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的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集結海內外華語文教學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為華語教學領域拓展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 《華語文教學的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全書呈現「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的精神,內容從理論視野到教學現場,並從學習者和師資培訓等不同角度出發,突破傳統的教學設計與評估方法。全新的見解、多元的視角,提供華語文教學界的研究者深入、跨界的觀點和啟發。
【目錄】
序
第一編 從理論視野到教學實踐
1. 華語文教材的本質性標準:一元論抑或二元論/白樂桑
2. 華語文理論應用於實務上的取捨—以詞與非詞的判定為例/陳立元
3. 從類型學的比較看對韓華語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嚴翼相
4. 華語賓語前置的結構位置/邱力璟第二編 從學習者到教學啟示
5. 外籍學生華語特殊結構習得之研究:以把、比、被為例/陳純音
6. 語料庫為本的華語學習者關係子句產出研究/張莉萍
7. 論英語、日語和韓語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都」的習得/王萸芳、謝妙玲、徐淑瑛
8. 構式成語的語法結構、認知歷程和華語教學啟示/劉德馨第三編 從師資培訓到教學現場
9. 線上華語教學必備技能培訓之研究報告/曾妙芬
10. 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及PBL應用於商務華語師資培訓研究/彭妮絲
11. 教學思辨能力初探—以中文作為二語教學為例/劉力嘉
12. 在日常課堂條件下利用真實語料進行語法語用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陶紅印
13. 華語課堂「嗎」問句回應研究:從回應與修補看課室言談與互動/蔡宜妮 作者簡介
立即查看
心理學原來這麼有趣: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心理學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佛洛伊德、馬斯洛、阿德勒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心理學,不用死記背誦
史上超有趣的心理學讀本,輕鬆了解重要概念
*為什麼人會心口不一? *對於心理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輕鬆氛圍中認識心理學的有趣現象
圖解知識:圖解式解構心理學難題,生動有趣的插畫再現心理學場景。
經典推薦:每堂課結束,心理學大師推薦重要心理學經典書,可拓展知識,加深課程理解。
大師講堂: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世界心理學史上18位元重要心理學家及其作品的故事,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就能學到正統的科學心理學,宛如直接聆聽心理學大師的教誨。讓你對心理學有個全新的認識,並認識到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現象。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心理學重要概念
這是一本介紹心理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書。運用穿越時空的手法,邀請18位心理學大師逐一走進課堂,討論與現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18個話題。
(佛洛伊德)欲望:為什麼無法控制自己?討厭那樣卻還是那樣做……
(榮 格)心靈:心靈裡到底有什麼?為什麼要隱藏心靈的世界?
(艾賓浩斯)記憶:記住是件很簡單也很艱難的事情,遺忘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桑代克)錯誤: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我卻總是一錯再錯……
(皮亞傑)學習:我是一個誠實、乖巧的孩子,為什麼我拿不到第一名……
(馬斯洛)性格:為什麼我的性格不適合這份工作?為什麼我們會因為性格不合而分手?
(勒溫)民主與專制:我喜歡民主,我又想要專制;因為專制,我會想爭一次,因為民主,我會想堅持下去。
(羅傑斯)自我:為什麼我不能任性一次,做一回自己?我要如何找回真正的自我……
(費斯汀格)謊言:我執迷於他的謊言中……我寧願欺騙我自己,也不想去懷疑。
(奧爾波特)人格:為什麼他會如此反常?……我想要更理解自己,也想更理解別人。
(特沃斯基)猶豫與決策:好消息和壞消息,我應該先聽哪一個?
(科爾伯格)對與不對:做了也是錯,不做也是錯……
(阿德勒)自卑:因為我有缺陷,所以我就應該自卑嗎?
(凱根)氣質:氣質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詹姆斯)自由意志:未來不應該由命運掌控,而應該由自己去創造。
(賈尼斯)盲從:多數人的答案就是正確的嗎?
(沙赫特)情緒:為什麼世人皆說患難見真情?
(史坦伯格)智力和愛情:怎樣才算是聰明人?什麼樣的愛情最幸福?
【目錄】
推薦序--心理 對話 智慧
前言
第一堂課 佛洛伊德老師主講「欲望」
第二堂課 榮格老師主講「心靈」
第三堂課 艾賓浩斯老師主講「記憶」
第四堂課 桑代克老師主講「錯誤」
第五堂課 皮亞傑老師主講「學習」
第六堂課 馬斯洛老師主講「性格」
第七堂課 勒溫老師主講「民主與專制」
第八堂課 羅傑斯老師主講「自我」
第九堂課 費斯汀格老師主講「謊言」
第十堂課 奧爾波特老師主講「人格」
第十一堂課 特沃斯基老師主講「猶豫與決策」
第十二堂課 柯爾伯格老師主講「對與不對」
第十三堂課 阿德勒老師主講「自卑」
第十四堂課 凱根老師主講「氣質」
第十五堂課 詹姆斯老師主講「自由意志」
第十六堂課 賈尼斯老師主講「盲從」
第十七堂課 沙赫特老師主講「情緒」
第十八堂課 史坦伯格老師主講「智力和愛情」
立即查看
羊與貓的旅行: 看見國語課堂教學的新風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幼兒園班級經營: 反省性教學的思考與行動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年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譯注計畫研究成果之一的《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年》一書,是少見以課堂教學進行歷史研究的經典之作。本書探討百年之間,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由教師中心逐步朝向學生中心的改革過程中所產生的變與不變,敘述其史實、論證其原委、解釋其意義,並據以推衍所可能帶來的啟示。
本書於〈緒論〉,先說明漸進與根本二種改革之別、區辨教師中心與學生中心兩種教學作法的六項指標,以及教學作法變與不變的六項解釋,以為展開後續各章申論之張本。第一章說明世紀之交的傳統教學作法及其所面臨的挑戰;第二至四章分述1920-1940年間,紐約市、丹佛、華盛頓特區等三個都市的中小學課堂教學情形;第五章專論全美各地鄉間及城市等中小學課堂教學狀況;第六章介紹1965至1975年之間全美各地開放課堂與另類學校的教學實施情形;第七章說明1975至1990年之間全美各地開放課堂教學的狀況。第八章解釋課堂教學變與不變的緣由,第九章則以這些解釋為本,分別針對政策制定者、課堂實務工作者,以及研究者提出啟示。
費時二年餘的精心翻譯與注釋、多位專家的仔細審查所完成的本書,除了近三十萬字的譯注本身外,更撰有近四萬字包括作者介紹、成書經過、接受情況及文獻評述等項內容的學術導讀。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高壽九旬的原書作者Larry Cuban(1934-)為本書親撰中文版的序言,更為本書生色不少。
總之,《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年》是教育、歷史、課程與教學等領域的一本好書!
目錄
編輯說明
作者中文版序
譯注前言
譯注導讀
Shulman一版推薦序
Tyack二版推薦序
二版自序
二版謝辭
緒論
學校與課堂的改革
變與不變的解釋
第一篇 進步主義與課堂教學作法,1890-1940年
第一章 世紀之交的教學作法:傳統與挑戰
小學課堂
高中課堂
教學的同與異
學生中心的教學
摘要
第二章 教室門後:1紐約市,1920-1940年
都市中的課堂
紐約市的學校
課堂教學的組織脈絡
課堂的社會脈絡
施行進步的教學作法
第三章 教室門後:丹佛,1920-1940年
學區背景
八年研究
課堂
改革的影響及遺產
第四章 教室門後:華盛頓特區,1920-1940年
課堂教學的社會與組織背景
三個都市課堂教學作法的摘要
第五章 鄉間及城市學校,1920-1940年
密西根鄉間的課堂
全美的鄉間課堂
鄉間的黑人學校
鄉間課堂的照片及書面記述
鄉間及城市學校中盛行的教學作法
摘要
結論
第二篇 開放課堂與另類學校:進步主義再探,1965-1990年
第六章 非正式教育,1965-1975年
非正式課堂的背景:1960年代
開放課堂:1970年代
北達科他州
紐約市
一般與另類高中
華盛頓特區
全美的圖像
摘要與結論
第七章 各地與全美課堂教學作法的快照,1975-1990年
維吉尼亞州Arlington郡,1974-1981年
全美課堂教學作法的資料,1975-1990年
1980年代的教學作法
摘要
第三篇 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年
第八章 解釋教師如何教學:探索式的分析
學校改革的階段與層次
解釋
以三項規準檢視六個論證
「情境限制下的抉擇」
第九章 又如何呢?對於政策制定者、實務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啟示
對於試圖改革課堂教學的各方人士之綜合啟示
原書附錄
注釋補遺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注後記
作者簡介
譯注者簡介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