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國文學史演義(壹):先秦至魏晉篇 ISBN13:9789570918113 出版社:正中 作者:錢念孫 著;韓小平 注譯;陳湘縈 年表 裝訂/頁數:平裝/288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5 出版日:2009/04/01 目錄 引 言 第壹冊 先秦至魏晉篇 【第1回】古神話開篇呈異彩.詩三百集萃流芳澤 【第2回】興詩教孔孟尚致用.樂逍遙老莊崇無為 【第3回】表丹心屈原撰楚辭.恃高才相如陳漢賦 【第4回】司馬遷發憤著史記.父兄妹篤志編漢書 【第5回】漢樂府緣事發真情.劉蘭芝殉身赴清池 【第6回】曹操觀海遺名篇.曹植逃生展捷才 【第7回】文姬出塞洩悲憤.王粲登樓湧鄉思 【第8回】嵇康絕響廣陵散.阮籍垂名詠懷詩 【第9回】左思潛心賦三都.郭璞飄逸吟遊仙 【第10回】陶淵明棄官歸田園.謝靈運辭職遊山水 【第11回】鮑明遠失路歎寒門.庾子山羈留哀故國 引文白話語譯 年表 中國文學史演義(貳):唐宋篇 ISBN13:9789570918120 出版社:正中 作者:錢念孫 著;韓小平 注譯;陳湘縈 年表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5 出版日:2009/04/01 目錄 引 言 第貳冊 唐宋篇 【第12回】王子安妙文滕王閣.駱賓王續詩靈隱寺 【第13回】陳子昂薊丘傷今古.王之渙旗亭比高低 【第14回】孟浩然隱居鹿門山.王摩詰避禍輞川園 【第15回】李太白豪吟稱謫仙.杜少陵憂國成詩聖 【第16回】白居易垂淚濕青衫.劉禹錫題詩刺權貴 【第17回】韓退之古文起八代.柳宗元妙筆記永州 【第18回】李長吉覓詩逞鬼才.杜牧之詠史超群倫 【第19回】李商隱無題難索解.賈浪仙警句費推敲 【第20回】溫庭筠獨秀花間詞.李後主國破得佳篇 【第21回】歐陽修遊樂醉翁亭.范仲淹抒懷岳陽樓 【第22回】梅堯臣嗜詩成痼癖.王安石煉字點龍睛 【第23回】柳三變詞贏群芳心.宋子京句得宮嬪情 【第24回】蘇東坡雄豪賦赤壁.李清照哀婉歎黃花 【第25回】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豔遭貶逐 【第26回】秦少游失意怨飛紅.賀方回寂寞愁梅雨 【第27回】陸放翁魂斷沈園情.辛棄疾夢牽沙場兵 【第28回】范成大使金記壯行.姜白石詠梅得佳姬 引文白話語譯 年表 中國文學史演義(參):元明清篇 ISBN13:9789570918137 出版社:正中 作者:錢念孫 著;韓小平 注譯;陳湘縈 年表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5 出版日:2009/04/01 目錄 引 言 第參冊 元明清篇 【第29回】關漢卿稱雄元雜劇.王實甫奪魁西廂記 【第30回】白仁甫謳歌癡情女.馬致遠巧繪斷腸人 【第31回】包公戲洗雪黎民恨.琵琶記泣訴五娘悲 【第32回】元好問悲慟吟喪亂.楊維楨持節作婦謠 【第33回】羅貫中演義三國史.施耐庵濃墨水滸傳 【第34回】吳承恩奇想西遊記.笑笑生豔繪金瓶梅 【第35回】馮夢龍慧眼輯三言.湯顯祖匠心成四夢 【第36回】李夢陽復古反臺閣.袁宏道重今抒性靈 【第37回】蒲松齡孤憤寓聊齋.吳敬梓傲骨諷儒林 【第38回】曹雪芹情寄紅樓夢.孔尚任血染桃花扇 【第39回】吳偉業怨訴圓圓曲.王漁洋悲吟秋柳詩 【第40回】龔自珍筆吐風雷氣.黃遵憲詩開海外天 【第41回】吳趼人譴責怪現狀.李伯元筆鋒刺官場 【第42回】劉鐵雲哭泣記老殘.曾孟樸憤世繪孽海 引文白話語譯 臺灣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 年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是十七世紀初菲律賓及摩鹿加群島經商定居的唐人手稿,內容包括他們學習西班牙語編寫的辭典資料,以及當年的帳簿。辭典內容主要為日常生活與商貿詞彙,皆以閩南語發音的漢字拼寫西班牙語。帳簿主要為菲律賓唐人與在地西班牙人、原住民甚至日本人交易以及進貨紀錄。這份手稿是目前所見最早的華人學習西班牙語的資料,也具體呈現大航海時代閩南人與西班牙語世界的交流過程與成果,為人類「世界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的重要資產。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特別為臺灣青少年編撰的快讀臺灣文學史,穿插漫畫的圖像轉譯,也適合想認識臺灣文學的大人讀者輕鬆入門。全書分五個時期—從史前口傳、明清漢文、日治時期、戰後戒嚴,到解嚴前後,由33位作家故事串聯鋪陳的島嶼時光故事。 【目錄】 書名頁3 序言4 目錄10 導論14 來自祖靈的聲音:原住民族口傳文學 18 原住民族口傳神話 26 文字初體驗:明清時期漢人書面文學的移植與紮根 32 沈光文:意外漂流到臺灣 附:清初遊宦文人 38 鄭用錫:竹塹修築北郭園 42 陳肇興:教書途中走訪龍目井 46 丘逢甲:東寧才子籌組臺灣民主國無力回天 50 自由花蕊正萌芽:日治時期新舊思潮碰撞52 洪棄生:不想適應新政權的遺民心聲 60 張李德和:雲林女子上學記 附:日治時期女性作家62 賴和:行醫濟世之餘,開啟白話小說的語言實驗 附:新舊文學論戰與臺灣最早的白話文詩集/小說/文學雜誌66 蔡培火:三天學會白話字,用一本散文實踐台語寫作70 黃石輝:用臺灣話寫鄉土文學的主張74 王白淵:旅日青年辦藝文刊物掩護左翼結盟78 張深切:全島作家大串聯的故事80 楊熾昌vs郭水潭:現實遇上超現實,南臺灣的文藝思潮大對決82 楊逵:臺灣作家的日本文壇初登板86 徐坤泉:轉職編輯《風月報》,迎向大眾閱讀的時代浪潮88 呂赫若:赴日學聲樂,臺灣第一才子的跨領域藝術追求90 張文環vs西川滿:二戰後期臺灣文壇的兩大陣營92 等待黎明:從政治禁錮到回歸現實 94 姜貴:自費出版《旋風》,成為反共文學代表作 附:反共文藝的組織與機制100 紀弦:提出六大信條,引發現代詩論戰104 林海音:她的客廳即是半個文壇106 鍾肇政:省籍作家油印《文友通訊》,建立文學情誼108 白先勇:找同學辦《現代文學》,從試驗中摸索出現代文學 附:六O年代的文藝雜誌112 王禎和:從現代主義的養分中長出的描寫現實的小說家116 林亨泰:共同發起笠詩社,跨語詩人從現代走向寫實 附:跨語世代作家118 黃春明:規劃拍攝《寶島芬芳》,鄉土文學思潮與影視產業的跨界經驗122 姚一葦:自美返國後,創作《一口箱子》 124 李喬:用大河小說重構臺灣歷史與客家文化 126 文學重開機:80年代後的眾聲喧嘩 128 劉克襄:在測天島發現黑鷺屍體,臺灣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初遇 附:吳明益與自然書寫 136 葉石濤:跨越語言再出發,重建臺灣文學史 附:「臺灣文學史」及「臺語文學史」的歷史 140 夏曼・藍波安:返回蘭嶼,以書寫找回族群認同 附:《山海雜誌》與原運世代 144 邱妙津:絕望中譜寫同志之愛 ,用文學突破壓抑的生命 148 夏宇:戲耍文字拼貼機智詩篇,後現代色彩的實驗性創作150 瓊瑤:《還珠格格》電視劇上映,愛情小說席捲世代螢幕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