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譯書】
書名:材料力學(第十版)
原文書名:Mechanics of Materials, 10th Edition
作者:Hibbeler
翻譯:黃仁聰/黃慶祥等
出版社:滄海書局
出版日期:2017/07/00
ISBN:9789862803851
內容簡介
1.本書均衡地採用了美國慣用單位與公制SI單位,讀者可以熟悉目前全世界所採用的兩大單位系統。
2.除了理論上有充分陳述、說明與推導之外。在工程實務上的應用例題與習題中,以三維圖解的方式,將結構、零件與實體生動地表現。
3.更新各章節習題,使其類型具備多樣化及廣度。
4.例題循序地說明解題步驟;尤其是解題各階段的自由體圖,更是詳實清楚,即使不用老師指導,讀者也可以深入瞭解。
目錄
1 應力
2 應變
3 材料的機械性質
4 軸向載重
5 扭轉
6 彎曲
7 橫向剪力
8 組合載重
9 應力轉換
10 應變轉換
11 樑與軸的設計
12 樑與軸的撓曲
13 柱的挫曲
14 能量法
附錄A 面積幾何性質 (請至一般檔案下載處下載。)
附錄B 結構用型材的幾何特性
附錄C 樑的斜率及撓度
習題解答 (請至一般檔案下載處下載。)
立即查看
書名:材料力學必做50題型
作者:徐毓宏/許弘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22/02/01
ISBN:9789869554060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1.揚棄補習班針對高端學員過於跳躍的編寫方式,在靜力學的基礎上由最基本的材料
力學觀念說起,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基礎不夠紮實的讀者也能理解授課內容。
2.採用許弘老師首創的解題步驟學習法,這也是實力補習班學員最喜歡的內容。許多
學員堅稱即使沒時間讀完本文全部內容,背好解題步驟就能逐步掌握材料力學解題
的架構,達到學習材料力學的最高效率。
3.恰到好處的分類,完整無缺的歸納。精心制訂近50種題型,協助考生見招拆招得高
分!
4.選題範圍包含近30年材料力學所有考試類別,國考熱門如技師考高普考,冷門如公務
人員升等考全部收納,研究所則以台大、台科大、成大、交大與中央考題為藍本。皆
採最新試題為書本範例,並有已風靡全台灣的超強考題統計,協助讀者掌握考情。
5.由土木補教界力學第一名師許弘老師親自解答,多位公務考試與技師考試前三名優
秀學員以及研究所榜首學員協助校對與提供意見。保證見解獨到直切題心,正確率
最局!
6.一圖一表勝於千言萬語,採用大量的示意圖與實例照片,有助於釐清抽象的概念,
幫助你記憶。
立即查看
應用力學-靜力學(Hibbeler/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14/E)(SI)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 14/E GE (SI Units) <PH>
作者: HIBBELER
ISBN: 9781292089232
出版社: Pearson
出版年: 2017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應用力學-靜力學 Engineering Mechanics
作者: Hibbeler/ 曾彥魁
ISBN: 9789862803561
出版社: 高立
出版年: 2016年
立即查看
氣液壓學(本書附光碟) 6版 曾賢壎 周溫成 高立 9789864126903
立即查看
書名:工程水文學(第二版)
作者:吳瑞賢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2/11/00
ISBN:9789576555046
內容簡介
水文學是一門應用極廣的自然科學, 研究的對象為水。地球上絕大多數的表面為水所覆蓋, 生物體中亦是如此,也因此水為萬物所賴以為生之要素之一。作者執教大學水文學多年,深感提供一本適當程度的教科書,幫助學生學習了解課堂進度實屬必要。遂 將歷年來筆記加以整理,增加例題並蒐集國家考試相關題目,並附上部份題目之詳解,於2001年首次發行工程水文學一書。面對近年來氣候變遷與重大天然災害的新挑戰,再次檢視內容之合宜性以提供新的視野。
工程水文學係 土木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礎學識,其主要分為三部份:水文現象、歷線分析及水文統計。其重要性可由一般土木系大學部都列其為必修課,以及國家相關高普考 試,土木技師、水利技師、環工技師及水保技師考試都列其為考試科目得知。近來防災減災受到各界的重視,其重要的一環便是水文環境的確實掌握,如暴雨推估、 洪水預警、減洪手段以及工址安全等,皆仰賴水文分析。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 1
1-1 何謂水文學....................................................................2
1-2 工程水文學的發展.............................................................3
1-3 水的基本性質................................................................6
1-4 水文循環.............................................................................9
1-5 水的分布.........................................................................10
1-6 台灣的水文環境......................................................13
第一部分 水 文 現 象
第二章 降 水 / 23
2-1 降水的形成與分類....................................................24
2-2 降水特性分析.................................................................27
2-3 降雨強度-延時-頻率分析(IDF CURVE) ...................................................33
2-4 最大可能降雨量(PMP).......................................35
2-5 區域雨量資料之分析..............................................37
第三章 截留、窪蓄與入滲 / 45
3-1 截留與窪蓄....................................................................46
3-2 入滲..............................................................................................47
第四章 蒸發散 / 63
4-1 蒸發散的定義.................................................................64
4-2 影響蒸發散量的因子...............................................64
4-3 水面蒸發量的推估........................................................65
4-4 減少水面蒸發的方法.................................................72
4-5 蒸散量常用之推算法...................................................73
第五章 地下水 / 81
5-1 地下水層(aquifer)...........................................................82
5-2 土壤水(soil water) ............................................................83
5-3 地下水流動-達西定律(Darcy's Law).............................87
5-4 地下水滲流..............................................................89
5-5 水井水力學-穩態......................................................91
5-6 水井水力學-非穩態.............................................95
5-7 鄰井干擾...............................................................................102
5-8 地下水庫及地下水補注......................................107
5-9 溫泉開發................................................................110
第六章 逕流與河川 / 123
6-1 概述............................................................................124
6-2 逕流現象..............................................................................124
6-3 逕流組成...............................................................................126
6-4 逕流推估...............................................................................128
6-5 河川水理計算................................................................1
立即查看
基礎工程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9/E) (SI版)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基礎工程 (Das: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9/E) (SI版)
作(編/譯)者 :黃安斌 譯出版年份 :2023ISBN :9786269595358書號 :ITP781幾色 :1規格 :16K發行公司 :CENGAGE/高立版權日期 :2023/02/01頁數 :544分別 :授權書
內容簡介
本書由理論至實務、由淺入深的編排方式,加以圖文並列且輔以例題解說、課後練習的方式,可讓不同需求程度之讀者,有效地解決其所面臨的基礎工程問題。同時因應華人乃至於亞洲地區近來在大地/基礎工程學術研究與施工方面傲人的成就,譯者也儘量或適當的加入台灣以及其他亞洲地區相關的發展。
本書內容精簡且條理分明、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土本工程相關科系之學生,做為進入基礎工程領域之入門教材;且對於土木及大地等相關職業工程師而言,亦不失為一本相當有用之參考書籍及輔助工具書。
目錄
第1章 槪 述
第2章 天然土壤與地層探勘
第3章 淺基礎:極限承載值
第4章 淺基礎之沉陷
第5章 樁基礎
第6章 鑽掘監井基礎
第7章 橫向土壓力
第8章 擋土牆
第9章 板樁牆
第10章 開挖支撐
立即查看
書名:測量學(修訂三版)
作者:施永富
出版商:三民
出版日期:2012-09-01
最新刷次: 2020-01-01
ISBN:9789571457208
內容簡介
DESCRIPTION
本書宗旨在引導讀者瞭解測量學之基本學術及應用,理論與實務並重,適用於土木、建築、地政、都市計畫等相關科系教學應用。
本書主要在闡述各種測量之基本原理及技術,並說明各種測量儀器之構造及使用方法,文詞簡明、陳述詳細、附加儀器實體圖片,盼使讀者增強測量學術之認識與培養測量專業之技能;同時增加新訂定之「國土測繪法」相關子法與新崛起之「空間資訊」等知識,以饗讀者。
作者擔任教職及從事測量工作多年,經驗豐富,書中章節概以實務為例,故本書亦可供有志進修或實際工作者參考運用。
立即查看
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
ISBN13:9789869398381
出版社:科技圖書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 混凝土工程委員會-編
裝訂/頁數:平裝/440頁
規格:26cm*19cm*2.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2/09/15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深感我國大專院校之鋼筋混凝土學教育無一適合之本土化教材,導致我國工程師的養成倍極艱辛,學生在學校所學與畢業後之實務應用間,總存在許多整合性的問題。因此,混凝土工程委員會特依據我國使用規範編撰適合國內環境之「鋼筋混凝土學」教科書,以國內混凝土教學需求為依歸,全書採用中文編寫,為初學者之最佳教材,另與國家規範同步發展,更可與工程設計實務契合,為值得推薦給全國大專院校土木相關科系師生的好書。
本書特色
本書乃配合未來新規範「(土木401-110)」為藍本,而同步修訂出「鋼筋混凝土學(土木406-111)」教科書,希望對國內鋼筋混凝土結構之教育與技術推廣有所裨益。
目錄
第一章 設計基本概念
1.1 前言 / 1-1
1.2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與預力混凝土 / 1-1
1.3 載重 / 1-3
1.4 使用性與耐久性、強度與結構安全度 / 1-4
1.5 設計基本方法 / 1-6
1.6 設計規範 / 1-7
1.7 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之安全規定 / 1-8
1.8 鋼筋混凝土行為之基本假設 / 1-10
1.9 本書的內容 / 1-11
第二章 混凝土與鋼筋材料性質
2.1 前言 / 2-1
2.2 膠結材料 / 2-1
2.3 粒料 / 2-3
2.4 化學摻料 / 2-4
2.5 混凝土配比與拌和 / 2-5
2.6 輸送、澆置、搗實與養護 / 2-8
2.7 混凝土品質管制 / 2-9
2.8 抗壓特性 / 2-12
2.9 抗拉特性 / 2-18
2.10 組合應力下之強度 / 2-20
2.11 乾縮與溫度效應 / 2-21
2.12 高強度混凝土 / 2-23
2.13 混凝土耐久性 / 2-24
2.14 混凝土之加強鋼材 / 2-27
2.15 鋼筋 / 2-29
2.16 鋼筋耐久性 / 2-40
2.17 銲接鋼線網 / 2-44
2.18 預力鋼筋 / 2-44
第三章 梁受撓曲之分析與設計
3.1 前言 / 3-1
3.2 受撓均質梁 / 3-1
3.3 鋼筋混凝土梁之行為 / 3-2
3.4 矩形單筋梁設計 / 3-10
3.5 梁設計實務考量 / 3-20
3.6 含壓力與拉力筋矩形梁 / 3-22
3.7 T形梁(有翼版梁) / 3-32
第四章 梁受剪力之分析與設計
4.1 前言 / 4-1
4.2 鋼筋混凝土梁之剪力開裂原理 / 4-1
4.3 無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4
4.4 有剪力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梁 / 4-7
4.5 設計規範中有關剪力設計之規定 / 4-9
4.6 梁之剪力設計步驟 / 4-14
4.7 剪力摩擦 / 4-20
4.8 設計規範對深梁之規定 / 4-27
第五章 鋼筋之伸展與續接
5.1 撓曲握裹之基本原理 / 5-1
5.2 握裹強度與伸展長度 / 5-4
5.3 拉力鋼筋伸展之規範規定 / 5-9
5.4 受拉鋼筋之彎鉤錨定 / 5-13
5.5 受拉擴頭竹節鋼筋 / 5-18
5.6 肋筋之伸展 / 5-24
5.7 銲接鋼線網之伸展 / 5-25
5.8 受壓竹節鋼筋之伸展 /5-26
5.9 成束鋼筋之伸展 / 5-27
5.10 梁受撓鋼筋之截斷與彎起 / 5-28
5.11 梁之整合設計例 / 5-33
5.12 鋼筋之續接 /5-37
第六章 受撓構材之裂紋與撓度控制
6.1 前言 / 6-1
6.2 受撓構材之開裂 / 6-1
6.3 設計規範對裂紋控制之規定 / 6-3
6.4 撓度控制 / 6-8
6.5 即時撓度 / 6-9
6.6 長期載重之撓度 / 6-12
6.7 設計規範對撓度控制之規定 / 6-13
6.8 乾縮與溫度變化所引致之撓度 / 6-23
6.9 鋼筋混凝土斷面之彎矩與曲率關係 / 6-25
第七章 受軸力及撓曲構材之分析與設計
7.1 前言/ 7-1
7.2 軸向載重構材之行為 / 7-2
7.3 橫箍筋及螺箍筋 / 7-4
7.4 矩形柱之軸壓和彎矩 / 7-10
7.5 應變諧合分析和互制圖 / 7-10
7.6 平衡破壞 / 7-12
7.7 具中間鋼筋的斷面 / 7-16
7.8 非對稱鋼筋配置 / 7-18
7.9 圓柱 / 7-19
7.10 柱設計之規範規定 / 7-19
7.11 設計輔助圖法 / 7-24
7.12 雙軸彎矩 / 7-26
7.13 載重等高線法 / 7-27
7.14 載重倒數法 / 7-28
7.15 計算機程式之應用 / 7-29
第八章 細長柱
8.1 細長柱行為 / 8-1
8.2 柱長細效應之建議設計流程 / 8-3
第九章 樓版設計
9.1 樓版種類 / 9-1
9.2 單向版 / 9-1
9.3 收縮與溫度鋼筋 / 9-4
9.4 單向版設計 / 9-4
9.5 雙向版直接係數法分析與設計 / 9-6
9.6 雙向版之鋼筋配置 / 9-18
第十章 耐震設計
10.1 前言 / 10-1
10.2 結構反應 / 10-3
10.3 地震力規範 / 10-7
10.4 耐震結構物原則 / 10-15
10.5 特殊抗彎矩構架之規定 / 10-19
10.6 特殊結構牆、連接梁、橫膈版與桁架 / 10-39
附錄A設計輔助圖表-柱軸力與彎矩強度關係圖
A.1 柱軸力與彎矩計算強度關係圖 / A-1
A.2 柱軸力與彎矩設計強度關係圖 / A-17
附錄B設計參考圖說
B.1 前言 / B-1
B.2 設計圖編碼 / B-1
B.3 標準圖 / B-2
立即查看
材料力學(Mechanics of Material)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材料力學(SI制)(第九版)(Goodno 9/e)
+作者:余念一譯(Goodno)
+年份:2018 年9 版
+ISBN:9789579282994
+書號:ME0403C
+規格:16開/平裝/單色
+頁數:584
+出版商:聖智學習
豐富的題材內容 探討可變形桿件承受軸向力、扭矩與彎矩等負載時的應力、應變與變形(包括位移、扭角與撓度等),同時涵蓋特殊題材,如熱效應、動態負載、壓力容器、穩度、複合負載等,分別在本書相關章節中討論。
兼顧理論/實務與分析/設計 本書內容不但嚴謹地詳述理論,也闡明理論的應用,與實務上的做法; 除了分析材料的機械行為,亦說明如何調整參數以滿足設計規格。
三維圖形解釋 在可應用於工程實務的例題與習題中,充分以三維生動圖解的方式,將結構、零件與實體清晰與翔實地呈現,讀者可以快速地理解。
簡明的回顧單元 每章末的回顧單元擇要整理重點,並複習重要的方程式與圖形,為讀者回顧主題,並整理結論。
新的例題與章末習題 第九版特別更新或修訂例題,以及章末習題,書末提供習題答案,方便讀者評估自我學習的成果。
解題步驟明確 例題的解題採用一致性的步驟,循序漸進,明確易解,尤其是解題各階段繪製清楚的自由體圖,讓讀者輕鬆地深入了解。
目錄
1 拉伸、壓縮與剪切
2 軸向承戰桿件
3 扭轉
4 剪力與彎矩
5 樑的應力
6 應力與應變分析
7 平面應力的應用(壓力容器、樑及複合負載)
8 樑的撓曲
9 靜不定樑
10 柱
附錄A 平面面積的性質
附錄B 結構鋼形狀的性質
附錄C 實心木材的性質
附錄D 樑的撓度與斜率
附錄E 材料的性質
習題解答
立即查看
《系列》高等工程數學(上)、(下) (KREYSZIG: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10/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520
售價:
1429
現省:
91元
立即查看
《中英合售》高等工程數學(上)&(下)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TW Custom. Ed.)/Kreyszig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80
售價:
2895
現省:
185元
立即查看
高等工程數學(上冊) (1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高等工程數學(上冊)
ISBN13:9789862972243
出版社:文笙
作者:程雋
裝訂/頁數:平裝/678頁
規格:23cm*17cm*3.2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11版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內容簡介
上冊探討向量分析、矩陣代數與複變函數等主題。向量分析是物理問題數學化的直接管道,透過矩陣代數可以掌握線性理論的基本架構,至於複變函數則可以說是所有高階計算的共通工具。幾乎絕大多數物理現象都是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呈現,確實瞭解上述三項領域的內涵之後,便有適當的能力進入微分方程求解的範疇。
高等工程數學(下冊)
ISBN13:9789862972168
出版社:文笙
作者:程雋
裝訂/頁數:平裝/702頁
規格:23cm*17cm*3.5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10版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本書因篇幅分為上、下二冊,上冊探討向量分析、矩陣代數與複變函數等三項主題。向量分析是物理問題數學化的直接管道,透過矩陣代數可以掌握線性理論的基本架構,至於複變函數則可說是所有高階計算的共通工具。幾乎絕大多數物理現象都是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呈現,確實瞭解上述三項領域的內涵之後,便有適當的能力進入微分方程求解的範疇。不論是常微分或偏微分方程,起始值或邊界值問題,以及穩態、暫態、有限與無限尺寸系統等,綜合探討這些主題便是本書下冊的旨趣。簡單的說,上冊是介紹理論的本質而下冊則探討理論的應用,循本書所鋪陳的節奏依序前進,當能掌握工程數學理論與應用面的核心架構。
立即查看
高等工程數學(上冊)
ISBN13:9789862972243
出版社:文笙
作者:程雋
裝訂/頁數:平裝/678頁
規格:23cm*17cm*3.2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11版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內容簡介
上冊探討向量分析、矩陣代數與複變函數等主題。向量分析是物理問題數學化的直接管道,透過矩陣代數可以掌握線性理論的基本架構,至於複變函數則可以說是所有高階計算的共通工具。幾乎絕大多數物理現象都是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呈現,確實瞭解上述三項領域的內涵之後,便有適當的能力進入微分方程求解的範疇。
高等工程數學(下冊)
ISBN13:9789862972168
出版社:文笙
作者:程雋
裝訂/頁數:平裝/702頁
規格:23cm*17cm*3.5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10版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本書因篇幅分為上、下二冊,上冊探討向量分析、矩陣代數與複變函數等三項主題。向量分析是物理問題數學化的直接管道,透過矩陣代數可以掌握線性理論的基本架構,至於複變函數則可說是所有高階計算的共通工具。幾乎絕大多數物理現象都是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呈現,確實瞭解上述三項領域的內涵之後,便有適當的能力進入微分方程求解的範疇。不論是常微分或偏微分方程,起始值或邊界值問題,以及穩態、暫態、有限與無限尺寸系統等,綜合探討這些主題便是本書下冊的旨趣。簡單的說,上冊是介紹理論的本質而下冊則探討理論的應用,循本書所鋪陳的節奏依序前進,當能掌握工程數學理論與應用面的核心架構。
立即查看
高等工程數學 第六版
作者:莊紹容、楊精松
ISBN:9789865522544
版次:6
年份:2021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708頁/平裝單色
本書特色
工程數學係研究工程技術的一門數學,它與往後學習專業課程息息相關,課程內容大致上包含以下各單元:常微分方程式、拉普拉斯轉換、矩陣、向量分析、傅立葉級數、傅立葉轉換、複變函數、偏微分方程式等。
本書全一冊,內容豐富,適合作為大學工程數學的教材,各系組可依其特性的需要,對於採用的內容加以斟酌。
本書的內容力求簡捷,條理分明,循序漸進,並以代表性的例題、習題相互配合,俾使學習者更能加深觀念,觸類旁通,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目 錄
第一章 一階微分方程式
第二章 高階線性微分方程式
第三章 拉普拉斯變換
第四章 微分方程式的級數解
第五章 矩陣與線性方程組
第六章 向量與向量空間
第七章 線性變換與矩陣的固有值
第八章 線性微分方程組
第九章 向量分析
第十章 傅立葉級數
第十一章 傅立葉變換
第十二章 複變函數
第十三章 偏微分方程式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