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這本專書詳細闡述了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歷程,從理論基礎、政策與組織發展、商業化策略的分析,與成功要素的剖析,均有深入探討。
本書回顧了發展創業型大學相關的8大重要理論,其中包括:(1)三絞螺旋創新模型(Triple-Helix Model of Innovation)、(2) 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ies)、(3) 科學治理(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 科技經濟學(Econo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5)學術創業(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6) 產學合作(Industry-University Relation)、(7)寬裕資源論(Organizational Slacks)、與(8)組織雙元(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等理論內容。書中提出的研究架構包括創業型大學的三個前置因子、四大商業化策略及其綜合性績效評估。前置因子涵蓋體制、組織及個人層面;商業化策略則包括專利活動、技術授權/移轉、產學合作及新創事業。研究指出,這些商業化策略間的相互影響對創業型大學的教學-研究-商業化績效至關重要。
書中分析了遠東科技大學(已更名為中信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逢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已更名為陽明交通大學)五所大學的案例,深入解析各校在推動創業型大學過程中的前因、過程及對各校發展成創業型大學的結果與影響。
整體而言,本專書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還結合了實務個案,希望為推動創業型大學的研究者,以及大學研發、產學合作、技術移轉與創新育成主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一 創業型大學 ?! 別鬧了,校長先生!/陳振遠
推薦序二/洪世章
推薦序三/林博文
作者序一/張元杰
作者序二/蔡林彤飛
作者序三/吳慈榕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的發展、趨勢及重要性
第二節 研究缺口與研究目的
第三節 章節架構
第2章 創業型大學發展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架構
第一節 創業型大學
第二節 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創業型大學的前置背景因素
第四節 創業型大學的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創業型大學的績效與相互作用
第六節 發展架構
第3章 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現況
第一節 臺灣科學治理與大學治理的體制轉變
第二節 臺灣大專院校創新創業現況
第三節 個案研究說明
第4章 個案一:私立遠東科技大學(目前已更名為中信科技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分析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5章 個案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6 章 個案三:私立逢甲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的執行狀況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7章 個案四:國立清華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8章 個案五:國立交通大學(目前已更名為陽明交通大學)
第一節 訪談對象
第二節 背景
第三節 環境因子
第四節 商業化策略執行狀況
第五節 商業化策略的交互作用
第六節 績效
第七節 小結
第9 章 個案比較與討論
第10 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貢獻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第三節 建議
參考文獻
看更多
立即查看
鍍金的鳥籠:中國的科技、發展與國家資本主義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農民工、平台騎手到科技精英,窺見低端與高端的希望、幻滅和掙扎。
中國又是如何大展律法及體制的籠,淘汰過時的舊鳥,監管擴張的新鳥?
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逐漸從勞動密集、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轉向以數位科技為中心的社會發展進程。有些人將中國的後改革時期與美國的鍍金時代來相提並論;本書則認為前者更像是一只鍍金的鳥籠,中國政府與科技資本正使得社會不平等逐日加劇,並製造新形式的社會排斥。在這些矛盾之中,中國的鳥籠經濟演變為一種高度控制的體系,部分群體被排除在成長與繁榮的機會之外,沒有人擁有真正的自由和安全感。
作者描繪這種科技發展體制的輪廓及其產生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並透過針對低端與高端人口,以及從傳統製造業、外送平台到科技公司之間的深入訪談及親身觀察,講述那些因中國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和科技主導地位而改變生活的人及其背後的故事。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圖表目次
第一章 導論
金玉其外
對科技發展體制的探究
鍍金的鳥籠
本書章節概述
方法論說明
第二章 從勞動力到土地和技術
勞動力驅動的發展
土地驅動的發展
科技發展主義
國家統治技術的科學化
結語
第三章 轉向科技驅動的發展模式
鳥籠經濟科學化
激化的爭議
鞏固科技發展體制
科技驅動發展下的工具性體系
臺灣和南韓轉向科技驅動型的發展
結語
第四章 過時的資本和勞動力
淘汰過時者
大力整頓
苦苦掙扎的企業
工人
結語
第五章 機器人化
中國的機器人之夢
電子製造領域的機器人化
地方科技發展型國家
製造商:機器人之夢的願景與現實
工人:進步、焦慮和冷漠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爬上社會流動的階梯
雖毒卻抗拒不了的新鳥
結語
第六章 大型科技企業的崛起
支持和寬容的政府
政府與科技巨頭的合作
跨越邊界的新鳥
新鳥的力量
與南韓、臺灣、美國的比較
結語
第七章 從工廠到平台
成長中的送餐平台
平台騎手
控制和管理的平台架構
從夢想到不滿和幻滅
矛盾的感受
結語
第八章 編碼精英
軟體工程師及其社會再生產的困難
勞動力市場
勞動控制和管理,以及加班文化
階級出身與勞資關係
政府、國家與發展
「不是我們的錯」
結語
第九章 重塑科技國家資本主義
觸動包容審慎的紅線
監管整頓行動
政府重塑鳥籠
培育下一代新鳥
結語
第十章 結論
「鍍金的鳥籠」中的秩序與矛盾
科技發展體制的比較
再探相關文獻
鍍金鳥籠的未來
方法論附錄
引用書目
索引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簡介】
彷如綠色樹島的齊東街,為了留下相伴數十年的老樹與蟲鳴, 居民們竟意外找回一座城市的時代印記!當世界急忙換上新裝,我們到底是誰?樹可能記得。
立即查看
樹仔凡勢猶會記(繪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彷如綠色樹島的齊東街,為了留下相伴數十年的老樹與蟲鳴, 居民們竟意外找回一座城市的時代印記!當世界急忙換上新裝,我們到底是誰?樹可能記得。
*臺語
立即查看
臺灣教育創新倡議:打造新的教育社會契約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當前全世界人類正面臨許多重大危機,例如:地球資源過度消耗、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消失、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擴大、戰爭威脅、社會暴力事件、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挑戰等。科技和網路的發達,一方面促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另一方面也助長了社會不同群體的分裂和全球緊張局勢,導致人們對於未來世界的圖像愈來愈感模糊並產生不安全感,尤其在席捲全球的疫情之後,更顯示出人類的脆弱和渺小。
本書從教育社會契約的視角,探究如何面對教育上的各種挑戰,並提出教育革新之倡議方向、實踐策略與省思。全書共收錄13篇專文,分為兩大篇:第一篇主題為「教育社會契約的理論基礎與政策展望」,第二篇主題為「教育社會契約的行動策略與在地實踐」,期望透過學術專論和交流對話,倡議教育創新與省思之路,以達教育社會理想之境。
【目錄】
教育社會契約的理論基礎與政策展望篇
第一章 談聯合國為教育打造新社會契約的意涵和啟示 黃政傑
第二章 新時代的教育社會契約:情意目標與教學的重新定位 謝金枝
第三章 教育場域如何應對差異以建立新社會契約 許誌庭
第四章 大學的新社會契約——從大學社會責任談臺灣高教公共化 翁福元、薄靜
第五章 開創教育新價值理路的師資培育 林佳慧
第六章 素養導向下,理想教師型態探究——以師資培育基準的臺日比較為線索 廖于晴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教育議題中的「多元」與「認同」用字之分析 林彩岫
教育社會契約的行動策略與在地實踐篇
第八章 結合社會責任的高等教育募款與經營趨勢 林宜樺
第九章 成長型思維促進改變:學生、教師與教室氛圍觀點 王佳琪
第十章 中小學教師管教權問題爭議之分析與解決芻議 許籐繼
第十一章 中小學雙語教學師資培育情形與反思 呂文惠
第十二章 AI應用下的教育創新議題與教育社會契約 顏佩如
第十三章 環境美感教育的在地實踐 唐宜君
看更多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