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論東亞海洋灰色地帶 (1版)
作者: 孫國祥
版次: 1
ISBN: 9786264231145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12
書籍開數、尺寸: 18開
頁數: 404
#人文與社會科學
#政治
#國際關係
定價: 520
售價: 468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在原本風平浪靜的東亞海域,暗藏著一場場精密計算、模糊操作與戰略角力的「灰色」較量。《論東亞海洋灰色地帶》以如實記錄一場智力博弈的方式,揭示了東海、南海、黃海及臺灣海峽中的隱秘行動。本書既是一部學術鉅著,又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諜戰小說,然而主角不是間諜,而是海警船、漁船、軍機和外交辭令與法律戰;劇情發展不是生死一瞬的追逐,而是低強度、高頻率的行動。 在本書中,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如何用漁船和海警船挑戰既有國際秩序,日本和韓國如何小心翼翼守住底線,還有美國如何掙扎著不掉入「過猶不及」的陷阱,以及您會學到為何一艘船可以「舉重若輕」,一座島可以成為「國家自尊心的試金石」,以及為何模糊的法律邊界比清晰的軍事威脅更令人不安。如果您想在東亞的海洋地圖上找到那些不易察覺的「暗礁」,這本書無疑是您的最佳嚮導。 【目錄】 目 錄 致謝 關於本書 前言 第一章 東亞的海洋灰色地帶 第一節 海洋灰色地帶 第二節 海洋法律戰 第三節 島礁建築(基地化) 第四節 海上民兵 第五節 結語:東亞海洋灰色地帶的分析架構 第二章 南海海洋灰色地帶 第一節 「九段線」法律戰 第二節 南海造島及軍事化 第三節 海上民兵 第四節 結語:南海灰色地帶的特徵 第三章 東海海洋灰色地帶 第一節 東海海洋劃界 第二節 東海的灰色地帶行動 第三節 日本對灰色地帶的界定與回應 第四節 結語:東海灰色地帶的特徵 第四章 臺海海洋灰色地帶 第一節 臺灣海峽與「一中」問題 第二節 臺灣海峽的法律定位 第三節 臺海海洋控制與海上執法 第四節 結語:臺海灰色地帶的特徵 第五章 黃海(渤海灣)海洋灰色地帶 第一節 黃海海洋法律戰 第二節 黃海海上執法 第三節 海洋控制與海上執法 第四節 結語:黃海灰色地帶的特徵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東亞海域灰色地帶特色 第二節 以臺海為例的東亞海洋灰色地帶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為您推薦

東亞的理論與理論的東亞

東亞的理論與理論的東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東亞民主化總論 (1版)

東亞民主化總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脫胎於作者之博士論文,探討東亞民主化的舊問題與新方法,該主題在政治學研究領域中,尤其是東亞政治研究,非常重要與難得。作者對於東亞國家之政治體制選擇偏好,具有創新見解,殊值得肯定,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兼具高度、廣度及深度的優質專書。 就研究架構與研究方式而言,本書對於現行東亞國家之政治體制的動態變化解析,乃採自由民主、混合體制與威權體制等三種概念來進行比較分析。並詳細爬梳、運用政治學領域中相關學理,資料豐富,國內、外資料文獻相當完整。此外特別是研究途徑和研究方法部分,兼具多種類且說明清楚,運用得當,呈現相當嚴謹並具完整性。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政治體制偏好的理念與分析架構 第三章 東亞公民個體主觀認知中之政治體制偏好 第四章 華語文化圈政治菁英修辭與政治體制偏好 第五章 地緣政治框架、戰略投射與政治體制偏好 第六章 東亞政治體制選擇偏好:典範競爭觀點之分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問卷題目與變項測量 附錄二 各國講稿文本資料目錄 附錄三 中國路徑指數數據資料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動態經濟發展模式:東亞經濟演化論 (1版)

動態經濟發展模式:東亞經濟演化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這是一本尋找經濟發展典範的書,文獻的整理回溯到二戰後的主要經濟發展思潮,最後以東亞發展的經驗與政經體制為主軸。本書一方面透過文獻的整理與歸納,再以含括日本、四小龍、四小虎(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與印尼)以及中國和越南等東亞地區為實證對象,來解析東亞經濟發展的模式;進一步特別針對中國崛起後所引起的中國模式之爭論提出解讀。最後,從中等所得陷阱的角度,指出政經體制對於經濟發展的限制,提出動態經濟發展模式的結論。 目錄 作者序 第1章 緒 論 1-1 全書大要 1-2 經濟發展極限的初探 1-3 東亞經濟發展模式可複製否? 1-4 小結 第2章 經濟發展理論的回顧與驗證 2-1 新古典經濟發展論 2-2 雙元結構發展論 2-3 依附型經濟發展論 2-4 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 發展模式 2-5 結論:有否東亞發展模式? 附錄2-1 依附發展論歷史下的台灣 第3章 東亞模式—雁行產業發展論 3-1 雁行發展論緣起—日本紡織業帶頭的工業化發展 3-2 雁行發展論的台灣觀察 3-3 東亞雁行模式的跨國型態 3-4 後來居上的跳蛙現象 3-5 結論:東亞模式的成與敗 附表3-1 紡織業結構與產品分類表 附表3-2 東亞各國產業承繼關係統計 附錄3-1 跳蛙中國 第4章 從雁行到軸輻(1):東亞紡織業生產鏈的軸心變化 4-1 近代紡織業的跨國發展與貿易型態 4-2 東亞紡織業貿易的軸輻分析 4-3 迴歸分 4-4 結論 附錄4-1 軸輻指數(Hub-Spoke Index) 第5章 從雁行到軸輻(2):東亞不對稱的貿易依賴與產業軸心 5-1 模糊的雁行體系:中國的崛起 5-2 出口目的地貿易軸心—動態路徑 5-3 實證與結果 5-4 結語 第6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模式? 6-1 中國的崛起 6-2 中國如何崛起(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 6-3 結論:中國經濟發展的特色 附錄6-1 台商與中國世界工廠之形成 附表6-1 台灣面板業人才外流紀要 附表6-2  台灣人才流入中企紀要(半導體、面板、手機),2000 ∼迄今 附表6-3 觸控面板業的兩岸連結—宸鴻與歐菲光 第7章 美中貿易戰與近代經濟發展的啟示 7-1 中國崛起與霸權威脅 7-2 不對稱的貿易依賴 7-3 中日雙軸心的出現與向中傾斜 7-4 中國貿易地位崛起與美國的中國症候群 7-5 全球經貿組織的重整 7-6 結語: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 第8章 中等所得陷阱與體制 8-1 經濟發展的極限 8-2 體制品質(IQ) 與人均所得的觀察 8-3 IQ 與平均國民所得的極限 8-4 中國IQ 與中所得陷阱 附錄8-1 所得群組分類與東亞各國所得群落動態 附錄8-2 IQ 與人均所得的實證結果 第9章 結論:動態經濟發展論與反思 9-1 動態經濟發展論 9-2 體制的演進與經濟發展 9-3 經濟發展的反思 附錄9-1 體制品質與經濟發展的極限:細說斯里蘭卡的崩壞 附錄9-2 經濟發展的陷阱 參考文獻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2020「轉型中的社會:東亞與東南亞的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20「轉型中的社會:東亞與東南亞的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0 售價: 2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鼎茂>

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20 售價: 28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