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1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自2004年出版迄今九次改版,伴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憲法變遷,彙整國內外精湛多元的憲法論述,整理、解析豐沛的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相關重要意旨。本書以憲法本質重要性的「共和」、「民主」、「法治」與「社會」國原則之憲法基本秩序為主軸,強化理論,並輔以實例,貫穿本書。 本次改版全面檢視憲法法庭裁判與不同(協同)意見書,整理分析引用論證,尤其就「正當法律程序」、「人權保障」、「人民義務」與「平等權」等違憲審查標準提供了完整圖像。 本次修訂引用至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7號判決為止,特別針對法治國原則、多元文化國原則、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法訴訟法,以及國會改革法案涉及責任政治及權力分立之議題作清楚的介述,並於書末新增名詞索引以利查閱,盼能呈現最新、最佳之內容。 【目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考試用書】 書名:圖說系列:律師、司法官、法研所―憲法新視界 作者:樂律師 倫律師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9862692189 內容簡介 本書扭轉以往從基本權利開始,冠冕堂皇的高談闊論式憲法學習方法,直擊大法官會議現場,並呈現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院等憲法機關間的權力互動,才是真正推動憲政巨輪的能量。 在論述上,採取語氣詼諧,立論不失嚴謹。篇幅上,力求精鍊,和而不同。內容上,以大法官會議為主軸外,明確地在各個憲法議題中擺出學說的立場;同時避免臃腫的內文,壓垮讀者逐步建立的憲法架構;不讓稠密的學說爭議,堵塞讀者的學習經絡。體例上,章節以題目啟動讀者的問題意識,文字論述過程搭配圖表演示,建立起讀者的憲法體系,末以答題參考呼應讀者心中對題目的擬答。 為延續本書重要宗旨-協助讀者學習大法官怎麼思考及解釋,本次改版將近年大法官解釋一次收錄,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釋字第717號(降低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金額案)、釋字第718號(緊急性及偶發性集會遊行許可案)、釋字第721號(政黨比例代表選舉案)、釋字第737號(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卷證資訊獲知案)、釋字第743號(徵收之捷運用地得否用於聯合開發案)、釋字第748號(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及釋字第752號(第二審初次受有罪判決者得上訴第三審案),本書將引導讀者逐步解讀大法官的想法,藉由解析各號解釋推論過程,讀者能從中了解各種原則如何在違憲審查過程中應用。另外,近年來大法官解釋非單純僅係作違憲宣告,已有對個案作出決定或針對立法者未修訂違憲法律規定前空窗期狀態提出解決方式,讀者不妨特別留意,也可以思考其妥適性。本書同時也收錄或改編近年重要國家考試及研究所考試題目,今年司法官及律師考試甫結束,考題方向出現明顯的變化,雖縮減為兩大題,但題目猶如一篇小短文,每大題各有4至5小題不等,實質上未減輕考生們負擔,對考生風險反而增大,有志參與此二項考試之讀者,務必抽空練習今年度的考試題目。 目錄 第一編 憲法總論 第一章 憲法基本概念 第二章 憲法變遷 第二編 憲政權限分配 第一章 權力分立與制衡 第二章 權力相維─憲法機關忠誠義務 第三章 中央政府體制 第三編 憲法權力秩序分配各論 第一章 總 統 第二章 行政院 第三章 立法院 第四章 司法院 第五章 監察院 第六章 考試院 第七章 垂直權力秩序分配─地方自治 第四編 公權力限制基本權利審查 第一章 公權力限制基本權利審查概述 第二章 基本權利審查密度 第三章 司法違憲審查基準 第五編 非公權力限制基本權利情形 第一章 基本權利功能及效力 第二章 基本權利拘束對象 第三章 基本權利第三人效力 第六編 基本權利各論 第一章 人性尊嚴─基本權利的創構核心 第二章 平等權 第三章 人身自由 第四章 居住遷徙自由 第五章 表現自由 第六章 秘密通訊自由 第七章 宗教自由 第八章 工作權 第九章 生存權 第十章 財產權 第十一章 參政權 第十二章 訴訟權 第十三章 受國民教育之權利 第十四章 未列舉基本權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前三篇處理憲法解釋與憲法理論在論證結構上的關連,其中蘊含一個想法,認為法解釋無法不納入對於社會現實的描述與考量,可以說已經涉及法的科際整合研究。第四與第五篇則處理作為繼受法學之憲法釋義學的方法論問題,這個問題意識早就出現在討論「價值秩序」的第一篇論文,所要反省的是直接將法學移植當作比較法學的學術慣習,並在不否認繼受法學的歷史存在與其貢獻的前提之下,思索如何建立一種具有自主性與在地性的憲法學。最後兩篇論文則已經超出憲法學的領域,前者討論當代德國法哲學暨公法學者Robert Alexy的法理論,由於他具體處理的問題都在憲法學領域,因此可視為運用法理論於憲法學所開展的極佳範例,十分具有參考價值。後者則從傳統德國法學方法論的困境出發,將眼光轉移到英美法學對於法律思維的探討,試圖為法學方法論找到另一個觀察與分析的角度,對於憲法解釋的議題亦能提供一些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跨學科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章 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 第二章 台灣法學典範的反思──從德國當代法科學理論的興起談起 第三章 法釋義學與法學的多元化──從《思與言》五十年所反映的台灣法學研究發展談起 第四章 打開台灣法學史的月光寶盒—─對《建構台灣法學》一書的幾點反思 第二篇 社會與歷史取向的憲法學 第五章 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台灣的憲政改革 第六章 台灣憲政秩序的規範效力──一個立基於系統理論的初步考察 第七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歷史發展與憲法基礎 第八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變革──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化? 第九章 台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