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電影與政治
作者: 陳牧民、陳鳳瑜
ISBN: 9789571198460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8/09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1.52
頁數: 304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人文與社會科學
#政治
#政治學概論
定價: 380
售價: 32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電影與文化冷戰: 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1版)

電影與文化冷戰: 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電影與文化冷戰》探索了在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尚埈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   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洲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電影與文化冷戰》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洲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電影與文化冷戰》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學界推薦   王萬睿|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   王潔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施茗懷(Evelyn Shih)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助理教授   孫松榮|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柏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謝欣芩|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導讀|地緣政治的微觀與感官/楊子樵 《電影與文化冷戰》中文版作者序 致謝 縮寫詞 前言|文化冷戰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誕生 第一部分:第一個網絡 第一章∣亞洲基金會的電影計畫 第二章∣FPA、美國宣傳和戰後日本電影 第三章∣奧斯卡光臨亞洲! 第四章∣建立反共製片人聯盟 第五章∣將亞洲電影推向世界 第二部分:第二個網絡 第六章∣發展型國家製片廠的興衰 第七章∣香港、好萊塢與網絡的終結 結 語|從亞洲到亞太 附錄一|延伸閱讀推薦書目 附錄二|參考書目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電影研究導論:讓你看電影與眾不同 (1版)

電影研究導論:讓你看電影與眾不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電影研究導論:讓你看電影與眾不同 ISBN13:9786269509652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Ed Sikov 譯者:廖澺蒼 裝訂/頁數:平裝/260頁 規格:23cm*17cm*1.4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1/25 中國圖書分類:電影 內容簡介   為了要讓讀者理解所有類型的敘事電影,Ed Sikov建構出階段性的課程,詳細列舉電影形式的必要元素,同時有系統地訓練觀看者成為思想活躍的讀者與評論家。在電影分析的獨特技巧上,Ed Sikov提供了觀點與思維。他在場面調度的描述,有助讀者了解蒙太奇的意義,同時帶出導演運用攝影機移動的重要性。他還探討許多電影製作上的基本要素,像是剪輯、構圖、光線、色彩與聲音的使用,還有敘事。本書內容可以適用任何電影,也能應用在電影史、電影理論、大眾文化課程之上。在核心批評觀念上的直接說明,切合實際的見解,在特定技術上、視覺上、美學觀點上的建議創作功課,更進一步維繫住讀者對電影形式語言上,以及結構上的理解。 目錄 簡介:表現與真實 第1 章 影像中的場面調度 第2 章 場面調度:攝影機移動 第3 章 場面調度:電影攝影 第4 章 鏡頭到鏡頭間的剪輯藝術 第5 章 聲音 第6 章 敘事:由場到場 第7 章 從劇本到電影 第8 章 電影從業人員 第9 章 表演 第10 章 類型 第11 章 特殊效果 第12 章 電影與意識型態 第13 章 數位電影時代的電影研究 第14 章 論文撰寫範例 名詞解釋 名詞索引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
畢業專題制作指南―遊戲、微電影與APP

畢業專題制作指南―遊戲、微電影與APP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跨越:文學、電影與文化辯證 <INK>

跨越:文學、電影與文化辯證 <INK>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60 售價: 234 現省: 26元
立即查看
影像製作:電視、電影與新媒體內容產製 (2版)

影像製作:電視、電影與新媒體內容產製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影像製作:電視、電影與新媒體內容產製(二版) 作者:廖澺蒼(Herbert Zettl)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8/07/10 ISBN:9789579282222 內容簡介   隨著數位影視器材價位與使用門檻的降低,加上網路逐漸成為影音作品發布的平台,影像製作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高價位藝術創作。由平民百姓、影視相關科系的學生,到專業人員,都會是影像製作的參與者。一本可以協助你發揮創意、掌控設備、運籌帷幄的書籍,就等同於你任何一個創作工具般重要。      本書探究在單機與多機、攝影棚與外景節目上的攝製與應用。當然,所討論的內容,也都可應用在所有類型的影像節目創作之上。本書是為了大專院校廣播電視與電影學系、大眾傳播學系、新聞學系、傳播藝術學系、多媒體設計學系等相關系所,在電視節目製作、數位影片製作和攝影棚實作等課程,完全適用的教科書。內容條理分明,圖片與圖表豐富,不論是硬體操作學習,或是製作理念陳述,都有清晰、詳實的說明解釋。除了是實用的教科書外,也是業界人士自我充實進修的最佳參考書籍。 目錄 第一部分 影像製作:流程和職位 第一章 影像製作流程 第二章 製作團隊:職務與工作內容 第二部分 影像創造:數位影像和數位攝影機 第三章 影像形成與數位影像 第四章 電子攝影機 第五章 操控攝影機 第六章 取景構圖 第三部分 影像創作:聲音、光線、圖案和特效 第七章 聲音控制 第八章 光線、顏色與打光 第九章 圖案與特效 第四部分 影像控制:切換、錄製和剪輯 第十章 視訊切換器和畫面切換 第十一章 影像錄製 第十二章 數位影像剪輯 第十三章 剪輯的原理 第五部分 製作環境:攝影棚、外景現場與電腦合成 第十四章 製作環境:攝影棚 第十五章 製作環境:外景攝製與電腦合成 第六部分 製作控制:演出人員與導播學 第十六章 演出人員、服裝和化妝 第十七章 整合與創作:導播學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