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57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研究設計:量化.質性.混合方法.藝術本位與社區本位參與研究取向 作者:Leavy(鐘玉觀)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20/05/00 ISBN:9789579096683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涵蓋當代社會行為科學常用的五大研究取向,特別著重在研究倫理的實踐、研究計畫的撰寫、不同研究設計取向之間差異比較、五種研究取向的用字遣詞,以及提供章節小考、計畫撰寫範例等單元。 本書並提供研究計畫撰寫的詳細步驟和範本格式,可作為學生、教授以及年輕學者撰寫研究計畫時的參考工具書。 強調倫理:各章節當中穿插了「倫理實踐」單元,強調倫理在研究過程中如何影響決策的制定。 研究計畫的撰寫:本書依照「演繹」及「歸納」研究模式分別建構撰寫範例。 用字遣詞的敏感度:不同的研究取向研究者撰寫研究計畫時衡量使用的文字詞彙不同,本書針對五種研究取向的計畫撰寫範本提出個別常用的語詞。 教學特色功能:「牛刀小試」單元複習先前章節內容,而章末「進一步探討」單元透過更多進階的計畫撰寫以及研究活動設計,可進一步體驗該章內容。 目錄 第一篇 研究設計的基本要點 第01章 社會研究導論 理解社會現象的不同方式 五種研究取向 研究的要素 總整理 結論 第02章 社會研究的倫理 價值體系 倫理的實踐 反思 結論 第03章 研究計畫的開端 選擇主題 文獻回顧 研究目的陳述、研究假設與研究問題 抽樣 結論 第二篇 研究設計的五種取向 第04章 量化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5章 質性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6章 混合方法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7章 藝術本位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第08章 社區本位參與研究設計 研究計畫的架構 基本資訊簡介 研究主題 研究規劃 結論 詞彙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摘要 藝術本位團體治療能夠被用來建立社群、促進健康、舒緩情緒困擾,並且深化教育功能。藝術治療團體能協助參與者學習如何因應生活壓力,提升建康的方式去表達感覺。只要人類的健康是關注的焦點,不管在任何地方,藝術本位團體都能為各式各樣的個案服務,達到多元的目標。 藝術本位團體治療是有效的,因為它不是純粹只仰賴參與者的口語能力和談話意願而已。藝術本位團體提供助人工作者機會去示範適切的藝術表達,並且協助個案藉由藝術表達和創造,以及透過觀察和與他人互動,學習處理自身問題的新方法。 本書鼓勵讀者去探索藝術本位團體工作的特質,進而去理解什麼才是對藝術治療而言,獨特的理論和方法。藝術治療師可以透過談話、詩詞、動作、聲音、即興表演和其他表達型式來回應個案的視覺作品,以及利用藝術創作--線畫、繪畫、雕塑、寫詩--幫助那些需要服務的人,去過更快樂和更滿足的生活。藝術創作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Bruce L. Moon, 2014 【目錄】 第二版譯者暨審閱者序/吳明富 前言/Chris Belkofer, Ph.D., ATR-BC, LCPC 第二版介紹/Bruce L. Moon 1 藝術本位治療團體之療效因子 2 藝術本位團體領導 3 安全、儀式與冒險 4 與他人創作是一種希望的表達 5 不只是晤談 6 創造歸屬感 7 你如何看待我,我如何看待你 8 當下的藝術創作 9 與他人一同創作的賦能特質 10 尊重他人 11 和他人一起創作是令人滿足愉悅的 12 自我超越 13 藝術本位團體與存在的終極關懷 14 被見證的療癒力量 15 藝術本位團體中的媒材應用 16 藝術本位團體中的治療計畫 17 藝術本位團體的倫理議題 後記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工作室藝術治療:藝術本位治療取向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956 替代書名:Studio Art Therapy︰Cultivating the Artist Identity in the Art Therapis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凱瑟琳.海蘭.穆恩 作;吳明富 審閱 譯者:周大為;吳明富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7/10/01 中文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作者在本書中說了許多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情境,從精神病院中的住院病人,到居家服務的兒童和家庭個案,以及在一間畫廊後方小小空間裡的私人執業。藝術本位治療取向在這種種的場域中進行都是可能的,因為並不是依賴所能取得的空間或媒材來定義自己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藝術敏感度。工作室取向的藝術治療是一種與之同在的方式,它根植於相信藝術本身具有促進個人與社會改變的潛能。 本書的核心概念即是藝術治療師在工作室裡,除了美術外,還可以整合其他具表達性和創造性的各類藝術形式(戲劇、舞蹈、音樂、詩歌、寫作……等等)於不同的治療脈絡、臨床環境和實務操作中。因此「工作室」,成為一種可以涵容各種藝術工作的空間。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審閱序 引言 致謝 作者筆記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用我們的藝術敏感度展望我們的工作 結語 第三章 培養藝術家自我認同的過程 細心留意:磨練藝術敏感度 認真學習 自律練習 結語 第四章 創造工作室空間 工作室的精神 工作室的硬體空間 結語 第五章 透過生命之詩回應個案 試圖理解個案 回應具詩意的暗示與線索 結語 第六章 關係美學 對於藝術治療美學一種新的認識 關係美學的實務意涵 結語 第七章 藝術觀點對治療工作的影響 藝術治療師和藝術家個案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與藝術歷程的關係 藝術家與創作歷程╱作品的關係 結語 第八章 藝術家治療師 藝術治療師在療程中創作 角色的連續光譜 結語 第九章 和他人溝通藝術治療師的工作 能使用多種語言 專業誠信和文字語言的使用 結語 第十章 藝術治療與社會責任 藝術治療教育 藝術治療實務 擴展藝術治療的視野 結語 後記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暢銷萬冊世紀經典,全新書衣紀念版! 封面圖說: 選用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斯著名作品〈宮女〉(Las Meninas, 1656)為主視覺,其以透視法呈現的構圖,精巧、複雜而難解,是歷來最多詮釋、分析的名畫,帶給後世無窮的賞析樂趣,也代表藝術的趣味與美不會因時間的流逝消亡,會隨著時代的遞進不斷新生。 ──謹以此選圖,獻給所有熱愛藝術的讀者──學習藝術是沒有止境的,總有新東西要你發掘。我們站在偉大的藝術品前,每次觀感都會不同,好像活生生的人類般不會竭盡,不可預測。 ──宮布利希,〈導論 藝術與藝術家〉 《藝術的故事》是世界藝術史的最佳入門書,其經典地位無可取代,享譽超過半世紀。 宮布利希教授娓娓道來,清晰闡釋了藝術潮流與藝術概念,讓我們看到藝術史在傳統中不斷重組與變化的過程。當代世界看似與打造金字塔的年代距離遙遠,實則當中有生生不息的傳承。他指出藝術史環環相扣、緊密牽連,彷彿漫流數千年的一條大河,河灘上每一粒細小的沙子,都是歷經淬鍊的結晶,都擁有過去的靈魂,又遙指未來。 《藝術的故事》的書寫風格和架構也迷人而可貴,宮布利希教授以直接、簡潔的語言明晰、銳利地剖析各時代的背景、作品、特色,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結合知識、智慧與特殊天分的解說,讓讀者得以自最深層之處明白何以經典為經典、永不褪色。 我們何其幸運,得以透過大師之筆,進入藝術的美好世界。 我們何其幸運,可以搭乘藝術之船,瞻望歷史的新航向。 【目錄】 譯序 原序 導論:藝術與藝術家 第一章 奇妙的起源:史前與原始居民;古代美洲 第二章 邁向永恆的藝術: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克里特島 第三章 偉大的覺醒:希臘,西元前七至五世紀 第四章 美的國度:希臘與希臘化的世界,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後一世紀 第五章 世界的征服者:羅馬人、佛教徒、猶太人與基督教徒,西元一至四世紀 第六章 道路岔口:羅馬與拜占庭,五至十三世紀 第七章 望向東方:回教國家、中國,二至十三世紀 第八章 熔爐裡的西方藝術:歐洲,六至十一世紀 第九章 教會即鬥士:十二世紀 第十章 教會即凱旋者:十三世紀 第十一章 朝臣與市民:十四世紀 第十二章 現實的征服:十五世紀初期 第十三章 傳統與革新(一):十五世紀晚期的義大利 第十四章 傳統與革新(二):十五世紀的北方 第十五章 和諧的獲致:他斯卡尼與羅馬,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六章 光線與色彩:威尼斯與義大利北部,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七章 新學識的傳播:日耳曼與尼德蘭,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八章 藝術的危機:歐洲,十六世紀晚期 第十九章 觀察與想像:信奉天主教的歐洲國家,十七世紀前半葉 第二十章 自然之鏡:十七世紀的荷蘭 第二十一章 威力與榮光(一):義大利,十七世紀晚期和十八世紀 第二十二章 威力與榮光(二):法蘭膝、日耳曼與奧地利,十七世紀晚期和十八世紀 第二十三章 理性的時代:英格蘭與法蘭西,十八世紀 第二十四章 傳統的打破:英格蘭、美國與法蘭西,十八世紀晚期和十九世紀早期 第二十五章 永遠的革新:十九世紀 第二十六章 新標準的追求:十九世紀晚期 第二十七章 實驗性的藝術:二十世紀前半葉 第二十八章 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現代主義的勝利;不同的氣氛;變化中的過去 藝術圖書註記 年表 地圖 英文插圖目次(按收藏地點排列) 索引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