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7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三大特色 ●一讀就懂的電視編導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簡明易懂、標題清楚 ●圖表方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文字佐以插圖,更易瞭解電視節目編導流程。適合廣電系相關課程。 【目錄】 第一章 電視概念 第二章 電視節目概念 第三章 電視節目編導的職責 第四章 電視製播設備 第五章 攝影機運動鏡頭 第六章 取景構圖(上) 第七章 取景構圖(下) 第八章 色彩與燈光 第九章 布景與動畫 第十章 電視節目前製作業 第十一章 電視錄製方式 第十二章 場面調度 第十三章 成音與剪輯 第十四章 各類節目編導實務 第十五章 紀錄片編導 第十六章 電視節目製作的法規與道德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Galvani解剖蛙腿、Volta製作電池、Faraday提出電解定律、Nernst發現電位 電化學估算法、Butler整合出電流方程式、Marcus建立電子轉移模型,再加上眾人合力奠定了各種層面的學理基礎,終使電化學成為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技術。尤其進入21世紀後,人類面臨了更嚴峻的能源、資源、汙染、氣候與疾病挑戰,電化學技術恰能在這些領域中發揮特長,因而產生了能源轉換與儲存、資源再利用、金屬防蝕、環境保護、生醫感測等應用,再加上發展已久的金屬冶煉、化學品製造和物件表面加工,使電化學原理深入化工、材料、環工、機械、電子、生醫等工程。然而,創新的應用皆須立足於電化學的基礎原理,以及電化學的分析方法。因此,本書逐步說明了電化學原理、電化學分析和電化學應用,期許讀者能有所收穫,進一步投入電化學的研究,成為具有延伸專長能力的T型人才,或熟稔雙重專長的π型人才。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近代物理化學史 1-2 電化學之起源 1-3 電化學理論之發展 1-4 電化學之後續進展 1-5 電化學之術語 1-6 氧化與還原 1-7 電化學池 1-8 微電池 1-9 電子導體(I) 1-10 電子導體(II) 1-11 離子導體(I) 1-12 離子導體(II) 1-13 離子導體(III) 1-14 電化學程序 1-15 電化學應用 1-16 電化學研究 第二章 電化學原理 2-1 電雙層 2-2 電化學位能 2-3 金屬與電解液界面 2-4 半導體與電解液界面 2-5 電極電位 2-6 槽電壓 2-7 Nernst 方程式 2-8 離子濃度與電位 2-9 液體接面電壓 2-10 電極程序 2-11 電流與反應 2-12 反應速率 2-13 Butler-Volmer 動力學 2-14 極化 2-15 Tafel 動力學 2-16 多步驟反應動力學 2-17 平行反應動力學 2-18 金屬溶解或腐蝕 2-19 Evans 圖 2-20 濃度極化動力學 2-21 電結晶 2-22 表面鈍化 2-23 產氣反應 2-24 電催化 2-25 Marcus 動力學 2-26 溶液成分的電子能階 2-27 金屬電極的電子能階 2-28 半導體電極界面 2-29 半導體電極之電子轉移 2-30 半導體照光 2-31 光電化學反應 2-32 光電化學池 2-33 輸送現象 2-34 動量輸送 2-35 熱量輸送 2-36 質量輸送 2-37 電荷輸送 2-38 擴散控制系統 2-39 非穩態擴散 2-40 電化學可逆 2-41 對流控制系統 2-42 多孔電極系統 2-43 電流分布 2-44 反應器設計 2-45 批次操作 2-46 連續操作 第三章 電化學分析 3-1 電化學分析原理 3-2 電化學分析方法 3-3 電化學分析系統 3-4 工作電極 3-5 旋轉盤電極 3-6 旋轉盤環電極 3-7 參考電極 3-8 電化學工作站 3-9 電位與電流測量 3-10 穩態極化曲線測量 3-11 腐蝕電位與腐蝕電流測量 3-12 暫態極化曲線測量 3-13 階梯電流分析-(I)反應控制 3-14 階梯電流分析-(II)質傳控制 3-15 控制電量分析 3-16 階梯電位分析—(I)反應控制 3-17 階梯電位分析—(II)質傳控制 3-18 線性掃描伏安法 3-19 循環伏安法—(I)反應控制 3-20 循環伏安法—(II)質傳控制 3-21 溶出伏安法 3-22 脈衝伏安法 3-23 等效電路 3-24 電化學阻抗譜—(I)電荷轉移 3-25 電化學阻抗譜—(II)質量傳送 3-26 電化學阻抗譜—(III)時間常數 3-27 電化學阻抗譜—(IV)數據解析 3-28 電化學雜訊法 3-29 電化學活性面積測量 3-30 電化學電容測量 3-31 擴散係數測量 3-32 電化學原位測量 3-33 電化學原位紅外線光譜分析 3-34 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分析 3-35 電化學原位質量分析 3-36 電化學原位掃描探針分析 3-37 掃描電化學顯微鏡 第四章 電化學應用 4-1 電化學冶金 4-2 電解提煉鋁 4-3 電解提煉鋅 4-4 鹼氯工業 4-5 電解水產氫 4-6 光電化學產氫 4-7 電鍍銅 4-8 電鑄 4-9 化學鍍鎳 4-10 陽極氧化鋁 4-11 電泳沉積 4-12 電解拋光 4-13 電化學加工 4-14 腐蝕防制 4-15 陽極保護法 4-16 陰極保護法 4-17 鋅錳電池 4-18 鉛酸電池 4-19 鋰離子電池 4-20 氫燃料電池 4-21 甲醇燃料電池 4-22 金屬空氣電池 4-23 液流電池 4-24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 4-25 電化學電容 4-26 薄膜蝕刻 4-27 銅製程 4-28 化學機械研磨 4-29 電路板通孔電鍍 4-30 電解回收 4-31 電浮除與電混凝 4-32 電化學降解 4-33 電化學整治土壤 4-34 電透析 4-35 離子選擇電極 4-36 氣體感測器 4-37 離子感測場效電晶體 第五章 總結 5-1 電化學反應器設計 5-2 電化學程序設計 5-3 電化學發展趨勢 附錄 參考資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電工法規為電氣工程施工之法律依據及施工方法之藍本,從事電氣工程人員必須仔細研讀的一門知識,它的重要性有如要開車,一定要先了解交通規則的道理是相同的。 我國電工法規早在民國50年初,依據電業法第44條所編定的,因應時代進步,其間經過多次修改,本書為最新版本,筆者從事電氣工程已有30餘年,並在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本書將工作及教學經驗對法規之條文規定加以說明、整理,讓讀者很容易了解條文之內容及施工之規定。 我國證照制度自民國60餘年開始,電匠檢定歷史最久,後來也有室內配線、工業配線技能檢定,及目前最新之用電設備檢驗技術士,其命題範圍均以電工法規為主體,本書將歷年命題之重點及各條文之重點加以整理,讓讀者掌握重點,輕易通過各種技能檢定。 本書為供給電氣工程施工參考及訓練參加檢定人員之最好教材,為理論與實際並用,故將電工常識原理、電機機械之重點整理一併編入,資料豐富,容易閱讀。 本書編輯校核雖力求謹慎、完美,如有疏漏之處,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正,待再版時修訂之,是所至盼。 目錄 附錄一 屋內配線設計圖符號 附錄二 電力公司供電系統 第一篇 屋內線路裝置規則 第一章 總則 通則 名詞釋義 電壓 電壓降 導線 安培容量 電路之絕緣 接地 低壓開關 過電流保護 漏電斷路器之裝置 配(分)電箱 導線之標示及應用 第二章 電燈及家庭用電器具 通則 花線 分路與幹線 放電管燈 屋外電燈裝置工程 第三章 低壓電動機、電熱及其他電力工程 通則 低壓電動機 電熱裝置 電焊機 低壓變壓器 低壓電容器 第四章 低壓配線方法 通則 磁夾板配線 磁珠配線 木槽板配線 金屬管配線 非金屬管配線 電纜架裝置 低壓PVC電纜、交連PE電纜、EPR電纜 鉛皮電纜配線 MI電纜裝置 導線槽配線 匯流排槽配線 燈用軌道 金屬可撓導線管 合成樹脂可撓管 第五章 特殊場所 通則 危險氣體或蒸氣 塵埃場所 危險物質存在場所 火藥庫等危險場所 發散腐蝕性物質場所 潮濕場所 公共場所 第六章 特殊設備及設施 電器醫療設備 特別低壓設備 隧道礦坑之設施 臨時燈設施 電動車輛充電系統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第七章 高壓受電設備、高壓配線及高壓電機器具 通則 高壓受電裝置 高壓配線 高壓變壓器 高壓電動器 高壓電容器 避雷器 第八章 進屋線及電度表工程 通則 接戶線施工要點 電度表裝置 第八章之一 地下配線 第九章 屋內線路設計圖符號 第十章 附則 第二篇 專任電氣技術人員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管理規則 第三篇 電器承裝業管理規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從技術的歷史講起,最適合入門者的一本書! 當今世界可說是由「電波」建構而成。我們的周遭隨處可見電波的存在,如廣播、電視、手機、Wi-fi、藍牙等。與電波同屬電磁波的「光」也一樣。除了照明用的燈光之外,我們也會將光的各種特性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各種「電波與光」的尖端技術支持著現代社會,要瞭解這些技術的原理,就必須學會基礎知識才行。 將高中物理的內容簡化, 一本搞懂「電波與光」的誕生與應用! 本書會盡量擺脫複雜難解的數學公式,結合最新、最切身的具體實例,簡單說明各種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不同於一般教科書將各個理論拆開說明,讓我們從起點「電波的發現」開始,隨著簡潔直白的文字,循序漸進認識這個世界吧! 第一章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波 第二章 電磁波的本質 第三章 電波和光是同樣的東西 第四章 光的各種性質 第五章 接下來是光子學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