新聞、翻譯等相關研究所及高普考的考生
█ 對翻譯有興趣,想了解國內新聞編譯作法的讀者
立即查看
Programming Pearls(中文新修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Programming Pearls》的第一版是我職業生涯早期讀過對我影響最大的書籍,有許多在書中初次遇到的見解在讀完後依然縈繞在心。Jon在更新相關素材上做得很棒,我對令人耳目一新的範例非常印象深刻。" -Steve McConnell,《Code Complete》作者
請程式設計師列出他們最愛的書籍時,Jon Bentley集結成書的專欄經常被包含在經典之中。就像自然的珍珠(pearls)生成自刺激著牡蠣的細沙,程式設計的「珍珠」則源於挑戰著程式設計師的真實問題。不僅源自可靠的工程實務,還跨越到洞察力與創造力領域,Bentley的智慧結晶(pearls)為令人困擾的問題提供了獨特且聰明的解法。透過兼具教育性質和趣味的程式範例,書中充滿了清晰明白、機智詼諧的描述,介紹實用的程式設計技巧和基本的設計原則。無論資深或資淺,各種經驗等級的程式設計師都高度珍視《Programming Pearls》一書,著實不讓人感到驚訝。
14年來的首次改版,Bentley大幅更新了他的文集,以反映當前的程式設計方法與環境。此外,還增添了三篇文章,專門討論(1)測試、除錯與計時;(2)集合表示法;以及(3)字串問題。原有的程式全都從頭改寫過,也產生了等量的新程式碼。所有程式的C或C++實作,現在皆可在Web上取得。
在這個新版本中,依然不變的是Bentley對於硬派程式設計問題的注重,以及他為那些問題所提供的有效解法。不管你是Bentley經典作品的新讀者,或是想要重溫此書以尋找一些新洞見的老朋友,本書肯定會被加到你的最愛之列。
目錄
Part I 入門基礎
COLUMN 1 撬開牡蠣
COLUMN 2 啊哈!演算法
COLUMN 3 資料決定程式的結構
COLUMN 4 編寫正確的程式
COLUMN 5 寫程式這件小事
Part II 效能
COLUMN 6 效能觀點
COLUMN 7 信封背面
COLUMN 8 演算法設計技巧
COLUMN 9 程式碼微調(Code Tuning)
COLUMN 10 擠出空間
Part III 產品
COLUMN 11 排序(Sorting)
COLUMN 12 一個樣本問題
COLUMN 13 搜尋(Searching)
COLUMN 14 Heap(堆積)
COLUMN 15 字串(Strings)珠璣
第一版後記
第二版後記
APPENDIX A 演算法的分類
APPENDIX B 估算測驗
APPENDIX C 時間與空間的成本模型(Cost Models)
APPENDIX D 程式碼微調的規則
APPENDIX E 用於搜尋的 C++ 類別
部分問題的提示
部分問題的解答
立即查看
多極世界衝擊:終結全球化,改變世界金融與權力中心的新變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亂世,也是多極角力!
臺灣必須正視自己在多極體系中的位置,思考21世紀的生存之道。
瑞士信貸投資長麥可‧歐蘇利文對世界經濟、金融與權力移轉的精闢分析!
在後全球化時代的多極平衡態勢中,提供小國因應策略。
經濟民主連合經濟組召集人╱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 吳啟禎 專文導讀
全球化時代留下的爛攤子該如何收拾?
英美主導的跨國資本霸權將於2024年崩盤?
面對動盪的世界,歐蘇利文為我們指出未來的方向!
全球化告終,普世價值破滅,更趨平等的多極世界即將來臨!
未來,我們將面對更多現實考驗,地球公民將更渴望自由。
過去這幾年,政治、經濟、金融和地緣政治受到一連串衝擊:經濟上成長率和生產力都降低,義大利、美國和英國甚至創下數世紀以來債務紀錄;政治上則有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出現許多右翼政黨;金融上股市處於泡沫狀態,而比政府更有力的中央銀行為避免全球金融危機而購入大量資產,但他們很快就要拋售這些資產而造成經濟上的動盪;地緣政治上,國家勢力興衰正以加速度變化著,馬克宏當選總統使法國成為歐洲充滿想法與活力的領導者,同時美國不再是令人懼怕的強國,敘利亞開始使用化學武器、北韓朝日本發射導彈、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及中國的再度崛起……
麥可‧歐蘇利文認為,許多人忽略了這些新趨勢的深刻意義,他認為這個世界正進入一個轉型階段,過去全球化所帶來的一致性現象將轉變為多元化發展,新的政治型態與政黨將興起,我們將進入一個「平衡」的階段,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只是這個「平衡」階段的熱鬧開場。《多極世界衝擊》將結合經濟學、政治學、金融學與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探討正在形成的多極平衡狀態,這些發展將導致國際典範的轉移。
未來十年左右的趨勢之一,將是地區和國家如何演變,以及這些變化如何推動各國內部的政治變革。歐蘇利文相信,世界將從動盪中逐漸平緩,迎向一個「多極世界」,至於究竟是美國、歐洲、中國三分天下,抑或印度將躋身強極之一,有賴未來發展動向,然而,全球普世價值將不再存在於這新興的「多極世界」。
【目錄】
導讀 後全球化時代的多極平衡態勢與小國因應策略╱吳啟禎
一、平衡
英國脫歐、川普、喧鬧與分裂
二、潮流漸退
經濟方面喘不過氣,政治方面沒了耐性
三、下一步該怎麼走?
似曾相識,重來一次
四、平衡派
人民協定
五、他們做得到嗎?
平等、問責性、責任感
六、當大國還是當強國?
奇德利部長的決斷
七、金融界的西發里亞合約
學著獨立,別再靠央行給的安全感活下去
八、多極世界
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向東移
九、全新的世界秩序
平衡派或利維坦派?
十、漢彌爾頓計畫
漢彌爾頓會怎麼做?
十一、展望未來
從喧鬧到分裂……未來將會如何?
謝辭
參考書目
注釋
立即查看
戰火中國1937-1952:流轉的勝利與悲劇,近代新中國的內爆與崛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最混亂、難以卒睹、令人放棄理解的一段歷史,是一個政府走向潰敗、國家邁向分裂、人民必須受難,真相難辨的傷痛故事。和平被有關民族間平等、擁有自決權利、民主和人權等偉大原則割裂。它無法產生希望,也無法形成和解,卻能夠滋養核戰和末日的恐懼。
──方德萬 今日的中國,何以會是如此?到底是誰打贏了關鍵的戰爭?
隔海高唱的歷史,哪個才是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型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中國在其中的角色尤其難解。這段近代中國進程,由連串的錯誤、分裂、敗亡、注定受難的傷痛寫就。
《戰火中國》以全新視角,重新梳理這段令人慨歎,凝縮重要轉捩點與變化的歷史,且在大脈絡下特別穿插陳克文與齊邦媛的個人史,補足了大歷史角度忽略的老百姓生命軌跡。
過去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在二戰無足輕重,但《戰火中國》作者方德萬指出,當眾人目光集中在歐洲戰場時,1937年至1952年中國正在打一場複雜的全面戰爭,不但要面對同時並存、相互拉扯的多股的外敵,還有同樣分裂並進的內憂。
新中國,就在這麼飄搖動蕩的土地上誕生。
要探究新中國真正的本質,必須盡力拋開抵抗外侮的英雄式主觀論述色彩,同時並論各派系在抗戰時期的作為、決策、成功與失敗,以及日本、蘇聯、美國、英國等勢力的政治考量與行動。《戰火中國》全書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立國大業」論析蔣介石掌權至1937年中日開戰期間,圍繞其與國民黨的連串事件;第二部「歷史轉捩點」講述對日抗戰的時代精神轉變,分論日本、國民黨如何試圖取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擴張;第三部「試煉」和第四部「新中國」,則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的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逐漸浮現的冷戰面貌。
【目錄】
推薦序1 弦歌不輟在戰火中國/齊邦媛
推薦序2 以戰爭史貫穿整個中國現代史/張寧
臺灣版序 「你為誰而寫?」/方德萬
譯者序 戰爭年代,和平想望/何啟仁地圖導論
第一部 立國大業
第一章 蔣介石:救中國
孫逸仙與蔣介石
蔣介石的政變
第二章 國家建設
軍事改革
國民改造
外交政策
第三章 南京,南京
中山陵
陳克文和齊邦媛的南京之旅
第四章 走向戰爭
向衝突發展:西安事變前中國和日本的政策
西安事變
孤注一擲
盧溝橋事變
戰事擴大第二部 歷史轉捩點
第五章 淞滬會戰
戰役
轟炸
化敵為友?
團結群眾
第六章 以空間換取時間
南京
徐州
武漢
焦土
逃難
第七章 扶植替代政權
傀儡
戰略轟炸
冬季攻勢(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九四○年一月)
第八章 戰爭中的共產主義
調整共產主義
游擊戰理論化
日本人救了中國共產黨
戰爭中另有戰爭
整黨第三部 試煉
第九章 戰爭中的同盟
歐洲對亞洲
心懷舊恨
邁向勝利的中國
外交成果
第十章 轉折
一號作戰(一九四四年四月-一九四五年二月)
豫中會戰(四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五日)
長衡會戰(五月二十七日-八月八日,湖南會戰)
桂柳會戰(八月-十二月,廣西和貴州戰役)
史迪威事件
美國退出中國對日戰爭
共產黨的回應
第十一章 日本在中國投降
內戰
恍如隔世的勝利時刻第四部 新中國
第十二章 土崩瓦解
世風日下
救濟與重建
冷戰死亡之吻
第十三章 民族解放戰爭
革命中的鄉村中國
林彪在東北
遼瀋戰役
第十四章 終盡
韓戰
冷戰和平
尾聲 流轉
注釋
立即查看
【聯經中國史】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