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臺灣戲曲劇種之腳色行當藝術:生旦淨丑話戲曲
作者: 曾子玲
ISBN: 9789571191270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7/08
書籍開數、尺寸: 15x21x1
頁數: 200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定價: 300
售價: 25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戲曲三思:誤讀.後設.跨文化 (1版)

戲曲三思:誤讀.後設.跨文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從論述(莎)戲曲而思考莎能樂和莎新劇,不但開創戲曲研究的新視野,也是跨文化劇場別開生面的重要著作!   附36張精彩劇照。   本書乃作者嘗試超越傳統戲曲考述格局,修正較具系統性的理論,以分析戲曲的內涵。同時在「莎戲曲」(Shake-xiqu)已有的研究成果上,進一步思考臺灣跨文化劇場的發展。全書有三個重點:一是運用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和詩學誤讀理論,結合高友工「抒情美典」(Lyrical aesthetics)理論,探討戲曲的互文與抒情呈現。期能以紅樓戲為例,建構經典的意義。二是以弘彼(Richard Hornby)的後設戲劇(metadrama)理念為基礎,重新評量自宋、元至今的戲曲作品,為何及如何表現後設的視域。三是從「莎戲曲」出發,觀察「莎能樂」(Shake-noh)及「莎新劇」(Shake-shingeki)的文本結構與表演特色。借鑑他山之石,以展望臺灣傳統戲曲的未來。庶幾可以提供戲曲研究與跨文化劇場創作之參考。   ※ 36張精彩劇照:上田(宗片)邦義教授、栗田芳宏導演、末松美知子教授、Li Lan Yong(楊麗蘭)教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老師與林秀偉老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等提供劇照(特別致謝) 目錄 導論 上篇 壹、創造性誤讀:凝視清代「葬花」戲 一、誤讀與修正比 二、清代「葬花」戲的互文性 三、清代「葬花」戲的抒情排場 附表:現存清代古典「葬花」戲一覽 【附論一】 誤讀「黛玉葬花」:論北梅南歐的抒情京劇 一、北梅、南歐《黛玉葬花》的互文性 二、北梅、南歐《黛玉葬花》的抒情性 【附論二】 誤讀「紅樓」:徐進的抒情密碼 一、徐進《紅樓夢》的互文性 二、徐進《紅樓夢》的抒情排場 貳、誤讀作為寫作策略:論當代崑劇《紅樓夢》 一、偏離轉向的誤讀策略 二、對比鑲嵌的誤讀策略 三、新文本的「經典性」與「經典化」 中篇 參、表演自覺.自我指涉.感知接受:宋元戲曲的「後設」展現 一、戲觀自身與戲演人生的指涉 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與戲劇揭示 三、戲中儀式的後設意義 四、虛擬想像所建構的劇場幻境 肆、「後設」戲中戲:明清古典戲曲的自覺建構 一、戲中戲與「後設」戲中戲 二、戲曲中的「戲中有演」與「戲中有戲」 三、明清古典戲曲的「後設」戲中戲 附圖:馬佶人《荷花蕩》演出「戲中戲」《連環記》 伍、「看見自己」:當代臺灣戲曲的戲中戲 一、當代「戲中戲」與後設戲劇/劇場 二、建構當代臺灣戲曲「戲中戲」的藝術手法 三、看見自己:當代臺灣戲曲「戲中戲」的認同與指涉 下篇 陸、詮釋.感知.道地:三問「莎戲曲」 一、從翻譯說起:詮釋與再詮釋 二、重塑意識形態:當代感知的方式是拼貼? 三、道地:在地劇種的定位 柒、能或不能?──「莎能樂」的雙重變形 一、從能樂到「莎能樂」 二、「莎能樂」的敘事結構與意識形態 三、「莎能樂」的文本與表演 餘言:從「莎能樂」觀照「莎戲曲」 附圖:能舞台立體圖 捌、日本化「莎新劇」:管窺栗田芳宏能樂堂莎士比亞系列 一、「裸舞臺」的專屬文本 二、視覺聚焦的想像空間 三、語言的簡約與異化 附表:栗田芳宏能樂堂莎士比亞系列簡表 餘論:想像戲曲的未來 引用書目

原價: 480 售價: 43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11:客家戲曲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11:客家戲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

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 作者:蔡欣欣 出版社:政大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9869543675 內容簡介   伴隨著本土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變遷的臺灣歌仔戲,百餘年來存留不同歷史語境的時代文本,演化出「與時俱進」的多元展演景觀,也傳播到閩南和東南亞等華人族群常民生活中。本書結合文獻史料的挖掘耙梳,實物史料的蒐集考證,田野踏查與口述訪談的「三重證據法」研究策略,重返「圖文顯影」宣傳戲單的歷史現場,賞析兼融「戀戀國風/博物樂府」的歌仔唱本《六十條手巾歌》,解讀奠基腹內與活戲養分的「真本歌仔」《山伯英台》,探究新劇《恆娘》與歌仔戲《馴夫記》的「文化展演」,述論縱橫劇壇八十餘載的「日光歌劇團」演藝現象,透視「文化霸權/狂歡嬉戲」的國語電視歌仔戲,綜覽「高雄天藝術節」的現代劇場歌仔戲展演,建構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史話,積鉤1960年代「柏華閩劇團」與「牡丹桂閩劇團」的新加坡演出印記。 目錄 序/曾永義 序/曾學文 總論 壹、文本 1.重返歷史現場:「戲單」中圖文顯影的臺灣歌仔戲 2..戀戀國風/博物樂府:歌仔唱本《六十條手巾歌》析論 3奠基歌仔戲活戲養分的「真本歌仔」《山伯英台》 貳、展演 4.日治時期新劇《恒娘》與歌仔戲《馴夫記》的「文化展演」 5.「日光歌劇團」演藝現象述論 6.霸權與嬉戲──臺灣「國語」電視歌仔戲述論 7.綜覽「高雄春天藝術節」現代劇場歌仔戲展演(2010-2015) 參、流播 8.當代兩岸歌仔戲交流史話(1949-2012) 9.1960年代臺灣歌仔戲「柏華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考索 10.1960年代「牡丹桂閩劇團」新加坡演出印記 參考書目 後記

原價: 460 售價: 42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1版)

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