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五(1962-1965) (1版)
作者: 夏志清; 夏濟安
版次: 1
ISBN: 9789570853001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9/05
書籍開數、尺寸: 21.8cm*16.1cm*4.5cm
頁數: 632
定價: 750
售價: 67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 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大事件 白先勇(著名作家、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榮休教授:文學導師夏濟安夏志清,二人的書信集比美蘇軾蘇轍的詩歌往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手足情深,真摯動人。《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不僅表露二人的兄弟感情,亦記載了當時的文藝思潮,二人的文學評語,啟人深思,彌足珍貴。 李歐梵(哈佛大學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特聘教授):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我做研究生時對他們「高山仰止」,如今讀來,不勝感慨。夏氏兄弟的心路歷程和學術奮鬥的甘苦,我感同身受。夏濟安先生的人文涵養和學術興趣,甚至他對於英文文體的執著,正是我追求的目標。夏濟安先生一輩子雄才大略未能施展,信中的很多真知灼見,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加以發揚。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夏氏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難得的平生知己。他們的六百六十三封通信起自一九四七年秋夏志清赴美留學,終於夏濟安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腦溢血過世,橫跨十八年,從未間斷。不論就內容或數量而言,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要事件。在歷史惘惘的威脅下,夏氏兄弟以書信記錄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論文藝,饒有魏晉風雅,尤見手足真情。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五(1962-1965)》本卷最後一封信是編號663,夏志清1965年2月19日寫給長兄濟安的信。這封信寄到柏克萊時,夏濟安已撒手人寰,向這個令他迷戀的世界告別了。2月14日是美國的情人節,1965年的情人節,濟安沒有和心儀的女友在一起,而是孤獨地伏案寫信向弟弟述說感情受挫的困境。情人節過後,志清接到濟安同事蕭俊 先生的電話說濟安倒在辦公室,已送醫院。志清即刻從紐約飛柏克萊,趕到醫院時,濟安昏迷不醒,不久告別人間,時為1965年2月23日,享年四十九歲。志清把哥哥安葬在附近落日墓園(Sunset Cemetery)後,於2月30日飛返紐約,也帶回來濟安的遺物。其中包括濟安的兩本日記和志清給他的信件,最讓志清感動的是濟安對心儀女子的癡情及對弟弟的關愛。兄弟二人自1947年分離,歷經戰亂,濟安把弟弟給他的信連信封,從北京到上海,經香港、臺灣,到美國,都帶在身邊。同樣的,志清也把哥哥的信,從紐黑文(New Haven),到安娜堡(Ann Arbor, Michigan),經奧斯汀(Austin, Texas),波茨坦(Potsdam, New York)到紐約,也都帶在身邊,為節省空間,志清往往丟棄信封,僅保存了信件本身。志清一直想把濟安的日記和他們兄弟的通信公諸於世。 夏濟安才華橫溢,想像豐富,無論談到任何議題,都有很多設想與意見。夏志清的信往往比濟安的短,報告家居生活,親友往來,讀書心得和影劇新聞。兄弟二人均醉心英美文學,愛看外國電影。五卷書信集完整收錄夏濟安、夏志清的往返互動,家國天下,為學論文,兄弟間的情誼,躍然紙上。

為您推薦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1955-1959) (1版)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1955-1959)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 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大事件
濟安的國學根底好,見識廣,志清轉治中國文學後,常請教哥哥,1952年後二人討論中國文學的時候居多。從這些信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知識淵博,充滿幻想的夏濟安;而夏志清則是一位虛心學習謙恭的學者,與日後「狂妄自大」的「老頑童」判若兩人。 ──王洞
從1947年底至1965年初,夏志清先生與長兄夏濟安先生之間魚雁往返,說家常、談感情、論文學、品電影、議時政,推心置腹,無話不談,內容相當豐富。精心保存下來的六百多封書信,成為透視那一代知識分子學思歷程的極為珍貴的文獻。 ──季進
在滯留海外的歲月裡,夏氏兄弟在薄薄的航空信紙上以蠅頭小字寫下生活點滴,欲望心事,還有種種文學話題。這對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難得的平生知己。 ──王德威
夏志清(1920-2013)1961年憑《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專著,一舉開下英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先河。之後的《中國古典小說》更將視野擴及中國古典敘事。其兄長夏濟安(1916-1965)的學問和洞見絕不亞於乃弟,1950年代曾在國立臺灣大學任教,調教一批最優秀的學生如劉紹銘、白先勇、李歐梵等,也創辦《文學雜誌》,為日後臺灣現代主義運動奠定基礎。夏氏兄弟在學術界享有大名,生長在充滿戰亂的1930、40年代,日後遷徙海外。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1955-1959)》,即夏濟安、夏志清兄弟於1947年至1965年之間往來六百多封書信的第三批,涵蓋了兄弟間四年多的通信,始自信件編號281,夏濟安1955年6月10日於艾爾克特發出的信,至編號390,夏濟安1959年7月15日於西雅圖發出的信,共110封。 1955年夏濟安由美國國務院資助來美在印第安納大學進修半年,六月學期結束後,即至伊利諾州艾爾克特(Elkhart)縣拜訪心儀已久的同學露絲小姐,然後到紐黑文(New Haven)市探望闊別近八年的弟弟夏志清,兄弟相聚約二月有餘。期間夏濟安完成了英文短篇小說《耶穌會教士的故事》(The Jesuit’s Tale)。八月束裝返臺,直到1959年三月再度來美擔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英文系訪問教授。 夏濟安感情豐富,落筆快,讀書,交友,都告訴弟弟;夏志清也如實分享生活中種種大小事情。兄弟情深,躍然紙上。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 卷四: 1959-1962 (1版)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 卷四: 1959-1962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 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大事件 白先勇(著名作家、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榮休教授:文學導師夏濟安夏志清,二人的書信集比美蘇軾蘇轍的詩歌往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手足情深,真摯動人。《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不僅表露二人的兄弟感情,亦記載了當時的文藝思潮,二人的文學評語,啟人深思,彌足珍貴。 李歐梵(哈佛大學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特聘教授):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我做研究生時對他們「高山仰止」,如今讀來,不勝感慨。夏氏兄弟的心路歷程和學術奮鬥的甘苦,我感同身受。夏濟安先生的人文涵養和學術興趣,甚至他對於英文文體的執著,正是我追求的目標。夏濟安先生一輩子雄才大略未能施展,信中的很多真知灼見,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加以發揚。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夏氏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難得的平生知己。他們的六百六十三封通信起自一九四七年秋夏志清赴美留學,終於夏濟安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腦溢血過世,橫跨十八年,從未間斷。不論就內容或數量而言,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要事件。在歷史惘惘的威脅下,夏氏兄弟以書信記錄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論文藝,饒有魏晉風雅,尤見手足真情。 《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四(1959-1962)》始自信件編號391,夏志清1959年7月18日於紐約州波茨坦發出的信至信件編號542,夏濟安1962年4月20日於加州柏克萊發出的信,共152封。夏濟安自1949年4月離開上海,經廣州,香港,1950年10月抵臺,直到1959年3月,一直在臺大外文系教書;期間曾於1955年2月訪美在印第安納大學進修一學期。 返臺後仍執教於臺大,創辦了《文學雜誌》,聲名鵲起,儼然文壇領袖,因懼捲入政治,萌生永離臺灣之念。經錢思亮推薦,1959年3月以英文系「交換教授」之名義來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為期半年。本卷收錄的夏濟安信裡充滿了為延長拘留的焦慮與對臺大及錢思亮校長的歉疚。 夏濟安分身「有術」,平常在加大工作,暑期去華大研究。夏志清趁夏濟安在著名大學研究,盡找哥哥替他查資料。若沒有夏濟安的幫忙,《中國現代小說史》恐難面世。夏志清1952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的資助開始撰寫《小說史》,到1955年,初稿大致完成。離開耶魯以後,忙於求職教書,加以結婚養育子女,無暇動筆。在這152封信裡,談的都是《小說史》裡的人物、社團與作品的出處,例如胡風,《創造社》與《倪煥之》等。對於研究現代文學,這些信的內容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第一手參考資料。

原價: 750 售價: 67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善惡朦朧的邊界:夏濟安精選集 (1版)

善惡朦朧的邊界:夏濟安精選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夏濟安係1950年代重要的文學創作者與評論家。然而,其重要性不僅限於臺大外文系教授與《文學雜誌》主編之身分,更在於其生命經驗橫亙了跨海峽及太平洋兩岸形成的學術網絡,同時其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則深刻反映了冷戰文化的歷史脈絡。基於夏濟安兼具編輯、教學、研究、翻譯與創作等領域,本精選集從三個面向突出他的貢獻:現代文學的建設、善惡朦朧的邊界、中國左翼文學運動與共產主義詞彙研究,以彰顯他對於白話文與新詩創作的見解、文學思想的主張與實踐。本書特別翻譯了此前沒有中譯的〈天堂裡的惡魔〉與兩篇「中共詞彙研究」,希望立體地呈現其在美國冷戰框架下開展出來的研究成果,豐富我們對於夏濟安諸多面向的理解。 【目錄】 「人文大師系列」編輯前言/梅家玲 .................................. iii 編輯凡例 ................................................................................. vii 導讀 ― 光暗之間的文學思考/王智明 ............................. 1 輯一 現代文學的建設 致讀者(1956) ......................................................................... 35 致讀者(1957) ......................................................................... 37 致讀者(1959) ......................................................................... 39 白話文與新詩 ............................................................................ 41 對於新詩的一點意見 ................................................................ 61 兩首壞詩 .................................................................................... 70 輯二 善惡矇矓的邊界 舊文化與新小說 ........................................................................ 89 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 .......................................... 101 蘇麻子的藥膏 .......................................................................... 131 火 .............................................................................................. 136 傳宗接代/白先勇譯 .............................................................. 147 輯三 中國左翼文學運動與共產主義詞彙研究 魯迅作品的黑暗面/萬芷均譯 .............................................. 167 瞿秋白―一名軟心腸共產主義者的煉成與毀滅/陳琦譯......... 186 天堂裡的惡魔―中國人的俄羅斯印象/王智明譯 .......... 253 比喻、神話、儀式與人民公社/王智明譯 .......................... 271 下放運動之詞彙研究/張雅筑、王智明譯 .......................... 312 夏濟安生平與著作年表 ....................................................... 378

原價: 565 售價: 509 現省: 56元
立即查看
夏濟安譯美國經典散文(中英對照) <香港中大>

夏濟安譯美國經典散文(中英對照) <香港中大>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20 售價: 44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經濟學原理(下) (1版)

經濟學原理(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