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哲學家 林語堂的跨文化之旅 永不停息的思想探索 林語堂的跨文化心路歷程,現代中國文化體驗的一面鏡子 錢鎖橋的《林語堂傳:中國文化重生之道》,以現代中國知識思想史,尤其是中美知識交往史為背景,追溯林語堂穿梭中西文化的跨國之旅。林語堂中、英、德的三語創作,是展露中國現代文化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林語堂的跨文化心路歷程,是現代中國文化體驗的一面鏡子。 本書圍繞林語堂探尋「新的中國」、「新的文明」之主軸,展示他如何作為一名自由主義批評家,堅定有力地捍衛「德先生」;展示他如何重新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出一套「抒情哲學」,並推向世界大獲成功,從而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性之路上仍具備可用資源與活力。 無論從人生經歷或批評範疇來看,林語堂的跨文化之旅凸顯其跨國、全球性。在此跨文化轉譯過程中,林語堂的批評視野面向整個現代文明(中國現代性問題為其一部分),而不僅僅侷限於中國民族主義的視角與關懷,對新的中國,甚至這個世界,都深具啟發性。 《林語堂傳:中國文化重生之道》運用大量未經披露或發掘的第一手中、英文資料,以歷史學家的嚴謹考證與跨文化理論視野相結合,重塑林語堂在現代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經典地位。 【目錄】 第一章 林語堂與現代中國知識思想遺產 紀念林語堂 反思魯迅遺產 我們要魯迅還是胡適 林語堂:面向21世紀中國與世界 自由主義批評家 抒情哲學家 普世派批評家 第二章 基督教薰陶與西式教育 牧師的兒子 最傑出的「聖約翰人」 上北京遭遇「文化反差」 從哈佛到萊比錫 第三章 大革命時代民族主義情懷 科學與國學 泰戈爾與印度 「費厄潑賴」還是「痛打落水狗」 薩天師語錄 第四章 從「小評論家」到「幽默大師」 「小評論家」 幽默作為社會批評 幽默作為自我釋放 第五章 謹防「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雙重危險」 與魯迅的友誼 平社一員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暗中放冷箭 第六章 「我的中國」:東方向西方傾談 與賽珍珠和華爾西結緣 《吾國與吾民》 第七章 「中國哲學家」的誕生 去美國 《生活的藝術》 第八章 闡釋中國為抗戰發聲 戰時中國前線報導 新中國的誕生 戰時女傑 第九章 東方智慧與世界和平 種族與帝國:印度問題 「革命外交」 東方智慧與現代病 與華爾西夫婦的友誼 第十章 中國的淪陷與美國的智慧 《枕戈待旦》 打字機、蘇東坡和《唐人街一家》 美國的智慧與美國的愚蠢 美國式友誼 第十一章 瞭望鐵幕背後之遠景 《遠景》 南洋大學風波 揭開鐵幕 挑戰毛式專政 重新發現耶穌 第十二章 我話說完了,走了 回「家」定居臺灣 共建人類精神家園 我走了 後記 附錄:林語堂全集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