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築綠:心次元健康好宅
作者: 陳宗鵠
ISBN: 9789577054135
出版社: 詹氏
出版日期: 2011/06
書籍開數、尺寸: 17x22x1.36
頁數: 272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建築、設計與藝術
#建築
定價: 450
售價: 40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築綠:心次元健康好宅 作者:陳宗鵠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1/06/01 條碼:9789577054135 內容簡介 綠建築相關的設計原理與技術被一般讀者認為難以親近,且多集中探討住宅環境中的物理條件及對策;考量到住宅為身、心相互交疊的場所,本書編錄了綠色住宅須具備的全面要項,以淺顯的文字說明基本概念,用案例詳解設計及技術層面的知識,透過人性化的設計規劃提點,居者隱而未見的心理需求也能於住宅中被滿足。 適讀對象 ●想要打造健康住宅的一般大眾 ●想要全方面掌握住宅條件的購屋消費者 ●欲針對住宅缺陷進行裝修的民眾 ●關心住宅設計與心理相適關係的民眾 ●室內裝潢設計師及業者 ●室內設計及建築科系相關教師、學生 作者簡介 陳宗鵠 教授,建築師 網頁:arc.cust.edu.tw/cjh/ 亞太經濟體,美國NCARB,美國加州.紐澤西洲,台灣省.台北巿註冊建築師 Brian Chen Professor,Registered Architect (APEC,NCARB,Ca.、NJ.,USA ,Taipei、Taiwan) .中華科技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 教授 .台北市南港安全與健康促進會 召集人 國內外主要住宅建築設計作品 —台北和成阿爾卑斯天廈31層雙棟高層住宅大樓新建工程 〈85年獲選內政部頒發建築工程自動化優良作品獎〉 —中華民國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第一期規劃設計及監造 (與日本NS、美國HCYA合作)(詳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 93年6月刊〉 —美國賓州太陽能住宅設計(Jones Solar House, Newton, PA, USA.) (獲獎刊登美國NEW TIMES Oct.18 1979) —美國新澤西州Panns節能住宅設計(Panns Solar Residece)等共7棟別墅節能住宅規劃設計 —美國新澤西州普大暑期活動中心太陽能住宅建築群規劃 (Princeton Education Center, Blairstown, NJ.USA) —美國新澤西州FHA農村住宅群能源住宅社區規劃 (FHA Rural Community Complex NJ.USA) 目錄 光環境 拒絕住在只靠燈泡照明的房子 照明需求內外有別 內外週區概念 常用採光手法 採光窗戶&大面外牆玻璃 分間牆上開窗&室內隔間玻璃 活式拉門 天井 建材的光反射力 導光板系統 導光管系統 開一扇明亮又節能的窗 住宅之有效採光面積 避免鄰房影響採光 依空間深淺決定窗型 人工照明配置 照明分類 直接式 嵌入式 隔板式 反射式 遮光式 各空間照明需求 節能的照明設計 熱環境 聰明又舒適的涼爽住宅 「中介空間」讓你住得舒適又省電 隔熱中介空間配置原則&案例 陽台是關鍵!可節省屋齡約一半之電費 從買對房子座向開始 認識台灣地區的日照特性 座向與屋型決定住宅熱負荷 隔熱方法與應用 熱傳播方式 隔熱方法 玻璃 外牆 綠牆 屋頂 外遮陽應用 外遮陽設計 外遮陽型式 還需要冷氣嗎 認識「舒適區」 節能冷氣怎麼選 從計算所需冷氣機噸數開始 選購高EER型冷氣機 安裝「變頻式空調」設備 風環境 讓房子好好換氣 對流與通風概念 水平通風建議 利用熱層效應創造垂直通風環境 認識風向,選對座向 風從哪裡來 綠化陽台製造天然冷氣 窗型與通風效益 橫拉窗V.S垂直旋轉窗V.S上下掀窗 通風時段安排 提升室內空氣品質 負離子空氣清淨 偵查管道間浴廁存水彎除臭法 自家衛生設備存水彎檢測方法 打造會呼吸的住宅 中央集塵設備 音環境 紛擾城市中打造寧靜住宅 住宅噪音原理及基本對策 空氣音 衝擊音 振動音 住宅區位及隔音 選對房屋區位是關鍵 整體配置是重點,不選面臨馬路的住宅 分界牆(隔戶牆)隔音 整體震動牆 共鳴震動牆 抵抗衰退牆 吸音材簡介 連續多孔性吸音材 板膜式吸音材 共鳴式吸音材 門窗之隔音 住宅音環境改善案例 綠色音樂 五音歌的音療效果 水晶宇宙能量之音 頌缽的音療作用 住宅各空間之紓壓音樂 電磁波 危害健康的電磁波無所不在! 電磁波對身體之危害 避免買到高輻射區域&輻射屋 建物輻射污染鑑定 避開高壓電設施 降低電磁波從家用電器著手 各空間電器實測 降低電磁波影響小要訣 從裝修配電工程開始降低電磁波 佈線 檢查配線接地功能 配置插座及開關於不常用空間 電磁波屏蔽方式 外牆開窗取代人工照明 生化 扭轉病態住宅環境 認識裝修中的有害物質 甲醛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用綠建材打造健康的無毒住宅 認識綠建材 健康綠建材 生態綠建材 再生綠建材 高性能綠建材 住宅各空間的裝修建議 從綠建築「室內健康指標」掌握裝潢重點 天花板裝修建議 天花板常用構造及特性 地板裝修建議 地板常用構造及特性 牆壁裝修建議 塗料選擇 牆壁常用構造及特性 選材小提醒 各空間選材建議 建材配置案例 空間選材建議總表 室內小盆栽.大妙用 心理 營造心靈舒適的好宅 住宅格局規畫 正確格局創造舒適健康的心理感受 傳統式住宅格局 自由型住宅格局 兼具傳統與自由住宅格局之三代住宅空間規劃 私密、非私密空間區劃 住宅內的交流空間 打造開闊心胸的「院落」空間 既有住宅空間格局改善 打造彈性空間 開放式廚房 引入綠意 利用透光隔間材拓寬空間視野 空間的色彩計畫 色彩的基本認識 空間需求與冷暖色系 用色密訣 避免過於強烈或不協調的配色 用顏色改變空間的尺度感 利用主體牆色能顯現個性 考慮使用者年齡、心理特質及屬性 以建議選色舒解情緒困擾 規劃房間顏色的方法及順序 引入四季自然色彩 防災設施及安全避難 建築內逃生動線規劃 避難設計與逃生計畫 現行法規 高齡者 對高齡者友善的健康住宅 理想的高齡者居住社區體系 一般住宅 護理之家 服務住宅 照顧住宅 配給服務中心 健康的室外交流空間 口袋公園 鄰里公園 社區公園 都會公園 -綠帶 在地老化趨勢對建築設計的影響 「終生住宅」概念 團體家屋 營造安全的高齡者住宅 高齡者空間規劃重點 活動需求 具生命力的室內佈置 隱私與居家安全 高齡者住宅設計要點 自主檢查表 要點說明

為您推薦

豪宅實品屋計畫

豪宅實品屋計畫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豪宅實品屋計畫 作者:林耿毅、林建國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06/08/01 條碼:9789577052520 內容簡介 實品屋的施工已經由從前滿足客戶銷售感官消極性的目的,轉化成業主與營造廠提早發現施工盲點的積極性指標。實品屋的施工更能進一步確認發包項目是否已經完備?人員組織是否周全?相關假設工程是否已經定位?以及施工程序與收頭檢討釐清、施工位置材質、數量確認、驗收標準確立等。 本書將藉由實品屋計劃的擬定項目與施工圖例,研討施作流程,並搭配實錄照片解說從放樣立窗到裝修完成,從各戶內裝到公共梯廳,希望藉由這樣這讀者能進一步了解實際著手進行的步驟與可能遭遇的困難。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品屋計畫檢討流程 第三章 實品屋計畫內容 第四章 先期作業 第五章 重要施工概念 第六章 收頭檢討與磁磚分割 第七章 機電設備與空間檢討 第八章 標準層梯廳檢討 第九章 假設工程施工計畫 第十章 實錄照片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美國綠建築LEED基礎知識與應用: Green Associate認證 (2版)

美國綠建築LEED基礎知識與應用: Green Associate認證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是一個由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制訂,用以定義「高效能綠建築」之評估系統,以鼓勵永續性綠建築的發展與實行,並提供業界作為設計更健康、更環保與更節能建築物之準則。 LEED近年來廣為全世界先進國家所採用,不僅是全美國各州公認之綠建築評估準則,更將取得LEED認證列為公共建築的必要條件。近期亞洲國家包括台灣的大型公共建設及廠辦建築等也以獲得LEED綠建築標章為重要指標。 本書為LEED Green Associate入門級的參考教材,從綠色、永續、友善環境的角度,針對LEED各項指標做系統性介紹,並輔佐以圖片與說明,希望讓讀者能夠一窺綠建築的領域並對LEED綠建築認證體系有完整的認識。 【目錄】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綠建築永續設計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 of Sustainable Green Building Design) 1.1 綠建築簡介(Introduction to Green Building) 1.2 綠建築定義(Definition of Green Building) 1.3 為什麼需要綠色建築(Why Do We Need Green Buildings) 1.4 綠色建築的核心原則(Core Principles of Green Building) 1.5 綠建築整合式設計流程(Green Building Integrated Design Process) 1.6 綠色建築評估系統(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1.7 LEED優點與趨勢分析(LEED Advantages and Trend Analysis) 第二章 LEED綠建築評估系統簡介(Introduction to the LEE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2.1 USGBC簡介(Introduction to USGBC) 2.2 各種LEED評級系統(Various LEED Rating Systems) 2.3 如何選擇適當的評分系統(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ating System) 2.4 了解 LEED 的評級系統(Understanding the LEED Rating System) 2.5 LEED的影響類別及比重(LEED Impact Categories and Weightings) 2.6 LEED 參考手冊(LEED Reference Manuals) 2.7 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綠建築認證委員會(GBCI)及LEED線上(LEED Online)(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 Green Business Certification Inc. (GBCI), and LEED Online) 2.8 LEED最低專案要求(Minimum Program Requirements) 2.9 LEED專案申請認證的要求(LEED Project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2.10 LEED 4.0版本及LEED 4.1版本的差異與更新(LEED v4.0 and LEED v4.1 Key Differences) 第三章 整合流程、規劃與評估(Integrative Process, Planning, and Assessments, IP) 3.1 LEED V5版本簡介(Introduction to LEED V5) 3.2 氣候韌性評估(Climate Resilience Assessment) 3.3 人類影響評估(Human Impact Assessment) 3.4 碳排放評估(Carbon Assessment) 3.5 整合設計流程(Integrative Design Process) 第四章 基地位置和交通(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4.1 概述(Overview) 4.2 環境敏感地保護(Sensitive Land Protection) 4.3 公平發展(Equitable Development) 4.4 緊湊與連接式發展(Compact and Connected Development) 4.5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4.6 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第五章 永續基地(Sustainable Sites) 5.1 最小化基地干擾(Minimize Site Disturbance) 5.2 生物多樣性棲息地(Biodiverse Habitat) 5.3 可及的戶外空間(Accessible Outdoor Space) 5.4 強化韌性基地設計(Enhanced Resilient Site Design) 5.5 降低熱島效應(Reduce Heat Island Effect) 5.6 減少光害(Light Pollution Reduction) 第六章 用水效率(Water Efficiency) 6.1 水表量測與報告(Water Metering and Reporting) 6.2 最低用水效率(Minimum Water Efficiency) 6.3 水表量測與漏水檢測(Water Metering and Leak Detection) 6.4 加強用水效率(Enhanced Water Efficiency) 第七章 能源與大氣(Energy and Atmosphere) 7.1 營運碳排放預測與脫碳計畫(Operational Carbon Projection and Decarbonization Plan) 7.2 基礎/進階能源效率(Minimum /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7.3 基本/進階建築能源系統功能驗證(Fundamental/Enhanced Commissioning of Building Energy System) 7.4 能源量測與報告(Energy Metering and Reporting) 7.5 基礎/進階冷媒管理(Fundamental / Enhanced Refrigerant Management) 7.6 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7.7 降低尖峰熱負荷(Reduce Peak Thermal Loads) 7.8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7.9 互動式電網(Grid-Interactive) 第八章 材料與資源(Materials and Resources) 8.1 零廢棄營運計畫(Planning for Zero Waste Operations) 8.2 評估並量化隱含碳(MR Prerequisite: Assess and Quantify Embodied Carbon) 8.3 建築與材料再利用(Building and Materials Reuse) 8.4 減少隱含碳(Reduce Embodied Carbon) 8.5 低排放材料(Low-Emitting Materials) 8.6 建材披露與優化(Building Product Disclosure and Optimization) 8.7 施工與拆除廢棄物轉移(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Diversion) 第九章 室內環境品質(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9.1 施工管理計畫(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lan) 9.2 最低室內空氣品質性能/增加通風(Minimum IAQ Performance / Increased Ventilation) 9.3 禁止吸菸或車速怠速(No Smoking or Vehicle Idling) 9.4 居住者體驗(Occuant Experience) 9.5 通用性與包容性(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9.6 韌性空間(Resilient Spaces) 9.7 空氣品質測試與監控(Air Quality Testing and Monitoring) 9.8 LEED既有建築與LEED新建建築(LEED-EB vs. LEED-NC) 第十章 創新與設計(Innovation in Design) 10.1 區域優惠(Regional Priority) 10.2 創新設計(Innovation in Design) 10.3 優異表現(Exemplary Performance) 10.4 LEED認證之專業人員參與(LE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s) 第十一章 LEED GA認證考試模擬試題及詳解(LEED GA Practice Questions) 11.1 模擬考試題(LEED GA Practice Questions) 11.2 模擬考試題詳解 第十二章 附 錄 12.1 LEED考試常見問題Q&A 12.2 英文名詞解釋表(English Glossary) 12.3 繁體中文詞彙(Chinese Technical Glossary) 12.4 LEED Green Associate報考流程與注意事項 12.5 LEED得分表(LEED Scorecard)(繁體中文版)

原價: 700 售價: 59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2版)

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ISBN13:9789577056191 出版社:詹氏 作者:林憲德 裝訂/頁數:平裝/308頁 規格:26cm*19cm*1.9cm (高/寬/厚) 重量:810克 版次:2 出版日:2021/04/16 中國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本書原名「綠建築84技術」,2021年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節能法規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評估手冊全面更新之際,今特調整本書內容,同時也勘誤、更新部分技術內容,並改名為「夠用就好的綠建築91技術」。   內政部的「綠建築評估手冊」以實務計算評估為導向,對於未受訓練的廣大建築從業者而言,稍嫌生澀而難以暢讀。有鑑於此,本書以建築設計業者為主要對象,希望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製作簡要的綠建築設計原理及手法,同時以國內外綠建築設計實例作為驗證,以期能讓讀者將綠建築知識活用於設計實務之上。   本書依我國綠建築EEWH系統的九大指標介紹實務技術,假如「綠建築評估手冊」是實際評估的工具書的話,那麼本書則是推廣綠建築技術的百科全書。 目錄 前言(序) 第一篇 理論篇 一、人類永生的夢想---不死之鳥與Ouroboros 二、當今綠建築現象四大省思 三、綠建築的創意美學 四、綠建築標章結合建築能效標示的展望 五、如何看待本書的綠建築技術? 第二篇 技術篇 T1 生物多樣性指標(9項技術) T1-01 綠網系統 T1-02 表土保存 T1-03 生態水池 T1-04 生態水域 T1-05 生態道路 T1-06 多孔隙環境 T1-07 中庭生態設計 T1-08 校園生物多樣性設計 T1-09 光害防制 T2 綠化指標(4項技術) T2-01 生態綠化 T2-02 牆面綠化與植生牆 T2-03 屋頂與人工地盤綠化 T2-04 防風與土壤透氣技術 T3 基地保水指標(6項技術) T3-01 透水鋪面 T3-02 綠地、被覆地或草溝設計 T3-03 滲透排水管、滲透陰井與滲透 T3-04 景觀貯集滲透水池 T3-05 貯留滲透空地 T3-06 人工地盤貯留 T4 日常節能指標(41項技術) A.自然通風節能 T4-01 善用地形風-季風 T4-02 善用地形風-海陸風、山谷風 T4-03 善用地形風-林野風、井庭風 T4-04 開窗通風性能 T4-05 區域通風計畫 T4-06 大樓強風防治 T4-07 室內通風計畫-風力通風設計 T4-08 室內通風計畫-浮力通風設計 T4-09 通風地冷利用技術 B.建築設計節能 T4-10 建築外殼節能因子 T4-11 建築配置節能 T4-12 適當的開口率 T4-13 外遮陽節能 T4-14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T4-15 建築外殼保溫節能 T4-16 屋頂構造及材料 C.空調設計節能 T4-17 防止主機超量設計與提高主機效率 T4-18 空調主機節能設計 T4-19 風扇空調並用系統 T4-20 大型空間分層空調 T4-21 空調回風排熱 T4-22 吸收式冷凍機及熱源台數控制 T4-23 儲冷槽系統 T4-24 VAV空調系統 T4-25 變頻空調主機系統 T4-26 VWV空調系統 T4-27 全熱交換器系統 T4-28 CO2濃度外氣控制系統 T4-29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 T4-30 空調地冷利用技術 D.自然採光設計節能 T4-31 晝光利用-開窗面 T4-32 晝光利用-屋頂 T4-33 晝光利用-戶外式簾幕 E.照明設計與其他節能 T4-34 節能照明燈具 T4-35 照明節能基準與開關控制 T4-36 TAL照明節能設計 T4-37 LED燈的節能與健康問題 T4-38 間接照明節能設計 T4-39 太陽能系統 T4-40 太陽能直流系統 T4-41 居家節能技術 T5 CO2減量指標(6項技術) T5-01 低碳建材與低碳構法 T5-02 簡樸的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 T5-03 合理的結構系統 T5-04 結構輕量化 T5-05 木構造 T5-06 再生建材利用 T6 廢棄物減量指標(7項技術) T6-01 土方平衡 T6-02 營建自動化 T6-03 乾式隔間 T6-04 整體衛浴 T6-05 營建空氣污染防制 T6-06 明管設計 T6-07 舊建築再利用 T7 室內環境指標(10項技術) T7-01 噪音防制 T7-02 振動音防制 T7-03 自然採光與室內眩光 T7-04 通風換氣計畫 T7-05 室內污染控制 T7-06 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T7-07 防止壁體結露、白華 T7-08 地面與地下室防潮 T7-09 調濕材料 T7-10 綠建材分類 T8 水資源指標(4項技術) T8-01 省水器材 T8-02 中水利用計劃 T8-03 雨水再利用 T8-04 植栽澆灌節水 T9 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4項技術) T9-01 雨污水分流 T9-02 垃圾集中場改善 T9-03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T9-04 廚餘與落葉堆肥 參考文獻(林憲德教授簡歷與正式出版專書)

原價: 550 售價: 49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全球熱溼氣候自然通風綠建築

全球熱溼氣候自然通風綠建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全球熱溼氣候自然通風綠建築 作者:陳海曙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1/02/01 條碼:9789577053862 內容簡介 本書係從順應大自然氣候規律性及環境特性的理念,提出台灣本土綠建築自然通風設計概念、知識、策略、手法,期供具有強烈地域環境共生永續發展使命感之建築工作者與建築學習者參考,朝台灣永續建築發展目標與正確生態節能規劃方向邁進。本書共有十三章,內容包括:全球氣候元素與風系統種類特性及風土差異;找出適合各地本土氣候行星風系及在地環境特色因素,以建立發展台灣綠建築環境共生自然通風策略之基礎;進一步建立溼熱氣候地域風土特色及美學設計手法所需之進階專業知識;順應台灣溼熱氣候及行星風系,所發展出國內優良現代風土特色自然通風建築案例之解析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節能減碳時代的建築思 1-1 順應當地氣候來設計建築 1-2 尋回永續綠建築軌跡與構成要素 1-3 重新建構現代建築通風文化 1-4 現代建築設計應導入正確自然通風概念 1-5 自然通風知識被遺忘出現設計混亂現象 1-6 通風熱效應設計要有大自然風系知識 第二章 氣候元素創造風土及地域特色 2-1 氣候元素的差異與地域風土文化 2-2 西風帶╱地中海型氣候型態與文化 2-3 西風帶╱溫暖濕潤氣候型態與文化 2-4 信風帶╱乾燥氣候型態與文化 2-5 信風帶╱溼熱氣候型態與文化 2-6 信風帶╱複合型氣候型態與文化 2-7 東風帶╱寒冷氣候型態與文化 2-8 工業文明摧毀建築與氣候之連結及風土特色 第三章 建築自然通風基本原理與設計 3-1 建築通風基本原理 3-2 建築位置與風遮(wind shade)關係 3-3 利用自然通風增加建築內部熱散失 3-4 各種通風策略與設計手法 3-5 開窗方位與風力通風 3-6 室外自然風管理規劃 3-7 室內自然通風設計 3-8 溼熱氣候通風設計是複雜過程 第四章 行星風系與溼熱氣候區環境本質 4-1 全球行星風系之分佈 4-2 溼熱氣候區充滿茂盛生命力 4-3 季風行星風系風向會周期性規律改變 4-4 熱帶氣旋颱風及颶風行星風系之狂暴威力 第五章 早期建築順應行星風系通風對策 5-1 全球行星風帶建築通風基本對策 5-2 低緯度行星靜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3 低緯度行星信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4 低緯度行星季風帶及颱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5 中緯度行星季風帶╱乾燥氣候通風 5-6 中緯度行星西風帶╱溫暖氣候通風 5-7 高緯度行星東風帶╱寒冷氣候通風 5-8 濕熱氣候各行星風帶通風對策差異大 第六章 溼熱靜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6-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6-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七章 溼熱信風無颶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7-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7-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八章 溼熱季風無颱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8-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8-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九章 溼熱季風颱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9-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9-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章 溼熱信風颶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10-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10-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一章 溫暖西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11-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11-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二章 溼熱環境共生通風建築風土美學 12-1 從風土追求建築美學 12-2 溼熱靜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3 溼熱信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4 溼熱季風、無颶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5 溼熱信風、颱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6 溼熱信風、颶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7 現代風土綠建築通風美學元素 第十三章 台灣自然通風現代建築風土特色 13-1 通風機能類型風土特色元素 13-2 住宅大樓及透天住宅風土特色 13-3 學校教室風土特色 13-4 大空間體育館風土特色 13-5 辦公大樓風土特色 13-6 百貨商場風土特色 13-7 圖書館風土特色 參考文獻 附錄:全球氣候分區及行星風帶主要城市氣候資料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圖解綠建築:世界名師經典

圖解綠建築:世界名師經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綠建築(GREEN BUILDING ILLUSTRATED)--世界名師經典 出版社:碁峰 出版年月:201803 條碼:9789864765720 內容簡介 華盛頓大學榮譽教授暨知名建築師FRANCIS D.K. CHING與 LEED建築設計權威IAN M. SHAPIRO暢銷鉅作 全球建築行業專業人士與學生必備綠建築聖經最新中文版! 在技術書籍中融入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緻插圖解說! 如何將永續性的承諾落實於現實之中! Francis D.K. Ching的暢銷系列書在全球廣受建築相關人士的熱烈迴響,這次Francis D.K. Ching和Ian M. Shapiro在本書中以精美的圖表搭配文字來說明綠色永續設計和施工的基本觀念。 從建築物的外部環境到內部設計,書中涵蓋建築永續發展的多元面向,為實務設計綠建築的過程提供了遵循的架構和詳細的策略。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需要綠色建築,其背後的理論和新方向的可能。《圖解綠建築》包括綜合性的重點議題,如:位置選擇、如何應用建築形狀的被動設計、節約用水、通風與室內空氣品質、加熱和冷卻系統,以及選用對環境最小衝擊的材料。在整個流程中,作者繪製的概念圖與說明圖能夠清楚地讓您融會貫通每個主題。 在建築科學和整合設計的基礎上,本書涵蓋了國外綠建築設計新興卻成熟的工具與方法。 《圖解綠建築》是一本全面且完整,具有高度實用性,內容呈現相當精緻的書籍,對於設計師和學生來說,更是能在這重要領域中保有日益進步而不可或缺的資源。 名人推薦 “「圖解綠建築(Green Building Illustrated」是建築相關科系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必讀書籍,本書將豐富且具有表現力的插圖與易懂的文字相互結合,使綠建築的概念躍然於紙上,就如同綠建築專家直接參與空間設計一樣的直覺。” - Rick Fedrizzi,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創始主席兼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FRANCIS D.K. CHING 是華盛頓大學榮譽教授,同時也是知名建築師,服務超過35年的教學工作後而退休。他是“Building Construction Illustrated”暢銷書的作者,也於Wiley出版其他建築與設計相關書籍。 他的圖解系列著作已被翻譯成16種語言,被視為建築界中的經典作品。 IAN M. SHAPIRO 是紐約州Ithaca城市Taitem Engineering創始人兼共同主持人,在1989年創立的諮詢公司屢獲殊榮。曾在康乃爾大學,Tompkins-Cortland社區學院和Syracuse大學擔任講師,曾實際領導多個LEED建築設計專案的工作,負責其中各種節能研究項目,同時也在ASHRAE Journal和Home Energy雜誌中發表過多篇文章。 譯者簡介: 江軍 Chun Chiang 擁有LEED AP BD+C、O+M,WELL-AP等美國綠建築專業人員證照,以及低碳社區規劃師、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能源局太陽光電種子教師、IGB-AP智慧綠建築人員、LCBA建築碳足跡評估專家、ISO 50001 Lead Auditor、ISO 14046水足跡主任查證員…等資格。 具有建築、營建工程與土木工程相關學歷,最感到興趣的是能兼顧居住品質與環境的永續規劃,經常參與公共事務的推行與發展,除了設計與規劃等工作之外,也持續進行教學與分享,著有:《美國綠建築專業人員LEED-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LEED Green Associate綠建築認證》等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第一項原則 第3章 規範、標準與指南 第4章 社區和基地 第5章 建築形體 第6章 建築附屬設施 第7章 外部皮層 第8章 無空調空間 第9章 內部皮層 第10章 熱區劃和分區 第11章 照明及其他電力負載 第12章 冷水與熱水 第13章 室內環境品質 第14章 加熱和冷卻 第15章 再生能源 第16章 材料 第17章 時程、流程及負擔能力 第18章 綠建築設計與施工品質 第19章 結論 綠建築評估系統 名詞解釋 參考資料

原價: 580 售價: 493 現省: 87元
立即查看
亞洲觀點的綠色建築(An Asian Perspective) (GREEN ARCHITECTURE)

亞洲觀點的綠色建築(An Asian Perspective) (GREEN ARCHITECTUR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50 售價: 585 現省: 65元
立即查看