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5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精簡的設定和範例介紹,快速掌握Apache NiFi核心精髓 ‧整合當今主流的資料工程架構與相關服務說明 ‧掌握資料流設計的特性與重點,踏出資料工程第一步 本書介紹Apache NiFi這套服務工具,讀者可以於該服務設計自動化處理資料流(Data Pipeline)。所有的設計與設定都是以No Code與WEB UI方式處理,具備強大的操作互動性和易用性。另外支援大多數的資料載體,如:Relational Database、Document DB、Column-Based、DataWarehouse 、Message Queue等對接處理,並支援目前主流的三大雲平台-AWS(Amazon Web Service)、GCP(Google Cloud Platform)和Microsoft Azure,涵蓋大部分企業使用到的應用與服務,都可透過Apache NiFi做到一站式整合與資料流設計,確保資料處理邏輯以及流入和流出的方向和目的地。同時在面對大量資料處理時也可以運用高擴展的特性來平行執行,也能更細節地去追蹤資料的變化與狀態,最後做到完整的流程與錯誤控制以避免產生資料遺漏的窘境。 本書會介紹當今在資料工程常見的架構,接著介紹Apache NiFi的架構與元件、建置流程與設定、操作方式、與外部服務的整合和應用、資料追蹤等各個資料工程常見的應用處理。最後會提及資料工程領域的發展和重點分析,讓對於這塊領域較陌生或有興趣的讀者們,除了可以在本書學到Apache NiFi的核心價值之外,也能意識到該領域的後續發展與重點,給予讀者具體方向進行未來的發展和準備。 目錄 第1章 Data Pipeline 的重要性 1.1 何謂 Data Pipeline? 1.2 何謂 Streaming 和 Batch? 1.3 何謂 Lambda、Kappa 和 Delta 架構? 1.4 為什麼需要使用 Apache NiFi? 1.5 小結 第2章 Apache NiFi 的架構與建置 2.1 Apache NiFi 架構與規格 2.2 Apache NiFi Data Flow 的版控 - NiFi Registry 2.3 如何建置 Apache NiFi & NiFi Registry 2.4 小結 第3章 Apache NiFi Componenet 介紹 3.1 FlowFile 的概念與操作 3.2 Processor 的概念與操作 3.3 Connection 的概念與操作 3.4 Processor Group 的概念與操作 3.5 Controller Service 的概念與操作 3.6 Templates、Label 和 Funnel 的概念與操作 3.7 NiFi Registry 的概念與操作 3.8 小結 第4章 Apache NiFi 的語法 4.1 Variables 和 Parameters 的範圍與差異 4.2 何謂 NiFi Expression Language? 4.3 小結 第5章 Apache NiFi 和 DB 對接與實務 5.1 何謂 RDB 和 DocumentDB? 5.2 如何對 MySQL 對接與操作? 5.3 如何與 MongoDB 對接與操作? 5.4 小結 第6章 Apache NiFi 和 Message Queue 對接與實務 6.1 什麼是 Message Queue? 6.2 什麼是 Apache Kafka? 6.3 如何對 Apache Kafka 對接與操作? 6.4 小結 第7章 Apache NiFi 和 Cloud 對接與實務 7.1 如何串接 AWS 服務? 7.2 如何串接 GCP 服務? 7.3 小結 第8章 Apache NiFi 監控與追蹤邏輯 8.1 訂定適當的監控指標 8.2 Apache NiFi 的 Reporting Task 和整合應用 8.3 Apache NiFi 的基本偵錯 Alert 機制 8.4 小結 第9章 資料工程的重要性與未來 9.1 資料工程是什麼?為何重要? 9.2 未來資料工程的變化與趨勢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人工智慧科學家為孩子寫的故事 圖解 ╳ 漫畫 ╳ 故事,融入108課綱科技素養議題 輕鬆理解AI概念及原理,零基礎也能懂! 你是否曾經用過Siri或Google等語音助理進行對話? 或者跟朋友玩有趣又可愛的變臉濾鏡呢? 你知道ChatGPT、生成式AI、深偽技術究竟是什麼嗎? 以上這些都是AI人工智慧的應用! AI人工智慧是現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領域, 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讓生活更方便、智慧。 本書是中央大學資工系蔡宗翰教授為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圖文知識讀本, 收錄九篇生活中的AI故事,搭配活潑生動的漫畫及生活化的插圖解說; 故事最後更有延伸AI知識、相關思考提問及問答挑戰, 幫助孩子輕鬆理解豐富又有趣的AI技術與應用, 進而激發孩子對科技的興趣與熱愛! ★ AI入門書首選 ★ 專家學者好評推薦 ★ AI新世代必備的核心素養 小學生阿智與小慧是一對古靈精怪的兄妹檔, 他們某天巧遇了大學教授「AI界李白老師」及AI機器人「小羅」, 沒想到兄妹卻也因此闖進一連串的AI大冒險! 從看醫生、線上遊戲到棒球賽,原來生活處處有AI, 兄妹倆大感驚奇的同時,也對AI產生許多大哉問…… 他們可否在冒險中順利和AI一起升級進化呢? 學習重點 ◆ 認識AI人工智慧概念與原理 ◆ 銜接108課綱提升科技素養 ◆ 理解相關重點名詞及生活應用 書籍資訊 ◆ 適讀年齡:有注音,適合9~12歲閱讀 ◆ 教育議題分類:科技教育、資訊教育 ◆ 學習領域分類:科技 本書特色 ◆ 專為小學生撰寫,探究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議題。 ◆ 透過小學生與師長的對話,呈現不同觀點與角度,舉一反三。 ◆ 圖文並茂、淺顯易懂,孩子能自行閱讀,輕鬆理解AI概念和原理。 ◆ 章後豐富的專欄補充及思考引導,深化學習,提升AI素養。 好讀推薦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宏毅 教育部-師大附中「中小學校人工智慧計畫」AI 計畫主持人|李柏翰 教育部閱讀推手獎得主/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員|洪敦明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高宜敏 新北市國小資訊教育輔導團研究員|張原禎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無界塾創辦人|葉丙成 Coding魔法學院創辦人|蔡淑玲 成大資工系教授/PTWA發起人|蘇文鈺 (按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作者的話 主要角色 日常休閒篇 第1章 AI幫你看病 深度AI之旅 AI學習方式大解析 AI觀察思考 你也可以訓練AI! AI問答挑戰 第2章 AI遊戲王 深度AI之旅 打造最強AI! AI觀察思考 與AI共存的未來 AI問答挑戰 第3章 AI幫你修修臉 深度AI之旅 擁有超強創造力的「GAN」 AI觀察思考 實際體驗深偽AI AI問答挑戰 生活科技篇 第4章 最佳AI友伴 深度AI之旅 聊天機器人不只會聊天 AI觀察思考 扮演聊天機器人 AI問答挑戰 第5章 AI是個全能運動員 深度AI之旅 堪比人類雙眼的電腦視覺技術 AI觀察思考 你想打造何種運動AI AI問答挑戰 第6章 AI自動駕駛 AI觀察思考 自駕車的道德困境 AI問答挑戰 人文藝術篇 第7章 譜出未完的AI樂曲 深度AI之旅 試著和AI共同作曲吧! AI觀察思考 AI生成音樂 AI問答挑戰 第8章 大藝術家名叫AI 深度AI之旅 AI畫圖三部曲 AI觀察思考 當AI成為文物修復大師、和爸媽創作AI圖畫 AI問答挑戰 終章 AI統治世界? AI觀察思考 聰明使用ChatGPT AI問答挑戰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rduino+ESP32智慧聯網最佳入門與應用》是寫給對當紅的「物聯網」、「智慧家庭」及「人工智慧」有興趣,卻又苦於沒有足夠知識、經驗與技術能力去開發設計的學習者。全書淺顯易懂的圖文解說,只要按圖施工,保證一定成功。 本書以「智慧家庭」為主軸,從物聯網的基本概念,感知層的辨識及感測技術,網路層的藍牙及Wi-Fi通訊技術,應用層的雲端運算、智慧插座及智慧照明。一直延伸到「人工智慧」的指紋辨識、手勢辨識、語音辨識及影像辨識等。逐步引領讀者認識「物聯網」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全書近兩百個應用範例及練習,書中各章所需的軟、硬體知識及相關技術,都有詳細圖文解說及實作。讀者可依自己興趣,安排閱讀順序,輕鬆組裝完成具有個人特色的Arduino「智慧家庭」應用電路。本書絕對是一本最實用的「物聯網」及「智慧家庭」入門及應用書籍。 🚩【易學資源多】使用Arduino Uno及ESP32兩種最受歡迎的嵌入式開源開發板,同時完成「物聯網」及「智慧家庭」應用電路,提供讀者全方位的學習選擇。本書絕對是最容易學習,而且CP值最高的「物聯網」入門及應用書籍。 🚩【學習花費少】Arduino Uno、ESP32及相關模組購得容易、價格便宜。使用免費的Arduino、ESP32開發軟體及最少的硬體花費,就能玩出「物聯網」的大能力。 🚩【應用生活化】生活化的單元教學設計,如:RFID大樓門禁管理系統、溫溼度計、瓦斯警報器、PM2.5空氣品質檢測器、方位指示電路、電子羅盤、自動小夜燈、人員進出計數、停車場車位計數、紫外線指數測量、藍牙防丟尋物器、藍牙全彩調光燈、Wi-Fi溫溼度監控、Wi-Fi雲端氣象站、Wi-Fi電力監控插座、雲端電力監控、指紋門鎖、手勢調光燈、語音控制情境燈、人臉辨識門鎖等。稍加修改本書範例,就可輕鬆完成好玩又有趣的AIoT專案。 【目錄】 Chapter 01 物聯網簡介 1-1 認識物聯網 1-2 物聯網的架構 1-3 物聯網的產業發展 Chapter 02 感知層之辨識技術 2-1 認識條碼 2-2 認識 RFID 2-3 認識 RFID 模組 2-4 認識 NFC 2-5 認識 NFC 模組 Chapter 03 感知層之感測技術 3-1 溫度感測器 3-2 氣體感測器 3-3 灰塵感測器 3-4 運動感測器 3-5 光感測器 3-6 水感測器 3-7 霍爾感測器 3-8 壓力感測器 3-9 重量感測器 Chapter 04 藍牙無線通訊技術 4-1 藍牙技術 4-2 藍牙傳輸 4-3 認識 ESP32 開發板 4-4 ESP32 藍牙傳輸 4-5 ESP32 BLE 傳輸 Chapter 05 Wi-Fi 無線通訊技術 5-1 認識電腦網路 5-2 認識 TCP/IP 四層模型 5-3 認識網頁 5-4 認識 ESP8266 模組 5-5 認識 ESP32 Wi-Fi Chapter 06 雲端運算 6-1 認識雲端運算 6-2 雲端運算平台 Chapter 07 家庭智慧應用 7-1 智慧插座 7-2 智慧照明 Chapter 08 人工智慧應用 8-1 指紋辨識 8-2 手勢辨識 8-3 語音辨識 8-4 影像辨識 附錄A 實習材料表 附錄B 名詞索引 附錄C Arduino燒錄器實作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精選Google各大服務中必學的功能,助您輕鬆應用於工作與生活!無論是電腦還是行動裝置,善用Google雲端工具,提升效率的同時,讓生活更便利!這一版加入生成式AI-Gemini的介紹,探討它如何成為您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從撰寫程式碼、生成圖片到協助資料分析,Gemini都能提供您意想不到的便利。本書分別介紹了Gmail郵件管理、Google雲端硬碟與相簿、雲端辦公室應用、問卷表單、日曆管理、線上會議Meet、影音平台YouTube及翻譯、MAP與協作平台功能等方便好用的工具介紹。透過〈Google藝術與文化〉,提升對藝術與文化的認知及美感。學會這些功能之後,不僅能發揮個人創作,更能與多人共同協作,並且透過行動裝置中的雲端工具,發揮創意,提升工作效率,悠遊於網路與生活。 【目錄】 CH01 善用Google 1-1 Google帳戶 1-2 Google Chrome的使用 1-3 Google搜尋 1-4 Google智慧鏡頭CH02 AI工具-Gemini 2-1 認識Gemini 2-2 Gemini的基本應用 2-3 協助撰寫公式及程式碼 2-4 生成圖片 2-5 在行動裝置上使用GeminiCH03 電子信箱─Gmail 3-1 Gmail的基本操作 3-2 郵件管理 3-3 聯絡人的使用 3-4 Gmail App的使用CH04 雲端硬碟與相簿 4-1 雲端硬碟的使用 4-2 雲端硬碟App的使用 4-3 Google相簿的使用 4-4 Google相簿App的使用CH05 雲端辦公室─文件、試算表、簡報 5-1 認識Google文件 5-2 Google文件的使用 5-3 Google試算表的使用 5-4 Google簡報的使用 5-5 文件共用設定CH06 雲端問卷─表單 6-1 製作線上問卷 6-2 表單主題設定 6-3 表單的傳送 6-4 統計表單 6-5 製作自動評分測驗卷CH07 隨身行事曆─日曆 7-1 Google日曆的使用 7-2 分享及共用Google日曆 7-3 Google日曆App的使用CH08 視訊會議─Meet 8-1 常見的視訊會議軟體 8-2 Google Meet的使用 8-3 分享螢幕畫面與即時字幕 8-4 Google Meet的設定 8-5 Google Meet App的使用CH09 影音平台─YouTube 9-1 認識YouTube 9-2 YouTube的使用 9-3 上傳、分享及直播影片 9-4 經營YouTube頻道 9-5 YouTube App的使用CH10 網站建置─協作平台 10-1 認識Google協作平台 10-2 建立Google協作平台 10-3 版面設計 10-4 在網站中插入各種物件 10-5 共用協作平台 10-6 預覽及發布協作平台CH11 實用工具─翻譯 11-1 Google翻譯的使用 11-2 Google翻譯App的使用CH12 實用工具─地圖 12-1 Google地圖的基本操作 12-2 Google地圖評論的使用 12-3 用Google地圖規劃路線 12-4 Google Maps App的使用CH13 Google藝術與文化 13-1 藝術與文化 13-2 認識Google藝術與文化 13-3 探索高畫質藝術品 13-4 虛擬實境導覽與360度影片 13-5 線上互動遊戲 13-6 Arts & Culture App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