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大字大圖解:快樂用Facebook+LINE
作者: 文淵閣工作室
ISBN: 9789864769889
出版社: 碁峰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1.12
頁數: 224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定價: 380
售價: 323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圖解貼紮技巧與臨床應用(附一片光碟) (2版)

圖解貼紮技巧與臨床應用(附一片光碟)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貼紮技巧與臨床應用 ISBN13:9789866538711 出版社:ELSEVIER 作者:TOM HEWETSON 等原著 裝訂/頁數:平裝/219頁 附件:附DVD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10/07/01 中國圖書分類:骨科 內容簡介 隨書附贈的DVD, 內容包括一些常用的技術和實用的技巧。若要欣賞影片,請點選DVD內容列表的相關圖示。本DVD是結合本書一起使用,並非單獨銷售的商品。 目錄 序 致謝 前言 譯者序 T.E.S.T.S一覽表 介紹 單元1 原則 1. 貼紮用品 建議材料 選用材料 2.貼紮目的 貼紮與穿戴支架的比較 目地及效益 需要貼紮多久? 貼紮前注意事項 貼紮後注意事項 3.一般貼紮指導方針 貼紮前核對清單 貼紮進行中的核對清單 貼紮後核對清單 4.基本病理變化 扭傷圖表 拉傷圖表 挫傷圖表 5.貼紮關鍵技術 固定錨 馬鐙型貼紮 垂直帶 蝴蝶型貼紮或拉緊韁繩式貼紮 鎖式貼紮 8字型貼紮 加壓式貼紮 總結式貼紮 單元2 實務操作 6足與踝關節 腳趾扭傷 縱弓扭傷 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挫傷:急性期 外側踝關節扭傷貼紮:復健期 踝關節扭傷復健:進階 扇形馬鐙型貼紮 足跟鎖式8字型貼紮 反式8字型貼紮 個別韌帶扭傷的介紹 前距腓韌帶扭傷 跟腓韌帶扭傷 後距腓韌帶扭傷 三角韌帶扭傷 前下脛腓韌帶扭傷 小腿挫傷或拉傷 阿基里氏肌腱炎 腓骨長肌肌腱受傷 脛後肌肌腱受傷 7膝關節與大腿 內側側韌帶 外側側韌 髕股關節疼痛 股四頭肌挫傷 內收肌群(鼠蹊)挫傷 8肩關節與肘關節 肩關節分離 手肘過度伸直拉傷 9腕關節以及手部 腕關節扭傷 大拇指扭傷 手指扭傷 10結語 詞彙表 參考書目 索引 T.E.S.T.S一覽表 扭傷 拉傷 挫傷 腳扯扭傷 足底筋膜炎 外側踝關節 前距腓韌帶扭傷 跟腓韌帶扭傷 後距腓韌帶扭傷 三角韌帶扭傷 前下脛腓韌帶扭傷 小腿肌拉傷 阿基里氏肌腱炎 腓骨長肌肌腱炎 脛後肌腱炎 膝內側側韌帶扭傷 膝關節:外側側韌帶扭傷 髕股關節症候群 股四頭肌挫傷 內收肌群拉傷 肩關節扭傷肩鎖關節分離 手肘扭傷:過度伸直 腕關節過度伸展扭傷 大拇指扭傷 手指扭傷

原價: 1300 售價: 123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
陰道鏡臨床相關應用圖解 (1版)

陰道鏡臨床相關應用圖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000 售價: 1900 現省: 100元
立即查看
解剖生理學圖譜-模型vs.大體圖解 (1版)

解剖生理學圖譜-模型vs.大體圖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解剖生理學圖譜:模型 vs.大體圖解 ISBN13:9789861945217 替代書名:A Photographic Atlas for Anatomy & Physiology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Nora Hebert-等編 譯者:林政宏 裝訂/頁數:平裝/217頁 規格:26cm*19cm*1.1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9/05/16 中國圖書分類:人體生理學 內容簡介 必備的解剖生理學習工具 精采絕倫的人體圖像   ‧視覺化的圖像學習方式,幫助您辨別關鍵的人體解剖結構,藉由大體與模型的兩相對照,加深印象與理解。   ‧全書總計400多張圖像,包含200多張珍貴的大體解剖圖、優質製造商的解剖模型,以及組織學圖譜。   ‧主要以人體系統分章,共計12章,每章以該系統的大體解剖開始,再進入組織學圖像。   ‧圖像最大化以供細節檢視;直接看圖測驗解剖學知識。   【經授權獨家出版發行之繁體中文版‧中英對照呈現】 目錄 Chapter 1組織學 上皮組織 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 神經組織 Chapter 2皮膚系統 皮膚系統的大體解剖 皮膚系統的組織 Chapter 3骨骼系統 中軸骨骼 附肢骨骼 關節 骨骼系統的組織 Chapter 4肌肉系統 頭頸部的肌群 軀幹的肌群 上肢的肌群 下肢的肌群 肌肉系統的組織 Chapter 5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周邊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 特殊感覺 神經系統的組織 Chapter 6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的大體解剖 內分泌系統的組織 Chapter 7心血管系統 心臟 血管 心血管系統的組織 血液抹片 Chapter 8淋巴系統 淋巴系統的大體解剖 淋巴系統的組織 Chapter 9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的大體解剖 呼吸系統的組織 Chapter 10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的大體解剖 消化系統的組織 Chapter 11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的大體解剖 泌尿系統的組織 Chapter 12生殖系統 生殖系統的大體解剖 生殖系統的組織 內容簡介   本書專為醫護及醫學院相關科系的解剖學課程而編寫,綜合解剖學重要的概念與知識,配合精美圖片,以簡潔易讀為宗旨,啟發莘莘學子對於生命科學的探究。本書特色如下:   .編排條理分明,內文以黑體字標示專有名詞及重點,並含有摘要與課後復習,期使讀者能掌握基本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圖片精美,不僅色彩立體鮮明,細部構造的描繪更是追求精緻化,減輕閱讀困難度。   .「你知道嗎?」專欄提供解剖的相關資訊與臨床應用知識,使解剖學可與生理學、病理學做結合,對功能與病因分析進行更深一層的探討。   .中英文雙索引,利於迅速查閱解剖學專有名詞。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解剖學的分科 解剖學姿勢與指示方向的術語 解剖平面 身體各部分之簡介 體腔 Chapter 2 人體的基本結構 組織 器官和系統 Chapter 3 皮膚系統 皮膚的構造 皮下組織 皮膚的附屬物 Chapter 4 骨骼系統 骨骼的分類 骨骼的形態 骨骼的構造 骨骼的發生與生長 骨骼的標記 骨骼系統 中軸骨骼 四肢骨骼 Chapter 5 關節 關節的分類 關節的運動 關節的穩定度及其他 人體中重要的關節 Chapter 6 肌肉系統──骨骼肌 骨骼肌的形態和構造 骨骼肌的命名 骨骼肌的附屬構造 骨骼肌介紹 Chapter 7 心臟血管系統 心臟 血管的種類 動脈系統 靜脈系統 肺循環 胎兒的血液循環 Chapter 8 淋巴系統 淋巴導管 淋巴系統 淋巴器官 Chapter 9 神經組織學 神經系統的分類 神經系統的組織學 神經系統在功能上的組合 Chapter 10 中樞神經系統 脊髓 腦幹 小腦 間腦 大腦 腦和脊髓內的神經徑路 腦膜 腦硬膜竇 腦室系統和腦脊髓液 Chapter 11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 脊髓神經 Chapter 12 自主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系統 副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及比較 Chapter 13 特別的感覺器官 嗅覺 味覺 視覺 聽覺和平衡感覺 Chapter 14 消化系統 消化道的構造 消化器官 消化腺 Chapter 15 呼吸系統 呼吸道 肺臟 胸膜 Chapter 16 泌尿系統 腎臟 輸尿管 膀胱 尿道 Chapter 17 內分泌系統 腦下垂體 甲狀腺 副甲狀腺 腎上腺 胰島腺 松果腺 性腺 Chapter 18 生殖系統 男性生殖系統 女性生殖系統 Chapter 19 早期的胚胎發育 生殖配子的形成 受精作用 卵裂到著床 胚盤及胚層的形成 胚層的分化和體型的建立 胎膜 Chapter 20 局部解剖學 頭部 頸部 軀幹 背部 上肢 下肢 參考文獻 英中索引 中英索引

原價: 500 售價: 449 現省: 51元
立即查看
圖解大絡診治 (1版)

圖解大絡診治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源於《黃帝內經》的臨床診治指標,藉由「三陽大絡」來診斷疾病及治療病證。發揚〈素問〉、〈靈樞〉之精神,透過圖示與表列,提挈三陽大絡診治的中、西參合基礎理論與廣泛應用面。為醫者面對臨床病證時,據以靈活運用,臨床效果將非常出色,可謂是提升中醫臨床醫技之指引。 初學者,結合理論與實務,跨越傳統診法之門檻,加列三陽大絡診斷,更能精確掌握病證,利於治療策略;專業醫療人員,更可整合臨床經驗,多元發揮其實用性,提升臨床技術,療效自是臻於至善。 《圖解大絡診治》是傳統中醫診治法的再延伸。提挈及闡述《黃帝內經》中〈經脈〉、〈平人氣象論〉、〈衛氣〉……等諸多篇章中所論有關「大絡」診斷與治療之理論及施治。 透過「三陽大絡」,臨床上以手之陽明、少陽、太陽三區之觸壓診、望診以辨證病變,提供適證的施治示例,包括藥物處方之示範;甚或逆向思考,從病證著手,回溯於三陽大絡之臨床施治,更助靈活處方。多了解、多比診、多運用,醫技自是更上一層樓。 自《圖解內經》、《圖解傷寒論》、《圖解中醫學概論》……《圖解針灸學》延續一貫傳統醫學命脈,兼顧做學問與實用之效,《圖解大絡診治》廣用於臨床,可大大提升臨床醫技之優勢。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導讀 第一章 從《內經》認識大絡 1-1 胃之大絡「虛里」、脾之大絡「大包」 1-2 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 1-3 「氣之大絡」與「經隧」 1-4 邪客大絡者,命曰「繆刺」 1-5 「切循」其下之六經 1-6 三焦病者為「脹」 1-7 小腹痛腫邪在三焦 1-8 狂而妄見妄聞妄言 1-9 睹其色與視其目色 1-10 有一脈生數十病者 1-11 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虛補 1-12 大絡出溜注過行入 1-13 憤肩息,大氣逆上,喘不得息 1-14 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 1-15 灸刺之深刺與淺刺 1-16 十二經脈之井滎輸原經合穴 1-17 愁憂恐懼傷心,形寒寒飲傷肺 1-18 腰脊大關節,肢脛管以趨翔 1-19 陰氣不足內熱,陽氣有餘外熱 1-20 振埃、發矇、去爪、徹衣、解惑 1-21 臨床入門 第二章 頭肩頸腰背痛與三陽大絡 2-1 衝頭痛之頭痛 2-2 頭項脊痛善恐與骨厥 2-3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 2-4 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 2-5 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 2-6 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 2-7 厥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 2-8 頭脈痛心悲善泣 2-9 頭痛不可取於腧者 2-10 頭痛不可刺者大痺為惡 2-11 真頭痛甚腦盡痛 2-12 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 2-13 腰痛引脊內廉、如張弓弩弦 2-14 腰痛如小錘居其中 2-15 腰痛不可以俛仰 2-16 腰痛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 2-17 腰痛至頭几几然目然 2-18 腰痛如引帶、便難、腹滿、控 第三章 臀肢節痛與三陽大絡 3-1 臀部疼痛與椎 3-2 項背疼痛與豎脊肌 3-3 天?五部與三陽大絡 3-4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三陽大絡 3-5 腳踝傷與三陽大絡 3-6 七節頸椎診與三陽大絡 3-7 腎俞、腎街、腎行之水病 3-8 三消與三陽大絡 3-9 五十肩與三陽大絡 3-10 媽媽手與三陽大絡 3-11 肝腎虧損與三陽大絡 3-12 肢節痛與血絡及大絡 3-13 經脈入臟腑與大絡 3-14 三門穴與大絡 3-15 斜方肌、背闊肌與大絡 3-16 經脈循行路線與足三陽大絡 3-17 動氣針法與大絡 第四章 病例 4-1 眼癌 4-2 腦血管病變 4-3 重症肌無力 4-4 自體免疫性腦膜炎 4-5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4-6 EB病毒 4-7 腦脊椎神經多發性腫瘤 4-8 完全閉鎖症候群 4-9 SLE與「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 4-10 男性紅斑性狼瘡 4-11 二十年紅斑性狼瘡 4-12 紅斑性狼瘡與內臟囊腫 4-13 IgG4相關性疾病 4-14 不孕症調養 4-15 工作過勞 4-16 過勞文明病 4-17 焦慮易怒情緒失控 4-18 偏頭痛 4-19 頭痛兼腹痛 4-20 腰痛與失眠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圖解大氣科學 (3版)

圖解大氣科學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輕鬆理解大氣科學的發展與相關理論 以簡潔扼要的方式,清楚說明、重點整理 配合圖表輔助,加深學習記憶 本書採圖解方式,探討浩瀚無窮的大氣科學,使讀者迅速理解全球氣候異常原因,並掌握先機。 第1章描述宇宙誕生及地球大氣的形成;第2至第5章敘述地球大氣的結構、運動與大氣現象,如熱帶風暴、龍捲風及聖嬰現象等。第6章介紹大氣觀測系統與氣象要素之觀測。第7章簡述如何分析與預報天氣,包括數值天氣預報,讓讀者了解近代大氣科學作業的整體輪廓。 接著第8章從大氣化學著手,探討人為對環境的破壞,包括化學煙霧與臭氧層減弱的傷害;第9至第10章從認識氣候學到探討氣候異常情形與發生原因;最後在第11章介紹大氣科學應用,如航空運輸、太空科學與軍事氣象之應用等,是大氣科學研究和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讀者瞭解大氣科學的特性後,即可發現它的多樣性,依照興趣都能在大氣科學中找到適合自己才能的研究方向,讓自己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目錄 第1章 藍色地球與地球大氣的誕生 1-1  宇宙的誕生 1-2  太陽星雲假說 1-3  太陽系的誕生 1-4  太陽系行星的誕生 1-5  地球的形成與地球結構 1-6  地球內部層圈的形成 1-7  地球形成旋轉橢圓體 1-8  地球的運轉 1-9  地球進動與歲差運動 1-10 海洋的形成 1-11 海洋分布與海底地形 1-12 地球大氣的形成 1-13 原始大氣及氧氣濃度的增加 1-14 臭氧層的形成與大氣的進化 1-15 火山活動與次生大氣的形成 1-16 藍色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綠洲 第2章 地球大氣概述 2-1  地球大氣的組成 2-2  大氣的垂直結構--對流層與平流層 2-3  大氣的垂直結構--中氣層與增溫層 2-4  高層大氣與磁層 2-5  臭氧層與紫外線的吸收 2-6  地球大氣能量來源 2-7  大氣及地表能量收支 2-8  入射太陽輻射緯度分布 2-9  大氣及地球輻射 2-10 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2-11 輻射平衡溫度 第3章 大氣運動 3-1  氣壓與等壓線 3-2  等壓面 3-3  氣壓場 3-4  低壓槽 3-5  大氣運動 3-6  氣壓梯度 3-7  科氏力及摩擦力 3-8  地轉風及近地面風 3-9  離心力與向心力 3-10 大氣環流系統 3-11 三胞環流/三圈熱力環流 3-12 行星風系 3-13 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 3-14 區域環流 3-15 焚風 3-16 綜觀尺度大氣運動 3-17 東風波/熱帶波 第4章 大氣現象 4-1  霧的形成與分類(一) 4-2  霧的形成與分類(二) 4-3  雲的形成與分類 4-4  雲的種類(一) 4-5  雲的種類(二) 4-6  雲的種類(三) 4-7  雲的種類(四) 4-8  雲的種類(五) 4-9  雨的形成與種類 4-10 地形雨 4-11 雷暴 4-12 多胞型雷暴 4-13 氣旋雨 4-14 熱帶風暴結構與強度 4-15 熱帶風暴的移動 4-16 熱帶風暴命名 4-17 溫帶低壓與鋒面降水 4-18 冷鋒及暖鋒 4-19 囚錮鋒 4-20 龍捲風 4-21 沙塵暴 第5章 海洋氣象 5-1  海洋與大氣的關係 5-2  大氣與海洋交互作用 5-3  熱塔效應 5-4  海洋沿岸的風與流 5-5  潮汐 5-6  暴潮 5-7  洋流系統 5-8  溫鹽環流 5-9  聖嬰及反聖嬰現象 5-10 聖嬰現象的效應和影響 5-11 冰山與航運安全 第6章 大氣現象觀測 6-1  全球對地觀測綜合系統 6-2  氣象觀測網分類 6-3  氣象觀測系統地面氣象觀測 6-4  氣壓及風向風速觀測 6-5  降水量及溫濕度觀測 6-6  雲的觀測 6-7  雲量和雲高觀測 6-8  農業氣象觀測 6-9  海洋氣象觀測 6-10 航空氣象觀測 6-11 航空氣象觀測設備 6-12 微爆氣流與陣風鋒面影響飛安與觀測 6-13 高層氣象觀測 6-14 氣象雷達觀測 6-15 氣象飛機觀測 6-16 下投式探空儀 6-17 氣象衛星觀測 6-18 繞極氣象衛星 6-19 紅外線衛星雲圖 第7章 天氣分析與預測 7-1  天氣學的演進 7-2  天氣現象的尺度與壽命 7-3  天氣圖分析 7-4  高空天氣圖與厚度圖 7-5  天氣分析輔助圖 7-6  天氣預報 7-7  數值天氣預報 7-8  短期天氣預報 7-9  降雨機率預報 7-10 長期預報 7-11 颱風預報 7-12 影響侵臺颱風因素 7-13 藤原效應 7-14 颱風路徑預報 7-15 颱風強度預報 7-16 颱風降雨預報 7-17 數值模擬 第8章 大氣化學 8-1  大氣的化學組成 8-2  大氣化學研究對象 8-3  懸浮微粒或氣膠 8-4  氣膠化學 8-5  衛星觀測氣膠 8-6  環境破壞與大氣汙染 8-7  主要空氣汙染物 8-8  化學煙霧 8-9  酸雨 8-10 酸雨的採樣與監控 8-11 平流層化學 8-12 臭氧層減弱的傷害 8-13 大氣放射性物質化學 8-14 電離輻射的危害 8-15 公眾年曝露劑量 8-16 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性汙染 第9章 氣候學 9-1  地球的氣候系統 9-2  氣候學研究領域 9-3  氣候形成因素 9-4  氣候分類法 9-5  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 9-6  輻射平衡溫度與溫室效應 9-7  影響氣候變化的自然因素 9-8  歲差 9-9  太陽黑子 9-10 板塊漂移與地形變化 9-11 火山噴發 9-12 火山噴出物 9-13 大氣氣體成分的變化 9-14 地表狀態的變化 9-15 海洋與氣候 9-16 聖嬰/南方震盪 9-17 雲與氣候 9-18 大氣內部動力與氣候 第10章 氣候異常與氣候災害 10-1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發出哀嚎 10-2  全球暖化跡證-北極冰床逐漸消失 10-3  全球暖化跡證-南極大陸異常改變 10-4  全球暖化跡證-各地山脈冰河後退 10-5  全球暖化跡證-北極永凍土逐漸融化 10-6  全球各地熱浪益發頻繁 10-7  侵襲各地風災增強 10-8  噴射氣流與極地渦旋異常 10-9  氣候災難 10-10 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 10-11 中國沙漠化與沙塵暴更趨惡化 10-12 低海拔珊瑚環礁國家恐被海面上昇淹沒 10-13 喪失生物多樣性物種 10-14 全球氣候異常對人類健康狀態造成負面影響 第11章 大氣科學的應用 11-1  大氣科學與地球系統科學 11-2  地球系統能量收支平衡 11-3  地球系統的水文循環 11-4  水文循環與洪水 11-5  航空運輸運用-飛航安全與氣象因素 11-6  航空運輸運用-影響飛安之低空風切 11-7  航空運輸運用-影響飛安之亂流 11-8  低雲與濃霧 11-9  農業氣象應用 11-10 水文氣象學應用 11-11 引發洪水常見原因 11-12 水災監測與預警 11-13 森林氣象學 11-14 太空科學的應用 11-15 軍事氣象之應用 11-16 氣象戰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