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風工程概論<科技圖書>
作者: 朱佳仁
ISBN: 9789576554117
出版社: 科技圖書
定價: 450
售價: 40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風工程理論與應用

風工程理論與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姆斯>風工程理論與應用 <科技> 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 9789576555343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作業環境控制:通風工程 (6版)

作業環境控制:通風工程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作業環境控制:通風工程 ISBN13:9789864307494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林子賢;賴全裕;呂牧蓁 裝訂/頁數:平裝/369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重量:612克 版次:6 出版日:2021/08/10 中國圖書分類:氣體工程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通風工程之基本觀念與原理,包括局部排氣與整體換氣,並在其後分別安排實務應用與檢測之章節,將作者群歷年研究與教學成果融入其中。全書共12章,由第一章「緒論」先為工業通風與作業環境做了基礎介紹,接續的第二章至第十二章分別針對氣罩、導管、排氣、換氣等各種通風重要裝置,詳述通風工程的觀念及原理。   各章節皆內含許多「範例」,同時提供詳盡的解題過程,便於讀者熟悉公式的運用,章節最後將與該章節相關的歷屆考題列為該節的「練習範例」,讀者在學習完該節內容後即可自行練習。   書中收錄2009年起的歷年考古題,特別是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甲、乙級術科技能檢定考試(收錄到2021年第1次)、職業衛生與工業安全等技師國考(收錄到2020年)、職業安全衛生高普考(收錄到2020年)等。技能檢定考試中,術科的計算題,往往是及格與否的關鍵所在,而工業通風相關考題就是術科考題中常出現的,相信讀者可藉由研讀本書,來熟悉相關考試題目。   第六版除了依最新法規修訂更新並依最新的歷屆考題更新各章節的練習範例之外,新增了以下章節:第5章排氣機新增第4節簡易煙囪設計原則、第9章生物安全暨通風控制新增了第 4 節正壓手術室及負壓前室,以因COVID-19疫情。   本書以課程用教科書為主要編寫設計,練習範例僅在部分計算題後列出參考答案,以供讀者自行演練,培養獨立思考判斷之能力,也增強應考之實力。選擇題、問答題等不提供解答,請讀者選購前知悉,出版社及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工業通風與作業環境控制 1-2 工業通風之功能與目的 1-3 工業通風的種類 1-4 整體換氣與局部排氣之選擇比較 1-5 工業通風相關法規 1-6 局部排氣裝置簡介 1-7 局部排氣設計與使用時機 1-8 定期自動檢查 Chapter 02 氣罩 2-1 氣罩型式 2-2 設置氣罩之有關規定 2-3 控制風速 2-4 排氣量 Chapter 03 導管 3-1 基本流體力學 3-2 壓力損失 3-3 搬運風速及壓力平衡 Chapter 04 空氣清淨裝置 4-1 緒論 4-2 除塵裝置 4-3 廢氣處理裝置 4-4 空氣清淨裝置及排氣口之設置規定 4-5 定期自動檢查 Chapter 05 排氣機 5-1 動力性能及排氣機定律 5-2 排氣機種類與選擇 5-3 排氣機理論動力演算 5-4 簡易煙囪設計原則 Chapter 06 實驗室排氣櫃與生物安全櫃 6-1 實驗室排氣櫃 6-2 生物安全櫃之功能 6-3 生物安全等級 6-4 生物安全櫃分類 6-5 生物安全櫃測試標準 6-6 生物安全櫃使用注意事項 Chapter 07 局部排氣裝置測量實務 7-1 測量基本原理 7-2 量測點數與位置之決定原則 7-3 捕捉風速及控制風速量測 7-4 風扇性能曲線測定 7-5 通過臨界孔口流率量測 7-6 局部排氣裝置定期自動檢查基準 Chapter 08 整體換氣 8-1 自然換氣 8-2 機械換氣 8-3 整體換氣設置原則 8-4 整體換氣之有關法規規定 8-5 基本原則及應用 8-6 防火防爆 8-7 有害物濃度衰減 8-8 二氧化碳蓄積 Chapter 09 生物安全暨通風控制 9-1 負壓隔離病房設置法源 9-2 負壓隔離病房設計原理 9-3 負壓隔離病房檢核及常見通風問題 9-4 正壓手術室及負壓前室 9-5 生物實驗室分級及通風控制管理 Chapter 10 整體換器檢測實務 10-1 追蹤氣體技術與換氣率量測 10-2 乾淨空氣釋放率 10-3 市售空氣清淨機簡述 Chapter 11 局限空間及預防缺氧症 11-1 局限空間危害 11-2 缺氧環境 11-3 局限空間危害預防對策 Chapter 12 工業通風實務與應用 12-1 現勘指引 12-2 半導體工業的通風問題 12-3 計算流體力學簡介 12-4 吸菸室通風實務 附錄 附錄A 單位換算 附錄B 局部排氣裝置定期自動檢查基準項目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風工程 (1版)

風工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700 售價: 59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生成式AI入門: 大型語言模型LLM推動人機協作革新: 語言建模、訓練微調、隱私風險、合成媒體、認知作戰、社交工程、人機關係 (1版)

生成式AI入門: 大型語言模型LLM推動人機協作革新: 語言建模、訓練微調、隱私風險、合成媒體、認知作戰、社交工程、人機關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掌握生成式 AI 與 LLM 的發展與應用】近年來,AI 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它的強大影響力!生成式 AI、LLM、ChatGPT、OpenAI、Copilot、Gemini、DeepSeek… 這些科技術語鋪天蓋地而來,甚至美國各大企業相繼大規模裁員,顯然大事發生了,但究竟怎麼一回事?又是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在這場生成式 AI 熱潮與搶購 NVIDIA(輝達) GPU 的 AI 軍備競賽中,我們亟需一本能夠深入淺出解釋複雜概念的書籍,幫助讀者理性認識這場技術革命的全貌。本書不需要數學基礎,也不用具備程式設計或人工智慧的知識。只要你對生成式 AI 如何影響世界感興趣,本書就是你進入這個領域的最佳指引。我們將解析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運作原理,探索 LLM 如何塑造科技產業的未來,並剖析生成式 AI 在社會、經濟、法律與政治各領域帶來的機遇與風險。【全方位認清楚生成式 AI 的問題與爭議】你將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有效應用生成式 AI,同時也會了解其安全性與倫理挑戰,例如資料安全與隱私問題、合成媒體與著作權爭議、LLM 的偏見來源、人機關係帶起的孤獨流行病等當前重要議題。此外,還會談到即將到來的 AI Agent,以及將通用人工智慧(AGI)、優生學及超人類主義連結,藉由科技將人類進化為後人類的未來議題(雖然看起來科幻,但確實是有計畫地進行中)。生成式 AI 在認知作戰與惡意應用方面,包括深偽技術濫用以及詐騙成本降低,也對社會帶來重大的影響。此外,將藝術家、設計師、漫畫家、攝影師作品,以及程式碼與書籍內容等,在未經授權之下被用於訓練生成式模型,這一連串訴訟以及 "合理使用" 的範圍到底包括哪些的爭議,我們都會依據最新發展做分析。對於 LLM 與生成式 AI,許多人往往一開始就一頭栽進技術細節。而本書希望讓你站在制高點俯視這一切,幫助你建立對生成式 AI 的全面性理解,成為宏觀的理性思考者。因為,生成式 AI 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深刻影響未來的變革,而我們正參與其中。 本書特色: ●解析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運作原理 ●AI 軍備競賽下的大型語言模型發展 ●將生成式 AI 融入工作與日常生活中 ●在創新應用中兼顧安全性與倫理責任 ●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政策與法規 ●生成式媒體的應用範圍與著作權爭議 ●聊天機器人偏見、群眾外包的心理創傷 ●探索與聊天機器人良性互動之道 ●北美、歐盟、中國對 AI 的監管狀況 ●AGI、AI 的感知與意識、超人類主義、後人類 ●LLM 生命週期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以及碳權問題 ●LLM 開源或權重開源對社群帶來的影響 【目錄】 第 1 章 大型語言模型:展現 AI 實力 1.1 ChatGPT 與大型語言模型的崛起 1.2 自然語言處理的起源與演進 1.2.1 統計模型與機器學習的引入 1.2.2 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的崛起 1.3 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誕生 1.3.1 注意力機制的誕生與應用 1.3.2 Transformer 架構帶來突破 1.3.3 從 Transformer 到 GPT 1.3.4 NLP 發展的重要時間點 1.4 LLMs 有哪些應用? 1.4.1 語言建模 1.4.2 程式碼生成 1.4.3 內容生成 1.4.4 邏輯推理 1.4.5 其它各種應用 1.5 LLMs 有哪些不足之處? 1.5.1 訓練資料與偏見 1.5.2 控制 LLMs 輸出正確性的困難 1.5.3 LLMs 的永續性 1.6 重要 LLM 的發展歷程 1.6.1 OpenAI 的 ChatGPT 1.6.2 Google 的 Bard / LaMDA / PaLM / Gemini 1.6.3 微軟的 Bing AI / Copilot 1.6.4 Meta 的 LLaMA 與史丹佛的 Alpaca 1.6.5 橫空出世的 DeepSeek 1.7 總結第 2 章 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s) 2.1 如何訓練 LLMs 2.1.1 從開放網路搜集資料 2.1.2 認識自迴歸模型與雙向模型 2.1.3 微調 LLMs 2.2 出人意料的 LLMs 突現特性 2.2.1 LLMs 的零樣本與少樣本學習能力 2.2.2 突現現象:是錯覺還是新能力? 2.3 大量訓練資料背後的難題 2.3.1 把偏見編碼進模型中 2.3.2 敏感資料 2.4 總結第 3 章 LLMs 的隱私風險與法規應對 3.1 改善 LLMs 生成結果安全性的方法 3.1.1 後處理偵測 3.1.2 內容過濾、條件式預訓練 3.1.3 基於人類回饋的強化式學習(RLHF) 3.1.4 基於 AI 回饋的強化式學習(RLAIF) 3.2 使用者隱私與商用風險 3.2.1 無意間造成的資訊洩漏 3.2.2 與聊天機器人互動的建議 3.3 資料保護的政策與法規 3.3.1 國際標準與資料保護法 3.3.2 聊天機器人符合 GDPR 嗎? 3.3.3 美國校園中的隱私權管制 3.3.4 企業政策 3.4 總結第 4 章 合成媒體創作與著作權爭議 4.1 深偽技術與合成媒體的崛起 4.1.1 創造合成媒體的常用技術 4.1.2 合成媒體的功與過 4.1.3 合成媒體的偵測技術與應對策略 4.2 以生成式 AI 翻轉創作過程 4.2.1 行銷上的應用 4.2.2 藝術創作 4.3 LLM 時代的著作權與訴訟案件 4.3.1 合理使用的概念與四大要素 4.3.2 LLM 企業面臨的法律訴訟 4.3.3 網路資料的使用與授權 4.4 總結第5 章 LLMs 的濫用與對抗式攻擊 5.1 資訊安全與社交工程 5.1.1 生成式 AI 的雙面性 5.1.2 魚叉式釣魚攻擊的進化 5.1.3 ChatGPT 對釣魚與惡意程式的影響 5.1.4 程式碼即服務的資安威脅 5.1.5 資料下毒:模型訓練的隱藏威脅 5.1.6 提示詞注入與越獄攻擊 5.1.7 面對生成式 AI 威脅的解決之道 5.2 資訊失序:對抗性敘事 5.2.1 認知作戰的範疇與定義 5.2.2 生成式AI 的潛在濫用 5.2.3 深偽技術與政治戰 5.2.4 對抗性敘事的監管挑戰 5.2.5 建立全球性對策機構 5.3 政治偏見與競選活動 5.3.1 聊天機器人的政治立場 5.3.2 偏見的來源與中立挑戰 5.3.3 LLMs 對選舉的潛在影響 5.3.4 馬斯克對 AI 的批評與探索 5.4 AI 幻覺的成因與改善方法 5.4.1 LLMs 的運作方法所導致 5.4.2 知識圖譜與 LLMs 內隱知識 5.4.3 改善幻覺的策略 5.5 專業領域中的濫用 5.5.1 律師濫用的案例 5.5.2 賺錢建議的魅力與濫用隱憂 5.5.3 醫療領域的成就與局限 5.5.4 投資顧問的挑戰與監管問題 5.5.5 生成式 AI 的倫理與責任 5.5.6 使用者與開發者的共同責任 5.6 總結第 6 章 善用 AI 工具提高生產力 6.1 在醫療、法律、金融等專業領域中運用 6.1.1 協助醫師處理行政作業、提高與病人互動品質 6.1.2 在法律案件研究、證據開示和文書上的應用 6.1.3 為金融投資與銀行客服加持 6.1.4 與 LLMs 共同創作 6.2 AI 程式設計輔助工具 6.2.1 自動撰寫程式碼說明 6.2.2 自動撰寫正規表達式 6.2.3 AI 程式助手 vs. 程式討論平台 6.3 工作與生活中的應用 6.3.1 學習方式的改變 6.3.2 重新定義購物體驗 6.3.3 AI 代理能與環境互動並靈活調整 6.3.4 代理化 LLMs:拓展 AI 的應用潛力 6.3.5 善用聊天機器人設計個人化計畫 6.3.6 從行政工作到未來內容生態的變革 6.4 生成式 AI 在教育中的足跡 6.4.1 教育工作者對 ChatGPT 的正反面態度 6.4.2 引入 AI 科技對學習的好處 6.5 偵測 AI 生成文本 6.5.1 離群值偵測技術 6.5.2 用 DetectGPT 檢測機率曲率 6.5.3 分類器偵測技術 6.5.4 文字浮水印技術 6.6 LLM 對工作和經濟的影響 6.6.1 正面的觀點 6.6.2 負面的觀點 6.6.3 生成式 AI 對就業的影響 6.7 總結第 7 章 與聊天機器人建立人機連結 7.1 以社交互動為目的的聊天機器人 7.1.1 從情感陪伴到倫理爭議 7.1.2 人機情感連結的商業化應用 7.2 向聊天機器人尋求陪伴的原因 7.2.1 孤獨流行病 7.2.2 情感依附理論與聊天機器人 7.3 人機關係的好與壞 7.3.1 基於規則 AI 聊天機器人的優勢 7.3.2 從社會滲透論看人機關係 7.3.3 人機關係的商業化與社會影響 7.3.4 性別觀念影響對話式 AI 技術開發 7.4 探索與聊天機器人良性互動之道 7.4.1 避免一味追求互動的榨取式科技、欺騙性設計 7.4.2 朝負責任科技方向轉型 7.4.3 Character.AI 平台的用戶行為 7.4.4 開發商的道德責任與技術手段 7.5 總結第 8 章 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與監管方向 8.1 自然語言成為與電腦溝通的介面 8.2 AI Agents(代理)將解鎖更多可能性 8.3 客製化個人助理 8.4 從倫理角度看 AI 監管 8.4.1 北美的監管狀況 8.4.2 歐盟的監管狀況 8.4.3 中國的監管狀況 8.4.4 企業自律 8.5 邁向全球 AI 治理架構 8.6 總結第 9 章 拓展視野:AGI、AI 意識、環境影響、開源 LLM 9.1 通用人工智慧 AGI 9.1.1 AGI 是什麼? 9.1.2 山姆.阿特曼對 AGI 的願景 9.1.3 優生學、超人類主義、後人類 9.1.4 長期主義對 AGI 的憂慮 9.2 AI 的感知與意識 9.2.1 感知與意識是什麼? 9.2.2 意識從哪裡產生? 9.2.3 意識思考與後設認知 9.2.4 AI 意識的研究持續進行 9.3 LLM 對環境的影響 9.3.1 從硬體生產到運算需求的全面影響 9.3.2 生成式 AI 的環境成本與碳足跡報告 9.4 改變 LLM 生態的開源社群 9.4.1 LlaMA 洩漏權重,促進開源 LLM 快速發展 9.4.2 DeepSeek-R1 權重開源,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9.4.3 開源與封閉 LLM 的優缺點 9.4.4 如何為開源社群盡一份心力 9.5 總結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河川土壤生物工程工法設計暨施工手冊

河川土壤生物工程工法設計暨施工手冊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河川土壤生物工程工法設計暨施工手冊 作者:歐風烈、郭瓊瑩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06/04/01 條碼:9789577053251 內容簡介 如果說山林是台灣的命脈,則河川溪流是台灣的血脈,它供給輸送流域人類與生物生存需要的養分與活力。 然而河川之建設隨著都市化與城鄉高密度成長,人與水爭地,除了水質污染外,河川空間也面臨空前之挑戰。近代國際生態保育運動重視以「河川生命為中心」之設計觀,而即使當河道或護岸之改變為必要時,仍須回歸到河川之自然度保全與環境適意美質之增益為前提,這雖沒有標準答案,也未必有一定規範,更非只是口號式之應用「生態工法」而已。 本手冊嘗試自河川規劃系統思維,參考收集國內外資料提供一不同方法之選擇決策支援,並視土壤及生物為河川整體生命之一環。它提供了規劃者、設計者、監造者乃至決策者、使用者對「另類」方法運用之更寬廣視野,是本兼具技術性卻有前瞻思維之實務手冊,值得專業者參考研究並予再發展,也值得作為民眾河川工法知識之另類環境教育材料。 目錄 誌謝 序 第1章 緒論 目標及範圍 河岸地帶 集水區 生態的原貌 工法的效益及限制 第2章 規劃 規劃步驟 資料收集及分析 設計考慮的重要因素 第3章 設計及施工 土壤生物工法的歷史與發展 樹枝梱紮 (Branch Packing) 樹枝層疊 (Brush Layering) 樹枝柴排 (Brush Mattress) 椰纖維卷 (Coconut Fiber Roll) 乾草綑包防波提 (Hay Bale Breakwater) 連結植生 (Joint Planting) 麻蓆圓木 (Jute-mat Log) 木格框牆植生 (Live Cribwall) 活性柴梱 (Live Fasine/wattle) 活性樁 (Live Posts) 淤泥植生 (Live Siltation) 活性插枝 (Live Stakes) 浮木/浮田防波堤 (Log/Raft Breakwater) 植生地蓆 (Plant Mat) 植生草卷 (Plant Roll) 壕溝植生 (Trench Pack) 地工柵植生 (Vegetated Geogrid) 第4章 工法應用秘訣 樹護岸 岸趾保護 拴住河岸 播種 防沖涮布 固定錨 植物和氣候 植物材料 保護工程場地 根晶:農林業專用吸水/保水劑 工具和補給物 第5章 實例 美國奧利崗州示範工程 中興大學植生工法及其應用植物試驗 美國農業部林務署杉塔國家森林處 美國農業部林務署羌格西國家森林處 美國阿肯色州案例 第6章 維護及監測 維護 監測 附錄 植生工法及其應用植物對照表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署監測表樣本 參考資料

原價: 300 售價: 2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