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是叔本華於1813年撰寫完成,對經典邏輯中的充足理由律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於1847年大幅擴充和改寫重新出版,成為今日的版本。叔本華強調閱讀本書的必要性,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裡說如果沒有熟悉《四重根》一書,「那就不可能恰當地理解現在這本著作,而且那《四重根》研究的主題內容在此總是被預設著彷彿就包含在現在這本書裡」(WI xiv)。 叔本華認為,平常的世界由四類對象(即:現實對象;概念以及由這些概念組合而成的判斷;時間和空間;人類的行為)構成,它們都是表象。充足理由律則是指,事物皆有其如其所是的理由或解釋。據此,平常世界的四類對象的存在都有其根據或理由,即存在着四種必然聯繫,每一種都構成充足理由律的一個根源,充足理由律因此便擁有了四重源根。人的行為動機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種形式,人的行為必有動機、從動機得到解釋,這便通向了他最著名的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目錄】 導讀/彭文本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迄今有關充足理由律的最重要觀點概述 第三章 以往論證的缺陷和新論證的概述 第四章 論主體物件的第一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五章 論主體物件的第二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六章 論主體物件的第三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七章 論主體物件的第四個層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第八章 總的論點和結論 人名索引 亞瑟‧叔本華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