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刑事政策
作者: 張甘妹
ISBN: 9789571401645
出版社: 新月
定價: 390
售價: 33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刑法總則(含刑事政策)體系考點演習書 (1版)

刑法總則(含刑事政策)體系考點演習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刑總完全指南:完整收錄刑罰論、各大犯罪類型、刑法之法律效果(含:沒收、刑事政策、犯罪學等刑事制裁科目),刑總學習不漏勾。 ◎解題步驟、模版運用:編排各大犯罪類型之解題步驟以及答題模板,如何讀懂題目及將爭點放在三階的何處一次搞懂。 ◎爭點提示考前複習:用豐富學說與實務見解,由淺入深帶領讀者理解刑法總則之重要爭點。 ◎應試全攻略:收錄近五年之高考、司律二試、法研所題目,實測演練並附有關鍵字提示說明及完整擬答。   【目錄】 自序—— 羿頡 自序—— 榳衛 本書使用方法與特色 刑法學習方法與解題說明 第1章 罪質、原理原則及第1至10條之介紹  第一節 罪 質 一、舉動犯、結果犯 二、實害犯、危險犯、適格犯 三、狀態犯、繼續犯、著手犯 四、純正身分犯與不純正身分犯 五、故意犯、過失犯 六、作為犯、不作為犯 七、結合犯  第二節 原理原則介紹 一、罪刑法定原則 二、從舊從輕原則(兼含回溯禁止) 【爭點提示】空白刑法之變更屬於何種變更? 三、罪疑唯輕原則 四、最後手段性原則  第三節 刑法第1至10條之基本介紹 ◎刑法效力 【爭點提示】身分公務員之執行內容是否限於公權力事項? 【爭點提示】是否屬於刑法上公務員? 第2章 故意犯  第一節 作為犯 一、概 論 二、構成要件 【爭點提示】替代風險、降低風險與無效義務 【Attention考研去】信賴原則在刑法體系上的定位 【爭點提示】如果最後無法判斷,若不為該行為,是否即得避免,則應如何為之 【爭點提示】間接故意之判斷標準 【Attention考研去】主觀歸責理論三部曲 三、違法性 【爭點提示】誤認為現行犯應如何為之? 【Attention考研去】自助行為是否屬於阻卻違法事由之一 【爭點提示】新聞自由作為阻卻違法事由 【爭點提示】不法行為是否以有責為前提? 【爭點提示】現在性之時點判斷 【爭點提示】延展型防衛過當 【爭點提示】挑唆防衛之容許性 【爭點提示】是否應承認利益衡量之空間?是否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爭點提示】互 毆 【Attention考研去】員警拒絕通緝犯之正當防衛爭議 【爭點提示】強加防衛之討論 【Attention考研去】免除罪責的防衛過當 【爭點提示】自招危難 【Attention考研去】評析109年度台上字第5037號(強制型避難) 【Attention考研去】可罰違法性之討論 【爭點提示】得被害人承諾與構成要件同意 【爭點提示】運動造成的傷害 四、罪 責 【爭點提示】原因自由行為專題 五、不法與罪責以外之事由  第二節 不作為犯 一、定 義 二、作為/不作為之區分方式 三、構成要件之特殊性 【爭點提示】危險前行為 四、違法性特殊性 【爭點提示】不作為之等價義務衝突 五、不作為犯之未遂犯 六、錯 誤 第3章 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一節 基本定義 一、概 說 二、構成要件 【爭點提示】著手理論 【Attention考研去】客觀未遂之再審思 【爭點提示】既了未遂與未了未遂之判斷標準 【爭點提示】隔離犯之著手時點5 三、違法性 四、罪 責 五、三階外  第二節 中止未遂 一、定 義 二、理論內涵 三、法律效果 四、要件要素 【爭點提示】客體錯誤與中止未遂  第三節 不能未遂/不能犯 一、定 義 二、要 件 【Attention考研去】主體不能之適用效果 【Attention考研去】不能未遂之再探討 三、法律效果  第四節 不作為犯之未遂犯 一、概 說 二、構成要件特殊性  第五節 預備犯 一、種 類 二、形式預備犯之論述 【爭點提示】預備是否須具備主觀? 【爭點提示】預備與過失行為 【爭點提示】預備犯可否成立中止? 第4章 過失犯  第一節 作為犯 一、概 說 【Attention考研去】排他互斥的犯罪構成要件 二、構成要件 【爭點提示】符合法規範是否等於無過失討論可能? 【爭點提示】不作為與過失 【爭點提示】特殊認知 【爭點提示】若已經不具期待可能,第三人仍為救助? 【Attention考研去】主觀歸責論下之過失犯 三、違法性 【爭點提示】過失正當防衛 四、罪 責 【爭點提示】超越承擔過失  第二節 過失不作為犯  第三節 加重結果犯 一、定義及特色 二、構成要件 【爭點提示】若基本犯未遂,是否仍可能成立加重結果犯? 【爭點提示】因果關係如何判斷? 【爭點提示】加重結果之主觀程度 第5章 參與犯 一、正共犯概說 【爭點提示】共謀共同正犯之容許性 二、共同正犯 【爭點提示】附加性共同正犯與擇一性共同正犯 【爭點提示】共同正犯脫離與中止犯? 【爭點提示】相續共同正犯是否應成立? 【爭點提示】過失共同正犯容許性 三、間接正犯 【爭點提示】利用非完全責任能力人是否可能成立間接正犯 【爭點提示】正犯後正犯是否可成立間接正犯? 四、教唆犯與幫助犯 【爭點提示】教唆與煽惑犯罪之差異 【爭點提示】無效參與(教唆未遂) 【爭點提示】教唆人與被教唆人間是否須有溝通關係? 【爭點提示】陷害教唆及釣魚偵查 【Attention考研去】過失共犯容許性 【爭點提示】教唆特別情形討論 【爭點提示】心靈幫助犯 【爭點提示】幫助行為之因果關係 五、身分犯的犯罪參與 【Attention考研去】刑法第31條之立法正當性 第6章 錯誤論 一、概 說 二、故意作為犯之錯誤 【爭點提示】不完全等價客體錯誤 【Attention考研去】再審思法定符合說與具體符合說 【爭點提示】所知所犯如何適用? 【Attention考研去】偶然防衛 【爭點提示】雙重違法性錯誤之解決方式 【Attention考研去】雙重具體錯誤 【Attention考研去】再論罪責與故意理論 三、不作為錯誤:保證人地位之誤認 四、參與犯錯誤 第7章 競合論 一、行為數區分 【爭點提示】包括一罪、犯意變更、另行起意 【爭點提示】接續犯之再審思 二、競 合 【爭點提示】一部重疊之夾結效果 【爭點提示】法條競合、想像競合、數罪併罰之區分 第8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  第一節 刑法三軌論概說 一、三軌論區分定義 二、三軌論之區分實益  第二節 刑罰論 一、刑罰之種類 【爭點提示】死刑合憲性 【Attention考研去】自由刑之刑事政策討論 【Attention考研去】再論罰金刑 二、刑罰之適用 【Attention考研去】「教化可能性」作為死刑量刑基準?  第三節 保安處分論 一、保安處分概說 二、保安處分種類 【爭點提示】強制工作合憲性 【爭點提示】何謂憲法區隔? 【爭點提示】強制治療合憲性 三、保安處分宣告與執行  第四節 沒 收 一、概 說 【爭點提示】沒收之舉證責任程度 二、沒收之種類與審查模式 【爭點提示】何謂刑事不法? 【爭點提示】不扣除成本這件事情是否有犯罪類型限制? 【爭點提示】是否適用有疑為利被害人原則? 【爭點提示】本條之被害人是否包含潛在被害人請求? 【爭點提示】共同正犯所得總額確定但內部分配不明時,得否以估算條款為之? 【爭點提示】對向犯之沒收競合 【爭點提示】違禁物範圍是否包含相對違禁物? 【爭點提示】供犯罪所用者是否限於專提供於犯罪所用? 【爭點提示】供犯罪之物是否包含犯罪客體? 三、沒收之競合與效力 【爭點提示】第三人持有時,是否得對行為人沒收? 【爭點提示】111憲判18之判決評析 【爭點提示】如何解釋債權不受影響?是否包含被害人之債權? 四、其 他  第五節 其 他 ◎時 效 第9章 刑事制裁與刑事政策  第一節 刑事政策、犯罪學與刑事制裁概說 一、刑事政策概說 二、犯罪學討論之範疇 三、各大範圍比較  第二節 犯罪原因論 一、古代犯罪想像 二、古典犯罪學派 三、實證犯罪學派 四、犯罪社會學派 五、犯罪心理學派 六、犯罪被害理論  第三節 批判學派與犯罪類型研究 ◎批判學派  第四節 犯罪對應策略論 一、犯罪預防政策論2 二、刑事立法政策論 【爭點提示】無被害人犯罪之除罪化 三、刑事司法政策論 【爭點提示】我國是否引進宣告猶豫制度? 四、刑事處遇論  第五節 刑事處遇論 一、處遇政策概說 二、處遇政策各論 三、犯罪被害人方之措施 四、善時制度 五、假釋制度  第六節 其他刑事政策之相關議題討論 一、青少年刑事政策 二、老人之犯罪、被害與對策 三、刑罰廢止論 四、兩極化刑事政策 五、新刑罰學  第七節 其 他 ◎更生保護制度

原價: 600 售價: 492 現省: 108元
立即查看
刑事政策學 (1版)

刑事政策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不同於以往日本刑事政策之教科書或體系書,除介紹並整理作為學問上的刑事政策的最新發展狀況,同時亦兼顧實務層面的現狀外,亦引領讀者就每一章節之內容進行深入淺出之討論。本書書名雖然為「刑事政策『學』」,但其內容並非艱澀難懂的「法律專書」,而較為類似「法普書」。   此外,本書內容非常廣泛,從刑事政策的範圍,到日本刑事司法整體流程(從犯罪發生,到最後的刑罰、處遇論)均有涵蓋,各章節首尾連貫,但又分別獨立,故讀者可以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閱讀亦不會影響閱讀體驗。 【目錄】 序言/i 譯者序/v 第1講 導 論/1 第1節 刑事政策的必要性 1 第2節 刑事政策是什麼? 3   1 傳統見解 3   2 「刑事政策」新的理解方式 4 第3節 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概觀 5   1 日本刑事司法營運狀況:由統計數字觀之 5   2 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由理論觀之 7   3 日本型刑事司法營運 9   4 日本近期刑事政策之開展 10 第2講 刑事政策的基礎/15 第1節 「刑事政策」的概念 15 第2節 作為學問的刑事政策的方法論 17   1 隱含的價值判斷 17   2 作為學問的刑事政策的前提 17   3 傳統見解 18   4 對於傳統理解的批判 19   5 作為學問之刑事政策的事實與價值 20   6 為了讓判斷過程透明化 23 第3節 解讀犯罪統計的方法 25   1 將犯罪作為大量現象加以處理的意義 25   2 以統計來掌握犯罪的基礎知識 26 第4節 犯罪原因論 31   1 犯罪原因論與犯罪應對論 31   2 犯罪原因論的諸相 32   3 對於新「犯罪」的理解 36 第5節 犯罪原因論與犯罪應對論的連結 38   1 犯罪防止的戰略配置 38   2 犯罪預防論的新展開 40 第6節 犯罪化、除罪化 43   1 「犯罪」的標籤貼附 43   2 犯罪化.除罪化 43 第7節 刑事立法論 49   1 戰後的刑事立法與立法停滯期 49   2 刑事立法活性化的時代 50   3 特定事件與刑事立法 51   4 再犯防止的強調 52   5 刑事立法評價的理想方法 53 第8節 犯罪被害人保護與支援 54   1 犯罪被害人的時代 54   2 犯罪被害的實態 57   3 犯罪被害的多樣性、實態解明的困難性 58   4 犯罪被害人的權利論 59   5 回復犯罪所造成的經濟被害 61   6 刑事程序之參加 66   7 修復性司法 70 第9節 犯罪預防與社群(community) 71   1 犯罪預防的概念 71   2 犯罪預防活動的展開 72   3 犯罪預防活動的課題 74 第3講 刑罰論/79 第1節 刑罰的本質論 79   1 刑罰的種類 79   2 刑罰的本質 80   3 刑罰的目的 82   4 現實上刑罰所實現的機能 87 第2節 刑罰的歷史 88   1 概觀 88   2 刑罰歷史的展開 88   3 歷史的啟示 92 第3節 行政制裁、民事制裁與刑罰的區別 93   1 行政制裁與刑罰的區別 93   2 刑事制裁與民事賠償的區別 95 第4節 死刑 98   1 現行制度概要 98   2 死刑的適用狀況 100   3 死刑存廢的動向 101 第5節 無期刑、終身刑 103   1 無期刑 103   2 終身刑 105 第6節 自由刑 106   1 現行制度之架構 106   2 自由刑的歷史 107   3 自由刑的內容與容許根據 108   4 自由刑改革的各種問題 112 第7節 財產刑 117   1 現行制度的概觀 117   2 財產刑的歷史 120   3 兩罰規定 123   4 科刑之程序 125   5 財產刑改革的各種問題 127   6 作為從刑的沒收、追徵 132 第4講 處分論/141 第1節 保安處分 141   1 處分的意義 141   2 保安處分的種類 142   3 與刑罰之異同 142   4 與保護處分之異同 144   5 對於少年之新型處分 145   6 保安處分之概念之立論基礎 146 第2節 輔導處分 148 第3節 對於精神障礙者觸法行為之因應 149   1 對於心神喪失者、精神耗弱者之因應 149   2 措置入院制度 149   3 心神喪失者等醫療觀察制度 151 第4節 資格限制 156   1 資格限制的意義 156   2 資格限制之種類 157   3 資格限制的法律性質與課題 159   4 資格回復 160 第5節 恩赦 161   1 恩赦的起源與基本性質 161   2 恩赦的種類 162 第5講 刑事司法過程論/167 第1節 總說 167 第2節 警察的組織與職責 168   1 警察的組織 168   2 警察的職責 170   3 近年來的警察改革 172 第3節 偵查活動上的問題 173   1 犯罪發生前的偵查 173   2 偵訊的功能 176   3 未決拘禁的人身拘束 178   4 代用監獄問題 180   5 未決拘禁人的處遇 183   6 微罪處分 185 第4節 檢察官的追訴裁量 187   1 檢察官的角色 187   2 檢察官的終局案件處理 190   3 緩起訴處分 191   4 入口支援與緩起訴處分的附隨再犯防止措施 193   5 檢察審查會 195 第5節 法院的因應 197   1 刑事審判的角色 197   2 審判的公開與犯罪報導 198   3 自白案件的簡易及迅速處理 202   4 司法交易 204   5 裁判員制度 207   6 量刑 210   7 緩刑 216 第6講 處遇論/225 第1節 處遇(論)之定位 225   1 處遇的意義 225   2 處遇模式 231 第2節 設施內處遇 237   1 總說 237   2 既決設施被收容人之法律地位 243   3 設施內處遇的內容 247 第3節 社會內處遇 274   1 總說 274   2 假釋 281   3 保護觀察 289   4 更生緊急保護 301   5 新的社會內處遇 301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司法特考113-刑事政策 (1版)

司法特考113-刑事政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體系完整,建構基礎 本書分五章,針對刑事政策之基本概念、犯罪化與除罪化之探討、犯罪制裁、犯罪處遇、刑事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趨勢詳盡分析,奠定完整基礎。 ※聚焦考點,重點分析 以常考題型作導引,分析內文重點及考試方向,,幫助讀者快速理解。 ※議題研析,加深實力 內文穿插「議題研析」單元,作為延伸主題補充,兼具實務及學說概念比較,深化觀念研析。 作者簡介 王薔(李莉娟) 國立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 刑事政策研究 博士候選人 保成學儒、志光公職之司法特考講師 大學法律系客座講師 合著有:《監獄學高分示解》、《監獄學高分快取混合題庫Q&A》、《監獄行刑法條例式攻略》 【目錄】 第一章刑事政策之基本概念 一、刑事政策之定義 二、刑事政策之目的 三、刑事政策之原則 四、刑事政策與其他學科之關係 五、刑事政策之限制 六、刑事政策之執行 第二章犯罪化與除罪化之探討 一、犯罪化的概念 二、除罪化的概念 第三章犯罪制裁篇 一、刑罰的意義與理論探討 二、刑罰制度 三、保安處分與保護處分 第四章犯罪處遇篇 一、刑事司法之介紹 二、犯罪者處遇與刑事司法參與者之關係 三、刑事司法處遇 第五章刑事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趨勢 一、兩極化刑事政策 二、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 三、風險社會之犯罪防治政策 四、少年犯罪刑事政策 五、貪腐犯罪刑事政策 六、毒品犯罪刑事政策 七、組織犯罪刑事政策 八、新興犯罪刑事政策(跟蹤騷擾行為、散佈性隱私紀錄) 附錄 101年~112年歷屆試題

原價: 400 售價: 316 現省: 84元
立即查看
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體系完整,建構基礎 本書分五章,針對刑事政策之基本概念、犯罪化與除罪化之探討、犯罪制裁、犯罪處遇、刑事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趨勢詳盡分析,奠定完整基礎。 ※聚焦考點,重點分析 以常考題型作導引,分析內文重點及考試方向,,幫助讀者快速理解。 ※議題研析,加深實力 內文穿插「議題研析」單元,作為延伸主題補充,兼具實務及學說概念比較,深化觀念研析。 作者簡介 王薔(李莉娟) 國立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 刑事政策研究 博士候選人 保成學儒、志光公職之司法特考講師 大學法律系客座講師 合著有:《監獄學高分示解》、《監獄學高分快取混合題庫Q&A》、《監獄行刑法條例式攻略》 目錄 第一章刑事政策之基本概念 一、刑事政策之定義 二、刑事政策之目的 三、刑事政策之原則 四、刑事政策與其他學科之關係 五、刑事政策之限制 六、刑事政策之執行 第二章犯罪化與除罪化之探討 一、犯罪化的概念 二、除罪化的概念 第三章犯罪制裁篇 一、刑罰的意義與理論探討 二、刑罰制度 三、保安處分與保護處分 第四章犯罪處遇篇 一、刑事司法之介紹 二、犯罪者處遇與刑事司法參與者之關係 三、刑事司法處遇 第五章刑事政策之現況與發展趨勢 一、兩極化刑事政策 二、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 三、風險社會之犯罪防治政策 四、少年犯罪刑事政策 五、貪腐犯罪刑事政策 六、毒品犯罪刑事政策 七、組織犯罪刑事政策 八、新興犯罪刑事政策(跟蹤騷擾行為、散佈性隱私紀錄)

原價: 380 售價: 30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刑事政策: 概念的形塑 (4版)

刑事政策: 概念的形塑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簡介 本書主要兼顧基礎與延伸之學理探討,並聚焦於刑事政策之基礎中心問題進行以下目的:其一、刑事政策基礎概念釐清與重整;其二、因應「其一」,並針對基礎概念進行延伸性之探討。希冀從此種基礎性兼延伸性之邏輯探討中,將我國現代刑事政策形成一個重要之體系,此亦是本書撰寫之最終意義與目的。 圖書目錄 四版序 序 第一篇 刑事政策定義、沿革與學理趨向  壹、刑事政策之意義與沿革/3   貳、刑事政策趨向之一:犯罪被害人保護/5   參、刑事政策的趨向與方針:市民參與犯罪預防/11 第二篇 刑事政策、犯罪學之區別與犯罪原因之闡釋   壹、前 言/21   貳、犯罪原因之闡釋:從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論起/21   參、蘊含古典學派、實證學派之現代刑事政策/29 第三篇 刑事制裁論  第一章 關於刑罰之基礎思維與其相關論點   壹、「刑罰」制度之歷史回溯:從應報思維至修復式司法制度來臨/33   貳、刑罰之意義與理論/41   參、「刑罰」之轉向:相對不起訴概念之「微罪不起訴」與「緩起訴」/46  第二章 死刑與死刑存廢相關概念之思考   壹、概 說/51   貳、傳統死刑之分類:「絕對死刑」與「相對死刑」/53   參、死刑之執行與相關統計/54   肆、死刑制度存廢歷史與現代相關理論之思考/60  第三章 對於自由刑之各種思考   壹、概 說/71   貳、自由刑之介紹/72   參、短期自由刑與易刑處分/81  第四章 罰金刑與日額罰金刑   壹、罰金刑之定義與其相關概念/91   貳、日額罰金刑/99 第四篇 犯罪矯正處遇與保護  第一章 矯正處遇之歷史   壹、「犯罪矯正處遇」之意涵/103   貳、歐美行刑思維與矯正處遇之歷史/103   參、以「協助收容人重建社會生活」為建構之我國矯正處遇政策/105  第二章 刑罰執行實務與機構型處遇、非機構型處遇   壹、刑罰執行實務概說/111   貳、「處遇」、「矯正」與「矯治」概念之釐清/113   參、機構型處遇/115   肆、非機構型處遇之起源與定義:以社區處遇為中心/123  第三章 假釋制度   壹、假釋定義與學理討論/127   貳、我國實務上假釋審查之演革/131   參、陳報假釋之法理實務與不予以假釋之救濟/150   肆、廢止假釋與撤銷假釋相關問題/154  第四章 累犯基礎概念   壹、累犯與常習犯之概念區分/163   貳、累犯之定義與統計/164   參、累犯受刑人之特徵與三振法案/166 第五篇 各類型犯罪之抗衡與對策  第一章 高齡者問題與犯罪   壹、「高齡」之定義與高齡者問題/173   貳、高齡者犯罪理論與統計/176   參、高齡者犯罪矯正與處遇/182  第二章 性侵害犯罪、性倒錯與強制治療   壹、性侵害犯罪的定義:從性倒錯相關問題談起/189   貳、性侵害犯罪之強制治療/191   參、強制治療、社區防護與民事監護/201  第三章 組織犯罪與其相關概念   壹、組織犯罪之定義與相關法理/215   貳、第一時期:1998年以前研究重點為幫派研究/217   參、第二時期:1998年後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通過後對於組織犯罪之概念之釐清/221   肆、第三時期:2009年制定因應人口販運相關議題國際趨勢,施行人口販運防制法/227   伍、第四時期:2017年因應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配合修正我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232 附 錄  中華民國刑法/237  刑事訴訟法/286  監獄行刑法/377  檢察機關辦理易服社會勞動作業要點/408  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觀護案件手冊/418  監獄及看守所作業勞作金給與辦法/451  羈押法/453  行刑累進處遇條例/476

原價: 650 售價: 5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