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57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中國海權崛起與美中印太爭霸 作者:林文程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577637345 內容簡介 1.以海權論、權力轉移理論及分析層次理論作為分析架構。 2.全面、有系統地分析中國自毛澤東以來的海權發展。 3.兼顧海軍與非海軍面向的中國海權發展。 4.有系統地比較美國與中國的國力。 5.深入分析美國與中國在東海、台海和南海的衝突。 6.深入分析美國川普總統的世界觀、價值觀與印太戰略。 7.深入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爭霸情形。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理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二章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一節 中國發展海權的條件 第二節 中國追求成為海洋強國的原因 第三章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洋戰略和海權發展 第一節 毛澤東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毛澤東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四章 鄧小平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鄧小平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海權的內外條件 第三節 鄧小平時期中國發展的海權建設 第五章 江澤民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江澤民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江澤民時期中國所面臨內外環境 第三節 江澤民時代中國發展海權政策與成果 第六章 胡錦濤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胡錦濤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胡錦濤時期的中國內外挑戰 第三節 胡錦濤的軍事戰略與海權發展 第七章 習近平時期的中國海權發展 第一節 習近平的權力、決策風格與海權理念 第二節 習近平所面臨的國內外挑戰 第三節 習近平上台後中國的海權發展 第八章 美中印太爭霸 第一節 美國和中國的權力消長 第二節 美國的因應策略選項 第三節 川普政府的策略與作為 第四節 中國的策略與因應作為 第五節 美國與中國爭霸前景分析 第九章 美中在三海兩洋的競爭 第一節 美國與中國在東海地區的競爭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在台海地區的衝突 第三節 美國與中國在南海的競爭與衝突 第四節 美國與中國在兩洋的競爭 第十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美國政府與政治:比較與批判的觀點 ISBN13:978986522395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邱師儀 裝訂/頁數:平裝/356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2/25 中國圖書分類:各國政治 內容簡介 美國是世界強權,從政治、經濟到軍事等面向都與國際處境艱困的台灣息息相關。多年來台灣看美國政治的視角幾乎都從國際關係出發,少有從美國國內政治、文化與政府制度視角來理解的作品,美政教科書也多為翻譯本,幾乎看不到台灣人親自撰寫的版本。本書由作者經過十多年資料蒐集,再歷經精雕細琢的四年寫作而成。雖然寫在川普總統時代,但歷史縱深從美國開國拉到現今,也展望美國未來。全書含括立國精神、憲政、聯邦、總統、國會、司法、政黨、利益團體、政治參與和選舉制度,最後是大眾媒體(含假新聞)。文字深入簡出,適合對象包括學者、研究生、大學生、國考考生與對美國政治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目錄 第一章 立國精神與價值 第一節 個人主義 第二節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折衝 第三節 價值的矛盾與折衝 第二章 憲法與憲政 第一節 憲法起草背景 第二節 憲法本文與增修條文 第三節 憲法實踐 第三章 聯邦主義 第一節 三種治理機制 第二節 聯邦制的優缺點 第三節 聯邦制的責任分工 第四節 聯邦制的演化 第四章 總統 第一節 總統的憲法權力 第二節 總統轄下 第三節 總統立法 第四節 美國南北內戰後歷任總統紀事 第五章 國會 第一節 國會的功能與定位 第二節 國會的領導與運作 第三節 府際關係 第四節 國會極化效應 第六章 最高法院 第一節 最高法院的功能與定位 第二節 大法官 第三節 判決過程 第四節 重要判決 第七章 政黨 第一節 群眾中的政黨 第二節 政府中的政黨 第三節 政黨組織 第四節 政黨解組與重組 第五節 主要政黨與第三勢力 第八章 利益團體 第一節 利益團體的分類與運作 第二節 政治行動委員會與釋憲案 第九章 政治參與及選舉制度 第一節 民權發展 第二節 總統的選舉 第三節 參眾議員選舉 第十章 大眾媒體 第一節 言論自由的內涵 第二節 媒體管理機構 第三節 報紙、廣播與電視 第四節 電視與政治冷感 第五節 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 第六節 媒體監督政府的天責 第七節 網際網路的嶄新時代 附錄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