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智慧物聯網應用實習-使用Arduino C程式語言結合ESP32-CAM開發板: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診斷‧加值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利用ESP32-CAM開發板拍照並進行人臉辨識、字元辨識與車牌辨識等操作。附完整範例,不需要事先訓練,也不需要了解辨識演算法,就能完成辨識。
2.搭配不需使用信用卡註冊的物聯網網站,並使用手機門號、LINE帳戶與Google帳號,即可免費取得本書操作所需的物聯網金鑰。
3.搭配LINE Bot,即可用蘋果或安卓手機進行遠端拍照、控制接點、人臉辨識、字元辨識與車牌辨識等操作,辨識結果可直接傳回手機。
目錄
Chapter 1 基礎設備及器具介紹
1-1 ESP32-CAM 誕生前的物聯網
1-2 實驗所需材料介紹
1-3 硬體接線範例
1-4 ESP32-CAM 工作電流量測
課後習題
Chapter 2 Arduino 應用軟體介紹及操作
2-1 Arduino 應用軟硬體簡介
2-2 ESP32-CAM 的Arduino IDE 開發環境架設
2-3 ESP-CAM 範例程式的編譯
2-4 安裝RS232 TTL 之驅動程式
2-5 將程式上傳到ESP32-CAM 中並執行
課後習題
Chapter 3 ESP32-CAM內建範例
3-1 Arduino 內建範例源由
3-2 實驗LED 閃滅
3-3 實驗RS232 輸入輸出
3-4 實驗DHT11 溫濕度感測器
3-5 實驗手機藍牙控制LED
3-6 實驗ESP32-CAM 影像模組測試(需使用內網互連)
課後習題
Chapter 4 IoT 系統平台介紹與註冊
4-1 物聯網的認識
4-2 ThingSpeak 系統平台
4-3 中華電信智慧聯網大平台
4-4 微軟Azure AIoT 平台
4-5 Google Cloud Vision 平台
4-6 Amazon AWS 平台
4-7 LINE Bot 聊天機器人
課後習題
Chapter 5 Google Apps Script
5-1 Google Apps Script 介紹
5-2 使用Google Apps Script 進行字串輸入與輸出
5-3 使用Google Apps Script 存取Google Sheets
5-4 使用ESP32-CAM 存取Google 試算表
5-5 使用Google Apps Script 接收ESP32-CAM 圖片
課後習題
Chapter 6 REST 風格與MQTT 協定
6-1 REST 風格
6-2 利用ThinkSpeak 網站:REST 發送資料
6-3 利用ThinkSpeak 網站:MQTT 發布資料
6-4 利用ThinkSpeak 網站:MQTT 訂閱與接收資料
6-5 利用中華電信AIoT 網站:REST 發送資料
6-6 利用中華電信AIoT 網站:MQTT 發布資料
6-7 利用中華電信AIoT 網站:MQTT 訂閱與接收資料
課後習題
Chapter 7 人臉與車牌辨識
7-1 建立臉部群組與註冊人臉
7-2 即時影像臉部辨識
7-3 以圖檔測試車牌辨識
7-4 即時影像車牌辨識
課後習題
Chapter 8 雲端上傳與遠端控制
8-1 HTTP 讀取溫濕度(需有內網)
8-2 LineBot API 之Push
8-3 LineBot API 之Reply
8-4 使用LINE 經ThingSpeak 控制LED
8-5 使用LINE 經中華電信控制LED
8-6 使用LINE 經中華電信讀取溫濕度
8-7 使用LINE 經中華電信與Google 讀取ESP32-CAM 圖片
8-8 綜合拼盤
8-9 取得LINE 的group ID
課後習題
Chapter 9 與其他周邊模組的連接
9-1 NodeMCU-32S 測試
9-2 LCD 模組
9-3 光敏電阻/土壤濕度/MQ2 氣體感測器/火焰感測器
9-4 觸摸感測器/人體感測模組
9-5 繼電器/水泵/蜂鳴器
9-6 伺服機SG-90
9-7 超音波模組
9-8 錄放音模組
9-9 RFID 模組
課後習題
附錄A-1 Win10 行動熱點
A-2 Arduino IDE 無網路部署
A-3 實習器材總表
A-4 無內建USB 的ESP32-CAM 燒錄方式
A-5 Google Apps Script 操作注意事項
A-6 課後習題參考答案
立即查看
介面設計與實習-PSoC與感測器實務應用(附PCB板及範例光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根據目前學界與業界常用的各種介面應用與需求,規劃出章節的實習內容,並為了在教學與學習上的連貫性,本書以RS-232
(UART)與USB介面為主軸,並結合1-wire,I2C,SMBus,及SPI來實現相關的整合設計與應用。此外,為降低學習者的門檻,本書以類比與數位混合設計的PSoC微處理機為設計核心,並以所提供的各種串列介面模組來介紹如何實現UART、USB、1-wire,I2C,SMBus與SPI設計。初學者僅需應用其模組即可輕鬆地設計所要實現的串列介面,並了解各種介面的工作原理與設計方式。適用於科大電子、電機系「介面設計實習」之課程。
【目錄】
第1章 PSoC(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簡介
1.1 類比晶片組設計沿革 1-1
1.2 PSoC簡介 1-4
1.3 PSoC架構 1-5
1.4 PSoC特性與功能 1-7
1.5 晶片介紹 1-8
第2章 PSoC開發環境介紹
2-1 PSoC Designer的下載與安裝 2-1
2-2 PSoC Designer的設計模式 2-2
2-3 Chip-Level的設計步驟 2-4
2-4 PSoC Designer的基本操作 2-18
2-5 PSoC整體的資源特性(Global Resources) 2-22
2-6 模組屬性的設定 2-28
2-7 PSoC腳位的設定 2-36
2-8 程式碼撰寫 2-39
第3章 PSoC硬體開發工具組與基本測試
3.1 PSoC介面與感測器實驗載板 3-2
3.2 USB-ZigBee HID Dongle 3-11
3.3 USB-ZigBee HID Dongle與簡易PSoC實習單板組 3-11
3.4 PSoC應用範例-LCD與指撥開關 3-12
問題與討論 3-21
第4章 PSoC UART模組設計與應用
4.1 RS-232基本概念 4-2
4.2 PSoC UART模組特性 4-6
4.3 PSoC UART串列傳輸設計 4-10
問題與討論 4-28
第5章 PSoC I2C模組設計與應用
5.1 I2C匯流排原理 5-2
5.2 PSoC I2C模組特性 5-6
5.3 PSoC I2CHW模組應用與設計 5-11
問題與討論 5-23
第6章 PSoC SPI模組設計與應用
6.1 SPI串列周邊介面介紹 6-2
6.2 PSoC SPIM模組特性 6-5
6.3 SPIS模組 6-9
6.4 SPI介面的應用設計 6-12
問題與討論 6-24
第7章 USB介面規格與特性
7.1 USB資料流的模式與管線的概念 7-2
7.2 USB的傳輸類型 7-3
7.3 USB介面的通信協定 7-7
7.4 USB描述元 7-8
7.5 USB標準裝置要求 7-10
7.6 USB裝置群組 7-13
7.7 HID群組 7-15
7.8 USB HID基本要求 7-17
7.9 USB HID裝置具備的特性與功能 7-18
7.10 HID群組要求 7-27
問題與討論 7-30
第8章 USB-ZigBee HID Dongle設計
8.1 enCoreIII - CY7C64215簡介 8-2
8.2 PSoC USBFS模組特性 8-11
8.3 enCoreIII:USB-ZigBee HID Dongle設計 8-17
設計 8-30
問題與討論 8-38
第9章 ZigBee無線感測網路與CC2530簡介
9.1 ZigBee無線感測網路簡介 9-1
9.2 ZigBee / IEEE 802.15.4堆疊簡述 9-3
9.3 IEEE 802.15.4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架構 9-4
9.4 實體層(PHY)-IEEE 802.15.4 9-7
9.5 ZigBee網路層(NWK) 9-8
9.6 CC2530簡介 9-10
9.7 CC2530晶片組設計與應用 9-13
9.8 ZigBee無線感測網路之節點裝置模組 9-19
問題與討論 9-22
第10章 CC2530無線感測網路設計與應用
10.1 CC2530無線感測網路模組介紹 10-1
10.2 ZigBee無線感測網路之ZMConfig應用程式介紹 10-3
10.3 ZMConfig應用程式之AT命令集 10-10
10.4 AT-Command應用範例 10-19
10.5 USB-ZigBee HID Dongle與無線感測網路連接與測試 10-27
問題與討論 10-36
第11章 PSoC I2C無線溫濕度感測器設計
11.1 溫濕度感測器- SHT1x / SHT7x 11-2
11.2 USB-ZigBee HID Dongle設計 11-13
11.3 PSoC無線I2C溫濕度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1-17
問題與討論 11-28
第12章 PSoC SMBus無線紅外線溫度感測器設計
12.1 SMBus串列周邊介面介紹 12-2
12.2 人體紅外線感測器- MLX90614介紹 12-9
12.3 PSoC SMbus無線紅外線溫度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2-12
問題與討論 12-22
第13章 PSoC 1-Wire無線溫度感測器設計
13.1 1-Wire串列周邊介面介紹 13-2
13.2 DS18B20溫度感測器介紹 13-6
13.3 PSoC 1-Wire模組特性 13-9
13.4 PSoC 1-Wire無線溫度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3-12
問題與討論 13-22
第14章 PSoC無線太陽光能感測設計
14.1 太陽光能原理說明 14-2
14.2 太陽能電池構造 14-3
14.3 PSoC ADCIN12模組特性 14-5
14.4 PSoC PGA模組特性 14-10
14.5 PSoC AMUX8模組特性 14-15
14.6 PSoC無線太陽光能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4-19
問題與討論 14-30
第15章 PSoC無線光照度感測設計
15.1 光照度感測器原理說明 15-2
15.2 KPS-3227SP1C光電晶體介紹 15-4
15.3 PSoC無線光照度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5-6
問題與討論 15-15
第16章 PSoC無線加速度感測設計
16.1 加速度感測器概念介紹 16-2
16.2 加速度感測器-MMA7260QT介紹 16-8
16.3 PSoC無線加速度感測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6-13
問題與討論 16-25
第17章 PSoC無線陀螺儀感測設計
17.1 陀螺儀原理說明 17-2
17.2 IDG-300陀螺儀感測器 17-6
17.3 PSoC無線陀螺儀感測器設計與應用 17-9
問題與討論 17-19
附錄
附錄A 電路圖 附-1
附錄B 電路板BOM表 附-8
立即查看
PCDIY 主機板技術與應用實務<旗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ARM Mbed OS物聯網實戰應用超入門-使用Nucleo-64與MEB3.0多功能實驗板-最新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 Mbed OS物聯網免費平台,應用不同Cortex-Mx系列晶片上(必須含Mbed OS),網路可尋元件範例程式。
2. 免費KEIL評估版的MDK工具軟體,進行Debug偵錯功能。
3. 應用Nucleo-F072RB主控板,搭配多功能教學實習板MEB 3.0與Nucleo-64擴充板,在Keil的Debug環境下透過USB界面進行程式的模擬、偵錯及燒錄功能。
4.含大量範例程式,由淺入深內容十分紮實結構分明,敘述清楚而易懂,使學習門檻大大降低,非常實用教科書、工具書。
5.使用「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登入會員與書籍序號後,可使用線上閱讀、下載範例程式、反覆測驗等功能。
診斷:可反覆線上練習書籍裡所有題目,強化題目熟練度。
加值:附書上的程式範例檔,透過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使用。
目錄
第一章 Cortex-M系列與STM32晶片介紹
1-1 ARM Cortex-M0簡介
1-2 STM32F072系列介紹
1-3 硬體電路
課後習題
第二章 Mbed平台與Keil μVision操作
2-1 Mbed平台與Nucleo-64操作
2-2 KEIL與Nucleo-64線上模擬器(ICE)操作
2-3 專案程式
課後習題
第三章 C語言程式實習
3-1 資料型態與運算式
3-2 C語言指令實習
3-3 C語言函數庫實習及假指令
課後習題
第四章 通用輸出入控制與外部中斷實習
4-1 GPIO控制實習
4-2 GPIO應用實習
4-3 外部中斷控制實習
課後習題
第五章 串列埠UART與藍牙控制實習
5-1 非同步傳輸(UART)控制實習
5-2 藍牙(Bluetooth)無線傳輸控制實習
課後習題
第六章 計時器控制實習
6-1 系統節拍計時器控制實習
6-2 超時(Timeout)與計時器(Timer)控制實習
6-3 PWM 控制與應用實習
6-4 即時時脈(RTC)控制實習
6-5 看門狗計時器控制實習
課後習題
第七章 DAC、ADC 及感測器控制實習
7-1 DAC 控制實習
7-2 ADC 控制實習
7-3 感測器控制實習
課後習題
第八章 串列埠 SPI 與 I2C 介面控制實習
8-1 SPI 介面控制實習
8-2 串列埠 I2C 介面控制實習
課後習題
第九章 即時作業系統(RTOS)控制實習
9-1 即時作業系統(RTOS)介紹
9-2 即時作業系統(RTOS)實習
課後習題
立即查看
科技合約教戰手冊—處理雲端運算協議、軟體授權以及其他IT合約的法務及業者實用方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科技合約教戰手冊》是由美國頂尖律訓專家David Tollen撰寫,匯集其數十年來為矽谷科技人士進行的培訓精華。作者將IT合約清楚劃分為四大類型:用戶端部署軟體(On-premise)、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IT專業服務和IP轉讓,並詳細指導讀者如何撰寫工作說明書(SOW)、服務水準協議(SLA),同時探討如何修改最常引起爭議的條款,包括保密與資料保護、保證、補償與責任限制等,並從供應商和客戶的不同風險角度提供談判策略。
中文版特別提供中英對照條文,不僅方便實務工作者在國際商務場合中直接應用,對於想要了解軟體相關法律議題的讀者來說,也是一本結構完整、最適合入門的參考讀物。
【目錄】
推薦序 王偉霖 1
推薦序 黃絜 5
推薦序 周逸濱 7
譯序 9
簡目 13
細目 15
關於作者 23
導論 1
本書主題:IT合約種類 3
合約與本書的架構 5
使用本書的訣竅 6
一點行業用語(尤其是關於雲端服務) 8
簽約前應謹記在心的三件事 10
第I章 核心條款 15
A.終端使用者授權簡易版,用戶端部署軟體 15
B.軟體授權經銷合約簡易版 21
C.一般軟體授權 27
D.訂閱雲端服務 43
E.提供專業服務 50
F.移轉IP 所有權:轉讓與職務著作 60
G.付款方式 77
第II章 一般條款 91
A.規格 91
B.服務水準協議(SLA) 98
C.維護工作,包括更新與升級 111
D.文件編制 114
E.時程、合作與前提 117
F.交付成果:驗收合格與智財權 122
G.經銷或轉售最低義務 130
H.保密條款 133
I.營運持續,包括災難復原 146
J.資料管理、隱私與安全 149
K.保證 189
L.補償義務 218
M.責任限制 257
N.違約金 276
O.稽核軟體使用與收費狀況 280
P.技術託管 285
Q.外包事項介入權 305
R.財務穩定性 313
S.使用商標 316
T.關於意見反應的權利 319
U.競業禁止與員工挖角禁止 325
V.期間與終止 333
W.過渡期協助義務 346
X.爭議解決機制,包括調解與仲裁 350
Y.轉讓、控制權變更與分割 359
Z.其他 371
第III章 制式條款 373
A.介紹與前言 373
B.定義 375
C.獨立承包商 376
D.適用法律與管轄法院 377
E.通知 379
F.政府權利的限制 380
G.技術出口 384
H.不可抗力 386
I.條款可分離性 388
J.不代表棄權 389
K.破產權利 390
L.附件內容衝突 391
M.複本簽署 394
N.文意解釋 395
O.禁制令 396
P.網路制式語言 398
Q.完整合意 399
R.修訂 401
附錄
附錄1 談智慧財產權 409
附錄2 談開源軟體授權 415
附錄3 談「點擊同意」、「閱覽同意」以及其他「非書面」合約 431
附錄4 談網路政策 435
微型詞彙表 451
索引(按字母排列) 453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