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美、中開戰的起點──既有的強權,應該如何面對崛起中的強權?川普時代的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中國與美國,是否終須一戰? (1版)
作者: 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
版次: 1
ISBN: 9789869416498
出版社: 新月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1.7
頁數: 416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450
售價: 383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此書已為「缺書」無法下單! 請見諒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戰略對沖: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1版)

戰略對沖: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際關係中的權力轉移理論認為,國與國在權力上的此消彼長,必然會帶來國際體系的動態演變,而國際體系中的「主導國」和「崛起國」,彼此的權力競爭和地位爭奪,亦很可能導致雙方爆發戰爭和衝突。     美國積極構築印太戰略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制衡中國崛起,消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影響力。因此,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間的博弈,實質上體現的就是守成霸權國與崛起大國之間的權勢競爭,這也是不同發展方式與制度規則之爭。     著者論述的主軸,即圍繞於美國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對沖行為進行研究,力求刻畫出在實力差距逐步縮小、利益交織與分歧共存的情況下,崛起大國與守成霸權國之間的關係特徵,從而豐富了權力轉移的相關理論。 【目錄】 導論 第一節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既有研究現狀及評價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內容框架    第一章國際政治中的戰略對沖行為 第一節有關對沖概念的爭論與界定 第二節對沖的動因及其類型  第三節冷戰後亞太國家實施戰略對沖的案例    第二章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第一節「印太」:從國際學術話語到美國地緣戰略  第二節「一帶一路」:從合作倡議到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三節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比較    第三章「雙管齊下」:美國印太戰略對沖「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 第一節中美之間的戰略對沖行為  第二節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初認知與反應  第三節美國印太戰略對沖「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    第四章印太戰略在地緣政治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沖 第一節強化「雙邊安全盟伴關係」  第二節構築「小多邊」安全機制  第三節加強對華「戰略威懾」    第五章印太戰略在地緣經濟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沖 第一節主導數位經濟和貿易規則  第二節重塑全球供應鏈體系  第三節推進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計畫    結論 第一節結論總結  第二節對策思考    參考文獻 看更多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法政筆匯】中美法政文化思想六談 (1版)

【法政筆匯】中美法政文化思想六談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在當今世界的大格局下,中美關係是國際政治中最複雜的一環。中美兩國環球一體,涼熱同懷,然而,除了時下熱議的脫鈎與折衝的時政問題,中美兩國在看似沒有聯繫的法政與文化方面,更是互相影響着。   本書收錄了作者以中國和美國的法政與文明思想為題的演講,對中美兩國的分析探討,重在法政之理和文明之義。作者指出,從全球的視角看,國家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經濟,更在於制度與文明的角力。一個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發展是由其文明決定的;一種制度是否文明,是否具有現代意義,這些因素決定了一個國家能否實現歷史性的變革。英國、美國如是,中國也不例外。   本書將中國的憲制歷史與西方的法政哲理和法學主張互為對比,通過對比中西哲理思想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跨文化對話的視角,冀能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找到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作者強調,只有中國社會的大轉型在制度上完成,建立起一個現代的文明政體,達至國家富強、人民自由、社會穩定,才能真正進入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   【目錄】 一、美國文化的源與流 ——漫談菲舍爾《阿爾比恩的種子》 二、美國文明面臨的嚴峻挑戰 ——漫談薩繆爾.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 三、保守主義,抑或保守的自由主義 ——拉塞爾.柯克保守主義思想的得與失 四、晚清時期的東南互保及其意義 五、現代中國的變革之道 ——基於文明政體論的審視 六、新文化運動及其嬗變   看更多

原價: 760 售價: 646 現省: 114元
立即查看
零基礎OK!動畫藝術家長砂ヒロ的電繪入門課:用畫筆記錄日常中的美麗色彩(PS / CSP / Procreate 皆適用) (1版)

零基礎OK!動畫藝術家長砂ヒロ的電繪入門課:用畫筆記錄日常中的美麗色彩(PS / CSP / Procreate 皆適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初心者 / 零基礎的你,學電繪的第一本書   ★榮獲日本亞馬遜「人氣禮物排行榜」第二名!   ★日本連鎖書店票選「最適合送給孩子學畫畫的書」     原來畫畫真的不難!   本書會帶著你從零基礎,練習到輕鬆畫出來!     《SPY × FAMILY 間諜家家酒》、《咒術廻戰》幕後藝術家,同時也是暢銷繪本《巴庫醫生》作者——長砂ヒロ,將帶你走進繪畫的世界,捕捉日常生活中美麗的光線與色彩。     【完全不會畫畫,但是好想學,能去哪裡學呢?本書帶你發現日常之美】     藝術家長砂ヒロ告訴你:其實最好的老師,可能就在你家裡!     家中各處不起眼的事物:冰箱裡的檸檬、吃剩的早餐、桌上的花瓶、隨手丟在桌上的耳機……,只要你跟著本書學習觀察,用心描繪,都能把不起眼的事物變成美麗的畫作。     【不只教你「畫」,還教你「看」】     這本書專為「從來不會畫畫」、「想畫也畫不出來」的人而寫。     看了這本書,你或許不會馬上成為藝術家,但是你會得到一雙「懂得發現美」、「能觀察到光線和顏色」的眼睛,並且學到「如何把眼前景象畫出來」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只要你對畫畫有興趣,這本書一定能幫你一把,讓你不管看到什麼東西,都能用藝術家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如何把它畫下來,摸索出描繪的方法,為生活增添美好樂趣。     【學電繪的第一本書】     作者認為,電腦繪圖最適合初學者,因為畫錯了也可以重來,還可以透過圖層,隨時更動已經畫好的東西。因此,本書是以電繪軟體來示範教學。     說到電腦繪圖,初學者總是會焦慮地想說:那我該用哪一種軟體?     其實,學電腦繪圖的重點不是操作軟體,而是搞懂繪畫技法和觀念。   因此,這本書不會教你「操作軟體」,而會教你「用任何一種繪圖軟體畫出來」。     作者教學時,特別介紹了主流繪圖軟體通用的繪圖工具:筆刷、遮色片、圖層混合模式,並且在每次示範時大量活用。無論你習慣使用 Photohop、Procreate 還是 CSP,都能跟著本書練習,畫出一張張可愛的畫作。   本書特色     【專為「從來不會畫畫」的人所寫的書!循序漸進地學習如何畫好一張圖】     市面上很多教畫畫的書或課程都是號稱「零基礎」,可是你看完還是畫不出來。   因為他們只教你「跟著畫」,卻沒讓你學會「自己畫」。     比如說,已經幫你打好草稿,你只要上色,上色時又直接幫你選好顏色,你只要照著塗就好。   乍看你好像跟著畫出來了,可是下次你看到想畫的東西,沒有人幫忙打草稿和選色,你還是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藝術家長砂ヒロ體悟到,「想要畫畫但是畫不出來」的人其實很多,初學者真正需要學的東西,是取景時的「觀察」能力,以及繪圖過程中如何感受光線與顏色、怎麼選顏色並畫出來的「知識」,最後才是如何操作畫材 / 軟體的「技法」。     因此他特地寫了這本書,希望幫助初學者體驗到自學畫畫的樂趣。   本書不僅要教你繪畫必學的「觀察」、「知識」、「技法」,還會帶著你完整練習整個繪畫流程:     1. 尋找你想畫的東西   2. 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   3. 畫出它的簡單形狀   4. 替它塗上固有色   5. 仔細觀察顏色變化,替它塗上陰影、暖色光、冷色光、環境光的顏色   6. 更仔細地觀察並替它加上表面質地   7. 觀察畫作整體並加以修飾     透過這套基本訓練,以及書上每一筆都示範的超詳細步驟圖解,你將體驗到「原來我也能畫出來」的樂趣。   未來無論你想畫任何主題,這套基本方法都能派上用場。   這本書會幫你打開藝術的眼睛,協助你畫下任何你想畫的東西,體驗畫畫的樂趣。     【超值附錄】   ◆ 本書所有範例照片(靜物練習素材)   ◆ 作者獨家製作筆刷組(Photoshop 筆刷檔)   ◆ 作者提供材質素材(psd 格式)   ◆ 本書範例原始檔(psd 格式)   ◆ 本書範例的繪圖流程示範影片(可透過讀者專屬 QR 碼在線上觀賞) 【目錄】 Introduction 使用數位工具 Chapter 1 描繪生活中的事物 ~冰箱裡常見的檸檬 Chapter 2 白色的東西不用白色來畫 ~描繪白色的陶器 Chapter 3 「暖色」和「冷色」的關係 ~用 2 種不同顏色的葡萄來比較。以相對方式判斷顏色 Chapter 4 最亮點的秘密 ~用生雞蛋觀察光源的鏡面反射  Chapter 5 固有色和光源色 ~顏色多的東西不太好畫 Chapter 6 光的透射(次表面散射)~畫出透亮感可營造生動鮮活的感覺 Chapter 7 畫花。把「生活」融入畫作 ~花朵插在花瓶中和放在杯子裡的差別 Chapter 8 描繪「看不見的事物」、時間的流逝 ~讓人們感受到看不見的事物 看更多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Series II:Art 當代台灣文學藝術系列2──美術卷 (1版)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Series II:Art 當代台灣文學藝術系列2──美術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A sequel to the 2011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Series, this volume introduces the masterpieces of 18 local artists from Taiwan featured in the Taipei Chinese PEN quarterly. They represent some of the best in painting, calligraphy, sculpture, ceramic, metal art, and installation art from Taiwan across a wide spectrum of styles that includes modern and classical, as well as a blending of the local with the foreign . . .
向國際大眾介紹台灣當代知名的藝術家 收錄18位藝術家的簡介、創作歷程、作品介紹,以及珍貴的名作圖像。除了知名畫家外,也囊括雕塑家、書法家、裝置藝術家等等。包括:王攀元、李奇茂、楊英風、孫超、劉國松、鄭善禧、朱銘、林惺嶽、李義弘、何懷碩、李轂摩、董陽孜、吳烗三、薛平南、奚淞、袁金塔、徐玫瑩、涂維政等人。 【目錄】 Preface Wang Pan-Youn 王攀元 Wang Pan-Youn: Where Bitterness Is Beauty, and Loneliness Is Art 苦澀是美感,孤獨是藝術 Joseph WANG 王哲雄 Translated by Yauling HSIEH 謝瑤玲and Joel J. JANICKI 葉卓爾
Li Chi-Mao 李奇茂 Nativist Themes vs. Lofty Sentiments: on Li Chi-Mao’s Paintings 鄉野豪情:李奇茂的傳奇與成就 HSIAO Chong-ray 蕭瓊瑞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Yuyu Yang 楊英風 My Life as an Artist 楊英風藝術生命的自述 Yuyu YANG 楊英風 Translated by Michelle Min-chia WU 吳敏嘉
Sun Chao 孫超 Sun Chao’s Road to Ceramics 我的陶瓷之路 SUN Chao 孫超 Translated by SUN Yilin 孫逸齡
Liu Kuo-Sung 劉國松 Liu Kuo-Sung: Master of Modern Chinese Ink and Wash 劉國松:中國水墨一代宗師 LEE Chun-yi 李君毅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Cheng Shan-Hsi 鄭善禧 No Art Without Color: Joie de Vivre in the Works of Cheng Shan-His 丹青妙手鄭善禧 LIU Jung Chun 劉榕峻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Ju Ming 朱銘 Thus Speaks Ju Ming 朱銘曰 PAN Hsuan 潘煊 Translated by Carlos G. TEE 鄭永康, Yauling HSIEH 謝瑤玲and Joel J. JANICKI 葉卓爾
Lin Hsin-Yueh 林惺嶽 Lin Hsin-Yueh’s Focus on the Motherland 林惺嶽畫作的母土凝望 Chao-yi TSAI 蔡昭儀 Translated by Sterling SWALLOW 師德霖
Lee Yih-Hong 李義弘 Lee Yih-Hong: Pioneer Ink Wash Painter in Postwar Taiwan 臺灣戰後水墨的拓荒者 李義弘 WU Chitao 吳繼濤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Ho Huaishuo 何懷碩 Ho Huaishuo and the Artist’s Affair with the Moon 流逝的月光──永恆的美感 YEN Chuan-ying 顏娟英
Lee Ku-Mo 李轂摩 Infinity in a Scroll: Lee Ku-Mo’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李轂摩的書畫世界 Shih-Ping TSAI 蔡詩萍 Translated by Linda WONG 黃瑩達
Tong Yang-Tze 董陽孜 The Calligraphy of Tong Yang-Tze 董陽孜的書法 Compiled by Michelle Min-chia WU 吳敏嘉 Tong Yang-Tze: Choosing a Different Path 董陽孜總是選擇不一樣的路 Cora WANG 王力行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A-Sun Wu 吳炫三 Primitive Charm in the Art of A-Sun Wu 阿三的蠻荒魅惑 Carlos G. TEE 鄭永康
Syue Ping-Nan 薛平南 Syue Ping-Nan: Master of Calligraphy and Seal Making 薛平南:書印雙雋 TSAI Ming-tsan 蔡明讚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Shi Song 奚淞 Buddhist Artist Shi Song 修行人的藝術實踐──大樹之歌・畫說佛傳 YEN Chuan-ying 顏娟英 Translated by Brent HEINRICH 韓伯龍
Yuan Chin-Taa 袁金塔 Yuan Chin-Taa’s Art of Boundary Crossing 袁金塔的越界飄移與定錨 CHUANG Kun-liang 莊坤良 Translated by Darryl STERK 石岱崙
Meiing Hsu 徐玫瑩 Life as a Fugue: The Art of Meiing Hsu 徐玫瑩的賦格人生 CHEN Man-hua 陳曼華 Translated by David VAN DER PEET 范德培
Tu Wei Cheng 涂維政 A Poem of Our Time: Tu Wei Cheng’s Art 時代之詩:涂維政的藝術創作 SHEN Bo Cheng 沈伯丞 Translated by Linda WONG 黃瑩達
Notes on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中國、蘇聯與美國的戰後韓半島政策(1941-1945) (1版)

中國、蘇聯與美國的戰後韓半島政策(1941-1945)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朝鮮半島的分裂,追溯至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所提出的兩種策略:韓半島實行國際託管、或是劃分三八線。其兩種對韓半島的戰略,不僅牽動著國民政府時期的中國、蘇俄的態度,更是與歐亞戰場的局勢、美國於東北亞安全與軍事戰略觀點、美國原子彈實驗密切相關。究竟美國提出國際託管朝鮮政策,其背景與目為何?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對韓半島的態度,又如何影響美國對朝鮮託管政策的決定?美國政府各部門針對託管的實施方案,有何討論與爭辯?美國為何要劃分三八線?美國何時開始傾向美、蘇分割佔領朝鮮的方案,如何提出此方案呢?美國劃分三八線後,是否放棄國際託管政策?蘇聯為何接受美國劃分三八線的建議?而三八線的劃分,是否為美蘇冷戰的開端?唯有梳理問題的脈絡,方能理解韓半島分裂的起源,二戰期間美中蘇三國關係與對韓的戰略目標。本書是深度剖析1941-1945年間的韓半島近代史,探討史實及東北亞國際局勢演變的重要著作。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第二節 內容形式與方法技巧 第二章 美國對戰後國際託管朝鮮政策的決定 第一節 中國國民政府要求美國承認韓國臨時政府 第二節 美國同意戰後朝鮮獨立但拒絕承認臨時政府 第三節 中國戰後的朝鮮半島政策:排除蘇聯 第四節 美國對國際託管朝鮮政策的決定 第五節 美、英、中、蘇對戰後國際託管朝鮮政策達成協議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美國在武力解放朝鮮問題上考慮蘇聯因素-軍事合作 第一節 美國積極拉攏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第二節 蘇聯承諾參加對日作戰及美、英、蘇討論參戰條件 第三節 雅爾達秘密協定的簽訂:美蘇就戰後遠東問題合作的產物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美國對朝鮮半島占領方案的討論 第一節 雅爾達會議前美國國務院對朝鮮問題的基本構想 第二節 雅爾達會議後美國的國務院和軍方對朝鮮占領方案的爭論 第三節 杜魯門總統決定將朝鮮半島列為蘇聯的軍事作戰區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美國對蘇聯的不信任及其對既定朝鮮半島政策的影響 第一節 朝鮮被視為「東方的波蘭」-美蘇在戰後波蘭問題處理上的分歧 第二節 中蘇條約談判-蘇聯對大連的軍事管制要求與美國的反應 第三節 美、英、蘇對前義大利殖民地問題的爭論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美國提出劃定三八線-為履行國際託管朝鮮的機制 第一節 美國原子彈試驗的成功及其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第二節 日本投降可能性的出現和美國對朝鮮占領方案的討論 第三節 三八線提出的過程及其目的 第四節 史達林接受三八線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大事年表 附錄二 楊雲竹向宋子文的報告(1942年4月1日) 附錄三 國民黨國防最高委員會討論朝鮮問題(1942年4月6日) 附錄四 中國國民黨中央秘書處致宋子文函:承認朝鮮獨立選擇適當時機先他國承認之(1942年12月15日) 附錄五 拉鐵摩爾致蔣介石電(1942年12月28日) 附錄六 杜魯門關於大連和朝鮮半島的緊急占領命令(1945年8月11日) 附錄七 史達林發給杜魯門的回信(1945年8月16日)

原價: 460 售價: 414 現省: 46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