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解說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9865035143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蔡豐琪-編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10/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約制
內容簡介
■ 本書特色
1. 輔文案例72則:增廣學生見聞,培養專業素養。
2. QUIZ TIME:課堂練習題,引導學生蒐尋資料技巧。
3. 實境圖例豐富:實務演練,輕鬆易理解。
4. 導覽解說實務案例7則:市場唯一導覽解說分解實作書。
5. 實作案例延伸練習,提供多元的解說演練再發想。
■ 內容簡介
本書為觀光旅遊相關科系學生未來職場所需技術與智識的奠基教材,從導覽解說基本概念的「認識導覽解說資源、環境與設施、導覽解說員的特質與工作、導覽解說原則與技巧、導覽解說規劃作業程序」到「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各種不同類型的導覽解說案例分析與實作演練」,由理論導向實作,幫助學生展現系統思考及國際視野之素養,進而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及生涯發展方向。
本書各章的開頭會提供章節重點架構,讓讀者更輕鬆掌握單元組織及學習要旨,從基礎理論→觀念整理→教你方法→啟發,特別著重讀者學習動機與就業競爭力之強化。另外,本書第三篇提供7種不同類型的導覽案例解析與演練,是個人多年的導覽實務經驗,從導覽路線的設計規劃、前置作業,到導覽實務技巧的運用、講解和演練分析,每個步驟都仔細推敲和多次踩線規劃,期望成為教學或讀者自學更便利的參考用書。
目錄
PART1 認識導覽解說
01 導覽解說基本概念
02 導覽解說資源與分類
03 導覽解說內涵
PART2 導覽解說實務與技巧
04 導覽解說環境與設施
05 導覽解說員的特質與工作
06 導覽解說原則與技巧
07 導覽解說規劃作業程序
PART3 案例解析與實作演練
案例一 地質考古類型導覽解說-芝山岩地質考古導覽解說
案例二 自然生態類型導覽解說-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生態
案例三 水文史蹟類型導覽解說-臺北自來水園區暨瑠公
圳水文史蹟導覽
案例四 建築古蹟類型導覽解說-日治時期新竹老城區導覽
案例五 宗教節慶類型導覽解說-內門宋江陣慶典導覽解說
案例六 人文歷史類型導覽解說-基隆的人文歷史導覽
案例七 景觀類型導覽解說-臺大校園人文景觀導覽
立即查看
解說教育與導覽技巧
系列名:休閒遊憩
ISBN13:9789862983782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楊明賢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重量:584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約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解說教育的架構為主,調整與補充現階段的政策與案例:第二部分則與目前坊間的導覽書籍有所區隔,以主題解說的方式,對景觀、生態、東西方建築、臺灣的建築古蹟與人文藝術加以介紹,期望同學或先進能夠將主題解說運用到各個不同的景區或景點中。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解說導覽概論
第一節 解說導覽的意義
第二節 解說導覽的功能
第三節 解說導覽的目標
第四節 解說導覽要素以及與自然保育間的關係
練習與討論
第二章 解說內容與類型
第一節 解說資源
第二節 解說對象與遊客心理
第三節 解說場所與時機
第四節 解說類型
練習與討論
第三章 解說原則與技巧
第一節 解說原則
第二節 解說技巧
第三節 據點解說
第四節 帶團解說
練習與討論
第四章 解說規劃與特殊團體處理
第一節 解說規劃的意義與目標原則
第二節 國家公園解說規劃程序
第三節 年長者與兒童的解說導覽技巧
第四節 身障者與外籍人士的解說導覽技巧
練習與討論
第五章 環境教育
第一節 環境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環境教育的定義與範圍
第三節 環境教育的教學目標與目的類別
第四節 環境教育的途徑與內涵
第五節 環境教育的教學設計與課程規劃
第六節 我國環境教育之發展現況
練習與討論
第六章 自然保育
第一節 自然保育的涵義
第二節 自然保育的目標
第三節 自然保育的策略
練習與討論
第七章 解說導覽資源
第一節 觀光資源的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觀光資源的分類
練習與討論
第八章 景觀導覽技巧
第一節 景觀資源
第二節 地質、地形景觀
第三節 天空星象景觀
練習與討論
第九章 生態導覽技巧
第一節 動物資源
第二節 植物資源
第三節 鳥類資源
第四節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與保育實例
練習與討論
第十章 東西方建築導覽技巧
第一節 建築概論
第二節 東方建築導覽
第三節 西方建築導覽
練習與討論
第十一章 臺灣古蹟導覽技巧
第一節 宗教建築
第二節 臺灣的民間信仰
第三節 臺灣的傳統民俗節慶
第四節 臺灣的傳統建築
練習與討論
第十二章 臺灣藝術導覽技巧
第一節 音樂
第二節 戲劇
第三節 繪畫
練習與討論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國際學校解碼(收錄臺灣各校最新資訊):從概念、現況、省思到未來,最完整的國際學校導覽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彩色圖解急救輕鬆學-日常兒童救護導覽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彩色圖解急救輕鬆學-日常兒童救護導覽
552303-002c/ 9789861267401
ISBN/ 9789861267401
作者/出版商 *吳秀如/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1/ 1
重量:0.9kg 頁數:264 裝訂:精裝 開數:16K 印刷:彩色
【新書簡介】
幼童發生意外事件層出不窮,而造成永久傷殘及家庭悲劇,如果家人能具備基本急救常識,在救援到達前處理得當,即可將傷害及危機降至最低。具備急救常識不僅能在日常生活的緊急事件與災難現場發揮偌大功效,甚至可以挽救他人生命。透過本書提供讀者在不同緊急狀況發生時的因應與處置,如突發性急症、創傷、出血、中毒與藥物等之急救處理及急救器具的使用,最常見復甦術的基本動作與步驟,並輔以圖片說明,便於讀者按圖索驥,是一本實用的家庭必備手冊。
【譯者序】
過去,每當我焦急地抱著孩子,在各醫院急診處或診所間穿梭時,總會看到不少和我一樣帶著焦急與憂慮神情的父母。特別是在這幾年,兒童意外事件層出不窮,總是讓我這個母親為他們捏一把冷汗,也暗自希望不要再有孩子受苦了。
在自己的孩子逐漸脫離稚嫩期之後,有幸接獲翻譯此書,讓我感觸特別深刻。常在翻譯到某種常見兒童疾病或突發狀況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自己的孩子會出現那樣的狀況是導因於何,以及如果當初自己知道如何應變就好了。我的孩子在這幾年的成長過程當中,也不免俗地經歷過一些令人驚心動魄的過程,即是因為大人的警覺性不夠,而進出醫院多次。因此,希望藉由本書的問世,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讓他們安心,也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
吳秀如
【目錄】
1 急救 1
急救動作 2
嬰兒失去意識 4
1至8歲兒童失去意識 6
8歲以上兒童與成人失去意識 10
嬰兒異物哽塞 14
1至8歲兒童異物哽塞 15
8歲以上兒童及成人異物哽塞 16
氣喘發作 17
休克 18
出血 19
頭部創傷 20
脊椎受傷 21
痙攣 22
骨折 23
燙傷 24
眼部創傷 25
中毒 26
2 急救的基本原理 27
急救法 28
基本原理 30
緊急時的處理方式 32
交通事故 36
溺水急救 38
火災 40
常見的問題 42
3 技術與儀器 43
急救箱 44
敷料 46
繃帶 48
搬動傷患 52
兩名以上急救者搬動傷患 54
確認生命跡象 56
常見的問題 58
4 復甦術的基本操作 59
意識狀態 60
測量脈搏 62
人工呼吸 64
心臟按摩 66
嬰兒心肺復甦術 68
兒童心肺復甦術 70
安全的側臥姿勢 72
哽塞 74
常見的問題 76
5 傷口與出血 77
輕傷 78
重傷 82
出血 84
動脈按壓 86
休克 88
常見的問題 90
6 創傷 91
扭傷 92
脫臼 94
骨折 96
痙攣 100
眼睛創傷 102
頭骨創傷 104
脊椎創傷 106
常見的問題 108
7 異物 109
皮膚上的異物 110
呼吸道內的異物 112
消化道內的異物 113
鼻內及耳內的異物 114
眼睛內的異物 116
常見的問題 118
8 環境傷害 119
低溫 120
凍傷 122
熱衰竭 124
中暑 126
脫水 128
觸電 130
灼傷 132
曬傷 134
常見的問題 136
9 中毒 137
概況 138
藥物 140
化學物品 142
蕈類和植物 144
濫用藥物 146
氣體 148
常見的問題 150
10 咬傷與螯傷 151
蛇咬傷 152
非毒性咬傷 154
昆蟲與蜘蛛 156
海洋動物 158
常見的問題 160
11 緊急狀況 161
何時必須打電話給醫生 162
高燒 164
皮膚出疹 166
腦膜炎 168
過敏反應 170
啼哭 172
嘔吐 174
腹瀉 176
腹痛 178
耳痛 180
痙攣 182
感冒 184
細支氣管炎及
喉嚨發炎 186
哮喘發作 188
糖尿病兒童 190
常見的問題 192
12 意外與中毒的預防 193
居家意外 194
客廳 196
臥室 198
廚房 200
浴室 202
車庫與花園 204
兒童在路上行走 206
兒童使用有輪子之裝備 208
兒童搭乘汽車 210
渡假 212
運動意外 214
動物 216
跌倒與撞擊 218
燒燙傷 219
中毒 220
電 222
玩具 223
火災 224
常見的問題 226
13 照顧病患 227
臥室 228
衛生與飲食 230
床鋪 232
拐杖的使用 234
藥物服用 236
常見的問題 240
概念索引 241
立即查看
文明的驛站:從底比斯到紐約,跟隨重量級文史學者的深度導覽,造訪歷史上70座偉大城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巴比倫、耶路撒冷、羅馬、撒馬爾罕、君士坦丁堡、巴黎、上海、聖保羅……
偉大城市無論已然傾頹或永垂不朽,在歷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跟隨重量級文史學者的導覽,深入考據、旁徵博引
從兩河流域的古城到現代超級都會
造訪一座座古今中外的偉大城市
城市是人類文明最具體而微的呈現,建築、藝術、宗教、政治、軍事、水利、經濟、娛樂……,人類生活的種種樣貌,無不留存於城市的紀錄與遺跡之中。
本書以時間為軸,開展宏大翔實的世界史繪卷,細數從上古以至現代,在時光長河之中曾經光輝燦爛,而後歸於沉寂或不斷獲得新生,更甚者發展變革快得令人難以想像的諸多城市,那些我們知與不知的大小事:
◆ 烏魯克──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它比雅典的誕生還早了三千多年,現已淹沒在伊拉克的滾滾黃沙之下。
◆ 長安──如果要生在七世紀,首抽最幸運的便是降生於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
◆ 巴格達──籠罩著天方夜譚的神祕色彩,且聽雪赫拉莎德王妃娓娓道來一千零一則天馬行空、引人入勝的故事。
◆ 京都──以大唐盛世為藍本的平安京,貴族嚮往的精緻文化與民間浮世的享樂追求,在這片土地上並存,也催生世上第一本長篇寫實小說《源氏物語》。
◆ 倫敦──十七世紀的倫敦人口爆炸、骯髒擁擠又混亂。說了你也不信,在莎士比亞可容納三千多人的環球劇院中,竟沒有半間廁所。
◆ 華盛頓特區──特區中的立法機關、行政組織與街道的安排,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心中「完美民主制度」的具現化。
◆ 東京──晴空塔直入雲霄,淺草寺香火繚繞,不斷快速改變又新舊並存的新世紀中心。
集結史料、考古研究等多方資訊,周密還原當時的自然環境、時空背景,時空與地域之間的交互影響,在看似龐雜的歷史洪流之中逐漸清晰浮現。歷史上的偉大城市,無論已然傾頹或永垂不朽,皆在本書中細膩而立體地再次復生。
本書特色
★ 依年代由古至今,精選70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著關鍵地位的城市,充分考據,將飽含知識的內容濃縮成簡潔有力的文字,搭配50餘張彩色圖片,並以地圖標示出城市位址。
★ 透過書中文字與圖片,鮮明的城市意象躍然紙上,令人迫不及待想親身造訪這些美麗又蘊藏豐富內涵的城市,但書中生動的描寫又彷彿已經置身其中。讓人很想出門、卻也讓人不用出門。
★ 由城市的角度出發,從不同的面相閱讀歷史,從中收穫有趣的新知與思想。並以此做為入門磚,繼續在知識之海中探索那一座座令你傾心的城市。
★ 閱讀本書,得以將自己的角色轉化為一位陌生人,重新審視自己居住的城市,看見城市的另一番風貌,發掘只屬於自己的獨特城市故事。
各界推薦
──專文領讀──
陳韻文(Miss Fotogrape) (攝影師╱旅遊作家)
褚士瑩 (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
──感動推薦──
王盛弘 (作家)
王儷瑾 (西班牙的中文官方導遊)
印度尤 (「YaoIndia就是要印度」共同創辦人)
寒 波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各界好評──
以歷史為經,人物為緯,自上古時期到現代社會,講述一個又一個的城市故事。與看不見的城市不同的,這七十個城市都是真實存在過的,無論湮滅或輝煌,它們豎立於地表時,皆是當代所有城市之王,是最偉大的文明樞紐。當我們讀取故事時,便如投入歷史中穿梭行走,看見這些城市的形色面貌,並且視線鮮明,真實無比。
──陳韻文(Miss Fotogrape) (攝影師╱旅遊作家)
要誘發哲學,就必須進行哲思。要認識一座城市,就必須穿越時空去旅行。到有著偉大歷史的城市去當一個陌生人,讓我們習慣熱愛、渴望和產生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褚士瑩 (作家╱法國哲學諮商教練)
一場盛會……精彩的作者陣容,以及絕妙的插圖。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城市的歷史即文明的歷史,我們很難得能見到如此清晰、簡明、易於理解且富於娛樂性的歷史故事。
──《藝術之書》(The Art Book)
在如此迷人的主題上,我們不能再奢求更多了。
──《旅遊者雜誌》(Condé Nast Traveler)
重量級導覽團隊陣容
瑪嘉烈.凡.艾斯(Margarete van Ess)──烏魯克
德國考古研究院東方部科學主任與巴格達分院代理院長。
羅賓.康寧漢(Rovin Coningham)──摩亨佐─達羅
杜倫大學考古學教授與副校長。
伊安.蕭(Ian Shaw)──孟斐斯
利物浦大學考古、古典與埃及學學系考古學教授。
比爾.曼黎(Bill Manley)──底比斯
於格拉斯哥大學和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教授古埃及語文與科普特語。
崔佛.布萊斯(Trevor Bryce)──哈圖薩
澳大利亞人文學院研究員、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名譽教授、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
瓊安.歐慈(Joan Oates)──巴比倫
考古學家、劍橋大學麥當諾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朱利安.里德(Julian Reade)──尼尼微
哥本哈根大學近東研究榮譽教授。
亨利.赫斯特(Henry Hurst)──迦太基
劍橋大學古典考古學名譽高級講師。
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雅典
歷史學家、作家與主持人,擔任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
W.J.F.珍納(W. J. F. Jenner)──臨淄
學者、作家與翻譯者。
亞蘭.B.羅義德(Alan B. Lloyd)──亞歷山卓
斯旺西大學古典學、上古史與埃及學學系研究教授。
羅伯.莫寇特(Robert Morkot)──麥羅埃
艾希特大學考古學資深講師。
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耶路撒冷
牛津大學猶太研究教授、牛津大學希伯來與猶太研究中心研究員。
奈傑.波拉德(Nigel Pollard)──羅馬
於斯旺西大學教授羅馬史和考古學。
蘇珊.托比.伊凡斯(Susan Toby Evans)──鐵奧蒂華坎、鐵諾奇蒂特蘭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
西蒙.馬丁(Simon Martin)──提卡爾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美洲部門副研究員。
約翰.朱里斯.諾維奇(John Julius Norwich)──君士坦丁堡、巴勒摩、威尼斯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旅遊作家和電視名人。
多莉絲.貝倫斯─阿柏塞夫(Doris Behrens-Abouseif)──麥加、巴格達、哥多華、開羅
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與班堡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
巴納比.羅傑森(Barnaby Rogerson)──大馬士革、廷巴克圖
從年輕時就旅行四方,與妻子共同經營伊蘭德書局,並出版旅行文學經典著作。
熊存瑞(Victor C. Xiong)──長安
西密西根大學中國史教授。
麥可.D.寇依(Michael D. Coe)──吳哥
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榮譽職。
柯林.蘇布隆(Colin Thubron)──撒馬爾罕
旅行文學作家與小說家。
克里斯.瓊斯(Chris Jones)──巴黎
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歷史學系高級講師、皇家歷史學會研究員。
威廉.L.烏爾班(William L. Urban)──呂北克
蒙默斯學院李.L.摩根史學與國際研究教授。
亞當.札摩伊斯基(Adam Zamoyski)──克拉科夫
史學工作者。
查爾斯.費茲羅伊(Charles FitzRoy)──佛羅倫斯、羅馬、斯德哥爾摩
藝術史學家,在西歐經營以義大利為主的藝術旅行團。
派翠克.達林(Patrick Darling)──貝南
伯恩茅斯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維護學系資深研究員。
布萊恩.S.鮑爾(Brian S. Bauer)──庫斯科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人類學教授。
馬林.尼維特(Malyn Newitt)──里斯本
艾希特大學首席副校長、倫敦國王學院第一位查爾斯.巴克索歷史教授。
傑森.高德溫(Jason Goodwin)──伊斯坦堡
歷史作家。
艾巴.科赫(Ebba Koch)──阿格拉
維也納藝術史研究中心教授。
史蒂芬.P.布雷克(Stephen P. Blake)──伊斯法罕
明尼蘇達大學近代史中心高級研究員。
法蘭西斯.伍德(Frances Wood)──北京
曾在劍橋、北京、倫敦等地大學研讀漢學,中國史與中國文化作家。
萊絲莉.道納爾(Leslie Downer)──京都、東京
作家、記者與主持人。
柯林.阿梅利(Colin Amery)──布拉格、哥本哈根、聖彼得堡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英國分會創會董事,目前是專業建築作家與顧問。
西蒙.夏馬(Simon Schama)──阿姆斯特丹、華盛頓特區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與歷史大學級教授。
費利浦.斐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墨西哥市、巴塞隆納、布宜諾斯艾利斯
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並取得塔夫茨大學和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教授職。
A.N.威爾遜(A. N. Wilson)──倫敦
作家與記者,皇家文學學會成員。
湯瑪斯.帕肯南(Thomas Pakenham)──都柏林
歷史作家、愛爾蘭樹木學會主席。
米夏.葛連尼(Misha Glenny)──維也納、布達佩斯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前特派記者。
麥格努斯.林克雷特(Magnus Linklater)──愛丁堡
記者與作家。
奧蘭多.費吉斯(Orlando Figes)──莫斯科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史學教授。
菲利浦.曼塞爾(Philip Mansel)──巴黎
史學家與傳記作者。
羅利.麥克黎恩(Rory MacLean)──蒙特婁、柏林
旅遊作家。
珍恩.瑞德利(Jane Ridley)──新德里
白金漢大學史學教授。
詹姆斯.庫諾(James Cuno)──芝加哥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董事長兼館長。
凱文.史塔(Kevin Starr)──洛杉磯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歷史教授。
約翰.濟伊(John Keay)──新加坡
歷史作家。
楊.墨里斯(Jan Morris)──紐約
歷史作家。
亞歷山德.布魯姆(Alexander Bloom)──紐約
麻塞諸塞州惠頓學院珍.奧斯佛.凱特史學與美國研究教授。
伊莉莎白.強森(Elizabeth Johnson)──聖保羅
信用訊息公司巴西研究部門主任。
伊莉莎白.法瑞里(Elizabeth Farrelly)──雪梨
專欄作家、雪梨大學兼任副教授。
約翰.吉廷斯(John Gittings)──上海
《衛報》上海專家與東亞版面編輯。
【目錄】
推薦序 | 看的見的城市──陳韻文
推薦序 | 城市的陌生人──褚士瑩
序 | 從美索不達米亞到現代超級都會
上古世界
烏魯克 | 歷史第一城
摩亨佐─達羅 | 印度河文明之謎
孟斐斯 | 兩地之衡
底比斯 | 埃及黃金時代之心
哈圖薩 | 西臺帝國大本營
巴比倫 | 尼布甲尼撒的空中花園
尼尼微 | 亞述大王的宮與廟
迦太基 | 腓尼基與羅馬城市
雅典 | 民主起源地
臨淄 | 中國戰國時代
亞歷山卓 | 埃及的希臘化首都
麥羅埃 | 努比亞王城
耶路撒冷 | 信仰之城
羅馬 | 奧古斯都的石城
西元第一千紀
鐵奧蒂華坎 | 時間與水流動之境
提卡爾 | 馬雅文明的熔爐
君士坦丁堡 | 東方的基督教首府
麥加 | 回教聖城
大馬士革 | 綠洲都市的輝煌
長安 | 中國唐朝首都
巴格達 | 阿拔斯王朝盛世
哥多華 | 摩爾西班牙的光輝首都
中古世界
吳哥 | 高棉的光榮之城
巴勒摩 | 地中海的諾曼寶石
開羅 | 回教文明中心
撒馬爾罕 | 帖木兒欽選之城
巴黎 | 集哥德式建築之大成
呂北克 | 漢薩同盟諸城
克拉科夫 | 北方文藝復興都市
威尼斯 | 地中海的女主人
佛羅倫斯 | 華貴的麥第奇家族
貝南 | 西非的祖靈之城
廷巴克圖 | 沙中之城
庫斯科 | 印加皇城
鐵諾奇蒂特蘭 | 阿茲特克湖中都市
近代世界
里斯本 | 地理大發現時代
羅馬 | 文藝復興教皇群像
伊斯坦堡 | 蘇丹之城
阿格拉 | 泰姬瑪哈陵之城
伊斯法罕 | 阿拔斯沙赫與薩法維帝國
北京 | 城中之城紫禁城
京都 | 佳美庭園與朱紅宮殿
布拉格 | 魯道夫二世的魔幻城市
阿姆斯特丹 | 荷蘭共和國
墨西哥市 | 新世界的烏托邦
倫敦 | 從文藝復興到都市重生
斯德哥爾摩 | 瑞典之波羅的海帝國
都柏林 | 一睹喬治時代風華
哥本哈根 | 北歐新古典主義
聖彼得堡 | 俄羅斯的西化之窗
維也納 | 哈布斯堡歷代帝王
愛丁堡 | 蘇格蘭啟蒙運動之地
現代世界
莫斯科 | 沒有朝廷的首都
巴黎 | 拿破崙三世與奧斯曼男爵的時代
倫敦 | 從維多利亞女王到「金融大爆炸」
布達佩斯 | 多瑙河的橋梁
蒙特婁 | 造就加拿大的反骨氣概
華盛頓特區 | 顯而易見的意識形態
巴塞隆納 | 加泰隆尼亞的鳳凰
新德里 | 岩石裡的象徵符號
柏林 | 在火山邊緣起舞
芝加哥 | 美國的引擎
洛杉磯 | 充滿想像力的文化
布宜諾斯艾利斯 | 永久許諾之城
新加坡 | 獅城
紐約 | 未來的展望
紐約| 從鉛的時代到黃金時代
聖保羅 | 咖啡與商業之地
雪梨 | 從棚屋小鎮到世界級都市
東京 | 常變之城
上海 | 中國的超級都市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