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3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GDP年年成長,但是你,快樂嗎? 沒有!因為,這項經濟成長指標本來就跟你的幸福無關! GDP成長=國家進步+人民幸福? 為什麼GDP持續上升,百姓生活卻越來越喊苦? 所以我們是拚經濟=拚GDP?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作者):每個想了解當代政治大變動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兩大諾貝爾獎得主──科菲‧安南(Kofi Annan)、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強力推薦七十多年來,GDP被視為衡量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數據,但是事實證明GDP反映出來的美好幻影,與一般人民的生活大相逕庭;我們正生活在所謂的「憤怒時代」中。 GDP究竟代表什麼?經濟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真的能成正比嗎? 除了經濟成長,英國《金融時報》主編暨得獎記者凌大為(David Pilling)在《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這本書更引領我們思考環境永續發展與幸福的真諦。 凌大為憑藉他二十五年來對於經濟發展的追蹤報導、觀察與訪問,對衡量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數據:GDP(國內生產毛額)提出質疑。這本書透過清晰、幽默,帶有批判性的文字,為讀者揭開經濟成長的數據與現實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政府不斷地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但是這些美麗的數據,是否真實反映在一般民眾的現實生活之上?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帶領讀者們去了解GDP這項主要的經濟指標究竟代表什麼,以及數據背後所表示的意義。為什麼GDP所反映出來的數據,與人們生活的實際感受,有如此大的落差?除了歐美等先進國家之外,凌大為也以非洲、印度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例,努力追求GDP的成長,固然對擺脫貧困、促進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但是對於極度貧窮與貧富差距極大的經濟體來說,經濟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真的能成正比嗎?而一味地追求成長,又將會帶來哪些嚴重的副作用?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是凌大為經過多方考證,並訪問數十位舉世聞名的經濟學家所完成的著作。本書並非否定GDP作為經濟衡量標準的存在價值,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觀察整體經濟的走勢,同時期望能建立一項更健全的方式,成為社會發展與人民幸福的多元衡量標準。 【目錄】 推薦序 現代經濟成長的迷思――正確認識GDP 吳惠林前言 成長狂熱教派 第一篇成長的問題 第一章 顧志耐的怪物 第二章 罪惡的工資 第三章 好的、壞的和看不見的 第四章 過猶不及 第五章 網際網路偷了我的GDP 第六章 平均數有什麼問題第二篇成長和開發中世界 第七章 大象和大黃 第八章 經濟成長術 第九章 黑力與綠力第三篇超越成長 第十章 財富 第十一章 現代末日審判 第十二章 幸福之神 第十三章 GDP 2.0 第十四章 成長的結論 注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能源,沒有顏色!梳理自後疫情時代所發生的能源經濟要事, 看全球如何在完美風暴下倖存、重生、迎向未來。 ◎新冠疫情、烏俄及中東以伊之戰、台灣大選、能源變動……等重大事件巧合般地於同時同地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完美風暴」,作者詳盡分析完美風暴在世界掀起規模性的巨大損失或影響。 ◎電力就是生命線,本書帶你全面思考能源該如何生產、分配、消費與價格變動趨勢。 ◎結合台電的工作經驗,融入新的世界潮流,提出前瞻性的建議,堪稱國民能源寶典。 ◎爬梳作者多年來的能源省思文,集結為優質的能源科普書,不用理工背景,一樣秒懂! 台灣的能源問題,長期被當為政治角力的籌碼, 作者以三十餘年於台電服務的經驗, 以宏觀的國際視野分析台灣現狀, 並結合政經局勢觀察,向政府提出精闢的建言。 「能源,沒有顏色!」 是作者畢生奉獻於能源的哲學, 與身處這座島嶼上的你我一樣深愛這片土地, 他心心念念的期盼唯有一個, 就是台灣能有更好的明天。 新冠疫情、花蓮大地震、烏俄及中東以伊之戰、台灣大選、 能源變動等事件一起發生,對台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從本書中讀者可以瞭解在這段完美風暴期間, 國內外發生的能源經濟要事, 作者以其卓越的評論分析中理解 世界與台灣終究需要什麼樣的能源政策。 【目錄】 自序 回顧及前瞻 作者簡介 能源篇 2021 2022 2023 2024 經濟篇 2022 2023 2024 雜談篇 2021 2022 2023 2024 編輯後記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善經濟,就是以利他為核心,以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果實。 在東西方文明中,善一直是各文明的核心議題。對於西方,善是真理。對於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利他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歷史以來各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和利他的思想與實踐,把推動每一個經濟文明背後的善與利他思想總結出來,闡述人類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之模式,以及善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產生積極的作用。作者何日生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與「利他」。 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利他,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的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從接觸苦難人開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 善經濟的目標,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目錄】 自序 寫在《善經濟》一書之前 導論 善經濟的思想緣起 第一章 當代資本經濟的哲學反思 第一節 個人主義的歷史建構歷程 第二節 傳統西方社會中的個人 第三節 東方的整體生命觀 第四節 佛教的「我生命觀」與資本經濟 第五節 以利他為上、和合為本 第六節 基於萬物一體的善經濟 第二章 利他的心理起源:群體生存的關鍵 第一節 人類為何會利他 第二節 利他是人性的實然與必然 第三節 利他的思想論證 第四節 飢餓困局理論(Starving Paradox) 第五節 經濟體系中利他與利己的融合 第六節 利他即利己的哲學思維 第七節 利他作為人類自我之超越 第八節 萬物是一的利他哲學 第三章 封建社會中的善經濟思想 第一節 蘇美經濟文明――機械城市經濟與自然共生抉擇 第二節 希臘經濟文明――唯心與唯物的辯證 第三節 中國文明――個體與群體生命和合的經濟生活 第四節 羅馬帝國的跨國經濟 第五節 西方封建時期的經濟思想 第四章 哲學文化信念與善經濟 第一節 希伯來文明的經濟思想――禁慾與享樂的和合 第二節 基督文明的經濟正義――物質與心靈的兼顧 第三節 伊斯蘭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四節 中國儒家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五節 初期佛教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六節 中國傳統佛教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七節 近當代儒佛融合的善經濟觀 第五章 西方工業革命之前經濟體系中的善 第一節 中世紀商業社會的經濟互信結構 第二節 商業體系發展中利他與利己的歷史辯證 第三節 利己與利他經濟的歷史辯證 第四節 商業互助時代的背離 第六章 利己與利他經濟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利己經濟學的發韌 第二節 自由市場與全體利益 第三節 科層道德與善惡經濟 第四節 社會企業的善性與道德 第七章 善為本體:經濟活動中善的動機 第一節 利他動機與經濟活動 第二節 生產與消費的本質 第三節 善的動機之培養 第四節 利他體制的建構 第八章 善為運用:善經濟的方法 第一節 方法的善對人類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善的方法與善的結果 第三節 善經濟之方法一――交易的善 第四節 善經濟之方法二――金融的善 第五節 善經濟之方法三――生產的善 第六節 善經濟之方法四――消費的善 第九章 善為實相:善經濟的結果 第一節 以愛均富 第二節 里仁為樂 第三節 利他創新 第四節 永續共榮 第十章 善企業的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以信念為核心 第二節 以價值為領導 第三節 以愛作為管理 第四節 以原則為治理 第五節 以慈悲為創造 第六節 以圓形為組織 第七節 以利他為系統 第八節 以典範為永續 第九節 與地球共生息 第十節 萬物共生共榮 總結:建立共善的經濟體系 參考書目 一、中文文獻 二、西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