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大地工程學篇 單元A 土壤力學 土壤的物理性質及工程分類 土壤結構 土體中的應力 土壤的滲透性 土壤的壓縮性 土壤的剪力強度 單元B 基礎工程 側向土壓力與擋土牆設計 邊坡之穩定性 淺基礎承載力 淺基礎設計與深開挖分析 樁基礎 土壤液化 土壤夯實及改良 單元C 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之影響因素 工程地質在邊坡工程之應用 工程地質在隧道工程之應用 工程地質在水庫工程之應用 工址調查 單元D 綜合考題 附錄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基礎結構動力習題解答 作者:林永盛 出版社:文笙 出版日期:2006/02/00 ISBN:9789574389384 內容簡介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上下兩冊)包含 1. 全國各大學土木、建築系期中、期末考較具觀念性的考試試題。 2. 近五年日本土木技師考試試題。 3. 歷年土木、建築高考、特考、二技等入學考試題。 4. 結構學”重要觀念”的剖析。 【目錄】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通用結構學(第一部) ISBN13:9789578490857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頁數:平裝/372頁 規格:23.1cm*17cm*1.9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6/03/01 中國圖書分類:土木工程 本書為大專通用之結構學教科書,故定名為「通用結構學」。全書析為二部:第一部份約占3/5,屬於普通結構學教材,應為大專土木水利建築等系所必修;第二部份約占2/5,屬於加強之材料,是土木水利主修結構之學生所應讀,而為大專有關科系學生之參考。 第一部份大體依照拙著結構基本理論編述,第二部份大多採自拙著結構學新編,融匯而成一書。然十餘年來,結構學重點已有變化,故除對兩書去蕪存菁外,亦多修訂,俾更適於今日之教學。至於原有明白曉暢之特點,則一仍舊貫。 本書所用度量衡制,不拘於一種,英制、米制,以及國際制,分別穿插於例題與習題中。英制雖應淘汰,然工業先進之美國,尚無決心作全面之更張,故本書仍予保留。 通用結構學(第二部)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867227515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06/03/01 謝元裕教授畢生致力於結構學之研究,奉獻犧牲,不遺餘力,並將其所研究之精華毫無保留地公諸於世,讓讀者對結構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結構之隱定與可定 第三章 靜定梁 第四章 靜定桁架 第五章 靜定剛架與合成結構 … 通用結構學複習指導提要及題解 ISBN13:9789570318210 出版社:文笙 作者:謝元裕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0/06/01 謝元裕教授所編著之書,乃配合「通用結構學」中各章的習題做詳細之解答,俾使讀者自行做完習題後,能有確之解答以供參考,而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憂鬱症、神經衰弱、精神治療、創傷、戰爭精神醫學、殖民精神醫學、情緒史、宗教與心理學、跨國精神醫學、文化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等 既是當今精神醫學史研究熱切關心的主題 也反映精神科學在近代東亞的滲透普及與多重影響 《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精選台、港、日、韓等地知名學者的代表性著作,將其翻譯為繁體中文集結出版。全書在探討東亞近代性的「近代的東亞」、探討精神科學與治理的「治理的東亞」,以及探討知識技術跨國流動的「移動的東亞」三大主軸,各篇專文的研究主題包括日本的憂鬱症、日本動力精神醫學與新興宗教的糾葛、日本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休克療法、日本太平洋戰爭的創傷神經症、韓國人本精神醫學傳統的建立、韓國殖民時期的情緒文化政治學、華人社會的縮陽症、中國的神經衰弱、當代中國的心理熱、台灣殖民時期的心理實驗、台灣及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流行病學研究等。這些專文的研究主題、研究方法與歷史洞見,體現了當代精神科學史的最新進展,也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的糾結歷史,以及東亞精神科學史的特殊性。 本書設定讀者來自中文世界,因此收錄的文章大多原以外文撰寫。就主題而論,全書十一章大致可區分為三類。第一篇「近代的東亞」,探討精神科學在體現與建構東亞現代性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篇「治理的東亞」則試圖梳理精神科學與社會重整、帝國建構間的關係。最後,「移動的東亞」則透過追隨精神科學知識與技術移動的軌跡,討論這些科學與東亞本身具有的流動性。 本書涵蓋的區域甚廣,包括斯里蘭卡、臺灣、日本、夏威夷、琉球、緬甸、泰國、菲律賓、社會群島、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地。雖以東亞為主要視野,但不以東亞這個人造的地理疆域為限。在東亞相關領域仍待發展的情況下,以堅實史料為基礎的實證研究依然令人期待。 北中淳子〈鬱之病〉的前兩章節以日本為例,分別討論傳統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的延續與轉化,以及「現代」與「科學」等概念具有的異質性,著重討論過去日本數百年間從傳統醫學中「鬱證」到現代精神醫學下定義的「憂鬱症」間的變化過程。兵頭晶子所著〈大正時期的「精神概念」:透過大本教與《變態心理》之爭的考察〉一文主要從思想史的層次處理傳統與現代的問題。延世大學醫史學科呂寅碩教授(Yeo In-sok)的〈世富蘭偲精神科的設立與人道主義治療傳統的形成:以麥拉倫與李重澈的活動為探討重心〉一文,主要從人物與制度史的角度梳理韓國近代傳教醫療的發展及其本土化過程所具有的特色。黃宣穎的〈當代中國都會心理熱的出現〉一文,探討1990年代起中國社會對心理治療,學習心理治療的風潮。以上四篇文章從相當不同的議題與角度,記錄下精神科學在近現代東亞社會中的歷程。 王文基〈民國時期的神經衰弱與精神科學的興起〉一文,以神經衰弱的論述與治療為例,強調20世紀前半葉精神科學理路上的差異,以及各家理論背後在治理中國社會上所提出方案之間的不同。 巫毓荃〈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一文的重點為心理學助教藤澤茽所設計的關於憤怒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劉峻的〈情緒的文化政治〉一章,則以報章雜誌、文學作品、電影及司法案件記錄等史料,深刻的描繪韓國社會在面對殖民統治與現代生活時的精神圖像。 鈴木晃仁在〈全球理論,在地實作:日本精神醫學中的休克療法,1920-1945〉一文中,探討日本採用新式精神醫學療法所具有的在地意義。 中村江里的〈日本「隱形」的戰爭創傷:醫學、社會與軍陣精神傷患〉一文,觀察到其所強調的日本特色,試圖解答創傷為何無法於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於日本找到立足之地。 吳易叡的〈從「種族化」到「世界公民」:臺灣的「跨國性」與世界衛生組織早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一文,記錄下知識流動的複雜過程與深刻的社會文化意涵。 姜學豪(Howard Chiang)的文章〈文化與精神醫學的越洋轉譯:「縮陽」如何成為文化結合症候群〉著重則是「縮陽」(koro)此一疾病範疇在文化與國家間的流動。 【目錄】 中研院人文講座叢書總序 編輯序言 緒論 東亞及跨界視野下的精神科學史 鬱之病 北中淳子著、王珮瑩譯 大正時期的「精神概念」:透過大本教與《變態心理》之爭的考察 兵頭晶子著、王珮瑩譯 世富蘭偲精神科的設立與人道主義治療傳統的形成:以麥拉倫與李重澈的活動為探討重心 呂寅碩(In-Sok Yeo)著、彭婷玟譯 民國時期的神經衰弱與精神科學的興起 王文基著、林桂卉譯 消失的憤怒──日治晚期藤澤茽的原住民心理學實驗 巫毓荃著 情緒的文化政治 劉峻(Theodore Jun Yoo)著、官晨怡譯 全球理論,在地實作:日本精神醫學中的休克療法,1920-1945 鈴木晃仁著、張邦彥譯 日本「隱形」的戰爭創傷:醫學、社會與軍陣精神傷患 中村江里著、陳令杰譯 從「種族化」到「世界公民」:臺灣的「跨國性」與世界衛生組織早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 吳易叡著、湯家碩譯 文化與精神醫學的越洋轉譯:「縮陽」如何成為文化結合症候群 姜學豪(Howard Chiang)著、張泓昊譯 當代中國都會心理熱的出現 黃宣穎著、詹穆彥譯 索引 作者簡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中國近代武俠小說名著大系──《還珠樓主選集》 精選三部代表作《蜀山劍俠傳》、《峨眉七矮》、《蜀山劍俠新傳》 採用1984年版本復刻,特別新增批校者葉洪生二萬字新序與還珠樓主年表 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其《蜀山劍俠傳》乃仙俠小說開山之作。影響金庸、古龍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迎來中國武俠小說新境界。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人。在他的書中,始終保持著儒、道、禪的中國特色;他那淺近易懂的半文言半白話的文字風格,也毫無半點歐化腔。還珠樓主一生寫了三十六部武俠小說,其中有神怪武俠小說,也有接近現實的技擊武俠小說,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仍首推神怪武俠小說。 本套書精選還珠樓主三部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蜀山劍俠傳》正續集是還珠樓主代表作,也是其系列作品之靈魂與原創故事基因。幾乎還珠所有的武俠/劍俠小說都是圍繞著《蜀山》這株生命之樹發展,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峨嵋七矮》原為《蜀山》中「北極探險」之一大關目,約當原著第三十八、三十九集之間;但自成故事單元,因故獨立成篇。讀者對照來看,必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蜀山劍俠新傳》是還珠作品中少有的頭尾俱全之作,具有鮮明的「後續傳」性質。而作者把自己一分為二,將其早年情史化入此書,屢屢做交互式影射;更對所謂「三生情侶」有著美好的憧憬,極富於「理想仙俠」色彩,值得細加品味。 出版「批校本」破解「禁書魔咒」 聯經於1984年出版《中國近代武俠小說名著大系》,還珠樓主作品為其中之一。雖然當年國外已興起武俠小說的研究,但台灣仍普遍認為這是不入流的小說體。於是在出版時,特別邀請陳曉林與葉洪生分別撰寫文章、批註。並將文章,放在每部作品開頭,以強調俠義小說的文學價值。並且由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先生,親自為作品進行分段、標點、批校、評註,以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在《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絕版多年後,重新推出《還珠樓主選集》復刻版,保留了1984年版的小說內文及批註,並重新整理了序文,特別新增批校者葉洪生先生,為復刻版撰寫的二萬字新序〈我與蜀山再生緣〉,將當年出版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是珍貴的歷史見證。此外,特別收入〈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年表〉,不僅查考還珠樓主一生行跡,更吸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還珠樓主選集【經典復刻版‧葉洪生批校本】》內含: 《蜀山劍俠傳》:26冊 《峨眉七矮》:1冊 《蜀山劍俠新傳》:2冊 【目錄】 《蜀山劍俠傳》 我與《蜀山》再生緣――【還珠樓主作品選集】代序╱葉洪生 磨劍十月試金石――【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總編序╱葉洪生 還珠樓主小傳及作品分卷說明╱葉洪生 還珠樓主之寫作論╱徐國楨 我的父親還珠樓主 ╱李觀承 解剖《蜀山》――教你怎樣寫劍俠小說╱唐文標 【附錄】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年表╱周清霖‧顧臻 凡例提要 第一回〜第三二九回 《蜀山劍俠新傳》 第一回〜第八回 《峨眉七矮》 前引 第一回〜第九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森鷗外──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性、富影響力的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與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並稱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 要瞭解日本近代文學,不能不知道森鷗外!要知道森鷗外,就不能忽略奠定他成為文壇巨擘的歷史小說! 由知名學者、翻譯家鄭清茂編選、譯注其歷史代表作五篇《魚玄機:森鷗外歷史小說選》,收錄: 〈山椒大夫〉──觸及奴隸解放問題的代表作、改編之電影更獲威尼斯影展銀熊獎殊榮 〈阿部一族〉、〈護持院原復仇記〉──以傳統大和魂精神切入,重新探討武士道「殉死」與「復仇」之作 〈安井夫人〉、〈魚玄機〉──改寫自歷史真實女性角色,喚起時代包袱下,女性對於自身關注及覺醒 知名學者、翻譯家鄭清茂特從森鷗外的短篇歷史小說編選五篇代表作,略加注釋,包括〈阿部一族〉汲取了武士道精神演變到後期的變形以及人性矛盾,講述一位身為家臣的武士未獲藩主許可而殉死,結果不但犬死(白死),甚至招致了一家滅絕的悲劇故事;〈護持院原復仇記〉脫胎自武士復仇的史料,提出申請得以復仇的主角,歷經千辛萬苦,走遍大半日本,幸得神佛保佑才得以了卻復仇之願。〈安井夫人〉主角是江戶末期至明治初年的大儒安井息軒的夫人佐代,婚後為丈夫及家庭奉獻,終其一生盡力於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卻也讓人看到女性在大時代中無從選擇的無奈:〈山椒大夫〉為古代傳說的翻案,描寫平安時代末期的貴族姊弟安壽與廚子王,被騙作童奴飽受苦難折磨,最終逃離困境,也點出奴隸買賣、解放的問題;〈魚玄機〉改編自中國歷史人物,有美人之稱而廣受歡迎的晚唐才女詩人,因為嫉妒之心而殺死婢女,落得入獄受斬之下場,卻也反映當時女性對性慾與自我覺醒之關注。 【目錄】 譯者序╱鄭清茂 阿部一族 護持院原復仇記 山椒大夫 安井夫人 魚玄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王汎森新作《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包括兩部分文章,一部分是與近代中國思想中「主義時代的來臨」這個主題相關的文字,另外一部分則是闡明「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個研究的方向與態度。 後者主張思想史亦應探討「思想的生活性」及「生活的思想性」,而因為本書中與「主義時代的來臨」有關的幾篇論文也刻意從廣義的「思想與生活」這個主軸出發,略有別於從政治角度去處理「主義」的問題。 作者王汎森教授並不主張將思想化約為生活,也不是在宣揚一種唯與生活發生關係的思想才有價值的想法,更不是認為重要的、具有原創性的思想不値得用心研究。但誠如克羅齊所說的:「思想作為行動才是積極的」、「思想既不是對實在的模仿也不是裝實在的容器」,同時他也強調「思想不在生活之外,甚至就是生活職能」。那麼如果想了解思想在歷史發展中實際的樣態,則不能忽略「思想的生活性」與「生活的思想性」的問題。所以,一方面是「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是「生活是思想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思想的生活性」、「生活的思想性」,以及這兩者之間往復交織,宛如「風」般來回有趣。此處所謂的「生活」,包括的範圍比較寬,包括有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 【目錄】 序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兼論思想史的層次 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 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 「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 「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 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 如果把概念想像成一個結構──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 「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層」──對「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 人的消失?!──兼論二十世紀史學中「非個人性歷史力量」 附錄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