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譯者
修慧蘭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
經歷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
林蔚芳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經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系主任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副秘書長
澳門大學訪問學者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監事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師教育與督導研究委員會委員
洪莉竹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系主任、心理諮商中心主任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監事、倫理委員會/諮商師教育與督導委員會委員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倫理與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倫理與法規委員會委員、督導專業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倫理與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
澳門大學訪問學者
王淳弘
學歷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 執業心理師
經歷 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監事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由於社會的變化,包含 COVID-19 的大流行、多元化及科技化,專業助人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本書提出與這些問題相關的倫理議題。除了核心助人者的價值觀與助人關係議題、當事者的權力與助人者的責任、保密議題、關係界線與多重關係等外,本書針對督導、伴侶與家庭治療、團體工作、社區工作及專業能力與訓練等層面,在各章節中一一說明這些狀況下可能面對的倫理議題,並提出可依循的倫理原則。本次新版在每章節中新增許多新的內容,例如,因應科技發展的倫理議題、多元化與社會正義,以及倡議方面的倫理議題;每一章節中有許多案例討論,包含在 COVID-19 期間引發的倫理困境等,並增加了實務經驗分享,讓讀者思索在此狀況下自己的倫理思考與決策。
【目錄】
第01章 專業倫理導論
本書重點
使用本書的建議
專業倫理守則
倫理決定
倫理決定的步驟
自我評量:倫理和專業議題的態度與信念量表
本章摘要
第02章 諮商師的個人與專業角色
前言
諮商師人格和需求的影響及自我覺察
諮商師接受個人治療
移情和反移情
個案的依賴
諮商專業的壓力
諮商師的耗竭與損傷
經由自我照顧維持活力
本章摘要
第03章 價值觀與助人關係
前言
整合個人價值觀與專業認同的爭議
澄清你的價值觀及其在諮商工作中的角色
強加價值觀於當事人的倫理議題
關於價值歧視的法律架構
與性態度、性行為有關的價值觀衝突
與墮胎有關的價值衝突
靈性和宗教信仰在諮商中扮演的角色
與結束生命決定有關的價值衝突
本章摘要
第04章 多元文化觀點與多元化議題
前言
狹隘文化視野的問題
面對多元族群個案的挑戰
多元觀點下的倫理守則
治療中的文化價值觀及假設
性取向與性別認同議題
身心障礙者的文化
個案與諮商師的適配度
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多元文化訓練
本章摘要
第05章 當事人權利與諮商師責任
前言
當事人的知情同意權
知情同意的內容
保存紀錄的專業責任
線上諮商的倫理議題
與兒童及青少年工作
處理同儕疑似不合倫理的行為
助人專業中的不當執業
本章摘要
第06章 保密:倫理與法律議題
前言
保密、溝通特權和隱私
通訊設備的隱私議題
HIPAA 法案對健康照護機構的影響
預警與保護的責任
保護自殺當事人的責任
保護兒童、老年人及依賴成人免於傷害
本章摘要
第07章 管理界線和多重關係
前言
多重關係的倫理
界線議題的觀點
小型社區的多重關係管理
專業服務的勞務交換
給予或接受禮物
與當事人的社交關係
當事人─治療師關係中的性吸引
治療中的性關係:倫理與法律議題
與前當事人的性關係
特殊案例:對當事人不含性暗示的身體接觸
本章摘要
第08章 專業能力與訓練
前言
治療師的能力:倫理與法律觀點
訓練治療師的倫理議題
評量知識、技巧及個人功能
教師提升學生能力的把關角色
非學業因素開除學生
專業執照與認證
繼續專業教育及能力證明
同儕的評鑑、諮詢及督導
本章摘要
第09章 督導的倫理議題
前言
臨床督導中的倫理議題
督導者的角色和責任
合乎倫理且有效能的臨床督導
督導者的能力
督導的法律層面
線上督導的倫理議題
對學校諮商師進行督導的特定議題
督導的多元文化和多樣性議題
督導過程的多元角色和關係
本章摘要
第10章 理論和實務議題
前言
發展諮商風格
區分治療責任
決定諮商目標
諮商技巧的運用
評估和診斷的專業議題
在諮商過程運用測驗
以實證為基礎的治療實務
本章摘要
第11章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倫理議題
前言
系統理論觀點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專業倫理標準
伴侶與家庭工作的特定倫理議題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知情同意
當前的專業性議題
伴侶與家庭治療中的價值觀
性別敏感取向的伴侶與家庭治療
伴侶與家庭治療師的責任
伴侶與家庭治療的保密原則
本章摘要
第12章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前言
團體帶領者的訓練與督導之倫理議題
團體工作中的社群媒體:保密性和隱私的考量
在團體工作中處理身心障礙議題
團體工作者在多元訓練下的倫理議題
協同領導的倫理考量
形成及管理團體的倫理議題
團體的保密原則
團體結束期的倫理議題
如何確定團體中有哪些效果?
本章摘要
第13章 社區與社會正義觀點
前言
為什麼社區觀點是諮商師要關注的?
社區工作的倫理實務
社區心理健康取向
社會正義觀點
倡議能力
社區中助人工作者的角色
促進社區改變
在系統中工作
本章摘要
作者的綜合評論
譯序
不論是哪一種專業助人工作者,心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甚至醫師等;不論是在學學生、新手實務工作者,或是已工作一段時間的專業助人工作者,在助人工作歷程中,常會面對「我這樣做對嗎?有違法嗎?我該如何做?」的疑問,尤其面對社會不斷地有新的議題、新的狀況產生,例如,因為疫情更加速了助人工作者採取線上工作的需要;也因為社群媒體的快速發展,助人者與當事人在社群上的互動增加,這些狀況都讓我們專業者常會受困在如何做才能維護當事人福祉,或是保護助人者自己的困難局面。
在學習及工作過程中,大家都知道須了解已有的法規與倫理守則,如心理師法、精神衛生法,以及各專業學會的倫理守則等;但也清楚這些準則或規定,不可能告訴你一個如何處理現在狀況的標準答案。對於實際面對此狀況的實務工作者而言,多麼期待可以獲得一個答案或說法,好讓自己可以有所依循。不過,此時常常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
原著在前述實務現況下,提出專業助人工作中會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與這些問題相關的倫理議題。例如,核心的助人者價值觀與助人關係議題、當事人的權力與助人者的責任、保密議題、關係界線與多重關係等。此外,本書針對督導、伴侶與家庭治療、團體工作、社區工作,以及專業能力與訓練等層面,在各章節中一一說明這些狀況下可能面對的倫理議題,並提出可依循的倫理原則。
原著的第十一版仍保有第十版在每一章節中的案例討論,讓讀者思索在此狀況下自己的倫理思考與決策,並提出作者自己的評論;且在每一章最前面新增學習目標的條列說明,期望讀者可以更清楚了解透過本章可學習到哪些主要概念。
原作者在本版次每章中均更新文獻年代,以及補充新文獻,尤其在每章中都新增了實務經驗分享此部分,邀請一位實務工作者,分享其對本章特定主題的經驗與看法。
在本版中的各章例如,第 1 章刪除「原則性倫理和美德性倫理」這個主題;在第 2 章中有關自我照顧內容因應 COVID-19 對大眾及專業人員的影響,更加強同理疲乏及自我慈悲的內容;第 3 章增加「諮商師具有權力和特權」的提醒,闡述治療師的專業責任是「投入到當事人的決策過程中,而不是引導當事人朝向我們認為正確的結果移動。」;第 4 章中增加對各種多元性別族群的認識,及因 COVID-19 大流行,也挑戰了專業人員面對多元族群時可能出現的刻板信念與文化偏見,並鼓勵專業者要成為反種族主義盟友(Antiracist Ally)。由於 COVID-19 對科技使用的影響、美國校園暴力事件的增加以及相關法令的修訂,此版第 5-8 章更新及拓展相關議題的討論,特別是在運用科技於諮商中的相關倫理與法律議題,諸如線上諮商的知情同意內容、線上諮商界線的設定、網路社交媒體對於界線的影響以及如何培訓學生適應網際諮商環境等。也進一步討論當事人接觸紀錄及了解個人診斷的權利及風險管理;面對未成年人、老年人及依賴當事人時相關保密的挑戰,及對於暴力、危險、虐待、自傷、自殺以及校園中霸凌及網路霸凌等事件的相關倫理與法律議題的討論。
第 9 章增加用視訊進行督導的討論,提醒督導者「不得自行假定受督者的性別」;第 11 章新增了家庭治療在針對家庭中有成員進行物質濫用治療時需要關注的倫理考量,及有鑑於過去家庭治療研究多聚焦於主流的異性戀族群,此次改版加入了對於同性戀族群的關注。此外,亦增加了協助家庭中年幼者參與家庭治療的治療者責任篇幅。第 12 章中大幅增加有關線上團體諮商及使用網路社交媒體時要考量的倫理議題,包含線上團體諮商的教學實務經驗分享。第 13 章增添了與社區協作共度危機及創傷的篇幅,並引用了直接性的個案服務與社區具有影響力的成員一起合作的成功案例。此外,亦透過實務經驗分享,呈現如何為社會正義發聲,以及在帶來改變的過程中倡議所扮演的角色。
原著在每章中均列出美加地區各專業學會的相關倫理守則條文,例如,美國心理學會、美國學校諮商師學會、美國諮商學會、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學會、國際社工學會、加拿大諮商學會、加拿大社工學會等相關學會的倫理守則,但在考量讀者及本書頁數的限制下,在翻譯時省略了作者在原著中所一一列出的條文,若讀者想了解,建議可從各專業機構網頁中查詢。且受限篇幅,本翻譯書只能割捨原著中的少部分案例,及實務經驗分享內容,無法全部呈現。
在翻譯本書各章節中,我們會使用當事人、個案等相似名詞表示被服務的對象;文中也會出現諮商師、治療者、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實務工作者等不同名詞表示提供助人專業服務者,但所描述的內容不只適用於諮商師或治療師等特定職稱人員,在此特別說明。
如同原文作者在本書最後的「作者的綜合評論」所說:本書所論及的各種議題,都需要一再反覆地不斷省思,並且對改變抱持開放態度。且專業倫理所面對的這麼多議題,「如果有一個關鍵問題可以將所有問題串聯起來,便是:究竟誰才有權力諮商另外一個人?」期待這個問題可以讓在這門專業中的我們持續思考與反思,若能如此,也表示我們自己及此專業是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的。
修慧蘭、林蔚芳、洪莉竹、王淳弘
立即查看
人情社會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實踐―困境與出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社會脈絡下的倫理實踐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社會脈絡下的倫理實踐
系列名:社工叢書
ISBN13:9789869954624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曾華源;胡慧嫈;白倩如;許雅喬;李仰慈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1cm (高/寬/厚)
重量:680克
版次:4
出版日:2021/01/27
中文圖書分類:職業倫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幾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說明社會變遷中專業倫理面臨的挑戰,包括業務過失的倫理問題和法律職責。
第二個重點主要在介紹社會工作專業哲學、價值基礎和倫理學理論,以及社會工作倫理守則;除了說明社會工作哲學與專業價值和專業服務取向之關聯性,並說明倫理學的主要內容和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面向與意涵。
第三個重點放在簡介東西方社會生活的文化基礎差異,並介紹華人社會文化規範與實踐的情境脈絡,以及對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輸送在情境脈絡中的價值挑戰。
第四個重點主要探究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兩難與決策,包括說明實踐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可能面對的障礙與挑戰,以及討論專業倫理抉擇原則與處理倫理兩難的過程,期待在辨明專業倫理兩難上,社會工作者有更敏銳的覺察力、理解力與決策力。
第五個重點分別討論社會工作專業倫理中,有關案主自決、保密和關係界線實踐等議題。
全書與第二版比較起來,內容上有較大篇幅的更動,並且嘗試讓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實踐更貼近華人社會發展近況;再者,因為社會工作是社會建構,許多導致產生專業倫理的困境或過失,是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場域的實踐的社會文化脈絡息息相關,需要社會工作者覺察和調整處置方式,所以本版特別加入「社會脈絡下的倫理實踐」做為副標題。
目錄
第1章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實踐的挑戰/白倩如、曾華源
壹、社會工作使命與倫理責任—道德的實踐
貳、建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挑戰—苦勞VS 功勞
參、社會工作專業倫理之重要性
肆、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2章 社會工作的哲學/曾華源、許雅喬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哲學之重要性
參、倫理學是社會工作專業知識系統的一環
肆、哲學素養提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適切性
伍、價值之意義與價值形成
陸、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3章 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基礎之建構/曾華源、許雅喬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專業價值之意義
參、社會工作的專業基本價值之本質
肆、社會文化、社會工作者價值觀和案主問題處置
伍、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4章 倫理學理論與應用/曾華源、許雅喬
壹、前言
貳、倫理、價值與道德
參、倫理學之意義
肆、倫理學理論
伍、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5章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之面向與要旨/胡慧嫈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專業倫理之意義
參、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
肆、結語:倫理守則可能面對的挑戰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6章 中西方社會文化價值(結構)與社會工作專業/曾華源、白倩如、李仰慈
壹、前言
貳、儒家與基督教社會人生價值與哲學取向
參、中西方的自我觀念與社會生活取向方式
肆、結語:社會文化結構對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之影響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7章 社會正義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曾華源、白倩如
壹、前言
貳、華人社會中的正義觀
參、西方社會的正義觀
肆、儒家的義觀與西方正義之比較
伍、儒家仁義觀與民主法治社會生活
陸、實踐社會正義為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價值
柒、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8章 華人社會的做人處事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白倩如、曾華源
壹、前言
貳、華人社會的人際互動文化規範
參、做人處事與專業自主性
肆、反思以西方文化為基礎建構的社會工作專業之規範
伍、結語:學習融合中西文化價值規範提供服務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9章 實踐社會工作價值之兩難與障礙/曾華源、許雅喬、李仰慈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實務上涉及的價值面向
參、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中的價值兩難
肆、社會工作者價值立場與價值介入對專業服務之影響
伍、價值介入與專業服務障礙
陸、面對實踐社會工作價值之知行落差
柒、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0章 實踐社會工作倫理之挑戰/曾華源、白倩如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之倫理問題與兩難
參、社會工作倫理的挑戰
肆、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1章 社會工作倫理兩難抉擇原則/曾華源、白倩如
壹、前言
貳、Beauchamp及Childress生命倫理四原則
參、Reamer社會工作倫理抉擇六原則
肆、Lowenberg和Dolgoff社會工作倫理抉擇七原則
伍、李瑞全儒家生命道德原則
陸、各家倫理原則在倫理決策之運用
柒、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2章 社會工作倫理兩難辨明與決策行動/白倩如、曾華源
壹、前言
貳、倫理兩難判斷上的陷阱
參、專業倫理決策之模式
肆、案例與倫理決策分析
伍、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3章 案主自我決定之倫理議題/曾華源、胡慧嫈
壹、前言
貳、案主自決之概念
參、案主自決在實務運作上的倫理議題
肆、面對案主自決倫理議題可能因應方式之思考
伍、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4章 保密實踐之倫理議題/李仰慈、曾華源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保密之意義與重要性
參、社會工作專業保密的法律規定
肆、服務紀錄與保密
伍、溝通特權與保密之倫理原則
陸、社會工作專業實踐保密的文化與專業倫理的考量
柒、結語:適切保密的灰色地帶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第15章 專業界線與華人社會關係之倫理議題/白倩如、曾華源
壹、前言
貳、專業關係與關係界線之意涵
參、華人社會的人情關係與專業關係界線維繫之倫理兩難
肆、關係界線的必要性與處理原則
伍、結語
問題與討論
重要名詞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金研院理財規劃人員專業能力測驗(含理財工具與理財規劃實務)歷屆試題分類解析-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詳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系統化試題分類,立即掌握考試趨勢。
2.效率化快速刷題,全方位提升應考力。
3.線上化診斷考試,試考備考一站備足。
目錄
科目:理財工具
第 1 部分 金融機構的功能與規範
第 2 部分 短期投資及信用工具
第 3 部分 債券投資
第 4 部分 股票投資
第 5 部分 共同基金
第 6 部分 衍生性金融產品
第 7 部分 經濟觀念與經濟指標
第 8 部分 保險的運用
第 9 部分 信託規劃
第 10 部分 金融商品與金融創新
科目:理財規劃
第 1 部分 理財規劃概論
第 2 部分 理財規劃步驟
第 3 部分 客戶型態與行為特性
第 4 部分 家庭財務報表與預算的編製分析
第 5 部分 現金流量管理
第 6 部分 貨幣的時間價值與數量方法
第 7 部分 居住規劃
第 8 部分 子女養育與教育金規劃
第 9 部分 退休規劃
第 10 部分 投資規劃
第 11 部分 稅務規劃
第 12 部分 全方位理財規劃綜合運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